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NF—α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肥胖机体能超表达TNF-α并与胰岛素抵抗的程序呈正相关。TNF-α能抑制胰岛素体(InR)和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的活性,它是由胰岛素介绍InRβ链和InR底物-1(IRS-1)发生酷氨酸磷酸化和GluT4进行葡萄糖胞内转运的潜在抑制剂,中和TNF-α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肝外组织InR的酷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PCR技术和基因定位突变技术,将编码人白细胞介素6(h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成熟肽的基因通过中间接头连接成编码单一蛋白的基因,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BIT,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SDS-PAGE的电泳胶薄层扫描显示,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是菌体总蛋白量的20%,其分子量约为37kD。活性检测证实,融合蛋白既有IL-6活性,又有TNF活性。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管活性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重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AMI患者发病后即刻、第1日、第7日、第14日和第28日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另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管活性肽水平作对照研究。结果:在AMI患者发病后即刻和第1日的TNF-α、ET、NPY、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而NO、NT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TNF-α与ET、NPY、CGR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NO、NT呈显著负相关。AMI发病后第7日,TNF-α、ET、NPY、CGRP水平逐渐下降,NO、NT水平逐渐升高,到第28日上述变化仍未  相似文献   

4.
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内毒素休克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25只,经颈外静脉一次性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E.coliO111B48.0×109cfu/kg),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2和ET1的动态变化,以及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器官功能变化。结果:一次性注射LPS后,MAP呈双相下降;血浆TNFα活性变化呈陡直的单峰曲线;NO-2含量于实验后30分钟迅速增高,实验后6小时达峰值,实验后24小时仍高于实验前;实验后24小时心脏组织中NOS活性明显高于肝、肺和肾组织;血浆ET1含量呈双相增高(0.5小时、8小时),实验后24小时仍高于注射前;血浆NO-2与ET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肝、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结论:一次性静注LPS后,NO的生成迅速而持久地增加,ET1的合成与释放则呈双相增加。NO与ET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联合中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探讨DVT与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1)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尿激酶联合化瘀利湿解毒的中药治疗DVT患者拼命我,与对照组21例比较,并观察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2,、血管再通及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DVT后血浆TXB2及6-keto-PGF1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M-CSF,C-CSF,GM-CSF,IL-3,IL-6,MGF,LIF和TGF-β_18种重组人生长因子单个或不同组合对白血病细胞系J6-1,J6-2集落形成率的影响。单个因子除TGF-β_1和LIF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外,其它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活性。而在双因子协同下,TGF-β_1除与M-CSF协同外,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TGF-β是J6-1,J6-2细胞系重要的负调节因子。从三种因子组合结果看出M-CSF是J6-1细胞必需的细胞因子。值得注意的是,TGF-β_1与M-CSF的组合对J6-1细胞有很强的增殖刺激效应。另外由J6-1细胞膜分离出的膜相关细胞因子(MAF-J6-1)单独和与TGF-β_1联合,对J6-1,J6-2细胞的作用与M-CSF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栓素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6-酮是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听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TXB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S、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8.
许文亮  叶慧膺 《新医学》1997,28(8):408-409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口服卡托普利7天,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2、3和7天静脉采血检测以上3项指标。结果:卡托普利治疗7天,血浆AⅡ显著下降,ET-1在治疗的头3天也明显降低,6-酮-PGF1α的变化不明显。结论:卡托普利能降低AMI早期血浆AⅡ和ET-1水平,减慢6-酮-PGF1α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显示维甲酸(RA)能明显增加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前列环素(PGI_2)的分泌与合成,此种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A作用24小时后可使TM及PGI_2分泌较初始分别增加3~4倍及7倍左右。癌性促凝物(C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类似。对TM呈现抑制作用,对t-PA及PGI_2则有促进分泌与合成的作用,其中以CP为明显。CP尚有抑制vWF的作用。联合RA与CP或TNFα一起培养,RA可逆转后二者对TM的抑制作用,改变CP对t-PA及vWF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38例不同类型的SIRS(创伤,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组血浆TNF-α,NE,ET,ADM水平。结果 创伤组,创伤性休克组,感染性休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TNF-α,NE,ET,ADM浓度相比均明显增加,尤以感染性休克组  相似文献   

11.
乳腺脂肪坏死的声像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4年4月至2001年12月间诊治的30例乳腺脂肪坏死超声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乳腺脂肪坏死的声像图表现分为:皮下型:9例(30%)位于皮下的脂肪组织呈增强的中等回声区。此型误诊率为33%(3/9)。腺体型:21例(70%)病变位于腺体内,声像图表现为:(1)62%(13/21)呈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2)24%(5/21)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3)5%(1/21)呈无回声,后方回声衰减;(4)5%(1/21)呈无回声,腔内壁呈高回声结节,后方回声增强;(5)5%(1/21)声像图正常。此型误诊率达76%(19/21)。结论:了解乳腺脂肪坏死的特征性声像图,对诊断此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肠坏死的超声图像表现与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认识本病及其相关性疾病或诱因,从而找到一种迅速、有效检查手段。方法 二维实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连续对急性腹痛原因不明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主要声图像表现为缺血坏死段肠壁轻度增厚(0.7~1.0cm)血流信号消失。长度范围〉10~60cm不等,与栓塞部位及蔓延情况有关。结论 较为广泛的脐周小肠肠壁增厚性改变伴有急腹症体征并具有相关性诱因,尽管SMA.SMV主干内未发现明显栓塞时仍应考虑或提示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发生与发展 ,现对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以及对具有抗TNF α作用药物治疗心衰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损伤机理与X线特征。材料与方法:对近6年来收集的32例月骨缺血性坏死进行分析。结果: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症状不典型,腕关节正侧位平片是诊断和分期的基础。结论: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损伤机理与X线特征之间是一系列进行性缺血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18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结果】13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术后视网膜复位11只眼(85%),手术治疗后视力提高者7只眼(54%)。早期大剂量无环鸟苷治疗后,单眼发病者未发现对侧眼发病。【结论】尽早应用大剂量的抗病毒药物,结合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可提高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了对侧眼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Epipericardial fat necrosis is a rare cause of chest pain. It presents as pleuritic pain in an otherwise healthy patient. Computed tomography has prov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reveal typical alterations in the cardiophrenic space. As far as we know, sonographic findings concerning this entity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report 4 cases admitted to our institutional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chest pain. Among other tests, chest wall sonography was requested in these patients and showed special findings that should be evaluated with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相似文献   

17.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征像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平片,对其中2例活检的病人进行了短期随访。结果:主要X线征象:(1)油脂性囊肿4例,其中2例伴囊壁钙化。(2)不对称性密度5例。(3)不规则肿块2例。11例中6例伴有病灶周围结构紊乱。2例随访病灶无明显变化。结论: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与其病灶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反应强度有关,在多种X线表现中油脂性囊肿是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病灶大小、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方法:将12例(15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取出的股骨头进行医学标本制作,并测量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体积比)和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头劈开后测量整个股骨头的平均体积为50.0 cm3(35.6~59.4cm3)。坏死区域的平均体积21.6 cm3(12.0~29.8 cm3);坏死体积比平均值43.5%(26.6%~64.3%),其中坏死体积比40%有9髋,30%~40%4髋,30%2髋。坏死表面积25~35 cm2有8例,36~45 cm26例;坏死表面积比50%13例。结论:坏死病灶体积30%时,ONFH的塌陷率高达87%;30%时坏死病灶的位置对病情进展起关键作用。坏死表面积25 cm2,坏死表面积比50%时,ONFH的塌陷份额87%。提示坏死病灶的大小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4例膜状脂肪坏死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膜状脂肪坏死的病理组织学结构特点,明确膜状脂肪坏死的诊断指标。方法: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结果膜状脂肪坏死的基本病理特点是:以一般脂肪坏死为景,有囊型和非囊型两种特征性改变,膜状物油红O、PSA染色阳性。结论以上3点是诊断膜状脂肪坏死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认识水平,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04年12月所接诊8例1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首诊误诊的情况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情况。结果:本组8例全部误诊,其中在我院误诊4例6眼,外院误诊4例5眼。误诊为葡萄膜炎6例8眼,视网膜血管炎1例2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例1眼。误诊时间0~23天,平均5.88天。在2000年以前误诊4倒6眼,其中我院首诊误诊3例5眼,外院首诊误诊1例1眼,平均误诊时间10.75天;2000年以后误诊4例5眼,我院误诊1例1眼,外院误诊3例4眼,平均误诊时间1天。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其发病率低,眼科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