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付健贞(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病科221009)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性心电图中图法分类号R541.4心率变异性(HRV)可以定量评估植物神经功能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1,2],在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诊查,特别是冠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性(HRV)的演变特点及其在卫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焊的变化。方法:对60例AMI患者和76名健康成人行24h HRV(时域、频域、散点图)分析,根据AMI后HRV检测先后和合并PVT与否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对12例随访MI患者的HRV行自身对比研究,结果:AMI患者HRV多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慧星型散点图比例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1)。AMI后早期(<24h)SDNN,SDANN,SDNNindex, 三角指数、ULF即显著降低,并与TP、VLF、LF一同呈现先降低后不全恢复态势,其测值以24h-7d时段或7d-21d时段为最低,其它指标呈降低趋势,HRV多数指标在4个不同检测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AMI患者HVR指标复测时绝大多数较初测时有不同程度提高,SDNN呈显著升高(P<0.01),合并短阵室和心肌缺血者除SDNN,SDANN外其它指标测值在分组比较中均相比为最低,但无这显著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HRV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恢复的演变,表明AMI患者自主神经受损,AMI后同时存在PVT和心肌缺血者的HRV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性(HRV)的演变特点及其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时的变化。方法 对60例AMI患者和76名健康成人行24hHRV(时域、频域、散点图)分析;根据AMI后HRV检测先后和合并PVT与否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对12例随访AMI患者的HRV行自身对比研究。结果 AMI患者HRV多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彗星型散点图比例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1)。AMI后早期(<24h)SDNN、SDANN、SDNNindex、三角指数、ULF即显著降低,并与TP、VLF、LF一同呈现先降低后不全恢复态势,其测值以24h~7d时段或7d~21d时段为最低;其它指标呈降低趋势。HRV多数指标在4个不同检测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AMI患者HRV指标复测时绝大多数较初测时有不同程度提高,SDNN呈显著升高(P<0.01)。合并短阵室速和心肌缺血者除SDNN、SDANN外其它指标测值在分组比较中均相比为最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HRV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恢复的演变,表明AMI患者自主神经受损。AMI后同时存在PVT和心肌缺血者的HRV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波 《广西医学》1998,20(2):313-314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一种无创性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笔者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对50例健康老人和80例老年冠心病(CAD)患者进行HRV对比分析,探讨老年CAD患者HRV检测的临床意义。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1)正常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h例,年龄60~83岁。均经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拍片、心电图及临床生化检查无异常,血压正常,排除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2)老年CAD组80例,男69例,女11例,年龄60~78岁,均符合1979年WHO的CAD诊断标准。根据是否有心绞痛发作症状,分为心绞痛组(43例,男41例,女…  相似文献   

5.
秦孝智 《吉林医学》2008,29(11):901-90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68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I、TI、LF及LF/H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RR间期、rMSSD、HF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失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V降低,表明交感神经活性及迷走神经活性均受损,迷走神经活性受损更为严重,两者协调作用失衡。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海洛因依赖患者与89例对照组进行全程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分析对比。【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组SDNN、SDANN、SDNNIr、MSSD、PNN50降低,LF、HF也降低,LF/HF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能较直观反映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功能失衡,且稳定性、重复性及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心悸患者123例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 《重庆医学》2006,35(11):1029-1030
目的观察心悸患者与对照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中的SDNN、SDANN、RMSSD、PNN50 4项时域指标对123例心悸患者和50例正常人、女性心悸患者与男性心悸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1)心悸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心悸组与男性心悸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悸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控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70例2型糖尿病患者(A组)与50例正常人(B组)对照,对比两组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A组中的HRV时域指标均比B组降低,A、B两组HRV时域指标SDNN(110.6±31.8)VS(146.4±30.6)ms,P〈0.05;SDANN(92.2±27.6)VS(130.9±29.6)ms,P〈0.05;rMSSD(26.8±12.7)VS(35.5±14.6)ms,P〈0.05;PNN50(2.17±1.4)vs(3.2±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常有自主神经损伤,迷走神经张力降低,HRV降低。HRV是判定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的一项客观指标,同时也对治疗和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吴稚华  陈序 《西部医学》2008,20(3):546-54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AP)、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征。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42例AP患者,40例AMI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小时每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ndex)、24小时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ndex)、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的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三组均不同;在5项指标中,除AP组与对照组的RMSSD相近,以及AP组与AMI组的PNN50相近外,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动态心电图HRV时域指标对预测AP、AMI患者危险因素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QT离散度与心肌梗死(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及其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以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6小时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Oxford Prima Holter System动态分析仪,计算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指标(QTd、QTpd)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MI病人QTd、QTpd与SDNN、HF、LF/HF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r绝对值=0.614~0.808,P分别<0.05).结论: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测量的QT离散度、QTp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及频域指标LF/HF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能用于评价AMI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率震荡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和单纯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选择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室性早搏的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A组)、单纯心肌梗死患者(B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C组)各30例,分别手工测量反映HRT的两项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对三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B、C组TO值分别为(0.0078±0.0123)、(0.0120±0.0225)、(0.0312±0.0337)。TS值分别为(4.5182±2.3321)、(8.1430±5.7362)、(13.4520±7.5310);A、B组的TO、TS值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的TO、TS值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结论: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心肌梗死患者的HRT值变化更明显,提示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HRT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rtRateTurbulence,简称HR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2月~2004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内有室性早搏(室早)并且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或监护导联上能记录到室早前至少有3个正常的窦性心搏,室早后有连续20个以上窦性心搏的患者355例。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记录各组患者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尿酸升高、急性心肌梗死部位、采取的治疗措施、左室射血分数(均采用面积长轴法)、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用药(ACEI、Aspirin、Statin、β-Blockor等)以及HRT分类。结果355例患者平均随访(22.0±12.3)个月,死亡58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与HRT分类、低LVEF(≤55%)及高龄(≥65岁)显著相关(P<0.001)。结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与猝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AMI后心源性猝死( SCD )死亡患者100例和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超声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电图QRS宽度、QT间期、校正QT间期( QTc)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被列入猝死高危范围心脏病患者50例和低危患者50例,并对SDNN、SDANN、rMSSD、PNN50、LF、HF、TF、LF/HF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D组QRS、QT、QTc值高于对照组,而SCD组LVEF值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危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TF、LF/HF均低于低危组,所有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0.0001)。结论:AMI急性期HRV明显下降,提示早期检测AMI后的HRV指标可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小脑顶核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家武 《西部医学》2009,21(7):1113-1115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组(n=23)和对照组(n=23),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刺激小脑顶核。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电刺激小脑顶核使患者心率变异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5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老年患者及50例无心衰老年人的HRV时域指标变化。结果:心衰组其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无心衰组(P<0.01),且R-R间期标准差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和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HRV时域指标明显降低,且与心衰的程度、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T)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方法 :采用HRV分析中的 2 4h时域分析方法对HT患者 (82例 )和健康人 (72例 )的HRV进行对照。结果 :HT患者的SDNN、SDANNIndex、RMSSD和PNN50 四项指标均低于健康人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0 0 1)。而SDNNIndex则与健康人相近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RV分析表明HT患者存在副交感神经活动 (张力 )的减弱和交感神经活动 (张力 )的增强 ,两者使交感 副交感神经系统动态平衡失调 ,最终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的相对亢进。  相似文献   

18.
已证实在充血性心衰和心梗患者中,心率变异(HRV)减少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减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HRV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而心率振荡(HRT)被认为是反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HRT参数TO(振荡起始)及TS(振荡斜率)与HRV参数显著相关,研究表明HRT参数被认为既反映了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又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非线性特征,探讨其与中医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成中医虚证组50例,中医实证组50例,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参数。结果比较两组关联维数、近似熵、HRV复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达峰时间、抵谷时间及峰谷值,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虚证组峰值和谷值均小于实证组,虚证组每次达峰及抵谷时间均比实证早1-3h,研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非线性特征可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入院后接受米力农(剂量为0.375~0.75mg/(kg.d)治疗2~4d,治疗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结果米力农治疗后患者的心指数和射血分数显著增加,分别为(2.3±0.5)vs(2.7±0.6)L/(min.m2)和(35±6)%vs(43±4)%,P〈0.05,未观察到严重的副反应的发生.结论米力农能有效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