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纯度硫酰氟熏蒸灭鼠与灭蟑螂的效果。方法用2种含量≥99.8%的硫酰氟,分别以48、1、21、6、20 g/m3的浓度熏蒸,观察2种产品,各组浓度熏蒸杀灭SD鼠和美洲大蠊的时间,用统计方法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的SD鼠和美洲大蠊全部被杀灭。其中20 g/m3浓度杀灭SD鼠与美洲大蠊短的平均时间为43与94 min4,g/m3浓度杀灭SD鼠与美洲大蠊短的平均时间为361与381 min。8 g/m3以上浓度杀灭美洲大蠊的时间比杀灭SD鼠的时间长约1倍。结论含量≥99.8%的硫酰氟有良好的熏蒸灭鼠与灭蟑螂的作用,2种高纯度硫酰氟灭鼠与灭蟑螂效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应用硫酰氟杀虫灭鼠缩短熏蒸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硫酰氟对船舶进行了以杀虫灭鼠为目的的缩短船舶熏蒸时间试验研究。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硫酰氟使用剂量小,封闭时间短;硫酰氟对德国小蠊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与封闭时间呈直线负相关关系;实验动物小白鼠对硫酰氟的耐受性大于德国小蠊,而对溴化甲烷(CH2Br)的耐受性则相反是德国小蠊大于小白鼠。现场试验:选择14艘中外船舶,平均用硫酰氟12.5g/m^3,封闭5小时,熏蒸杀虫灭鼠效果均良好,由于硫酰氟的解吸快。散毒1小时即可达到空气中允许浓度5ppm以下;用硫酰氟熏蒸船舶进行杀虫灭鼠这项工作完全可以在6~8小时之内完成;硫酰氟的沸点低为-55.2℃,因此可以在低温条件下熏蒸船舶而达到理想效果。熏蒸船舶实践表明:用硫酰氟比用溴化甲烷缩短熏蒸时间2-3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硫酰氟熏蒸的渗透力以及渗透后杀灭病媒生物的作用。〔方法〕用含量≥99.8%的硫酰氟按7组浓度熏蒸,以美洲大蠊为靶生物,观察硫酰氟渗透牛皮纸、纸屑、稻谷、三夹板、松木板、塑料薄膜等阻隔物及杀灭美洲大蠊的情况。〔结果〕各熏蒸浓度及各阻隔物遮蔽的美洲大蠊全部死亡,死亡时间最短的是浓度64g/m3,一层牛皮纸遮蔽的样本,平均26min;最长的是浓度8g/m3,塑料薄膜遮蔽的样本,平均565min(9.4h)。遮蔽下美洲大蠊毒毙时间由短到长的阻隔物依次为一层牛皮纸、三层牛皮纸、20cm厚纸屑、20cm厚稻谷、2.58mm厚三夹板、10mm厚松木板和0.02mm厚塑料薄膜。〔结论〕硫酰氟对质地松散的物体有很强的渗透力,能穿透一定厚度的木质材料,对塑料薄膜渗透力最差。硫酰氟渗透阻隔物后对美洲大蠊仍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4.
裘炯良  郑剑宁  林军  张扬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94-4496,4499
目的 研究硫酰氟熏蒸除虫的优化条件.方法 采用静式呼吸道吸入染毒法对试虫(德国小蠊)进行熏蒸处理,观察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运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 响应面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总决定系数R2=0.784 8,模型的一次项、二次项与交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149 3、0.190 2和0.445 3.应用该模型对硫酰氟熏蒸灭蟑的剂量与作用时间值进行预测与分析.结论 基本确定硫酰氟熏蒸灭蟑的最佳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为该熏蒸剂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硫酰氟熏蒸灭蟑的量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广谱熏蒸剂——硫酰氟熏蒸灭蟑的最佳剂量与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静式呼吸道吸入染毒法对各组德国小蠊进行熏蒸处理,观察其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运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并经过现场模拟验证。结果模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响应面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75.12,P〈0.0001),总决定系数R2=0.7848,模型的一次项、二次项与交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1493、0.1902和0.4453;以该模型预测所得的硫酰氟灭蟑剂量与作用时间值为依据进行现场模拟试验,灭蟑率均达到100%。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基本确定了硫酰氟熏蒸灭蟑的最佳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为今后集装箱熏蒸工作中设定正确的投药量与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硫酰氟、溴甲烷联合熏蒸集装箱消毒杀虫灭鼠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减少溴甲烷用量的情况下,硫酰氟、溴甲烷联合熏蒸集装箱的消毒效果评价。方法集装箱现场模拟药效试验。结果硫酰氟10.50g/m^3与溴甲烷20.25g/m^3合用封闭11h,能100%杀灭小白鼠及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卵3个月孵化率为0。硫酰氟18.75g/m^3、溴甲烷36.00g/m^3熏蒸集装箱,对小白鼠、美洲大蠊、美洲大蠊虫卵及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100%消毒杀虫灭鼠效果。在37.5℃,相对湿度54%时,最短封闭时间为16.67h。结论硫酰氟、溴甲烷联合熏蒸集装箱可明显提高卫生处理效果,并可减少溴甲烷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直接的熏蒸杀虫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在实验室对白纹伊蚊成虫及卵、家蝇成虫及蛹、美洲大蠊成虫及卵荚进行硫酰氟熏蒸处理,观察成虫反应及虫卵或蛹的孵化情况,运用卡方检验和趋势面回归模型分析试验数据,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结果美洲大蠊卵荚与白纹伊蚊成虫、家蝇成虫、蝇蛹及美洲大蠊成虫的死亡率均差异极显著(χ2=28. 748,P 0. 000 1),其他各虫样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除卵荚外,其他虫样均100%杀灭,卵荚对硫酰氟的耐受性最大;以卵荚的熏蒸剂量(x1)、时间(x2)两个因素及引起的卵荚杀灭率(z)进行分析,趋势面模型拟合方程式为z=0. 237+0. 022x1-0. 03x2-0. 000 19x12+0. 000 71x1x2+0. 001 3x2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26. 776,P 0. 000 1),判定系数为R2=0. 918;以该模型预测所得的硫酰氟熏蒸杀灭卵荚的剂量与作用时间为依据进行现场验证实验,杀灭率达100%。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筛选出美洲大蠊卵荚作为熏蒸杀虫效果评价的指示虫卵,指导口岸有效开展集装箱熏蒸杀虫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湿度对硫酰氟熏蒸灭鼠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硫酰氟熏蒸灭鼠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在模拟熏蒸箱内进行,均匀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温度、湿度和剂量对硫酰氟熏蒸灭鼠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硫酰氟剂量和温度影响灭鼠效果,剂量从0.750g/m^3增至0.892g/m^3,鼠死亡率从30%升至70%;不同湿度(25%485%)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匀设计多因素分析显示相对湿度、剂量与小鼠的死亡率有关,以小鼠的死亡率为应变量,温度、相对湿度和剂量为自变量,进行二次型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P=-0.00839H+1.03677D。结论硫酰氟熏蒸灭鼠效果好,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湿度和温度变化科学调整熏蒸时的投药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口岸常用熏蒸剂硫酰氟杀灭蜚蠊卵荚的最佳投药剂量与时间关系。方法在实验室对各组美洲大蠊卵荚进行熏蒸处理,观察其孵化情况,运用趋势面模型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结果趋势面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26.776,P0.000 1,判定系数R~2=0.918);该模型可预测硫酰氟熏蒸杀灭卵荚的剂量与时间关系;现场实验按照预测剂量-时间数据,运用熏蒸剂量计算公式计算,起始投药浓度为36 g/m~3、投药量为2.7 kg、熏蒸作用20 h,杀灭率达100%。结论掌握硫酰氟杀灭蜚蠊卵荚的最佳剂量与作用时间关系,为指导口岸有效开展集装箱熏蒸杀虫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硫酰氟熏蒸除鼠的投药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响应面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广谱熏蒸剂-硫酰氟熏蒸除鼠的投药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静式呼吸道吸人染毒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熏蒸处理,观察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运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并经过现场模拟验证;结果:响应面模型有高度的显著性(P<0.0001),总决定系数R^2=0.884,模型的一次项、二次项与交叉项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509,0.350,0.026,以该模型预测所得的硫酰氟除鼠剂量与作用时间值为依据进行现场模拟试验,除鼠率均达到100%;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基本确定了硫酰氟熏蒸除鼠的投药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为今后熏蒸工作中没定正确的投药量与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硫酰氟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分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把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并经过模拟现场实验和集装箱现场验证。结果:硫酰氟施药剂量为15g/m3时对实验室内害虫的KT50均在30分钟内,3g/m3的KT50均在250分钟内。模拟现场和集装箱现场实验中,每种试靶动物的在预定的施药剂量和熏蒸作用时间击杀率均达100%,与实验室结果相符。且实验室及现场内的24小时死亡率均达100%。结论:阐明硫酰氟杀灭靶标昆虫在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关系,为今后集装箱熏蒸工作中设定正确的投药量与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晓宇  刘浏  钟磊  傅佳  刘丽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47-2948
目的建立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酰氟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硫酰氟用注射器采集,直接进样,经HP-PLOT/Q色谱柱分离,氢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方法研究按照《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进行实验室实验及现场实验。结果该方法在4.17~83.40mg/m3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式Y=227.4X+119.6,相关系数r=0.9997;方法的重现性好,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4.9%;检出限为0.46ng(进样0.5ml),最低检出浓度为0.92mg/m3。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和准确,各项指标均达到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日常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硫酰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1(NK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缺血后适应对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350~400g)分为5组: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ipost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0s夹闭10s,如此反复3次后持续再灌注120min)、CGRP8-37+ipost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5min,按1μg/kg剂量从尾静脉给药CGRP8-37,5min行后处理再灌注同ipost组)、D-SP+ipost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5min,按1μg/kg剂量从尾静脉给药D-SP,5min行后处理再灌注同ipost组);快速液氮冷冻各组缺血心肌组织并提取心肌总蛋白,行总蛋白定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心肌SOD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1)与sham组比较,I/R组Caspase-3、SOD均增多(P〈0.01);(2)与I/R组比较,ipost组SOD增多(P〉0.05),Caspase-3减少(P〈0.01);(3)与ipost组比较:CGRP8-37+ipost组SOD降低(P〈0.01),Caspase-3增多(P〉0.05),D-SP+ipost组SOD降低(P〈0.01),Caspase-3增多(P〉0.05)。结论:神经激肽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通过上调缺血心肌SOD表达对缺血后适应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酰氟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并经过模拟现场实验和集装箱现场验证。结果硫酰氟施药剂量为15g/m^3。时对实验室内害虫的KT50均在30min内,3g/m^3的KT5。均在250min内。模拟现场和集装箱现场实验中,每种试靶动物在预定的施药剂量和熏蒸作用时间击杀率均达100%,与实验室结果相符。且实验室及现场内的24h死亡率均达100%。结论阐明硫酰氟杀灭靶标昆虫在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关系,为今后集装箱熏蒸工作中设定正确的投药量与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杀灭德国小蠊的方法,为有效控制德国小蠊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熏蒸柜中,采用不同浓度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进行熏蒸效果观察研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10 h内各处理组德国小蠊成虫累计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硫酰氟熏蒸浓度为1.0、1.5、2.0、2.5和3.0 g/m3熏蒸10 h后,德国小蠊成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4%、8%、72%、84%和100%,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硫酰氟半数致死浓度(即LC50)逐渐降低。熏蒸后10 h的LC50和LC90估计值分别为1.95和2.44 g/m3。结论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硫酰氟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制剂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将硫酰氟:二氧化碳配制为1:1混合气体制剂,进行实验室、模拟现场、集装箱现场和毒理学试验,使用剂量15g/m^3时,对蚊、蝇、蟑螂、黑皮蠹、小鼠、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的死亡率(杀灭率)效果。结果50%硫酰氟气体制剂使用剂量15g/m^3时对蚊、蝇、蟑螂、黑皮蠹、小鼠、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的死亡率(杀灭率)均达到100%。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LC50均大于5000mg/m^3,属微毒类农药,对有害生物防治具有高效微毒多功能的杀灭作用。结论50%硫酰氟气体制剂能具有杀虫、消毒、灭鼠三合一功能,并符合环保节能、首创的新一代熏蒸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