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 MD)患者外周血清Ⅰ型变态反应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Ⅰ型变态反应在M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以31例MD患者为MD组(年龄33~77岁),耳科正常受试者18例为对照组(年龄30~69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lin E,tIgE)水平,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MD组t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1.61%vs 16.67%,P<0.05),两组间血清IL-4、IFN-γ、IL-17、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组IL-4/IFN-γ高于对照组(1.00±0.23 vs 0.73±0.23),IL-17/IL-10高于对照组(0.29±0.07 vs 0.24±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两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内白细胞介素-1(IL-1)、IL-8、干扰素-γ(IFN-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结果在慢性单纯性鼻窦炎Ⅰ型组中IL-1,IL-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Ⅱ型组中IL-8,IFN-γ和GM-CS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Ⅰ型组IL-1明显高于Ⅱ型组(P<0.01).ICAM-1的表达两组鼻窦炎无明显差异,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CAM-1各组表达均较少,无明显差异.结论细胞因子及ICAM-1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细胞因子类型及黏附分子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内和(或)舌下特异性脱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节及总IgE(tIgE)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PAR患者经鼻特异性脱敏治疗(鼻喷组)和36例PAR舌下特异性脱敏治疗(舌下组),并进行疗效比较,以3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用免疫放射平衡法和双抗夹心法检测鼻喷组及舌下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8及tIgE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FN-γ;鼻分泌物涂片观察局部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与变化.结果:变应性鼻炎(AR)患者在经鼻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前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及IFN-γ含量显著减少,而Th2细胞因子IL-4、IL-8和tIgE含量显著增高,鼻喷组及舌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至维持量后,AR患者血清中IL-2及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而IL-4、IL-8及tIgE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或P<0.05).SIT后鼻喷组和舌下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和94.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平衡失调,表现为Th2细胞功能亢进.经鼻黏膜和舌下脱敏治疗能通过对AR血中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和细胞因子水平表达的调控及对血tIgE水平的调节来改善和纠正Th1/Th2细胞失平衡,能明显改善AR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4及干扰素-γ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不同证型AR患者外周血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WN-γ)水平,对证型和检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四型AR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4/IFN-γ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肾阳不足组AR患者IL-4水平最高,其次为脾气虚弱组、肺经伏热组、肺气虚寒组;肾阳不足组AR患者IFN-γ水平最低,其次为脾气虚弱组、肺经伏热组、肺气虚寒组;肾阳不足组IL-4/IFN-7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其次为脾气虚弱组、肺经伏热组、肺气虚寒组。结论 血浆IL-4及IFN-γ水平的改变参与了AR的发病,并与AR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γ干扰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一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加基因重组γ干扰素治疗(实验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6±2.3和4.2±1.8,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45.3±86.2)ng/L和(320.4±76.3)ng/L,ECP水平分别为(24.3±8.2)μg/L和(12.4±6.3)μg/L;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8±2.7和3.5±1.6,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47.8±84.6)ng/L和(280.4±87.3)ng/L,ECP水平分别为(25.1±7.7)μg/L和(10.4±5.1)μg/L.实验组治疗后症状评分、IL-4和E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因重组γ干扰素能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降低血清IL-4、ECP水平,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AR大鼠模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R组,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各组大鼠鼻黏膜EOS;采用ELISA检测大鼠鼻腔盥洗液中IL-4、IL-5、IFN-γ含量;RT-PCR测定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IL-4、IL-5、IFN-γ、T-bet和GATA-3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T-bet和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R大鼠鼻黏膜组织可见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鼻腔盥洗液中IL-4、IL-5和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R大鼻黏膜组织中IFN-γ、T-bet mRNA表达及T-bet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IL-5和GATA-3mRNA表达及GATA-3蛋白量在对照组明显高于AR组;T-bet/GATA-3蛋白表达量比值与EOS数、IL-4、IL-5呈负相关(P<0.01);与IFN-γ呈正相关(P<0.01)。结论:转录因子T-bet/GATA-3在AR大鼠鼻黏膜组织失衡表达,其表达水平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失衡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24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组血清IL-4含量[37.8±18.36]pg/L明显高于对照组[1.74±3.35] pg/L;IFN-γ含量[0.72±3.35]pg/L明显低于对照组[43.60±22.87]pg/L,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组血清IFN-γ/IL-4比值明显下调。结论T辅助细胞亚群比例失衡,Th2功能亢进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变应性鼻炎实验动物外周血清的sIgE、IL-4、IL-10、INF-γ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OVA)建立AR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穴位埋线后2周,处死动物采血,取血清送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对各组大鼠外周血清sIgE、IL-4、IL-10、INF-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1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sIgE、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INF-γ水平升高,与空白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2实验组大鼠外周血清sIgE、IL-4、IL-10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INF-γ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通过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sIgE、IL-4、IL-10和INF-γ水平,调节Th1/Th2水平,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细胞因子失平衡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20例慢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HA诱导培养后上清液中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水平及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并分别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sIL-2R与IFN-γ、IL-4、IL-5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PBMC培养的上清液中变应性鼻炎组的IL-4和IL-5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鼻炎组和正常组(P<0.01);而IFN-γ水平却显著低于后两组(P<0.01).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清的sIL-2R变应性鼻炎组均显著高于后两组(P<0.01)且与PBMC培养的上清液中IL-4和IL-5的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5和0.595,P<0.01).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r=-0.580,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激活的T淋巴细胞是Th2细胞,并释放Th2细胞因子,Th1细胞和Th1细胞因子分泌则受到抑制;Th2细胞因子在调节变应性鼻炎IgE合成及嗜酸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生理机制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介导的GATA-3小干扰RNA载体(si-GATA-3)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辅助性T细胞1(T-helper 1,Th1)和Th2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构建si-GATA-3,用卵清蛋白构建BALB/c AR模型,si-GATA-3组、si-NC组(无目标基因小干扰RNA的空白对照组)分别用si-GATA-3和si-NC腹腔注射干预AR小鼠,AR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干预结束抽取其外周血,分离PBMCs和血浆。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BMCs中GATA-3和T-bet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量;用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 si-GATA-3滴度为5×108TU/ml。成功制备BALB/C小鼠AR模型。si-GATA-3能明显改善AR小鼠的症状。si-GATA-3组PBMCs中GATA-3 mRNA表达明显低于AR组和si-NC组(P<0.01),AR组和si-N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BMCs中GATA-3蛋白和血浆中IL-4的表达量与GATA-3 mRNA表达相似。si-GATA-3组PBMCs中T-bet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均明显高于AR组和si-NC组(P<0.01),AR组和si-NC组二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i-GATA-3组血浆中IFN-γ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R组与si-NC组中IFN-γ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GATA-3组(P<0.01)。结论 si-GATA-3能有效改善AR小鼠症状,下调AR小鼠PBMCs中Th2细胞中GATA-3 mRNA、GATA-3蛋白和IL-4的表达,同时上调Th1细胞中T-bet mRNA和T-bet蛋白的表达,纠正Th2/Th1的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YKL-4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IL-4、IFN-γ的相关性,探讨其在AR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轻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中-重度间歇性、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中YKL-40、IL-4、IFN-γ的表达水平。对以上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YKL-40相比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持续组与轻度间歇组血清YKL-40相比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持续组与中-重度间歇组血清YKL-40相比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间歇组与中-重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与中-重度持续组之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L-4相比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之间血清IL-4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FN-γ相比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之间血清IFN-γ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R血清YKL-40水平升高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FN-γ呈负相关。结论:1AR血清中YKL-40表达升高,且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提示YKL-40可能通过调节Th细胞的分化,促进Th1向Th2的免疫偏移,参与AR的发病。2与间歇性AR患者相比,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YKL-40表达升高,提示YKL-40可能会促进AR症状的持续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益气温阳方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40例,并选取5例正常健康者作空白对照.中药组20例口服益气温阳方,西药组20例口服西替利嗪,治疗4周.测定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的IL-4、IL-5和IFN-γ水平,并采用自身前后比较法及组间对照比较法进行分析.结果 两治疗组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的IL-4、IFN-γ水平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5水平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PBMC培养上清中的IL-4、IL-5和IFN-γ水平与西药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方是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大鼠IL-35的表达及对辅助性T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方法 以卵清蛋白作为致敏原,建立AR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IL-35干预组。分析比较大鼠过敏症状评分;采用RT-PCR分析鼻黏膜中IL-35、IFN-γ、IL-4和IL-17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35、IFN-γ、IL-4和IL-17在外周血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细胞百分比。 结果 IL-35干预可明显降低AR大鼠的症状积分;AR模型组IL-35和IFN-γ的mRNA表达及在外周血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IL-35干预组的表达高于AR模型组,AR模型组IL-4和IL-17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IL-35干预组的表达低于AR模型组(P<0.05);AR模型组Th1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IL-35干预组Th1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R模型组,Th2和Th17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IL-35干预组Th2和Th17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AR模型组(P<0.05)。 结论 AR大鼠IL-35的表达降低,IL-35干预可通过上调IFN-γ和下调IL-4、IL-17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和Th17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苏皖地区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和荧光免疫法,分别对苏皖地区接受健康体检的379例志愿者(男207例,女172例,17~64岁,中位数27岁)行血清tIgE和sIgE测定。血清tIgE水平≤100 kU/L为阴性,>100 kU/L为阳性;sIgE采用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0.35 kU/L(0级)为阴性,≥0.35 kU/L(1级以上)为阳性。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进行矫正(α=0.05/6=0.008 3)。 结果 379例健康志愿者中,血清tIgE水平介于1.48~1 903.22(中位数53.70)kU/L,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1),其中tIgE阳性和阴性者分别为129例(34.04%)和250例(65.96%);血清sIgE水平范围为0.01~45.20(中位数0.07)kU/L,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P=0.207),其中sIgE阳性和阴性者分别为88例(23.22%)和291例(76.78%)。进一步分析,四个年龄组中血清tIgE水平在17~30岁年龄组最高(中位数62.18 kU/L, P=0.006),且男性tIgE水平在该年龄组最高(中位数80.60 kU/L, P=0.009)。血清sIgE水平在四个年龄组中无明显差异(P=0.318)。血清sIgE阳性人群中有67例(76.14%)tIgE水平>100 kU/L,而sIgE阴性人群中有62例(21.31%)tIgE水平>100 kU/L。血清tIgE阴性人群中sIgE阴性者占绝对多数(91.60%, 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IgE与sIgE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650,呈正相关(P<0.001)。 结论 苏皖地区健康成人的血清tIgE与sIgE水平具有较强的的相关性。低水平的血清tIgE(100 kU/L以下)有助于排除变态反应(变应原致敏),可作为一个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肺气虚证与血清IL-4和IFN-γ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肺气虚-变应性鼻炎病证复合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变应性鼻炎肺气虚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烟熏法及TDI鼻腔激发法,建立豚鼠肺气虚-变应性鼻炎病证复合模型,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致敏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模型动物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IL-4升高,IFN-γ下降,IFN-γ/IL-4比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变应性鼻炎及肺气虚证的发生均与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由Th2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构成了变应性鼻炎鼻腔黏膜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前组筛窦开放术联合下鼻甲激光消融术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gG、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方法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鼻内镜行前组筛窦开放术联合下鼻甲激光消融术;术前、术后1、2、4周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总IgE(tIgE)、IgG、ECP水平,并以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治疗前变应性鼻炎患者的tIgE和EC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本身术前水平相比较,手术治疗后1、2周时,其tIgE、IgG和EC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手术治疗后4周时,其tIgE和ECP水平均低于术前,IgG又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IgE与ECP水平存在高度正相关(r=0.943,P=0.001)。结论前组筛窦开放术联合下鼻甲激光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可能是破坏筛前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末梢,阻断神经反射,减少神经肽的释放,进而调节血清IgE、IgG、ECP的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h9细胞分化因子及相关转录因子GATA-3、PU.1、IRF4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71例AR患者(实验组)症状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AR患者PBMC中Th9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特异性IgG4(specific IgG4,sIgG4)、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和IL-10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1、2年后变化,对鼻部症状计分。并取32例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PBMC中Th9细胞相关转录因子GATA-3、PU.1和IRF4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AR患者治疗前,PBMC中Th9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1、2年后Th9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②AR患者治疗前,血清sIgE及Th9细胞中IL-9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sIgG4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1、2年后sIgE和IL-9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而治疗2年后,sIgG4和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1年后,但高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2年后sIgE水平高于治疗1年后(P<0.01)。③治疗前、后各组GATA-3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PU.1、IRF4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治疗1、2年后PU.1、IRF4 mRNA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 SIT可能通过抑制Th9细胞分化,调节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而调节机体免疫状态,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严重度与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和变应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儿童AR患者138例,年龄3~17岁,平均((x)±s,以下同)年龄(9.96±3.78)岁;发病时间3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4.21±2.72)年.所有患儿均为持续性AR,对屋尘螨和(或)粉尘螨过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病情严重度进行评价,对所有病例检测外周血EOS计数,ImmunoCAP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测定血清ECP、tIgE和sIgE水平.以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8例AR患儿的病情总体严重程度VAS评分为(5.32±2.16)分,鼻塞症状VAS评分为(4.78±2.45)分.外周血EOS计数为0.39[0.24;0.63]× 109个/ml(以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表示,以下同),血清ECP水平为10.60[3.26; 30.80]μg/L,血清tlgE水平(log kU/L)为2.50±0.53,屋尘螨sIgE水平为58.20[24.75;> 100]kUA/L,粉尘螨sIgE水平为54.95[24.55; >100]kUA/L.其中,AR病程长短(r=0.215,P=0.011)、血清ECP水平(r=0.196,P=0.022)与鼻塞症状VAS评分呈正相关,但与病情总体严重程度VAS评分无相关性(P值均>0.05).血清ECP水平与外周血 EOS计数也呈正相关(r=0.295,P=0.000).外周血EOS计数、血清tlgE、屋尘螨和粉尘螨sIgE水平与病情总体严重程度、鼻塞症状VAS评分之间均未见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尘螨致敏的儿童持续性AR鼻塞症状严重程度与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及血清ECP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疾病严重度与慢性炎性反应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及鼻中隔偏曲患者血清中IL-12和IL-4水平变化,为CRSwNP和CRSsNP免疫机制的认识提供更多的证据,初步探讨鼻中隔偏曲这种解剖结构畸形所导致的鼻黏膜炎症的免疫机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这4种鼻科疾病鼻黏膜的病理变化特点.方法:ELISA法检测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IL-4、IL-12水平,并在实验组中各选择1例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中隔偏曲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SwNP组和CRSsNP组IL-4、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4种鼻科疾病中鼻甲外侧鼻黏膜病理变化存在共同点:①纤毛分布减少,有纤毛区、无纤毛区交替分布;②柱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脱落.结论:鼻中隔偏曲能够导致鼻黏膜的慢性炎症,表现为Th2细胞的免疫偏向;在CRSwNP和CRSsNP免疫机制中,有Th1、Th2细胞的共同作用.参与鼻黏膜慢性炎症的免疫细胞种类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越多,鼻黏膜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20.
IL-1β和IL-8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β和IL-8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耳中耳积液中IL-1β和IL-8的含量。结果IL-1β和IL-8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0%和92.5%,早期积液中IL-1β和IL-8的含量高于晚期(P均<0.001),浆液性积液中二者的含量亦较高(P<0.002,P<0.05),IL-8与IL-1β的含量呈正相关(r=0.83,р<0.01)。结论IL-1β和IL-8是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形成众多细胞因子中的两种,均存在于早期中耳积液中,并促进浆液性中耳积液的产生,前者对后者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