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估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区域拆迁与建设过程中的病媒生物危害及病媒生物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估病媒生物危害及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生风险。结果病媒生物的叮咬和污染食物进而引起食物中毒等为高风险;媒介传染病的乙脑、疟疾、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鼠疫定为高风险,登革热等7种媒介传染病定为低风险。结论根据评估掌握病媒生物危险因素,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风险评估法对北京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区主要病媒生物危害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为正在筹建的北京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病媒生物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风险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后果,对风险进行分级,建立风险评估指数矩阵,综合分析主要病媒生物对生态示范区媒介生物性疾病发生的风险水平。结果雁栖湖生态示范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和病媒生物造成骚扰的危险:示范区面临着中等程度的鼠传疾病的风险和低等程度的蚊传疾病的风险,存在着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流行的风险。结论通过科学评估病媒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风险,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示范区不发生重大生物危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预测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危害与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指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带来的危害,避免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方法通过综合分析风险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后果,对风险进行分级。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经验分析法、头脑风暴及专家咨询法等确定风险类别,形成风险列表;然后,通过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综合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并为风险排序提供统一的标准。结果北京奥运会期间存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和病媒生物造成骚扰的危险。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叮咬、骚扰等)及影响观瞻和环境卫生情况很可能发生,咬坏电缆、破坏电力设施的事件则比较罕见;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可归纳为:咬坏电缆、破坏电力设施的事件为中等危害,叮咬、骚扰和影响观瞻、环境卫生情况危害则较小。结论通过科学地识别和评估病媒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风险、全面监测、综合防制、科学用药、组建应急队伍和推广先进技术等措施,确保实现北京奥运会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大范围的舰艇环境病媒生物本底调查研究,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方法在北海、东海及南海2个区域设调查点,监测当地气温在20~25℃之间时舰艇上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结果水面舰艇主要病媒生物种类为蟑螂与鼠类,侵害率分别高达74.45%与66.15%;其次为蚊、蝇,侵害率分别为27.54%和57.73%;鼠类体表寄生蚤与寄生革螨侵害率分别为43.1%和27.06%;舱室尘螨孳生较为普遍,达到83.2%。潜艇环境只捕获到蟑螂与尘螨,侵害率分别为11.11%和50.39%。舰艇病媒生物侵害有显著的地域性,呈从北到南增强的趋势,而且随服役年限增加,鼠类与蟑螂侵害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水面舰艇病媒生物侵害严重,特别是鼠类体表寄生虫及其传播的疾病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保证2014年即将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对APEC会议期间主要病媒生物危害与相关疾病进行风险评估,为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会议的顺利召开。方法于2013对APEC会址10 km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病媒监测,并收集2011—2012年怀柔区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利用风险矩阵分析法,评估APEC期间发生病媒性疾病的风险。结果 2013年APEC会址周围鼠密度为0.14只/夹次,蚊密度为2.06只/(灯·h),蝇密度为6.23只/笼,蜚蠊密度为0.01只/(张·夜),APEC会议期间存在病媒性传染病发生和病媒生物发生骚扰的危险。发生鼠疫的风险为极严重,发生病媒叮咬、影响感观的风险为极高风险水平,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媒破坏电力的风险为中等风险水平。结论通过科学评估病媒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确保APEC会议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繁荣,病媒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也加速跨境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日益剧增。为应对风险,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病媒生物相关法律和标准体系,发现我国病媒生物控制法律及标准体系建设依然薄弱。应加大病媒生物控制法律及标准体系建设,以应对突发多变的国际病媒生物跨境传播的新形势,保障国民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7.
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是衡量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关系到环境质量、食品安全以及多种传染病传播风险。本文结合病媒生物控制适宜技术在商业密集、物业小区密集和城中村为代表的3个社区试点情况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城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病媒生物防制模式。方法对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病媒生物本底调查结果和雁栖湖地区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进行分析,探讨病媒生物防制模式。结果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病媒生物防制模式包括5大部分,即示范区病媒生物监测及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及分级管理;5个环节紧密相连,其中病媒生物监测及控制和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为并行结构。结论经过1年的实施,证实该防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总结经验,完善模式,向长效机制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于评估某一特定地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方法采用情报调研、现状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综合分析梳理某部驻地及营区病媒生物现状。采用文献调研等方法建立部队营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风险指标评估框架,经过专家咨询完善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估方法。结果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经风险分析,某部驻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主要是流行性出血热和乙脑,其中流行性出血热发生风险为中等,乙脑发生风险较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风险评估、分析模式,对于某一区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预警、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对策和卫生资源的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还有待在实践检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1年深圳市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大运会)病媒生物控制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和保障策略。方法 对深圳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消长情况以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依据2009-2011年大运会场馆及周边环境病媒生物密度消长情况、病原与抗药性监测结果,提出大运会召开期间虫媒传染病发生的危害性以及病媒生物可能造成的骚扰影响,制定大运会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策略。结果 大运会在深圳市召开期间存在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发生和病媒生物造成骚扰的危险;健全的管理体制与完善的突发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实施方案、科学的密度监测与风险评估、合理用药、应急演练、全员培训、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组建等措施成为大运会病媒生物控制的主要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保障大运会举办期间不发生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结论 第26届大运会举办期间未发生病媒生物危害及骚扰的控制目标,为今后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尤其是病媒生物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舟山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舟山口岸2009年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截获医学媒介生物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地区来源和船舶携带媒介等情况特征,评估各风险因子危害性,进而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结果〕2009年舟山口岸截获143批次8种媒介生物,德国小蠊为主要截获种类,媒介生物的截获没有明显季节消长规律,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的船舶以东南亚国家来源为主,修理船携带媒介生物风险高于其他船舶。〔结论〕不同种类与来源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差别较大,应根据风险因子不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的监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医学媒介生物状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张家港194艘入境船舶,按照季节、国籍和船舶种类的不同,分析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状况。结果蝇类、蜚蠊为船舶携带的主要媒介生物,检出率分别为37.10%和10.31%,蝇类具有季节消长规律。中国和东南亚国籍船舶、装载废钢的船舶携带医学媒介风险较高。结论进行风险分析,加强对中国、东南亚及装载废物原料船舶的卫生监督,做好高温季节的灭蝇工作,能有效防治媒介入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外来医学媒介生物通过国际航行船舶输入的风险因素。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外来医学媒介生物输入风险因素的4项研究结果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累计分析媒介阳性船舶、对照船舶分别为1 206和14 555艘,统计处理主要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的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对4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船龄、到达季节、来源地属传染病疫区、曾检出媒介生物、货物种类为动植物产品或矿石煤炭等5项因素与船舶携带外来媒介生物的可能性呈正关联(综合OR均大于1),其中,曾检出媒介生物、货物种类为动植物产品与船舶携带外来媒介生物有较高的关联度(综合OR均大于4)。结论经过Meta分析筛选出的5项因素是外来医学媒介生物通过国际航行船舶输入的重要风险因素,检验检疫机关应重点针对这些因素加大对国际航行船舶的检疫监管,防止外来媒介生物及其携带的病原体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国际航行船舶外来医学媒介生物传入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2011两年内南通口岸的1187艘国际航行船舶截获的医学媒介生物情况进行调查,以医学媒介生物超标的船舶作为阳性组,未超标的为阴性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医学媒介生物检出超标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夏季到达的风险高于冬季(OR=11.413);曾检出医学媒介生物超标的船舶风险很高(OR=5.358);发航港来自欧美地区的船舶风险较低(OR=0.144,P<0.05)。多数船员是泰国和伊朗、孟加拉的风险较高,分别是中国船员的4.076和18.122倍。结论季节、曾检出医学媒介生物超标、发航港情况、多数船员国籍、载货种类有明显的风险指示价值,船龄、总吨位、免控证书等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国际航行船舶外来医学媒介生物传入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1:4频数匹配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2007年来港国际航行船舶中选择媒介阳性船舶170艘,随机选择对照船舶680艘进行调查,并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筛选与媒介检出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及变量间的干扰后,总吨位的OR值为0.711(95%CI:0.497~1.016)、到达季节的OR值分别为OR春vs.冬=3.413、OR夏vs.冬=3.328、货物种类的OR值为3.541(95%CI:1.495-8.383)、曾检出媒介生物的OR值为31.213(95%CI:8.250-118.093)、船员国籍分布的OR中外籍vs.中籍值为0.402(95%CI:0.173-0.938)、免予除鼠证书签发日期的OR值为1.372(95%CI:1.117~1.684)。结论经多因素量化分析,筛选出与船舶媒介生物携带相关的6项风险因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国际航行船舶外来媒介生物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舰艇上蜚蠊及鼠类的密度消长与空间分布规律,为舰艇有效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方法采用粘蟑纸法及粘鼠板法,在北海、东海及南海2个区域设调查点,研究蜚蠊及鼠类在舰艇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在单月监测其密度。结果舰艇上蜚蠊一年四季均有活动,除南海2区季节消长不显著外,其他几个区域均在3月开始上扬,7月达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在11月下降到较低水平;舰艇鼠类以褐家鼠为主,偶见小家鼠,各地域季节波动不显著;厨房、餐厅、食品仓库及士兵住舱蜚蠊侵害较为严重,平均阳性率分别达到90.0%、75.5%、72.5%和61.5%;餐饮区是鼠类主要危害区,平均阳性率为75.2%;生活区次之(50.3%),工作区相对较低(44.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各地域海军舰艇适时、科学组织杀灭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病原体的情况。〔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国外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包括鼠类、蚊类、蝇类、蠓类、蚋类和蜚蠊类等进行采集并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对携带输入性蚊蝇在入境船舶上的栖息场所的微小气候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对输入性蚊类携带的虫媒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结果〕2000—2006年共调查5400余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来源地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已鉴定确认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6类95种,其中鼠类2种,蚊类22种,蝇类51种,吸血蠓类12种,蚋类5种,蜚蠊类3种。并采获5个新种,7个中国新记录种。上述蠓种和蚋种均为国内首次发现。输入性蚊蝇与入境船舶上的微小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6个国家的15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935只输入性蚊类体内分离出13株虫媒病毒,其中乙脑病毒8株,甲病毒属病毒5株。〔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病原体的情况相当严重,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新型杀蟑剂对舰艇蟑螂的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全无敌薰杀净和康星杀蟑胶饵对舰艇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对厦门警备区73326部队的16艘舰艇进行现场灭蟑试验;结果:全无敌薰杀净处理的施药前蟑螂密度平均为388.11只/15min,处理后24h发现死蟑螂平均为l0645只/艘,平均密度下降率为99.6l%;康星杀蟑胶饵处理的艘舰艇施药前蟑螂密度平均为150只/min,处理后1d发现死蟑螂平均为2994只/艘,平均密度下降率为92.3%,9d后密度下降率为99.8%.2ld后来发现活蟑。结论:二种药物对舰艇上的蟑螂均见有很好的灭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教师慢性咽炎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昆明中学教师中选取200位患病教师,按照1︰1的比例从未患慢性咽炎的普通人群中收集对照组样本,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为:性别、烟龄、吸烟频率、饮酒频率、饮食习惯、用嗓时间、工作环境、负性情绪、鼻部疾病。[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是防止慢性咽炎患病和复发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