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但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脂肪堆积于腹部的腹型肥胖。分别从中西医角度论述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小肠的功能特点、西医学小肠与MetS腹型肥胖的关系、中西医分别从小肠论治MetS腹型肥胖的临床思路,从而指出治疗MetS腹型肥胖可从调整小肠功能方面来考虑,使气机开阖有序,气血通畅,脏腑经络调和及改变肠道菌群,以减少其对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为干预MetS腹型肥胖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中医虚实证型脂联素表达差异及与肥胖特征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设立肥胖虚实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对其相关代谢指标、脂联素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以上指标与肥胖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腹型肥胖实证组和虚证组脂联素、空腹胰岛素(FINS)、腹内/腹壁脂肪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脂联素与甘油三酯、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证型腹型肥胖的代谢特征有明显差异,这种代谢差异不仅来源于腰围的增加,更可能与腹腔内部脂肪堆积有关;脂肪因子脂联素的表达差异,提示虚证腹型肥胖有更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是以腹型肥胖、高血糖(糖代谢紊乱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的症候群,以腹型肥胖为重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中医学将代谢综合征归为"肥满""眩晕""消瘴""消渴"等范畴。本文着重总结了导师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立法方药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心性(或腹型)肥胖独立于代谢综合征的其它组成部分之外,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与形体特征,因此肥胖就成为认识代谢综合征的切入点。从中医角度研究肥胖的病因病机,了解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的关系.为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博乐  李怡  张军  米逸颖 《北京中医药》2009,28(1):32-33,49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心性(或腹型)肥胖独立于代谢综合征的其它组成部分之外,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与形体特征,因此肥胖就成为认识代谢综合征的切入点.从中医角度研究肥胖的病因病机,了解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的关系.为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必须经历的一段时期,此期女性卵巢功能会逐渐减退,体内性激素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糖类代谢和脂类代谢发生紊乱,易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而腹型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围绝经期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总结近些年中西医对围绝经期肥胖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型肥胖可以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应进行早期预防及积极干预。笔者自2010—07~2011—10运用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6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中医虚实证型与代谢综合征组分血脂、血糖、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将腹型肥胖分为虚、实证型组,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腹型肥胖虚证组腰臀比、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较实证组有升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腹型肥胖虚证组血糖、血压、甘油三酯较实证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虚证组比例明显高于实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汪型腹型肥胖的血脂、血糖、血压水平有明显差异,为腹型肥胖临床防治及判断预后转归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紊乱证候群。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药物,临床常推荐改变生活方式以调节代谢紊乱,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从多靶点调整多系统代谢,疗效显著。仝小林院士从脾瘅论治代谢综合征,认为其病因起于过食肥甘厚味,中满内热是其核心病机,根据肥胖-代谢综合征-并发症(心脑血管病)的动态发展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其中痰热互结型是热阶段最典型的证候。痰热互结型代谢综合征以腹型肥胖、胸闷脘痞为辨证要点。治则在以小陷胸汤调其痰热之态的基础上,配伍威灵仙、红曲、三桑(桑叶、桑枝、桑白皮)分别减低血尿酸、血脂、血糖,态下分证,态靶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分布类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7年1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46例腹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和脂肪分布研究;同时对同期102例正常体征人的血脂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46例腹型肥胖患者中腹腔内型肥胖患者有86例,占58.9%,其UVI得分平均值为1.79±0.42;皮下型肥胖患者有60例,占41.1%,其UVI得分平均值为4.67±0.72,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两型间的血脂参数,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等参数,腹腔内型肥胖患者组其血脂测量值明显高于皮下型肥胖患者。结论:应用超声进行腹型肥胖的临床诊断,有经济实用、低损伤、便于随时诊断及复查、可对肥胖的脂肪分布类型作出较科学诊断等显著优点。采用超声诊断可以深入研究肥胖疾患对人体的危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肥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期为腹型肥胖的研究提供依据,使大家重视腹型肥胖。方法:对腹型肥胖研究的相关综述进行筛选、整理、总结。结果: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其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结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逐渐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健康"公害",腹型肥胖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腹型肥胖,是一种无明显致病因导致的肥胖,仅仅以能量摄入多于能量消耗,多于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在腹部,其量超过人体正常生理需求量,达到一定值时演变为肥胖症。亦有服用减肥茶、药减肥疗效不确切,同时长期服用可能会有副作用,甚至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及相关药源性疾病;然而手术疗法虽然效果满意,但难免会有不良反应,对机体也是一种损伤。笔者使用《董氏奇穴》中位于腹部的腑巢23穴为主治疗腹型肥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代谢综合征(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涉及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紊乱、血压升高等的疾病,是多种代谢异常、复杂疾病的集合体。腹型肥胖患者脂肪过度沉积于内脏,引起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增高,促进肝糖异生,使脂肪因子和炎性因子释放增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胰岛素抵抗又进一步导致以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MS) 是指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理现象共同聚集在同一患者身上的征候群.MS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其中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在代谢综合征发病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刃针疗法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1],具有多层次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子臻  李刚 《中医杂志》2011,52(7):610-611
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胰岛素抵抗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生化、体液代谢紊乱,导致的多种物质代谢失常的症候群。多表现为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腰围的肥胖患者的虚实证候特点。方法:将874例肥胖患者依据腰围的不同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北京市社区居民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中女性皆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腹型肥胖组比例明显加大。腹型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224例(25.6%)、糖尿病前期160例(20.3%)、糖尿病179例(27.4%),非腹型肥胖患合并高血压20例(23.0%)、糖尿病前期12例(13.8%)、糖尿病14例(16.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在虚实证候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证中腹型肥胖的比例低于非腹型肥胖,虚证、虚实夹杂证中腹型肥胖的比例高于非腹型肥胖。结论:不同腰围的肥胖患者的虚实证候特点不同,需给予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肥胖是发生代谢性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引起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腹型肥胖更是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血管疾病得病风险概率则明显提高,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躯体健康,降低的人们的生活质量,是21世纪全地球人需要面对的最为刻不容缓的健康问题之一。腹型肥胖发生于腹部,中医认为在腹部循行的经脉有5条,自内而外分别是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文章从脾、胃、肝、肾脏腑及任脉,来讨论腹型肥胖形成的病因病机。为临床中医药及针灸治疗腹型肥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腹型肥胖与痰瘀密切相关,从肝与痰湿、瘀血的关系角度,论述肝脏在腹型肥胖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阐述从肝论治腹型肥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有研究显示,我国有34.1%~43.3%的PCOS患者合并肥胖[1].肥胖包括以体质量指数(BMI)为判定的全身性肥胖(BMI≥25 kg/m2)和以腰臀比(WHR)为判定的腹型肥胖(WHR>0.85).临床研究已证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肥胖型PCOS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不良妊娠发生风险增高[2],进一步发展容易引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3-4],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现将肥胖型PCOS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中医病理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中医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证素在阴虚、湿、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相关分析中,男性腹型肥胖腰围与痰极其显著正相关,而女性腹型肥胖腰围与阴虚显著负相关,与痰极其显著正相关,与湿极其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