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人口日趋老龄化。所以对出现老年化的心理特征,在护理时与中、青年人不同。几年来我们对86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心理分析。现将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60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离退休的72例,农民14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逐渐延长,老龄人口正在增加。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2亿人,并正以每年3.12%的速度急剧增长,标志着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在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3.
刘哲 《医疗保健器具》2008,15(10):63-64
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干预。方法: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2例老年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功能活动均得到程度不等的改善。结论:提高了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正确认识,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态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对策。评价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DS评分情况。结果在干预之前,患者的SDS评分为(49.5±6.7),干预之后患者的SDS评分为(39.7±4.4),显著降低了患者的SDS评分,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优于干预前。结论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而且合并有其他的基础疾病,导致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因此,针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必须要做好心理干预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提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爱琼 《工企医刊》2001,14(1):70-71
我科是以收住老年干部患者为主的病房,如何了解并满足老年干部患者的要求,使他们在健康受影响时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早日康复,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个人体会。 1 对象与方法为了解患者住院后的需求,力求做到有针对性的护理。随机调查了1998年12月至1999年3月期间住入我科的40名老年患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心病15例,各种癌症10  相似文献   

6.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步下降,机体器官组织逐渐衰老并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同时,由于环境、地位及社会角色的变化,老年患者的心态也会有多重的表现。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必要。1 孤独依赖型 患者住院后,由于所处环境和人员的陌生而感到与世隔绝,度日如年,同时,由于病痛的折磨,常常使患者感到孤立无助,表现为依赖增强,缺乏自主能力,事无大小均要求家属和  相似文献   

7.
尘肺病人心理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尘肺病人心理特征探析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翟炜,谈惠丽尘肺是由于吸入大量粉尘后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病程时间长、康复较困难,患者经历着疾病与痛苦、利益得失等心理世界的震荡,往往心理疾患重于生理疾患,笔者认为职业病临床工作者掌握...  相似文献   

8.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老年慢性病的患病规律和住院特点、加强老年病的防治,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本文对我院1999~2004年6822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室1999~2004年9125例住院患者资料,其中满60岁者作为调查对象共6822例。疾病按国际  相似文献   

9.
李永英 《健康大视野》2006,14(11):97-98
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已尤为突出,老年病学已发展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对老年病人的保健不仅局限于医疗性服务,更要针对其特点,加强心理护理,老年病护理内容也从对疾病的症状护理,趋向老年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该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何一青 《中国保健》2005,13(14):82-83
目的病人遭受应激源刺激以后及时得到护士心理支持,心理疏导,解决心理问题.方法护士应用观察法评估病人心理特征进行相应心理护理.结果病人不因心理问题影响到术后康复.结论根据老年食管癌病人不同心理特征,采用有的放矢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应激源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科娟 《健康天地》2010,4(1):78-78,80
传染病的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这主要是由于传染病的传染性决定的。我们在护理实践中,针对传染病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对患者实施了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合理化需求,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慢性传染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病患群体,由于疾病本身的传染性,治疗时间长,他们的内心非常的敏感脆弱,所以对于这个群体,要更多的注意他们的心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癌症病人的沟通与观察、了解病人患病后的心理状况,便于采取有效防护.方法 对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心理护理等进行探讨.结果 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其治愈率和生存率.结论 在肿瘤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严格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最终目标,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使其得到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及躯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忧郁等精神障碍,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4.
陈修全  刘芙蓉 《药物与人》2014,(12):364-364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老年肺结核患者20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将预防措施以及控制对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院所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痰、呼吸不畅等,在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控制,其中72例患者出现肺气肿,44例出现动脉硬化等.结论:在对老年肺结核进行预防期间,其工作重点在于对传染源以及传播途径进行限制,同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一旦发病,应立即就医诊治.  相似文献   

15.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护理成为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有助于充分发挥治疗效果;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使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体康复。现将我科2年来,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18例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 本组118例均是在我科住院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男77例,女41例,年龄15~78岁,平均36岁。其中慢性肾衰97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院就诊的35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护理跌倒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伤害之一。高龄患者因为年龄情况而腿脚不利,易于出现此情况,有统计大于60岁的患者中有1/3患者会出现此情况[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加,如何对高龄患者进行精心地护理,避免患者出现跌倒的情况发生,保障其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是每个护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院就诊的35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同其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慢性乙肝患者心里特征进行分析,对乙肝患者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应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摆脱被歧视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及全社会的的认知水平,是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到自我价值、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为降低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监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比较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效果,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4例,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8%;1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75岁10例、<75岁5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13例;高龄、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为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患者的医院感染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而预防对策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