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作业疗法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62例偏瘫患者应用作业疗法进行偏瘫下功能训练,同时进行健侧上肢代偿性的ADL训练。以使患者尽可能协调双侧一起活动。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率为80.23%,手功能改善率为65.57%,上肢能力改善为51.6%,ADL能力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实践证明作业疗法对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62 例偏瘫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训练。方法:采用Barthel 指数计分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ADL积分由治疗前的54.06 分提高到77.14 分,P< 0.01;同时ADL的各项积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 生活自理者由治疗前24 例(39%)增至48 例(77%),P<0.01。结论:ADL训练可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年龄对ADL积分有影响。偏瘫侧为利手时对ADL积分无明显影响。偏瘫上肢功能的程度与ADL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但治疗组增加作业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手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手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经过康复训练后,80%-90%的患者下肢可实现步行功能,但仍约有2/3的患者遗留有一侧上肢功能障碍,中度致残者约占10%以上[1],而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程度[2],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和手的功能恢复及实用能力是目前康复治疗中急需解决和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丽等[3]研究通过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及物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取得了一定的康复效果,但在临床作业治疗中方法较少且单一,缺少趣味性,本文旨在研究应用E-LINK综合评估和训练系统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声音、视觉、运动等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 9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52例,采用包括作业疗法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无作业治疗的其他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及偏瘫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作业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实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作业疗法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手的实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动表象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另加运动表象疗法.2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及手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Fugl-Meyer上肢及手功能评分、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运动表象疗法结合作业疗法能明显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偏瘫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的功能恢复和ADL的影响。方法:采用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29例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平均伤后29.5±16.1天接受治疗,共治疗39.03天。结果:治疗前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经卡方检验,P<0.001,ADL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P<0.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外伤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减轻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济红 《现代康复》2000,4(3):392-393
目的:观察临床基础护理与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60例,随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PT)及作业疗法(0T)在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偏瘫早期患者进行系统的PT及OT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用Fugl-Meyer法及改良Barthe1指数法评定。结果经治疗后肢体功能改善达80%,ADL能力提高达90%。结论偏瘫早期进行系统的PT及0T,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肢体功能防止异常姿势出现,提高ADL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6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各45min,共90min,每天1次,每周5次,6周共30次。治疗组同样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各30min,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6周共30次。采用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比较、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比较: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均更明显(P<0.01);两组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d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经过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2个月内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结合作业疗法(OT)治疗后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卒中后伴上肢偏瘫患者47例,按Brunnstrom分期量表分为3期组(12例)、4期组(15例)、5期组(20例),进行低频r TMS结合OT治疗15 d。在治疗前、治疗后及30 d随访时对受影响的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及30 d后随访发现MAS评分和WMFT评分明显下降(P<0.01),FMA评分明显提高(P<0.01),4期组最明显。同时发现偏瘫上肢痉挛改善的患者较未改善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更明显。结论:卒中后伴有上肢偏瘫的患者经低频r TMS结合OT治疗15 d后可明显改善受损上肢的偏瘫和运动功能,其中Brunnstrom偏瘫分期为4期的患者受益最明显。且改善受损上肢的痉挛症状有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给予Bobath疗法及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作业疗法及自助具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FMA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在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 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作分析及在此基础上的强化性分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每个作业活动进行动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性分离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分别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功能,以及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作分析的强化性分离性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脑卒中的康复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左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等康复疗效的相关因子。方法对64例脑卒中左侧偏瘫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个月,治疗前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运动保持困难量表(MI)、Schenkenberg等分线段、Albert划线、字母删除试验等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测,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上田敏偏瘫手指功能评定表、偏瘫上肢能力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量表,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及ADL能力评分。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上述因素与上肢功能和ADL能力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与训练前的LOTCA思维运作能力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手指功能的恢复程度与训练前的MI呈明显负相关(P<0.01);手的实用性恢复程度与训练前的LOTCA的思维运作能力及ADL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ADL的恢复程度与LOTCA的思维运作能力量表得分及病变部位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Schenkenberg等分线段量表得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康复训练前的LOTCA思维运作能力、Schenkenberg等分线段量表、ADL、MI功能等评分,对卒中后左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与ADL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疗效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61例偏瘫患者接受作业疗法治疗 ,治疗前后评定患者上肢Brunnstrom分级、手实用性判定及Barthel指数 (BI)。结果训练前后上肢和手的功能及手的实用性判定的功能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上肢、手指功能 ,手的实用性判定与ADL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r =0 5 3 0 -0 693 ,P <0 0 1)。结论上肢和手功能与ADL正相关。Brunnstom分级太粗可能是影响上肢功能等与ADL相关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偏瘫患儿前臂旋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4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作业疗法结合肌内效贴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的作业疗法。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儿的上肢肌张力、前臂旋后角度、手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的上肢肌张力,前臂旋后角度和手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作业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可以有效降低偏瘫患儿上肢的屈肌肌张力,改善患儿的前臂旋前,提高患儿的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