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血脂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48例2~1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所有患儿分为脂肪肝组19例(38.78%)及无脂肪肝组29例(61.22%),对2组血脂成分进行分析。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用超声诊断仪对肝脏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脂肪肝组血脂成分TG、TC、HDL及LDL均高于肥胖无脂肪肝组。与脂肪肝关系最密切者为TG(P<0.05)。当各自变量不独立时,TG、TC、HDL及LDL均是脂肪肝形成影响因素(Pa<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出现脂代谢紊乱,是儿童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预防与肥胖有关的脂肪肝、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应从儿童甚至婴幼儿做起。  相似文献   

2.
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纯性肥胖并脂肪肝报道较少 [1 ] ,除缺乏肥胖儿高脂血症、脂肪肝发生率的比较外 ,还缺乏单纯肥胖儿脂肪肝、血脂的对照观察 ,本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6年以来我院儿科门诊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单纯性肥胖 [2 ] 87例为观察对象。男 5 6例 ,女 31例 ,年龄6 a~ 14a。肥胖度根据《九市郊区正常男女童体格发育衡量数字》(1985 ) ,以身长别体重 ,凡超过标准体重 2 0 %~ 2 9%为轻度肥胖 ,超过 30 %~ 49%为中度肥胖 ,超过 5 0 %以上为重度肥胖。二、方法 :1.均于清晨采空腹血检测血脂 (酶法 ) ,肝功能(终点法 )。 2 .凡…  相似文献   

3.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糖、脂代谢及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血糖、血脂成分及肝脏的影响。方法应用B超、生化分析仪,对117例7~13岁儿童(其中肥胖组60例,正常对照组57例)进行肝脏B超、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等指标的检查测定。结果重度肥胖组血糖为5.12mmol/L,对照组为4.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血清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为23.33%,对照组检出率为5.2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糖脂代谢和肝脏均造成危害,预防成人期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脂肪肝等疾病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HD)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表现形式,脂类代谢紊乱和肥胖是AS和CHD独立危险因素[1]。有研究表明,AS损伤始于儿童[2],对儿童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的早期干预,可能逆转和预防AS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改变CHD的进程。我科对肥胖并高脂血症患儿进行饮食和脂必妥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发病情况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125例肥胖儿童行肝脏B超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对其中36例肥胖伴NASH儿童和41例无并发症的单纯肥胖儿童,以及22例对照儿童空腹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蛳IR)、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WBISI)和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之比(AUCINS/AUCBG)。结果NASH在肥胖儿童中的发生率为28.8%;NASH组BMI、HOMA蛳IR、AUCINS/AUCBG均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熏WBISI明显低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单纯肥胖组HOMA蛳IR、AUCINS/AUCB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肥胖儿童中NASH发生率较高;NASH儿童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NASH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儿童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并提高其防治率,通过查阅1998—2007年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儿童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肥胖儿童临床与血脂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临床与血脂成分进行分析,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代谢紊乱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2.5~16.0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40例正常同年龄儿童的临床及血脂成分进行分析,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肝脏检查。结果1.单纯性肥胖与对照组儿童年龄与身高无显著差异,而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两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01)。2.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TC、TG、LDL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HDL浓度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性肥胖18例(36%)儿童肝脏B超示存在脂肪肝。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血清TC、TG、LDL浓度均明显升高,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8.
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60例中、重度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和60例正常体重健康儿童,应用全自动血粘度分析仪器检测1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正常体重对照组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表现为血粘度的增加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减低.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即出现了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具有成人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潜在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肥胖儿童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情况,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8例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14岁肥胖儿童进行腰围、体块指数、血脂、肝功能、肝脏B超、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等各项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发生NAFLD[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S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和MS的患病率,并将308例肥胖患儿分为无肝脏损害的肥胖儿童组(OCWLD组),SNAFL组和NASH组,比较各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R)指标及MS的发病率和MS组成成分的发病率.结果 (1)308例中发生NAFLD的达到203例(65.9%),其中发生SNAFL者140例(45.5%),发生NASH者63例(20.5%).(2)308例中发生MS 76例(24.7%),这76例中合并有NAFLD的64例(84.2%).NAFLD组中MS 64例(31.5%),高于OCWLD组的12例(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NAFL组中MS 41例(29.3%),与NASH组的23例(3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就单个MS的组成成分来说,OCWLD组与SNALF组比较仅在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OCWLD组与NASH组比较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ALF组与NASH组比较在高血脂的发病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OCWLD向SNAFL和NASH发展,空腹胰岛素水平逐渐上升,IR也越加明显.但NAFLD患儿与MS患儿比较各I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儿童中NAFLD和MS的发生率均已相当高,MS患儿合并NAFLD的比例很高,IR是NAFLD和MS共同的发病基础,且随着NAFLD患儿病情的进展,MS成分指标越来越严重,IR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长沙市区儿童脂联素基因+45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探讨其与儿童肥胖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147例肥胖儿童及 118 例健康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脂联素基因 SNP+45 多态性位点、双抗体夹心 ELISA 测定血清脂联素。同时进行腰围(WC)、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测定。结果:肥胖组和正常组的SNP + 45 多态性发生频率分别为 40.5% 和 25.4%,两组间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中,TT 基因型与 TG、GG 型相比,其脂联素水平高,而 %BF、HOMA-IR、TC 和 LDL-C 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SNP+45 变异可能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T→G 突变可增加儿童肥胖症的发生,同时使脂联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To determine hepatic diseases in obese children, biochem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11 obese patients with abnormal serum transaminase activities were subjected to this study. Fat accumulation in the liver was semiquantitatively graded, and histologically the 11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groups; fatty liver, fatty hepatitis, fatty fibrosis and fatty cirrhosis. All patients had fat deposition in liver specimens, the grade of which did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the degree of obesity. The grade of fat deposition in the liver specimens also did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either serum transaminase activities or GOT/GPT ratio. Fiv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he fatty liver group, three into the fatty hepatitis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three patients into the fatty fibrosis group.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e three histologically classified groups in terms of serum transaminase activities or GOT/GPT ratio. The usefulness of serum transaminase activities and GOT/GPT ratio was limited in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fat deposition or histological abnormality in pediatric ob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231例肥胖儿童以及24例非肥胖儿童(对照组)进行临床、生化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各项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将231例肥胖儿童分为肥胖无肝脏损伤组(OCWLD)75例和NAFLD组156例。比较各组儿童临床、生化各项指标及IMT。结:果NAFLD组患儿IMT为0.066±0.021 cm,显著高于OCWL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060±0.011 cm,0.037±0.007 cm,均P<0.05),OCWLD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患儿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9.7%和40.4%,明显高于OCWLD组(分别为22.7%,29.3%)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12.6%)(P<0.05)。经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MT与BMI、NAFLD、ALT呈正相关(调整R2=0.316,P<0.01)。结论:肥胖儿童NAFLD的出现不仅是CVD发生的早期标志,而且是CVD发生的早期状态。NAF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47-550]  相似文献   

13.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7年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的77例患儿临床及实验诊断资料.根据是否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肥胖持续时间、体质指数(BMI)、黑棘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TG、TC、LDL-C、HDL-C)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结果 77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组35例,占45.5%,男女比例为3.38:1;非脂肪肝组42例,占54.5%,男女比例为0.83:1.脂肪肝组患儿年龄较大(11.88±1.55比9.26±2.75,P=0)、肥胖持续时间较长(6.06±2.83比4.78±3.4,P=0.024)、男孩发病比女孩多(35.04%比24.67%,P=0.004)、HOMA-IR较高(2.01±0.24比1.78±0.33,P=0.001).脂肪肝组患儿伴有ALT升高15例,伴AST升高8例,ALT和AST同时升高3例;非脂肪肝组患儿转氨酶均正常.脂肪肝组患儿中30例(85.7%)、非脂肪肝组患儿中22例(52.4%)伴有黑棘皮(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OMA-IR(OR=13.755,P=0.011)是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年龄、肥胖持续时间、黑棘皮的存在与否以及HOMA-IR与其发生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HOMA-IR是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脂肪性肝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并探讨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超重/肥胖儿童NAFL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9年6月-2021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NAFLD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影响因素对NAFL及NASH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844例超重/肥胖儿童,年龄为6~17岁。NAFLD患病率为38.2%(322/844),其中NAFL和NASH患病率分别为28.8%(243/844)和9.4%(79/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增加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与NAFL和NASH的发生有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WH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预测NAFL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 (95%CI:0.613~0.69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NASH的曲线下面积为0.771 (95%CI:0.723~0.819)。结论 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NAFLD的患病率较高;WH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NAFLD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NAFL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学龄儿童肥胖与非乙醇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及脂肪代谢紊乱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典型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中等水平的4所小学和4所中学,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从中抽取659名7~18岁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603名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身体测量、腹部B超脂肪肝检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检测。超重、肥胖采用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进行评价;血脂异常的判定标准:静脉血清TC≥5.20 mmol·L-1,TG≥1.70 mmol·L-1,HDL-C≤1.03 mmol·L-1,LDL C≥3.12 mmol·L-1;肝功能异常:静脉血清ALT≥40.0 U·L-1和(或)AST≥45.0 U·L-1;NAFLD诊断依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公布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进行。统计方法包括计量资料的描述统计、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趋势卡方检验等。结果 肥胖组有3例未行脂肪肝B超检测,肥胖组B超脂肪肝和NAFLD的检出率分别为28.0%(184/656)和10.2%(67/656),对照组脂肪肝和NAFLD的检出率分别为0.3%(2/603)和0.2%(1/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同时罹患NAFLD时,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ALT及AST异常也更明显,以ALT升高为著;随着肥胖的加重,脂肪代谢紊乱及肝功能损害程度逐渐上升。结论 肥胖儿童伴发NAFLD较为普遍,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肝功能和脂肪代谢等均造成危害,并随肥胖程度逐渐加重,对中度以上肥胖儿童建议常规进行腹部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肥胖及糖尿病患儿增多,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改变以肝内脂肪浸润为主,因此,肝脏脂肪含量的测定在脂肪肝的诊治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磁共振技术有 Dixon 技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及 MRS 技术等。该文综述定量评估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磁共振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伴脂肪肝综合治疗后转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儿童肥胖病伴脂肪肝经合理饮食结构及运动等综合治疗后的转归,对58例肥胖伴脂肪肝儿童(其中肥胖伴脂肪性肝炎16例)进行合理饮食结构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随访3~18个月。饮食方案为:总热能根据年龄、性别、身高及病情轻重制定,一般为1000~1800kcal,三餐热能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25%、40%、35%,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能百分比为40%~50%、25%~30%、25%~30%,以高蛋白、适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模式。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病伴脂肪肝或轻度脂肪肝经综合治疗3~18个月,痊愈率65.5%,好转率29.3%,未愈率5.2%;儿童脂肪肝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经综合治疗3~18个月,恢复正常为93.8%,ALT下降为6.2%。提示儿童青少年肥胖病伴脂肪肝较为常见,经以合理饮食结构调整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长期随访,其治愈率和好转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8.
С����֬Ѫ֢Σ�����ص��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临床抽样调查,探讨与小儿高脂血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小儿高脂血症的早期检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等于2004年9月,调查并分析了962名北京市景山学校在校学生(5~19岁)的血脂浓度,其中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4项指标。采用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来反映身体肥胖程度,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指标与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在962名学生中,共检出高脂血症患儿122例,总检出率为12·7%。高脂血症组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4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等4项指标与甘油三酯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均呈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正常组与高脂血症组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4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均是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