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尽管国外有人对噪声与二硫化碳,噪声与一氧化碳,噪声、高温和全身振动对听觉器官的联合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提出了新的噪声卫生学标准。但关于手传振动和噪声对听觉器官的联合作用及在其作用下的听力曲线特点的研究,国内报道尚少。 我们于1982年春对哈尔滨银光电镀厂的43名受噪声和手传振动联合作用的抛磨工(噪振组)和哈尔滨针织厂153名仅接触噪声(噪声级类似,为噪声组)的挡车工进行了气导听力测定和耳科检查。以后者作对照,以期探讨噪声和手传振动在听力损伤中的联合作用及在其作用下的听力曲线特点。  相似文献   

2.
机车乘务作业对司机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噪声、振动、高温、职业紧张等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机车乘务员心血管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机车乘务室内噪声、振动、高温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20名机车司机的血压、心电图、听力进行测量。[结果]噪声、高温、振动、精神紧张等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可引起机车司机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增高(P<0.05);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不齐;心肌受损,室性早搏等,可引起心率加快、QRS波群延长、T波改变;还可导致高频听力损伤,同时语频听阈也升高(P<0.05)。[结论]机车乘务作业可影响司机的心血管系统和听觉系统。应密切注意观察司机心血管系统和听觉系统功能,保护司机身体健康,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1概述人体经常暴露于振动环境中。机械振动通过人体表面作用于人体,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轻微的振动对人体是无害的,但一定强度的振动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起前庭器官、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和植物神经等一系列改变,并产生不协调障碍,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引起疲劳和劳动能力下降。过分强烈的振动还可直接导致内脏器官的机械损伤。为了保障人体健康,提高汽车的乘座舒适性,国内外对振动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系列人体的振动的响应规律。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有待研究的问题。1.1全身振动研究的主…  相似文献   

4.
胎儿听觉器官从孕8周即开始发育,到孕16周胎儿开始有听觉.但这里的听觉是通过皮肤、骨骼和前庭系统接受到声音的振动.到孕24周耳朵发育基本完成,对外界声音开始有反应.常听孕妇说:孕6个月以后,只要周围有较响的声音,如汽车鸣笛声、鞭炮声和轰鸣声等,腹中的胎儿都会出现猛动一下,好象受惊一样.  相似文献   

5.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长期接触噪声可以对人体听觉系统及全身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技术标准、工程控制和管理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预防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听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噪声作业对听器官可产生以高频段听力损伤为主的改变,而接触手传振动亦可对听器官产生以低频段为主的改变。生产实践中噪声与振动往往同时存在,对听觉器官造成复合性损害。目前仅有少数材料报道了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某些生理机能的影响。为探讨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觉器官影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强烈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会干扰语言交谈,这不但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可能发生事故。噪声妨碍睡眠和休息,使人厌烦。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后,听觉器官首先受害,以致发生噪声性耳聋。而研究表明,噪声对人体的听觉外系统还有明显的影响,现分述如下: 一、神经系统: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反应。根据噪声强度和性质的不同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长期接触高度噪声后,主  相似文献   

8.
关于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以往着重于局部振动的研究。一般认为全身振动对机体的运动、消化系统、前庭及视觉,甚至对脑、心血管均有影响~[1,2]。然而,全身振动对人体脊椎影响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于1991年3月以汽车司机为观察对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噪声与呼吸系统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噪声的特征性损伤为引起听力损失以至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还可引起听觉外系统的损伤 ,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过去人们没有注意噪声会对呼吸系统有作用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噪声也可对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国外现已把由于长期接触高声压、低频率 (largepressureamplitudeandlowfrequency,LPALF )噪声 [≥ 90dBSPL(SoundPressureLevel) ,≤ 5 0 0Hz]所致的一种多系统损害疾病 ,命名为振动听觉病 (Vibroacoust…  相似文献   

10.
振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与体力劳动强度、传至组织和器官的机械振动的大小,以及使神经-体液失调等方面有关。伴有振动的噪声,能加强对听力的损伤,对人体听觉以外的健康情况也有所影响。在人体肌肉和脑中大量存在肌酸激酶(CK),故研究接触噪声和振动后,CK是否从组织释放入血液。实验设三组,另设对照组。第一组,由20例工人组成,接触噪声和振动超过容许标准(噪声级为90~108 dB(A),125赫频带超过容许振动速度标准达10 dB,且  相似文献   

11.
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豚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噪声习服组、噪声损伤暴露组和噪声习服后损伤暴露组。建立噪声习服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听觉电生理测试和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分别测定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及毛细胞缺失率的变化。结果噪声习服暴露对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产生了13dB的保护作用。耳蜗基底膜铺片显示,本实验中暴露引起的毛细胞缺失较明显,习服后损伤暴露组与直接损伤的暴露组相比基底膜第Ⅰ、Ⅱ圈的毛细胞缺失减少。结论采用适宜的噪声暴露参数,噪声习服暴露可对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产生保护作用。噪声暴露引起的毛细胞形态学改变包括细胞缺失和非致死性细胞损伤。噪声习服暴露后减少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毛细胞缺失。  相似文献   

12.
《健康博览》2011,(9):10-10
一般来说,噪声会令人焦虑不安,使人容易发怒,引起情绪不稳,强烈的噪声甚至会引起听觉障碍,对人体构成极严重的损害。每个人对噪声的感受均不相同,有的人甚至短期接触到噪声,也会引起重听、耳鸣、头痛和失眠等。从性别上来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反应噪声,而且听力也容易减退,这些都经由实验证明过。噪声除了影响听力以外,并会促成精神紧张,引起自律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失调。自律神经受到影响,末梢血管会加速收缩,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对作业工人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深圳市龙华区10 808名噪声作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将听力损失、血压和心电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噪声作业人员中听力损失、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2.3%、9.8%和3.6%。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矿山井下凿岩作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同时接触强噪声和局部振动,发生职业性耳聋和振动损害的危险性较高。关于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机体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不少资料报道[1-4],但关于振动损害出现的振动性白指和听觉损伤的相关性,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用年龄和工具操纵时间一致的振动性白指阳性者和阴性者作为观察—对照配对,对听觉损伤和振动性白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 象 与 方 法  一、观察组出现振动性白指的某铁矿井下凿岩工,共18人。年龄范围20-7~31-5岁,工龄范围2~11年。每天实际接…  相似文献   

15.
噪声和全身振动对大脑多巴胺系统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和全身振动,作为物理性应激因素,对机体可引起各种损伤。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应激因素,都可诱发端脑多巴胺(DA)系统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内公共汽车噪声及全身振动进行了测定,并对公共汽车女司乘人员进行工时测定和生育机能调查。结果表明,公共汽车行驶中车厢内噪声为中等强度,噪声范围72.0~86.5dB(A),全身振动强度,司机及乘务员座椅处垂直振动加速度超过了ISO2631规定的疲劳-减效界限,但未超过4小时暴露极限,水平方向振动均不超标。女司乘人员平均每日实际接触全身振动5小时。回顾性调查表明,女司乘人员接触全身振动1年以上,月经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周期异常及重度痛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女司乘人员自然流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脉冲噪声与一氧化碳对听觉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脉冲噪声与一氧化碳对听觉的联合作用吴铭权李惠琴宋学政姚治中杨志华尹嘉才脉冲噪声往往与振动、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苯类等不利健康的理化因素在作业环境中共存。有关连续噪声与CO对听觉的联合作用已有少量研究,但关于脉冲噪声与CO对听觉的复合作用尚未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听觉和言语问卷分级评估比较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与前庭水管扩大不伴耳蜗畸形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按术前影像学检查将前庭水管扩大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分为耳蜗正常组和耳蜗畸形组,并配对组合,应用问卷式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和言语识别率分级标准分别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的言语感知及言语产生能力,并对两组患者的耳蜗圈数与康复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与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正常组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与耳蜗解剖结构正常植入者相同;人工耳蜗植入术可帮助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的重度耳聋患者重建听力;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和言语识别率分级标准是评估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能力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对噪声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时 ,常发现一部分人听觉敏感度下降 ,阈值升高 ,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 ,严重者甚至耳聋。噪声对听损伤的研究主要运用听力或听功能测试方法 ,主观测听法主要有纯音测听 ,客观测听法有声阻抗测听和电反应测听 ,后者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较常用。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 ,纯音听图上迄今为止较为明确的早期表现是 (3kHz~ 6kHz)听阈增高 ,其余频率听阈正常 ,继续接触强噪声 ,高频区听力继续下降 ,并向两侧扩展 ,继而累及语频 ,这时患者常有听力减退的主诉。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 ,可表现为重振…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噪声可引起听力损伤,且各国都把噪声性耳聋列为法定职业病。虽然很早就有关于噪声对前庭功能影响的报道,但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有学者怀疑在超常的噪声环境中,工人在出现耳聋的同时,还会使平衡功能受损,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因此,噪声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