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英伟 《人民军医》2010,(6):445-446
股骨远端髁上及髁间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不但治疗棘手,而且容易遗留膝关节活动障碍。2003年2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该类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方法。方法 选择交通事故所致股骨髁间骨折患者 14例 ,以动力髁螺钉 (DynamicCondylarScrew ,DCS)固定。结果 经随访 6~ 12月 ,优良率为 85 .71%。结论 动力髁螺钉适合于股骨髁间骨折的固定  相似文献   

3.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舰  周宁  金立国  程小宾 《人民军医》2006,49(11):639-640
自200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3例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3~65岁,平均5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例,跌倒20例,坠床1例。顺粗隆间骨折14例,逆粗隆间9例。入院后均行胫骨结节牵引,伤后至手术时间3~8天。  相似文献   

4.
对12例股骨髁部骨折行动力髁螺钉系统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优8例,良3例,差1例.提示动力髁螺钉系统明显提高复位和固定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股骨动力髁螺钉在中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8例中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经15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为94.44%。  相似文献   

6.
DCS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手术治疗股骨不稳定骨折(反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采用AO学派推荐的动力髁螺钉及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反粗隆间及粗隆下型骨折30例。结果:经术后6个月~3年的随访,此两型不稳定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4个月,术后优良率90%。结论:股骨反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以手术治疗为宜,DCS以坚强内固定、有效防旋及促进骨愈合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  相似文献   

7.
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24例,随访6个月~2年.根据黄公怡临床评定标准:优17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5.8%.此术式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2006年应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28例,收到了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1-75岁。粗隆间骨折18例,按照Evan(1)分类,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8例,Ⅳ型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10例,按Seinsheiner(1)分类Ⅱ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统计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总结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我们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1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29%,无并发症发生。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内固定坚强。  相似文献   

11.
动力髁螺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动力髁螺钉(DCS)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探讨DC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固定原理、可行性、优越性及相关注意事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DC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3例,其中老年患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科并存症;青壮年13例,均系交通伤等高能量损伤.按Boyd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8例.术前进行详细体检及针对性治疗后.用DCS固定转子周围骨折. 结果 术后经平均18个月随访,无死亡患者.早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均经治疗痊愈.1例远期并发症,为创伤性关节炎.23例均达骨性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6%,无一例发生断钉、骨不连、髋内翻及下肢缩短外旋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 DC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操作简单,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固可靠,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之一,尤其适用于转子下骨折、反转子骨折、骨折累及大转子梨状窝和转子下外侧皮质骨粉碎的骨折.  相似文献   

12.
加长型PFN或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股骨转子下骨折应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或伽码(gamma)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4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加长型PFN或gamma钉内固定治疗,C臂机透视下牵引复位,必要时骨折断端小切口切开复位,钢丝环扎或钢缆捆绑。结果 除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48例骨折全部无障碍愈合。术后半年随访时所有病例功能恢复良好,闭合复位成功32例,小切口钢丝环扎或钢缆捆绑复位固定17例。手术时间平均46分钟。18例SeinsheimerⅡ型骨折未作远端交锁,其余病例全部在远端用上枚螺栓做静力交锁固定。地螺钉切割移位或内植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加长型PFN或gamma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其技术要求高,应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继发于股骨颈和转子良性病损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2004年间治疗的25例股骨近端良性病损病理性骨折患者.采取病灶刮除、苯酚烧灼、自体或异体骨移植,然后根据病损涉及股骨近端范围的大小,选择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或超髋关节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2~4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影像学上均可见良好的骨性愈合.未见局部复发和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及感染、骨折等并发症.采用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87、MSTS-93和多伦多保肢评分(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TESS)系统进行功能评估,均为良好和优秀.结论 与单纯植骨、牵引、髋"人"字石膏支具等传统方法相比,DCS或超髋关节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颈和转子良性病损病理性骨折的又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动力髋螺钉(DHS)侧孔注入骨水泥强化固定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均采用带侧孔 DHS固定和经DHS侧孔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的加强技术治疗.术后观察早期活动能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按照Harris标准评价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创伤指标与单纯DHS手术相同;所有患者术后2~3 d即行髋关节屈伸锻炼和完全坐起,6例患者术后1周可利用助行器锻炼行走功能,围术期未发生卧床和PMMA方面的并发症;骨折于术后3~6个月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切割破坏股骨头等并发症.术后半年14例患者恢复到手术前的生活能力,Harris评分:优4例,良10例,中1例,平均83分. 结论 采用DHS固定和经DHS侧孔注入PMMA的加强技术治疗可增强DHS在股骨头中的固定强度,且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适合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动力髋(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9例,其中男87例,女42例,平均61岁。按Evans分类:Ⅲ型51例,Ⅳ型55例,Ⅴ型23例。观察这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0~30个月,平均20个月。死亡1例,128例骨折愈合满意,恢复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达到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患者早期康复的目的,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采用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且随访资料完整者68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7例;年龄18~62岁。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94(平均47.3)个月。共3例(4.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浅表感染1例、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皮质2例,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末次随访时,ODI为19.8%~29.2%[(24.4±7.6)%]、伤椎高度矫正率为91.3%~100%[(96.8±5.9)%],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为4.1%~8.2%[(7.6±2.4)%],Cobb角矫正率为83.6%~97.2%[(86.2±4.1)%]及Cobb角矫正丢失率为2.1%~6.7%[(5.8±3.4)%]。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伤椎置钉有利于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防止后凸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17.
经皮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总结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经皮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经验。方法自2003年5月应用DHS经皮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5~80岁,平均71岁,,先将插入克氏针的瞄准器放在髋关节的前方,在C形臂监测下,使克氏针位于股骨头的中央,且瞄准器的股骨部分紧贴股骨的外缘。另将1枚导针经皮沿克氏针指示的方向打入股骨头.在导针下做一小切口,切口长2.8~3,5cm,拧入拉力螺钉。拔出导针将动力髋接骨板沿肌层插入,将导针穿过接骨板的套轴重新插入拉力螺钉内,并按常规方法将套轴套在螺钉的尾部。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100~200ml,无一例需术中输血。结果2例伤口表浅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但无肺栓塞发生。骨折术后3~4个月全部愈合,随访时间9~13个月,3例髋关节伸屈轻度受限,余皆正常。结论经皮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T的肱骨髁间骨折的分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4例肱骨髁间骨折应用CT分型,其中6例Ⅰ型简单骨折1,6例Ⅱ型单柱复杂骨折,19例Ⅲ型双柱复杂骨折和3例Ⅳ型合并冠状面骨折。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78.2、91.5、120.1、137.6min。44例中有3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8.6%),平均随访21.6个月(13~31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7周(12~21周)。术后12个月时的Mayo评分平均为82.4分(100~45分)。结论基于CT的肱骨髁间骨折的分型简洁易记,区分度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能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16例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3个月~1年随访,无感染、瘘道形成,无骨折再移位和关节僵硬,1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法,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