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适宜采用射频自凝刀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射频自凝刀经阴道、宫颈介入到肌瘤内凝固肌瘤组织。结果:治疗后6个月随访48例,总有效率为95.83%,其中黏膜下肌瘤治愈率为100.00%。结论: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安全、疗效肯定的微创治疗技术,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3月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瘤体直径2~6cm)的患者75例,B超监视下将自凝刀经阴道置入肌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1、3、6个月,治疗有效率94.7%。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无生育要求妇女,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自凝刀射频治疗,共治疗患者103例,肌瘤123个,结果: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8.35%、95.15%、100.00%。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新的微创治疗技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且为患者保留子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永芳  陈淑华  徐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499-350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2月采用自凝刀手术治疗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结果:46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肌瘤合并月经量增多36例,治愈33例,治愈率91.67%;术后1、3、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l0.39%、42.53%、52.1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38.37%、59.38%,68.34%;术后3、6个月子宫体积缩小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损伤小、方便、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卢惠琼 《现代医院》2009,9(3):57-58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8月~2007年3月在我院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7例,肌瘤共45个,瘤体直径1.5~5.0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病灶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37例随访超过半年,一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直径≤3.0cm的肌瘤?宫颈肌瘤?黏膜下肌瘤的有效率为100%。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切实可行有效,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接受性强,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和功血的疗效.方法:B超检查测量子宫肌瘤的大小在5cm以下1.5cm以上,行自凝刀射频治疗,在腹部B超的监测下,经阴道、宫腔将自凝刀插入肌瘤中,使肌瘤发生热凝固、变性、坏死,其后逐渐被吸收或排除.术后6个月复查B超随访.功血的病人,不要求生育的,先行诊刮,病理确诊的行宫内膜消融射频治疗.结果:肌瘤40例中,治愈38例;功血40例中,治愈35例.讨论:射频治疗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及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方法:超声引导及监视下自凝刀通过宫颈、宫腔自然腔道。沿超声设计好的穿刺路线准确同插入肌瘤内或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的蒂部;瘤体直径>3 cm者要先穿刺近浆膜处.待凝固完全后再退向近宫腔处;肌瘤直径≥4.5 cm者,术前均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服用1~3个月以缩小瘤体。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子宫穿孔、大出血、肠管或膀胱损伤、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功血、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均达100.00%;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治愈率89.66%。结论: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血、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及糜烂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改进治疗方法后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86例子宫肌瘤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直行小于5cm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在B超引导和监视下,用射频治疗仪专用穿刺刀(以下称自凝刀)治疗,观察术后1、3、6个月的子宫肌瘤大小、形态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86例,6个月7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16%和98.96%。治愈率达到86.96%。直径≤3cm的肌瘤,粘膜下肌瘤、宫颈肌瘤有效率100%。结论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损伤小、费用低,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58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和子宫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8例患者随访3~6个月,其中治愈23例、治愈率39.7%,显效18例、显效率31.0%,有效14例、有效率24.1%,无效3例、无效率5.2%,总有效率94.8%.术中86.2%(50例)患者出现轻微下腹部疼痛,5.2%(3例)明显腹痛,给予镇痛治疗后明显缓解,3.4%(2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5.2%(3例)无不适感.结论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石香芸  凌成兰  肖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20-302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观察手术时间、患者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0例手术患者中,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术后1~6个月复查肌瘤完全消失,治愈率100%。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共38例,其中30例3~6个月复查肌瘤完全消失;4例3个月、6个月复查肌瘤体积缩小率分别大于60%和80%,4例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B超示肌瘤体积缩小不明显或反而增大,后经腹腔镜肌瘤剔除或子宫切除。本组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治愈率78.9%,总有效率达89.5%。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满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格筛选病例,才能提高治愈率,防止不必要副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等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三所医院的1069例妇科射频治疗病人进行回访,比较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B超的变化.结果 子宫肌瘤有效率为94.74%,子宫腺肌瘤为88.31%,功血为96.91%,宫颈糜烂为100.0%.结论 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瘤(<6.0cm)、子宫腺肌瘤、功血和宫颈糜烂时间短,见效快,疗效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消融子宫内膜(RFAE)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52例,在B超实时动态监测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宫腔介入到内膜,治疗后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功血患者出血量的改变及定期B超复查,观察子宫大小和子宫内膜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均不同程度缩小,术后3个月复查,35例(67.3%)已闭经,13例(25.0%)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4例(7.7%)较前好转;B超探查,35例闭经者无明显内膜,13例较前明显减少者的内膜为2~3mm,4例较前好转者内膜为3~4mm,子宫腔大小、形态与3个月相比无明显改变。6个月复查,完全闭经者49例,占94.2%。月经量明显减少2例,占3.84%,1例较前月经好转,占1.96%。总有效率100%。无1例出现再流血现象。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子宫内膜消融是治疗功血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痛苦小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技术,可替代子宫切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在子宫良性疾病中的临床治疗和应用。方法:选取子宫良性疾病患者220例,其中单一病灶或症状90例,复合病灶或症状130例,采用美国3CF射频治疗仪在月经干净后7天内进行射频治疗。结果:220例病例中,瘤体直径≤3cm的治疗3个月后复查全部消失,瘤体直径≥3cm的3个月后复查分别缩小50%~60%。术后6个月FSH、LH均能大致恢复至术前水平,雌二醇较术前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术后月经周期均无明显变化或稍有延长,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见效快,创伤小,疗效确切,易于为患者接受,有望成为子宫良性疾病治疗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作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但是对于HIFU治疗时妊娠的处理及妊娠结局鲜有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例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时妊娠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子宫平滑肌瘤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的影响、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时机选择的问题、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若同时合并妊娠时胎儿去留的问题以及近期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对流产手术操作的影响等,以期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及术后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和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11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并有手术指征、无肝肾等内科合并症患者自月经周期第2~3d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续服用90d,监测服药前后血常规、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皮质醇、肝功能的变化,应用B超监测子宫大小、最大子宫肌瘤的变化。停药后立即手术,并选同期手术的临床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11例为对照组,用ER、PR单克隆抗体、EGF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学法检测子宫肌瘤及子宫平滑肌层组织中的ER、PR、EGF水平。结果服药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1.43%,最大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8.62%,血红蛋白上升(P=0.017)。服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维持在卵泡期水平。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EGF高于肌层组织(P=0.003,P=0.000,P=0.001),研究组子宫肌瘤组织中的PR高于肌层组织(P=0.040),研究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P=0.040,P=0.021),研究组子宫肌层中PR、EGF低于对照组(P=0.041,P=0.003)。结论子宫肌瘤组织中EGF、ER及PR的表达均高于肌层。使用米非司酮可抑制性激素水平,子宫肌瘤、肌层的EGF表达下降、PR减少,肌瘤中ER减少,孕激素对EGF的上调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使肌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至肌瘤缩小。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子宫动脉不同部位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威  黄益  汤日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30-343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不同水平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PVA微粒或平阳霉素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肌瘤87例,其中插管至子宫动脉栓塞主干52例,35例有卵巢支、输卵管支显影者则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分支末梢。结果:病人症状缓解率为93.5%,月经过多,痛经,尿频、尿急,贫血等3个月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除栓塞综合征外,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腿痛,可自行恢复。治疗后6~24个月肌瘤缩小率在53.5%~81.0%之间。中短期疗效较稳定,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其分支末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侯丽娟  翟建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83-4484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热凝固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2例和对照组264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射频热凝固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90.54%,有效率为9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4%和8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经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月经量同前的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热凝固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鹂  周明宣  徐惠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05-3507
目的:研究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特征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住院病例资料。结果: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分别有34例和42例发生红色变性,分别占妊娠期、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的15.74%和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变性肌瘤剧烈腹痛(妊娠期2.94%,非妊娠期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压痛(妊娠期35.3%,非妊娠期66.7%)、发热(妊娠期5.9%,非妊娠期3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变性肌瘤64.7%位于浆膜下,非妊娠期变性肌瘤83.3%位于肌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红色变性肌瘤直径妊娠组〔(4.74±2.8)cm〕明显小于非妊娠组〔(6.9±3.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且临床症状较轻,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肌瘤部位、大小、妊娠期易栓症状态及肌瘤变性演变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变化,测定血清激素水平、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血E_2、P平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子宫及子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分别为30.1%和38.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停药后62.5%患者子宫肌瘤逐渐增大。35%出现潮热、恶心等轻微副作用。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硫酸基转移酶(SULT)1A1基因Arg 213His多态性与子宫肌瘤的关系,为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9年8-10月在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3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23名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SULT1A1基因Arg213His位点野生型(G/G)、突变型杂合子(G/A)、突变型纯合子(A/A)3种多态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8.5%3、9.0%、2.5%和76.4%、22.0%、1.6%,2组多态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5,P=0.011);与G/G基因型比较,G/A、A/A和突变型(G/A+A/A)基因型个体发生子宫肌瘤的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2.321(95%CI=1.322~4.074)、1.958(95%CI=0.319~12.03)和2.296(95%CI=1.325~3.9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负性生活事件、既往阴道炎、既往盆腔炎、既往宫颈炎、一级亲属患子宫肌瘤、口服避孕药、人工流产史和SULT1A1基因Arg213His位点突变基因型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12岁是子宫肌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SULT1A1基因Arg213His位点突变基因型个体子宫肌瘤发病风险明显增加;有效防治慢性妇科炎症、高血压病、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刺激等可以减少子宫肌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