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OLV前即刻(T1)、OLV 30min(T2)、60min(T3)、120min(T4)、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T5)、术后2h(T6)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IL-8和IL-10的浓度。于OLV前即刻、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AQP1的表达。结果 T3~T6时C组及T3~T5时D组IL-8浓度,T2~T5时两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T1时(P0.05);D组T3~T6时IL-8浓度明显低于,T2~T5时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肺叶离体时AQP1表达明显低于OLV前即刻和D组(P0.05)。结论给予负荷量1μg/kg的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可以降低单肺通气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上调肺组织AQP1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时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变化。方法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分为OLV组和双肺通气(TLV)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1h(T2)、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采桡动脉血测定TNF-α、IL-6和IL-8。结果OLV组TNF-α在T3时开始上升,T7达峰值,且明显高于TLV组(P<0·05)。两组IL-6和IL-8均在T2时开始上升(P<0·05),T5时达高峰,T6、T7时回降,但仍高于T0(P<0·05)。OLV组T3~T6时IL-6和IL-8均高于TLV组(P<0·05)。结论OLV和TLV均可导致动脉血IL-6和IL-8升高,OLV更显著;OLV可致TNF-α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全麻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患者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全麻下OLV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1 h内注完;B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胸内手术操作结束恢复双肺通气(TLV).两组分别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0.5 h(T1)、1 h(T2),2 h(T3)、术后1 h (T4)、2 h(T5)、24 h(T6)、48 h(T7)8个时点采血行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测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两组PMN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两组PMN计数在T4~T7时明显升高(P<0.05).A组XOD和MPO活性均明显小于B组(P<0.05或P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OLV45min(T2)、90min(T3)及术后2h(T4)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TNF-α、IL-6和IL-8于T2时明显上升(P<0.05),IL-10于T3时明显上升(P<0.05)。K组T3、T4时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高于C组(P<0.05)。两组MDA在T3、T4时显著升高(P<0.05),K组在T3、T4时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SOD在T3、T4时较T1时降低(P<0.05),K组在T3、T4时高于C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减轻OLV患者肺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相关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2~70岁,ASA Ⅰ或Ⅱ级,且术中OLV超过2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初始剂量0.5 μg/kg,给药时间大于10 min,继之以0.5 μg·kg-1·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即刻、OLV 60、90和120 min、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浓度,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OLV前即刻、肺叶离体时肺组织肺水通道蛋白5(AQP5)的染色程度,计算免疫组织化学评分。
结果 与给药前即刻比较,OLV 60、90和120 min、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两组血清TNF-α、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OI和Cdyn明显降低(P<0.05)。OLV 60、90和120 min、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D组血清TNF-α、IL-8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OI明显高于C组(P<0.05)。OLV 90、120 min时D组Cdyn明显高于C组(P<0.05)。肺叶离体时D组AQP5蛋白染色程度明显深于C组,AQP5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降低血清TNF-α、IL-8 浓度,促使AQP5 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增强,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损伤,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对化疗后肺叶切除术病人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化疗后肺叶切除术病人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化疗后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Ⅲa 期肺癌病人3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和乌司他丁组(U 组),每组15 例。麻醉诱导后 U 组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 U·kg~(-1),C 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_1)、单肺通气40min(T_2)、单肺通气90min(T_3)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 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在单肺通气90min 时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患侧远离肿瘤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 T_1比较,两组 T_(2,3)时血清 IL-6、TNF-α浓度、T_3时血清 IL-8、IL-10浓度均升高 (P<0.05);与 C 组比较,U 组 T_3时血清IL-6、IL-8、TNF-α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U 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较 C 组轻。结论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乌司他丁对化疗后肺叶切除术病人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氧自由基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 拟行食管癌手术患者36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后OLV前(T1)、OLV 45min(T2)、90min(T3)及双肺通气后30min(T4)采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丙二醛(MDA)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和MDA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T3时比较,T4时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和MDA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氧自由基的生成显著增加,提示引起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OLV)时不同潮气量时的综合评价.方法 60例右侧开胸左侧卧位非右肺全肺切除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全麻后双肺通气(TLV)潮气量(VT)均为10 ml/kg,RR为12次/分,吸呼比(I∶E)为1∶2.OLV期间A组VT6ml/kg,B组VT 8 ml/kg,C组VT10 ml/kg,分别于OLV前(T1)及OLV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采集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行实验室检查,并计算肺内分流量(Qs/Qt),同时监测气道压力并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监测PETCO2,并在T4时对三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与T1时比较,T2~T4时三组PaO2、Cdyn降低,PaCO2、Qs/Qt、Pmax、Pmean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T2~T4时C组PaO2降低,Pmax、Pmean明显升高(P<0.05).T4时B组综合评价最好.结论 OLV期间采用B组VT8 ml/kg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氨溴索对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剖胸手术OLV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于OLV前25 min静脉输注氨溴索1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5 ml/min),B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于麻醉诱导前(T0)、OLV前即刻(T1)、OLV 30min(T2)、1 h(T3)、2 h(T4)、恢复双肺通气(TLV)1 h(T5)、2 h(T6)和术后24 h(T7)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浓度,并行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的IL-6在T5~T7时、IL-8在T3~T7时、TNF-α在T4~T7时、WBC计数在T4~T7时、PMN计数在T5~T7时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氨溴索1 mg/kg可减轻OLV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肺通气(OLV)前氯胺酮经左单肺(OLV期间非通气侧肺)雾化或双肺雾化吸入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中段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氯胺酮单肺雾化组(K1组),氯胺酮双肺雾化组(K2组)。静脉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后,K1组给予氯胺酮经左单肺雾化吸入(氯胺酮用量为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K2组给予氯胺酮经双肺雾化吸入(氯胺酮用量同K1组)。分别于雾化吸入前(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OLV 120 min(T4)、OLV结束5 min(T5)、手术结束(T6)时抽取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SpO2、P ET CO2、气道压(Paw)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于T1、T2、手术结束2 h(T7)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中IL-6、IL-8、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PaO2水平在T2~T4时明显低于T1时(P0.05),其中K1组在T5时即显著回升至T1时水平,K2组至T5时明显回升,但仍明显低于T1时(P0.05),T6时则较T5时进一步显著回升至T1时水平。两组Paw在T2~T4时明显高于T1时(P0.05)。K1组患者T7时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T1时(P0.05),K2组患者T2、T7时的血清IL-6、IL-8、sICAM-1水平明显高于T1时(P0.05);K1组患者T7时的血清IL-6、IL-8、sICAM-1水平明显低于K2组(P0.05)。结论 OLV前经单肺(OLV期间非通气侧肺)雾化吸入氯胺酮的肺保护效果优于经双肺雾化吸入氯胺酮;OLV时两侧肺的损伤是不均一的,非通气侧肺的损伤程度重于通气侧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拟行肺叶切除术的Ⅲ期肺癌患者40例,年龄50~64岁,体重53~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麻醉诱导,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前,U组经30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0.5 h(T1)、1 h(T2)、术后4 h(T3)、24 h(T4)时采集动脉血样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并测定血浆IL-6、IL-10和TNF-α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C组T1~4时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升高,T1-3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U组T2,3时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T1~4时血浆IL-10浓度和RI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降低,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10 000 U/kg可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从而对肺癌切除术患者产生肺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氨溴索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患者45例,年龄37~64岁,体重53~65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15),双肺通气组(TLV组)、单肺通气组(OLV组),单肺通气+氨溴索组(OLV+AMB组)于单肺通气前25 min开始静脉输注氨溴索1 mg/kg(100 ml,4 ml/min),TLV组和OLV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OLV组和OLV+AMB组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0.5 h(T2)、1 h(T3)、2 h(T4)、恢复双肺通气后1 h(T5)、2 h(T6)和术后24 h(T7)时,TLV组于上述对应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6、IL-8浓度和SOD活性,进行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 与TLV组比较,OLV组血清IL-6、IL-8、TNF-α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WBC和PMN计数升高(P<0.05或0.01);与OLV组比较,OLV+AMB组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WBC和PMN计数降低(P<0.05或0.01).结论 氨溴索1 mg/kg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患者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盐酸戊乙奎醚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血清炎性因子和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0~75岁,BMI 18~25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每组24例。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3 ml。分别于OLV前(T1)、OLV 6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采集中心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NF-κB浓度;肺叶切除后即刻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取平均积分光密度值表示气道黏蛋白MUC5AC含量。记录术后72 h内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NF-κB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P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NF-κB浓度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气道黏蛋白MUC5AC含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72 h内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下调肺叶切除术患者OLV时血清炎性因子和气道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20 ~ 60岁,体重50 ~ 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对照组(C组)和布地奈德组(B组).术前C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 min;B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 20 min.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结束后30 min(T2)、术后24 h(T3)和48 h(T4)时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IL-8和IL-10的浓度.分别于T1和T2时,记录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和肺顺应性,采用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IL-1、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B组T1和T2时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降低,肺顺应性升高,T2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和IL-8的浓度降低,T2-4时氧合指数升高,血清TNF-α、IL-1、IL-6和IL-8的浓度降低(P<0.05),各时点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抑制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的炎性反应,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对开胸手术患者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食管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15):单肺通气组(OLV组)、Univent管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组(U组)、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单肺通气组(E+ OLV组)和依达拉奉预先给药+Univent管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组(E+U组).OLV组和U组分别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E+ OLV组于单肺通气前,E+U组于肺叶隔离通气前5 min静脉注射依达拉奉0.5 mg/kg,OLV组和U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T0)、单肺通气后60 min(T1)、术毕(T2)和术后120 min(T3)时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样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IL-10浓度.结果 与OLV组和U组比较,E+ OLV组和E+U组T2和T3时血浆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血浆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可减轻开胸手术患者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时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选择性肺叶隔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食管癌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0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左全肺隔离单肺通气组(O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离组(S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离联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堵塞器法肺叶隔离。O组行左全肺隔离,术中右肺单肺通气;S组和SD组行左下肺叶隔离,术中右肺单肺通气+左上肺通气。SD组自麻醉诱导时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min),以0.3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S组和O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后即刻(T1)、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30min(T2)、60min(T3)、术毕(T4)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后5min(T1a)、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后15min(T2a)、45 min(T3a)、恢复双肺通气后15 min(T4a)时的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动态肺顺应性(Cdyn),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三组TNF-α、IL-8、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T2—T4时SD组TNF-α、IL-8、IL-10浓度明显低于O组和S组,S组明显低于O组(P0.05);与T1a时比较,T2a、T3a时三组Pplat、Ppeak明显升高,Cdyn明显降低(P 0.05);与O组比较,T2a、T3a时S组、SD组Pplat和Ppeak明显降低,Cdyn明显升高(P0.05)。SD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组、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可优化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减少机体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单肺通气(OLV)时间对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4(AQP1、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AQP1、AQP4与OLV致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五组,实验组(OLV1、OLV2、OLV3、OLV4组)麻醉后使用小动物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对照组(C组)行双肺通气,实验组采用插管过深法将气管导管插入右肺,分别行右肺OLV 0.5h(OLV1组)、1h(OLV2组)、2h(OLV3组)、4h(OLV4组),确定左肺萎陷。实验结束后取左下肺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各组大鼠AQP1、AQP4 mRNA表达,免疫组化观察AQP1、AQP4蛋白表达。结果 OLV4组AQP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1)。肺组织免疫组化观察到随着OLV时间的延长,AQP1蛋白表达逐渐减少,OLV3和OLV4组明显低于C组(P<0.01),五组AQP4 mRNA表达和AQP4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的OLV后,AQP1在调节肺内液体平衡中起到明显作用,可能参与了OLV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而AQP4与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选择性肺叶通气对肺功能不全患者开胸术中肺内分流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4例,年龄64~79岁,体重50~8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合并中重度肺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7):单肺通气组(A组)和选择性肺叶通气组(B组).A组患者使用支气管堵塞器堵塞主支气管实施单肺通气;B组患者使用支气管堵塞器堵塞肺叶支气管,实施选择性肺叶通气.于麻醉诱导前(To)、侧卧位双肺通气30 min (T1)、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通气60 min(T2)和术毕(T3)时,记录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采集桡动脉、中心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IL-8的浓度.结果 A组3例患者(18%)发生低氧血症,B组均未发生低氧血症,A组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与A组比较,B组T1 -3时Pplat、Ppeak降低,T2时Qs/Qt降低,T2.3时TNF-α、IL-6和IL-8浓度降低(P<0.05).结论 中重度肺功能不全患者开胸术中,实施选择性肺叶通气可降低肺内分流,减轻炎性反应,有助于减轻机械通气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时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内分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20~65岁,随机均分为三组,OLV时患者VT均为6ml/kg,PEEP分别为0cmH2O(A组)、5cmH2O(B组)和10cmH2O(C组)。记录患者气道压变化,采集桡动脉血和深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与双肺通气30min时比较,三组OLV30、60、90min时Qs/Q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2、T3时A、C组白细胞介素-8(IL-8)明显增高(P<0.05),但B组Qs/Qt、IL-8显著低于A、C组(P<0.05)。A、C组OLV30、60、90min时OI较双肺通气30min时明显降低(P<0.05);B组仅在OLV30min时降低(P<0.05)。与A、C组比较,B组OLV30、60、90min时IL-10显著增高(P<0.05)。结论 OLV中VT6ml/kg联合PEEP5cmH2O可以降低Qs/Qt,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剂量乌拉地尔对单肺通气(OLV)期间动脉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OLV期间持续静脉输注乌拉地尔4 μg· kg-1 ·min-1(U组)和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记录两组双肺通气20 min(T0)、OLV 20 min (T1)、30 min(T2)、45 min(T3)、60min(T4)时的氧合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患者PaO2均明显降低,Qs/Qt明显升高(P<0.01).与T1时比较,T3、T4时U组患者PaO2显著升高,Qs/Qt显著降低(P<0.05) ;T4时C组患者PaO2明显升高,Qs/Qt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3、T4时U组患者PaO2明显升高,Qs/Qt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乌拉地尔可改善OLV期间动脉氧合,减少肺内分流,但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