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干姜与附子共煎减小附子毒性的有效部位及其机理。方法取干姜的水提物及醋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的提取物分别与附子共煎,取各种煎液进行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及用HPLC法测定煎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干姜与附子合煎有减小附子毒性的作用,但共煎液中的乌头碱含量增加,次乌头碱含量减小。干姜的氯仿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同时煎液中乌头碱含量明显减小。尤其是石油醚提取物同时使次乌头碱的煎出量也明显减小。干姜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但煎液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均增加。干姜的水提物与附子共煎毒性略增大,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煎出量略有增加。结论干姜与附子共煎有减轻附子毒性作用。干姜中的氯仿、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乌头碱等有毒物质的煎出量而减小附子的毒性,干姜中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同附子中的有毒生物碱发生某种结合而抑制其吸收的作用,也可能具有吸收后在体内发挥拮抗附子所含有毒生物碱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头属毛茛科植物.分为川乌头、草乌头两种。川乌头主产于四川.多系栽培;草乌头主产于江苏、浙江,多系野生,二者作用大同小异.附子为乌头旁生的小根块,功效与乌头相似。该类药辛热有毒.唯草乌头燥烈毒性最大。附子长于回阳救逆,温肾壮阳,乌头则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见长;据药理、毒理分析,附子、乌头均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有强心、抗炎、镇静、镇痛  相似文献   

3.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改变。方法:将附子分别和干姜、甘草配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配伍后乌头碱含量改变情况加以检测。结果:附子与干姜、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且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与干姜。结论:附子在许多疾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之和干姜、甘草等合理配伍,促使附子内乌头碱含量降低,有效降低毒性,从而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甘草、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与作用环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作用。与附子共煎时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无减少乌头碱溶出的作用。甘草解毒机理是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可能与乌头类生物碱结合,延缓或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甘草酸在胃肠道转化为甘草次酸而被机体吸收,吸收后的甘草次酸在体内有较强的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甘草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在煎液中与乌头类生物碱发生结合沉淀,减少有毒生物碱的吸收;甘草黄酮在体内也可发挥拮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甘草酸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与乌头碱结合,减少有毒生物碱吸收或在体内与乌头碱结合加速其排泄而发挥解毒作用的可能性存在,但此减毒作用并非主要作用。干姜降低附子毒性作用确切可靠。在与附子共煎环节,干姜的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能减少煎液中乌头碱含量,并减少其生物毒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并不减少煎液中乌头碱的溶出,但却能在体内发挥拮抗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水溶性组分能增加附子中乌头碱类的溶出,并增强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张仁安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2):709-709
<正> 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在附子用法与用量中仅规定了用量,而忽略了附子的用法。附子,因含有乌头碱而有毒,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毒性较低的乌头原碱,其毒性只及原来的1/200,而且附子久煎还能增强其强心作用。近年来有关附子的不良反应屡有报告,其原因与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在附子用法与用量中仅规定了用量,而忽视了附子的用法。附子,因含有乌头碱而有毒,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及原来的1/200。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强强心作用。近年来,有关附子不良反应屡有报告,其原因与用量过大,炮制不当,煎煮失法或机体对该药敏感性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7.
乌头、附子有毒,用之得当,是很有效的。其有毒成分是乌头碱,而有效成分也是乌头碱。据日本矢数道明博士研究,发现乌头、附子含有六种乌头碱,其一至四种是有毒成分,第五与第六种是有效成分。前四种在高温下可以破坏,后两种则不能破坏。后来高桥真太郎又通过大量实践,创制了“无毒附子”,经厚生省批准,作为普通药推广使用。主要作用为强心、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6)
目的分析泥附子商品等级划分的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等级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尼奥林、附子灵、宋果灵、塔拉乌头胺、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14种生物碱的含有量,并采用聚类分析初步验证附子分级的科学性;采用冰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次数和扭体潜伏期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等级附子水提液的镇痛效果;采用大鼠尾静脉推注测定最小致死量,研究不同等级附子70%醇提液的毒性差异。结果 14种生物碱在不同等级附子中含有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附子质量的增大,双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呈降低趋势,强心成分呈升高趋势,单酯类生物碱变化不明显;各等级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小鼠扭体潜伏期存在缩短趋势;质量大于40 g的附子毒性明显低于小于40 g附子。结论附子分级在毒性评价上具有显著意义,质量大的附子具有毒性小的特点,而在镇痛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大个头附子强心成分具有升高趋势,但体内活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附子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如祥 《新中医》1993,25(5):54-55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味辛,性大热,有毒,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寒镇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多含乌头碱、中乌头碱,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兴奋迷走神经,并对中枢神经及末梢神经有兴奋及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江油生附子强心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生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用水提取,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各种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水溶性部分分得强心作用成分——附子苷,从乙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种已知的二萜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尿嘧啶、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附子灵和次乌头碱。结论 附子苷为一新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附子中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色谱方法,比较附子单煎、附子与浙贝母合煎后有毒成分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化学成分变化角度证明中医理论——十八反的科学内涵;方法:试验用二氯甲烷(CH2CL2)和三氯甲烷(CHCL3)分别对采用同一煎煮条件得到的单煎、合煎物进行萃取处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对该样品进行HPIC测定;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附子与浙贝母合煎样品中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高于附子单煎样品;在此测定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分离上述3种成分。且测定成分附近没有干扰峰;结论:经过与浙贝母合并煎煮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以及新乌头碱的含量显著提高,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证明中药配伍理论——“十八反”具有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环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姗珺  陈长勋  高建平 《中成药》2006,28(4):526-530
目的:探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是否为甘草中降低附子毒性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环节。方法:将附子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附子与甘草酸、附子与甘草次酸分别合煎,用HPLC法分析各种煎液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的煎出量,同时用动物实验测定各煎液不同给药途径的急性毒性,比较各煎液的LD50。结果:口服给药,甘草、甘草次酸与附子合煎液的毒性明显减小,甘草酸与附子合煎毒性略有减小;腹腔注射给药,甘草酸与附子合煎液的毒性明显增加。合煎时甘草能降低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而甘草酸、甘草次酸均有增加溶出的作用,甘草酸的作用强于甘草次酸。结论:甘草与附子合煎口服可减小附子毒性,部分原因是其可减少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煎出。但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不能减少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煎出,而可能与有毒生物碱结合,延缓其在胃肠道吸收,发挥一定的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制附子的质量与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日本学者则等对制附子末(TJ-3022)的质量与药理学研究。研究认为9-10月采集的附子,其乌头碱的含量高并且稳定,中乌头碱,生附子与制附子的LD50分别为5.64mg/kg,3.03g/kg与〉10g/kg制附子的50min加工品显示镇痛的剂量为500mg/kg,相当于乌头碱0.05mg/kg的作用,对正常与反复冷应激负荷小鼠进行尾压法试验,TJ-3022的ED50分别为170.1mg/k  相似文献   

14.
附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子根,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甘肃等地。附子含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新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等。味辛、性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温里逐寒、止痛等作用。实验证明,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兴奋迷走神经,还具有强心、消炎、镇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肾阳不足、畏寒肢冷、便溏,以及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对附子提取物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干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冷冻干燥、烘箱干燥、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等不同干燥方法所得附子提取物中的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等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干燥方法所得附子提取物中的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损失率为:冷冻干燥分别为7.14%、5.71%、5.41%;烘干分别为56.43%、31.43%、32.43%;真空干燥分别为29.29%、34.29%、10.81%;喷雾干燥分别为14.29%、11.43%、8.11%。结论:喷雾干燥对附子提取物中的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影响较小,可低成本地进行工业化生产,是附子合适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子根为乌头,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通行十二经,主入心、脾、肾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主。川、滇产主要含次乌头碱、内脂生物碱,有强毒性,不易溶于水,受热可分解,加热水解后可变为乌头原碱,毒性只有原来的二千分之一,故加热、加水可解其毒。  相似文献   

17.
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附子配方颗粒中14种毒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29个批次附子配方颗粒的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Phenomenonex Gemini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质谱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扫描,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尼奥林、附子灵、宋果灵、塔拉乌头胺、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14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显示,14个化合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 0)。定量限为2.07~7.71 mg·L~(-1),平均回收率在96.07%~102.2%。含测结果表明,所有批次附子配方颗粒的剧毒成分极低,安全性高;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CA与PCA表明,2个厂家生产的附子配方颗粒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也存在一定差异;但A厂家样品的变异性小于B厂家。进一步的PLS-DA发现,A厂家生产的配方颗粒在强心成分去甲猪毛菜碱含量上普遍高于B厂家产品;但在镇痛抗炎的苯甲酰新乌头原碱、附子灵等成分含量上普遍低于B厂家产品。总体而言,附子配方颗粒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保证,但一致性尚有待提高,建议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制定严格的饮片投料标准,统一配方颗粒的标准制法,精细制造,进一步优化提升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11)
目的:研究附子收获过程中遗弃的须根的可利用性。方法:测定乌头须根和附子的生物量、总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多糖、淀粉、蛋白质含量,并进行薄层和HPLC分析对比。结果:乌头须根的生物量约占附子的11.13%,而总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分别为附子的1.85、2.28倍,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两者含量差异较小,但次乌头碱含量约为附子的3.34倍,多糖含量约为附子的20.17%,淀粉含量约为附子的32.81%,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附子的20.92%。结论:乌头须根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乌头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毒,以根部为最。药用其正根称乌头,支根称附子,此类药物味辛,性热,有大毒。经严格炮制后,具有祛风除湿、散寒镇痛的功效。现代医学药物分析表明,乌头类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及其同系衍生物,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毒性较大,以乌头碱毒性最强,一般口服乌头碱0.2mg可产生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20.
从吴佩衡临床经验探析附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子根为乌头。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通行十二经,主入心,脾肾经。始见于《神龙本草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配伍、计量,煎法有详细记载。《本草纲目》载有262个引用附子的处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主要化学成份是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主。川、滇产主含次乌头碱,内脂生物碱,有强烈毒性,不易溶于水,受热可分解,加热水解后可变为乌头原碱,毒性只有原来的二千分之一,故加热,加水可水解解毒。现就吴佩衡临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