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经》为脉学经典著作,总结了晋代之前的古代脉学文献,如《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扁鹊脉法、华佗脉法等,是中医诊脉的主流脉法.后人对其脉法各有理解.通过对《脉经》中寸关尺的定位、脏腑分部所属、人迎之辨、八纲辨证的诊疗思想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寸关尺的定位关键是关部的结论,寸部在人迎线、气口线之前,尺部在神门线之后;相表里的脏腑在同部以浮沉分阴阳;人迎在此有两种含义,一指人迎线,一指人迎穴;《脉经》体现了八纲辨证的思想,以阴阳为总纲.  相似文献   

2.
<正> 奇经八脉病证自《内经》、《难经》倡论后,后世阐精扬旨者代不乏人。然而,奇经脉诊虽于王叔和及李时珍之脉著中有所论及,然文辞古奥,致此脉诊真谛鲜能发隐就明。笔者涉足奇经研究有年,每于临证着意体会,对此(?)诊略有所悟,兹将点滴体会敷陈于次,请诸  相似文献   

3.
胡显宜 《资料汇编》1991,(12):11-15
  相似文献   

4.
5.
1指纹的起源及意义 小儿指纹望诊始见于唐代王超的<水镜诀>,发扬并完善于宋元时期.它的出现弥补了"四诊"在儿科诊断方面的不足.中医学认为"小儿多未能言,言而未足取信,脏腑柔弱、易虚易实"等,自古儿科被认为是难上之难,其最突出的就是诊断难.小儿指纹望诊法的应用正是对"四诊"不足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系统观点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西医的生物医学模型所处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然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不仅未曾降低祖  相似文献   

8.
9.
奇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奇穴的源流、奇穴与经络、奇穴与奇输、奇穴中的组合穴、针灸区域疗法与奇穴等五个方面对奇穴进行了探讨,认为最早将奇穴归纳成类者为《针灸资生经》;奇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联系;《内经》中的奇输并非奇穴的本来名称;组合穴不应归属于奇穴之中;区域疗法之腧穴与传统奇穴差别很大,应另外归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2012年出土的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已公布内容与老官山经穴髹漆木人、马王堆经脉简帛《足臂》、《阴阳》和《灵枢·经脉》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认为《经脉书》与《足臂》、《阴阳》属于《脉书》流传体系中的不同流派,是经脉理论流传的第一阶段,《灵枢·经脉》以脏腑理论对《脉书》作了改造,属于经脉理论流传的第二阶段,指出《经脉书》可能只是基本的、初级的医学著作,所以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11.
12.
读解经脉     
林其盛 《中国针灸》2004,24(2):139-141
目的:研究经脉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探明底蕴,使之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经脉的内涵.方法:通过对大量有关经脉的古文献的研究、分析,表明经脉是活体的各器官机能的综合反映.结论:经脉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衍生理论,其形成过程是由经脉现象归纳升华为经脉理论.经脉是有形和无形的完美结合,是中医学整体观的最大体现.经脉及其理论的确立,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腹证奇览(全)》腹诊法中,运用腧穴的重要作用,如腧穴的探病作用、协助腹诊作用等;并对书中所载灸法、刺血法所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4.
希波克拉底经脉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节选自希波克拉底"人类自然"的第11章有关经络的精彩描述.1)一个经络系统包含4对经脉循行.2)经络系统布有腧穴.3)希波克拉底把治疗方法称作"放血疗法",上述非常重要且类似于针灸理论.重点指出的是这种古希腊与中医学的相关性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此文激励中医学者深入研究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会发现两种古代文化的密切联系远比我们现在知道的多.  相似文献   

15.
对近三十年来的经脉病候研究概况作了简要回顾,包括经脉病候文献原文疏证研究;是动、所生研究;足厥阴、手厥阴经病候研究;经脉病候与六经辨证关系研究;奇经八脉病候研究等方面对近三十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考察。同时,对于今后经脉病候的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脉感应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卓廉士  李学智 《中国针灸》2004,24(9):631-633
目的:探讨感应这一自然现象在人体经脉上的体现.方法:查阅古代文、史、哲文献,摘录出有关感应的论述,将其与中医典籍中的经脉现象对照分析.结果:感应现象同样存在于人体经脉中,经脉与自然界之间、上下经脉之间、左右经脉之间、表里两经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刺传导、特定穴的治疗作用都是感应的表现.感应是由"气"和"数"所产生一种趋同性或互补性运动.结论:经脉现象可以用感应学说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经脉动脉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06,26(11):793-795
目的:探讨“动脉”这一现象在人体经脉上的体现。方法:查阅古典医著,摘录出有关“动脉”方面的记述,并参考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运动往复方面的观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医在辨识经脉的过程中曾以“动脉”为参照,经脉循环体系极可能建立在对“回环往复”的循环期待上;经脉之动力源于肾间动气,刺血疗法在上古时代应用于多种疾病。结论:研究经脉须注重“动脉”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医诸多诊法可从两个层面剖析庞繁的诊法体系,一为"诊之法"层面,即诊察技术的方法;二则为"诊之道"层面,即诊察规律的法则,为"诊"的本源。在《内经》中明确提出的"诊有十度"可以重新构建中医诊法理论框架。在"十度"中,前五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主要论述"诊之法",对脉、藏、肉、筋、俞5种知识结构采用望、闻、问、切手段进行诊察,并提出其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五度(度阴阳、度上下、度民、度君、度卿)主要论述"诊之道"。中医"诊"的目的在于"断","诊"的过程融于"断",两者相辅相成,"诊"中涵"断","断"中寓"诊",在诊的过程中,需要以阴阳、上下协调平衡的指导原则不断完善"诊-断-诊"的过程,中医的"诊的过程"与"断的结论"实际上是一个统一协调、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经脉终始篇     
《中医药通报》2009,8(6):16-16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之脉既有终始,《灵》《素》详言之。而走头、走腹、走足、走手之义,尚未明也,愿毕其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