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腑法开通玄府对MCAO大鼠脑AQP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通腑醒神胶囊(简称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简称MCAO)模型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μaporin-4,简称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2h后拔线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拔线后12h、1d、2d、3d及7d不同时间点大鼠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各组大鼠在1d、3d及7d时脑含水量变化。结果TFXSJN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大鼠在1d、2d、3d及7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造模后,TFXSJN组及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在1d及3d时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以3d时的脑含水量最高,7d时4组大鼠的脑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TFXSJN组3d时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TFXSJN组及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侧AQP-4mRNA的表达在12h时已经明显升高,与健侧、假手术及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在3d时达高峰,TFXSJN组在2d时达高峰,3d时已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损伤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仍高于健侧(P〈0.05)。7d时两组损伤侧的AQP-4mRNA表达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健侧、假手术及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在各时点内其损伤侧AQP-4mRNA表达水平与健侧及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存在AQP-4mRNA基因表达的上调。12h时即明显升高,3d时达高峰,7d时基本恢复正常。AQP-4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而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法能够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mRNA表达的失衡状态,减轻缺血后脑水肿,其调节AQP-4mRNA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通腑法开通玄府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分子机制之一。因此推测玄府与神经细胞膜上通道蛋白(如AQP-4等)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通腑醒神胶囊(简称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简称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简称BBB)通透性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简称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2 h后拔线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处死前2 h经股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简称EB)并测量各组大鼠1,3 d及7 d时脑EB含量,以及拔线后12 h,1,2,3 d及7 d时间点大鼠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FXSJN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大鼠在1,2,3d及7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造模后TFXSJN组、模型组脑EB含量在1,3,7 d时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1 d时开始升高,3 d时达高峰,7 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其中3 d时TFXSJN组EB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1,7 d时TFXSJN组EB含量均数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FXSJN组及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侧AQP4mRNA的表达在12 h时已经明显升高,与健侧、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在3 d时达高峰,TFXSJN组在2 d时达高峰,3 d时已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损伤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仍高于健侧(P<0.05).7 d时两组损伤侧的AQP4 mRNA表达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健侧、假手术及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假手术组在各时点内其损伤侧AQP4 mRNA表达水平与健侧及正常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存在BBB通透性的增高和AQP4 mRNA基因表达的上调.而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法能够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BB通透性增高与AQP4 mRNA表达的失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调节BBB通透性与AQP4mRNA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通腑法开通玄府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分子机制之一.因此推测玄府与BBB及细胞膜上通道蛋白(如AQP4等)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通腑醒神胶囊(简称TFXSJN,下同)通腑法开通玄府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2h后拔线实现再灌注损伤,于拔线后1,3 d及7 d不同时间点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大鼠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在1 d时均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时脑含水量最高,7 d时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在3d时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FXSJN治疗后能有效降低模型鼠1,3 d及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能减轻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含水量,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从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腑醒神液灌肠与灌胃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脑尾状核注射VII型胶原酶合肝素的脑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通腑醒神液灌肠组、通腑醒神胶囊灌胃组,观察治疗3、5、7d后各组大鼠脑系数、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腑醒神液灌肠与灌胃治疗3、5、7d后,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脑系数、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而以通腑醒神液灌肠组疗效尤为显著.结论直肠给药是抢救脑出血新的有效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通腑法通腑醒神胶囊(TFXSJN)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脑组织AQP-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2h后拔线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拔线后12h、1d、2d、3d及7d不同时间点大鼠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AQP4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各组大鼠在1d、3d及7d时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变化。结果 TFXSJN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大鼠在1d、2d、3d及7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3d时及3d、7d的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FXSJN组及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右侧AQP-4 mRNA的表达在12h时已经明显升高,与左侧假手术及正常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4 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而TFXSJN通腑法能够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m RNA表达的失衡状态,减轻缺血后脑水肿和脑梗死体积,减轻缺血性神经损伤,而调节AQP-4 mRNA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TFXSJN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健神利水方对脑出血大鼠水通道蛋白-4 (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健神利水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健神利水组和模型组采用胶原酶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胶原酶造模,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健神利水组给予健神利水方灌胃,取相应时间点(6 h、24h、3 d、7 d)的各组大鼠,断头取脑,根据脑组织干湿重测算脑组织水含量,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QP-4表达水平,观察各组大鼠各个时间点AQP-4表达水平。结果:①空白组、假手术组未出现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其余各组脑组织含水量从6h时起均逐渐增多;模型组和健神利水组于3 d时脑组织含水量达到顶峰。健神利水组6 h、24 h、3 d、7 d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模型组(P 0. 05)。②空白组、假手术组未出现AQP-4上调,其余各组AQP-4从6 h时起均逐渐升高;模型组和健神利水组于3 d时AQP-4表达值达到顶峰。健神利水组6 h、24 h、3 d、7 d时间点AQP-4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 05)。结论:健神利水方可以减少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可抑制AQP-4表达。  相似文献   

7.
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急性脑出血意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急性脑出血神昏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另予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照组予通腑醒神胶囊口服或鼻饲.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近,但治疗组在促醒及减轻昏迷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神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大鼠实验性腹腔粘连血浆、腹腔液FIB、FDP含量、粘连组织病理变化、TGF-βmRNA表达水平及粘连程度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活血通腑方组、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各30只,分别进行胃内药物灌注,测定第1、3、5、7、21日血浆、腹腔液FIB、FDP含量;粘连组织TGF-βmRNA表达;取回盲部肠粘连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观察腹腔粘连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组术后FIB降低、FDP升高,TGF-β mRNA表达降低;第5、21日各组光密度比值、表达强度表现均为对照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组〉假手术组;活血通腑方组肠黏膜下、浆膜层的渗出、增生及浆膜的纤维化改善;四组腹腔粘连程度差异显著。结论活血通腑方能使大鼠术后血、腹腔液FIB降低,FDP升高,TGF-βmRNA表达降低,明显减轻肠损伤,影响粘连程度,从而防治术后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脑缺血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低剂量组及华佗再造丸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8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低剂量组及华佗再造丸均能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P<0.01),且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低剂量组明显优于华佗再造丸(P<0.01).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机理与下调细胞因子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脑缺血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低剂量组及华佗再造丸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8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低剂量组及华佗再造丸均能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P<0.01),且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低剂量组明显优于华佗再造丸(P<0.01)。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机理与下调细胞因子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NPY)mRNA及原阿片黑皮素(POMC)mRNA的表达及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含0.5%腺嘌呤及4%酪蛋白饲料联合喂养的方法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观察其营养不良发生时间,符合CRF营养不良模型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组和开同组.治疗4周后,检测下丘脑NPY mRNA和POM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肾衰养真胶囊组大鼠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下丘脑的NPY mRNA表达上调及POMC mRNA表达下调.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CRF营养不良大鼠的营养状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下丘脑NPY mRNA表达,下调下丘脑POMC mRNA表达,从而促进大鼠摄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腑醒神法对中风急性期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并使用通腑醒神胶囊安慰剂;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合通腑醒神胶囊。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1周、第2周4个时点观察患者神志清醒时间及疗效,评估GCS评分、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死亡11例,对照组死亡12例,两组比较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2.41h,对照组为15.87h,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③GCS评分上,第3天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第7天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NIHSS评分上,第7天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周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腑醒神法在中风急性期能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大鼠脑损害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Ⅶ造成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喷鼻给药,观察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的影响,并与模型组比较。结果醒神喷鼻液组能减轻脑出血大鼠神经症状积分,降低血小板CD62P、CD63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醒神喷鼻液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降低神经症状积分,对脑出血大鼠脑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薇  陈苏宁  王博闻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43-747
[目的]研究通腑化瘀汤对术后肠梗阻(POI)模型大鼠小肠动力及血清白介素(IL)-6、IL-10的影响,探讨中药对促进POI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手术建立大鼠POI模型。药物组给予通腑化瘀汤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予干预。术后24 h测定各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10也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血清IL-6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且小肠推进率与血清IL-6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清IL-10浓度呈正相关。药物组肠黏膜的病理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化瘀汤可改善小肠动力,降低促炎因子IL-6同时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缓解POI,保护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Nav 1.5和β亚单位1-4(Navβ1-β4)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电针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内关组、列缺组,每组12只。采用皮下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复制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列缺组分别电针双侧"内关""列缺",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7d。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Nav 1.5和β1、β2、β3、β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Nav 1.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内关组和列缺组较模型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内关组心肌Nav 1.5蛋白表达水平较列缺组显著上调(P0.05);模型组心肌β1、β2、β3、β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内关组和列缺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β1、β2、β3、β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内关组与列缺组比较,β1、β2、β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可能通过上调心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的蛋白表达水平实现对钙超载的调节,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为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理论提供有力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δ-阿片受体表达和激活对钠通道1.2亚型的电流特性的影响.方法: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在δ-阿片受体和钠通道亚型1.2共表达的非洲爪蟾第V期卵母细胞上,观察δ-阿片受体表达和/或激活后,钠通道1.2亚型电流特性的变化.结果:1)钠通道1.2亚型的表达产生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的内向电流;2)δ-阿片受体的表达减少钠通道激活电流的幅度;3)δ-阿片受体和钠通道1.2亚型共表达的卵母细胞中,δ-阿片受体激动剂可以抑制钠通道激活电流的幅度和电导,而只有钠通道1.2亚型表达的卵母细胞则无此现象;4)δ-阿片受体激动剂抑制钠电流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并能达到饱和状态;5)δ-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未表达外派陛蛋白的卵母细胞无影响.结论:本结果首次以直接证据证明了δ-阿片受体可以抑制钠通道的兴奋性和降低钠电流的幅度.这一发现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癫痫、疼痛等神经机能障碍的解决具有深远意义,并有助于深入揭示针刺治疗脑疾病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腑泻肺方对ALI/ARDS大鼠肺水肿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7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9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8 mg/kg,空白组大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中药组在造模完成后给予通腑泻肺中药灌胃,每次0.01 m L/g,每日1次,共7 d,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上皮细胞钠通道(a-ENa C)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和a-ENa 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AQP1和a-ENa C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腑泻肺方能增强ALI/ARDS大鼠AQP1和a-ENa C表达而促进其肺部水液代谢,从而发挥其改善肺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加用通腑醒神口服液100ml/次,2次,d,20d为1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血清TNF-α,血黏度水平的变化;评价治疗前后28 d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 治疗前,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α、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治疗后,通腑醒神口服液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常规组(72.5%)(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ET-1、血清TNF-α、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FI水平水平均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结论 通腑醒神口服液配合常规治疗可更好地改善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唐庆  胡慧  王全胜  范恒  马晓红 《中草药》2010,41(1):77-8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ip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N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洛汀新组、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组、洛汀新与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合用组,药物干预12周后,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皮质CTGF表达,检测相对肾质量、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PER)、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PKC活性等。结果DN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明显,相对肾质量、血糖、UPER、CCr、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表达等显著升高,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可降低肾脏PKC活性和肾皮质CTGF的表达,改善DN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减轻肾脏胶原沉积,两药合用能更显著降低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的表达,降低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更强。结论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能保护DN大鼠肾脏,且两药合用较单用洛汀新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