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为腰椎穿刺术后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体位.方法 选择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患者90例,测定颅内压后分为高颅压组、正常颅压组和低颅压组各30例;腰穿后每组均分别予以垫枕与去枕干预各15例,接受垫枕干预者腰后于枕下垫软枕(厚7~8 cm),并每2小时翻身1次;接受去枕干预者按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 h,每2小时将手伸至患者背部按摩皮肤.备组均在腰穿前,腰穿后30 min、60 min、2 h、4 h、6 h分别监测脑室颅内压变化.结果 高颅压和低颅压组患者垫枕和去枕对颅内压影响显著(均P<0.05);正常颅压组患者垫枕和去枕对颅内压影响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接受去枕干预者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接受垫枕干预者(P<0.01).结论 高颅压患者腰穿后采取垫枕位更合适,正常颅压患者腰穿后可以垫枕,低颅压患者腰穿后不宜垫枕.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隙穿刺术后去枕平卧的疑义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防止蛛网膜下隙穿刺脑脊液渗漏造成低颅压性头痛 ,以往术后常规去枕平卧 6小时[1 ] 。但现在采用细腰穿针 ,头痛发生率极低 ,是否应延用这一常规 ,尚有疑问。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分为脊麻组和椎管造影组 ,分别作去枕和垫枕平卧比较和组间比较。两组ASA分级皆为Ⅰ~Ⅱ级。年龄范围、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脊麻组 2 2 4 0例 ,随机又分为去枕 640例 ,垫枕 1 60 0例。应用美国B D公司 2 5G腰穿针 ,经硬膜外针刺入蛛网膜下隙后注入 0 5 %布比卡因 2~ 3ml;椎管造影组 1 68例 ,随机又分为去枕 1 0 1例 ,垫枕 67例 ,应用国产 2 0G传统…  相似文献   

3.
垫枕疗法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垫枕疗法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临床上就垫枕的高度、宽度、放置位置以及作用机制等从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对此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归纳,提出了有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spondyloisthesis,DS)是椎间盘、关节突关节以及周围韧带的退变、松弛而导致的腰椎间关节不稳定,临床多以药物、理疗、推拿等非手术方式治疗本病。本文对不同的推拿手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提高DS的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作一种儿童腰椎穿刺用背带裤,使其穿刺时位置固定,避免损伤。方法取市售卡通棉布缝制成儿童腰椎穿刺用背带裤,主要包括背带裤、连腿带和肩背带三部分;背带裤正面设玩具口袋和腹板,背面自骶尾部斜向肩部以露出穿刺部位;前后肩部两端以纽扣相接。腰椎穿刺前,协助患儿穿上背带裤,按要求固定体位,调节好肩背带长度,扣上连接扣即可进行操作。结果患儿体位固定,适合穿刺需要,且不需人员协助,同时口袋玩具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了患儿痛苦。结论儿童腰椎穿刺用背带裤能达到安全体位固定和节省人力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全程护理干预在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科腰椎穿刺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22例腰椎穿刺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 及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患儿配合情况、疼痛程度两组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其疼痛程度,使腰椎穿刺顺利 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中有效的降颅压措施.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2组、3组及亚低温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择平卧位或侧卧位进行手术;观察1组、2组、3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抬高手术床头部20°、30°、40°;亚低温组采用降温毯及乙醇湿敷大血管处,使体温降至33~35℃时进行手术.记录五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切皮、开骨窗、剪硬膜、硬膜开放、取瘤体、手术毕、气管拔管不同时间段的颅内压(ICP).结果亚低温组,观察1组、2组、3组在硬膜开放前及气管拔管时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开颅手术患者术中头端抬高30°或应用33~35C的亚低温,可有效降低ICP,是保护脑组织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寰枕后膜推拿松解术对寰枕后间隙的影响.方法 观察30例寰枕后膜挛缩症的患者使用寰枕后膜推拿松解术治疗对寰枕后间隙的影响情况.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寰枕后间隙间距改善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寰枕后膜推拿松解术可通过松解挛缩的寰枕后膜从而使寰枕后间隙间距恢复,降低局部内压,以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观察10例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2mg/kg后颅内压的变化。结果显示:8例在1~2分钟内降低0.13~0.53kPa,持续时间5~12分钟;另2例上升0.13kPa,持续1~2分钟。患者年龄越轻,下降幅度越大。认为利多卡因致颅内压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与其直接收缩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神经外科病人颅内压的影响。方法:13例颅内胶质瘤成年病人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手术。在麻醉诱导时,静注异丙酚2mg/kg。分别于注药前、后1、2、3、5、7、10、15和20分钟,观察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灌注压(CPP),颅内压(ICP)的变化。颅内压监测采用腰蛛网膜下腔置管直接测压。结果:静注异丙酚后SP,MAP,CPP显著降低(15.18±2.21kPa降至13.44±1.56kPa,11.33±2.14kPa降至9.54±1.70kPa,9.05±2.46kPa降至7.97±2.14kPa)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在20分钟内恢复至基础水平,DP、HR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ICP给药后明显下降且在观察期内无回升趋势。结论:异丙酚能降低病人的颅内压,适用于神经外科麻醉,对颅内压增高病人应适当调整用量。  相似文献   

11.
牵压整复手法配合垫枕牵引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乾瑞  王丽 《中国骨伤》2001,14(2):121-121
近几年来作者运用牵压整复手法配合垫枕牵引治疗腰椎滑脱症 1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 ,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 32~ 6 9岁 ;病程 3个月~ 30年 ;L2 滑脱者 1例 ,L3 滑脱者 1例 ,L4 滑脱者 3例 ,L5滑脱者 10例 ;椎体向前方滑脱 14例 ,椎体向侧方滑脱 1例 ;Ⅰ度滑脱 10例 ,Ⅱ度滑脱 4例 ,Ⅲ度滑脱 1例 ;其中 2例为椎间盘突出手术后 ,1例有明显外伤史 ,其余均无明显诱因。主要临床表现 :下腰部疼痛、酸胀沉重 ,腰骶部有下坠感 ,活动及劳累后加重 ,上下腰部“脱节”感 ,3例患者步行不能连续坚持2 0 0米 ;15例中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中降颅压的有效措施。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组术前采用降温毯及乙醇湿敷大血管处,使体温降至33~35℃时进行手术,保持此体温至手术结束;术中抬高手术床头部30°。对照组在常温下以传统手术体位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在开骨瓣、剪硬膜时、清除血肿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开颅手术时将患者头端抬高30°及使机体处于亚低温状态,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是预防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腰麻以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镇痛完全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快节奏的手术,但其术后头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一直难以避免。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们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术后垫枕仰卧,探讨是否会增加头痛等并发症,现报  相似文献   

15.
原著题目:The method of obtaining cerebrospinal fluid by punctureof the cisterna magna(cisterna puncture).原著作者:Wegeforth Paul(生卒年不详)刊载杂志:Am.J.Med.Sci.157:789-797,1919.枕大池穿刺在动物试验中已被广泛应用,是抽取动物脑脊液的常用方法。笔者认为该穿刺法也可应用于人体,但目  相似文献   

16.
高渗盐水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渗盐水(HS)与甘露醇都可降低增高的颅内压(ICP);二者都降低脑组织水含量而使ICP降低。HS在使脑水含量降低方面是通过使正常脑组织的去水作用,从而增加了颅内顺应性(CC)实现的;同时,HS通过使脑血管内皮和红细胞的去水作用而使脑血流(CBF)增加,脑供氧增加。从而减少了头部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正>本研究对200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科行腰椎手术术后及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4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积累预防低颅内压综合征发生的经验,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09年1月~2018年12月腰椎手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32例,其中11例出现剧烈头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需行开颅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K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氯胺酮0.2mg/kg静脉注射,然后以6μg/(kg·min)泵入维持至缝皮,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前、诱导、插管、切皮、钻孔、去骨瓣以及手术结束时测定两组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和心率(HR)。结果两组比较ICP、MAP、CPP、H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较比,去骨瓣及术毕时两组ICP都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PP均维持在9.3kPa(70mmHg)以上。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不升高ICP,可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操作对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42例开颅术后患者于抬高床头、吸痰、膀胱冲洗等基础护理操作前、后30 min监测其ICP变动情况.结果 抬高床头、吸氧及吸痰、镇静、通便后患者ICP较操作前显著降低(P<0.05,P<0.01);鼻饲、膀胱冲洗后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基础护理操作对开颅术后患者ICP有一定影响,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卢振和1朱建坤2钟钒1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能否应用氯胺酮存在争议,焦点是氯胺酮可升高ICP。为了探讨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氯胺酮的安全性,我们在颅内手术病人中观察氯胺酮对颅内压(ICP)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