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体检人群高血糖筛查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区2005年参加健康体检人群74651例,按年龄每5岁为一组,分别统计各组受检人数与高血糖例数.结果 20岁以上人群空腹高血糖、IFG和糖尿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0.23%、6.28%和3.95%,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12.46%、7.95%、4.86%)均显著高于女性(5.97%、3.75%、2.22%),性别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5);30岁以上男性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占5.82%,40岁以上女性占3.85%.结论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男性应从30岁开始,女性可推迟到40岁.糖尿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黑龙江部分地区20~74岁人群的糖代谢异常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期间黑龙江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20~74岁的人群共3058例(男1219例、女183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143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333例,IFG+IGT患者113例,糖尿病患者265例,糖调节正常(NGR)个体2204名.测定受试者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及OGTT 2 h血糖.依据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疗标准进行诊断.采用M-H x2检验分析组间数据.结果 糖尿病女性患病的高峰在60~74岁组,患病率为15.57%(20~29岁组:4.35%;30~39岁组:4.68%;40~49岁组:6.87%;50~59岁组:12.20%);男性患病的高峰在50~59岁组,患病率为21.84%(20~29岁组:5.96%;30~39岁组:10.60%;40~49岁组:11.79%;60~74岁组:15.0%).糖调节受损(IGR)女性和男性患病的高峰均在60~74岁组,患病率分别为35.33%(20~29岁组:13.04%;30~39岁组:14.56%;40~49岁组:20.62%;60~74岁组:24.58%)和30.83%(20~29岁组:16.80%;30~39岁组:14.90%;40~49岁组:28.05%;50~59岁组:17.78%).结论 IGR、糖尿病和IFG+IGT组的男性、女性和男女合计患病率和IGT组的女性和男女合计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而IFG组的男性、女性和男女合计患病率以及IGT组男性患病率和年龄无关.性别和年龄是糖尿病患病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要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老年人糖尿病,特别是老年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02—2005年广州地区体检人群的FPG数据回顾分析,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DM)变化趋势。方法106260例体检人群按体检年度分组,按年龄分层,分别统计各组IFG和DM人数。结果男女IFG和DM检出率均呈显著增高趋势(P〈0.05),各年度男性IFG和DM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大多数年龄组及女性45岁~至65岁~年龄组的IFG都有10%以上的绝对增幅。结论广州地区体检人群中IFG和DM检出率呈显著增高趋势,尤其男性人群的增幅更为显著。广州地区DM的一级预防重点应放在IFG人群。  相似文献   

4.
对2564例6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的IFG者行75g葡萄糖粉负荷试验。结果:在老年IFG人群中,IGT的患病率为47.18%,女性(24.65%)高于男性(22.53%);T2DM患病率为30.28%,女性(17.25%)高于男性(13.03%)。回归分析显示,老年IFG人群负荷后2hB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WC和BMI。结论:老年IFG阶段负荷后2hPG代谢异常率高达77.56%,其可控危险因素主要WC和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FG人群高血压(HP)伴随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3828名40岁以上汉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筛查出的IFG者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在该人群中,HP的患病率为32.03%,男性(35.42%)高于女性(29.84%)(P<0.05);高血压前期(PHP)患病率为47.55%,男性(52.50%)高于女性(44.3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FG人群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为HP家族史、WC、TC升高和HDL-C降低. 结论 IFG阶段HP和PHP总患病率为79.58%,其危险因素主要是向心性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50岁人群血糖水平现状,了解其是否存在民族差异,为血糖异常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在新疆有常住户口、年龄≥50岁的维族居民4779人(男性2347人,女性2432人)和汉族居民3603人(男性1590人,女性2013人),共计8382人行血糖水平现况调查。结果:(1)新疆维、汉两民族抽样人群血糖均值为(5.67±2.01)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25.9%,糖尿病(DM)患病率为10.2%。(2)民族差异:①维族组血糖均值为(5.61±2.00)mmol/L明显低于汉族组(5.69±2.02)mmol/L(P0.05);②维族IFG患病率(27.5%)显著高于汉族(24.0%),汉族DM患病率(11.2%)显著高于维族(9.39%),P均0.05;(3)年龄差异:新疆维、汉两民族各自各年龄组的血糖水平,IFG、DM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4)性别差异:新疆维、汉两民族抽样人群平均血糖水平女性为(5.67±2.01)mmol/L,男性为(5.62±2.01)mmol/L,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IFG及DM患病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亦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疆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血糖水平和血糖异常患病率存在着民族间差异,但在各年龄组、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2656例30~79岁的汉族居民行糖耐量试验,检出1801例NGT、409例IFG及245例DM者。结果 IFG女性145例,男性264例。IFG人群的平均身高、体重、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负荷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重31.1%、高血压22.7%、血脂异常40.6%、符合MS诊断者为35.7%,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DM组(P0.05)。男性IFG患者总的患病率(9.94%)女性(5.46%)(P0.05);IFG中,IGT患病率23.47%,女性5.38%,男性18.09%,(DM)7.58%,其中女性0.98%,男性6.60%。结论 IFG伴有MS及DM高于NGT人群。IFG患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异常(IGT+DM)率达31.05%,且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某区体检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北仑区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6122名人群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28%、7.30%、5.11%、11.65%;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血糖、血尿酸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人群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人群,高尿酸血症在40岁以上开始出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定义及干预的现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由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召集的本次研讨会是为了考察有关糖耐量低减 (IGT)和空腹血糖受损 (IFG)相关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CVD)风险的最新文献 ,力图回答三个问题 :(1 )目前的IGT和IFG的定义是否合适 ;(2 )IFG和IGT是危险因子 (riskfactor)、危险标志 (riskmarker)还是疾病 (disease) ;(3)对 :IFG和IGT人群应该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 (如果有的话 ) ?①引起空腹血糖 (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h血糖 (2hPG)升高的因素并不相同 ,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和早期胰岛素释放缺陷是前者的特点 ,而外周胰岛素抵抗是后者的显著特征。因此 ,IFG和IGT之间的一致性是有限的。迄今所有的患病率调查发现 ,只有不到一半的IFG人群有IGT ,更少的IGT人群 (2 0 %~ 30 % )有IFG。②大多数的人群研究表明 ,IGT的患病率远高于IFG ,二者的临床表现和性别分布也有差异。IFG在男性更为常见 ,IGT在女性稍微增多。IFG的患病率倾向在中年达到高峰 ,而IGT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直到老龄。③IFG和IGT都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 ,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同时具有IFG和IGT的人群。由于在多数人群IGT比IFG更常见 ,所以对于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 ,IGT的敏感性较高 (特异性稍差 )。在多数人群 ,60 %的糖尿病人大约 5年前已有IGT或IFG ,另外 4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职医务人员血脂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在职医务人员血脂异常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医院1 885例医务工作者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结果:该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5.1%,男性患病率(53.4%)显著高于女性(28.1%)(P<0.01);<30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组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23.8%、31.8%、46.8%和58.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岁人群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0岁患病率女性(56.8%)与男性(5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体质量指数增加、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与血脂异常有关。结论:该人群血脂异常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明显升高;男性、年龄增长、体质量指数增加、BP升高、Glu升高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上海某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方法选择上海某社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重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给予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患病率及其与年龄、体质指数(BMI)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1379名居民中符合糖耐量受损(IGR)诊断标准175人,患病率为12.7%,其中糖调节受损(IGT)115人,患病率8.3%;空腹血糖受损(IFG)38人,患病率为2.75;IFG/IGT 22人,患病率1.59%。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112人,患病率为8.12%,其中原有糖尿病78人,新发现糖尿病34人。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有上升的趋势。IFG患病率、IGT患病率及IFG/IGT患病率均在40~49岁组最高,分别为2.89%、13.50%、3.5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与BMI呈正相关(r=0.967)。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BMI增长而增高,对重点人群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以便及早干预,对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35岁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35岁常住(≥5年)高血压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FPG按1997年ADA建议分类,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9.7%,男性高于女性;女性IFG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糖尿病(DM)患病率为10.0%,男性低于女性;DM患病率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IFG及DM患病率随血压级别增高而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血压级别、超重或肥胖。结论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IFG及DM患病率较高,应给予关注,综合评估,全面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7例体检人群进行B超和血生化学检查。结果本组体检人群NAFLD检出率为13.2%,其中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为8.7%(1731/2004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为4.5%(910/20047),未检出肝硬化和肝癌;随年龄增长,NAFLD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60~70岁年龄组人群检出率为25.6%,50~60岁年龄组为23.8%,与小于30岁组、30-岁组、40-岁组和7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10.8%、17.6%和18.7%,P<0.01);男性人群NAFLD检出率高于女性(18.8%对7.8%,P<0.01),但在60岁以上人群,男性与女性NAFLD检出率无明显差别(22.1%对22.4%,P=0.883);NAFLD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无NAFLD人群(35.2%对11.7%,14.4%对2.6%,46.8%对10.1%,31.8%对2.5%,P<0.01)。结论 NAFLD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及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云南大理白族老年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2月对1845例包括城镇、农村、城乡结合部居住5年的年龄≥60岁的大理白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男性939例,女性906例。结果 1845例入选者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38.45%,男性44.70%,女性33.0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17.02%,男性20.48%,女性13.46%,男女性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农村、城镇和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男性36.34%vs43.09%vs 51.87%,女性26.41%vs 32.00%vs 40.83%)、糖尿病患病率(男性11.50%vs 20.52%vs 22.97%,女性为6.01%vs 14.78%vs 19.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GT)、IFG+IGT患病率分别为9.95%、51.88%、38.17%,其中男性分别为10.98%、50.23%、38.79%,女性分别为8.54%、54.11%、37.34%。尿酸、高盐饮食、主食摄入量、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独立危险因素,牛奶摄入量、HDL-C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保护因素。结论云南大理老年白族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流行状况严峻,加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强调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质量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疆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疆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抽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6个地区年龄在35岁以上样本,男女均衡.统计不同民族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并对心衰患者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样35岁以上城市及农村游牧居民8459例,心衰患病率为1.26%;其中汉族为0.89%,维吾尔族为1.11%,哈萨克族为2.14%.男性为1.61%,女性为0.9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u=2.79,P<0.05).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29%、0.60%、1.32%、2.55%、4.10%,随着年龄增高,心衰发生的风险显著上升.107例心衰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者占63.55%,冠心病者占42.99%,糖尿病者占18.69%,心瓣膜病者占5.61%,心房颤动者占4.67%.结论 新疆心衰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且存在民族差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为新疆各民族心衰患者共同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通过对新疆不同人群心衰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调查,寻找适合新疆人文地域特点的心衰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阜新农村≥65岁的1 637名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1997年ADA建议,对空腹血糖(FPG)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①空腹血糖异常(IFG)总患病率为10.0%,糖尿病(DM)总患病率为12.4%。IFG及DM的患病率均为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②不同血压级别中,IFG和DM的患病率相近。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IFG患病率为8.5%,虽低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但差异不显著;DM患病率为15.8%,明显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人群为IFG及DM的高发人群,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DM患病率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乡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现况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调查人数为5 984人(男2 663人,女3 321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等生化指标.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MS诊断标准,分析患病率,并对其危险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城乡35岁以上人群MS的患病率为24.60%(男22.49%,女26.29%),标化患病率为23.31%(男22.12%,女25.19%),女性高于男性.城市MS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26.70%对20.05%,P<0.05).女性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MS中以高体重指数、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就业情况、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和吸烟均为Ms的危险因素.结论 哈尔滨市城乡3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高达24.60%,已成为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3年4~6月朝阳市市区居民1 062人糖尿病普查中IFG、IGT患者79人于2006年4~6月进行随访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做过夜空腹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随访的65人中22人发生糖尿病.其中孤立性IFG(I-IFG)糖尿病转变率为10.8%,孤立性IGT(I-IGT)为9.2%, IFG/IGT为10.4%.在不同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长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脂代谢异常有增加趋势,在40岁以上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血糖升高可能与增龄、糖尿病(DM)家族史、劳动强度、腰围指数(WC)增加、收缩压(SBP)增加、血脂异常等相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血压升高、中心性肥胖、体力活动强度减弱均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结论 I-IGT、IGT/IFG人群糖尿病累计发病率明显高于I-IFG人群.增龄、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体力活动减少是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压、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对糖尿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空腹糖耐量异常(IF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增加或者两者同时具有是否能预测老年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基线IFG[空腹血糖(FPG)100~125 mg/dl]及Hb A1c增加(Hb A1c 5.7%~6.4%)的研究人群在随访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计算在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体力活动后,观察IFG、Hb A1c与随访发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在607例研究人群中(平均年龄66.2岁,男性41.8%),经过5年的随访有29例进展为糖尿病。在调整后的Cox回归分析中,基线IFG人群相比于基线FPG100 mg/dl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RR为4.303(3.119~5.936),而基线仅Hb A1c增高人群相比于Hb A1c5.7%的人群,其发生糖尿病的RR值为2.648(2.117~3.314)。而同时考虑IFG、Hb A1c后,仅有IFG的人群、仅Hb A1c增高的人群、同时合并IFG、Hb A1c增加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3.603(2.526~5.137)、5.646(3.964~6.751)、10.098(6.160~16.551)。结论老年人群同时患有IFG、Hb A1c增加,其随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也增加。如果同时检测FPG、Hb A1c有助于筛查有糖尿病高危风险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年女性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评价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构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面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方法 入选1998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9年间在我院临床疑诊冠心病、年龄40~79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5685例.根据年龄分为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以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中年女性的分布情况、冠心病的检出率、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特点、肾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结果 ①中年女性与同龄男性比较:血脂异常患病率女性(75.68%)显著低于男性(88.80%)(P<0.01);高血压患病率女性(59.42%)显著高于男性(50.66%)(P<0.01);糖尿病患病率女性(30.47%)与男性(3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陈旧心肌梗死患病率女性(11.48%)显著低于男性(42.50%)(P<0.01);脑卒中患病率女性(5.01%)与男性(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肾功能下降患病率女性(1.71%)低于男性(2.87%)(P=0.07).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检出率女性(36.64%)显著低于男性(69.10%)(P<0.001);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中年女性组比男性轻(P<0.01);介入治疗比例(58.87%)低于男性(67.08%)(P<0.01).肾动脉狭窄检出率女性(8.62%)高于男性(4.97%)(P<0.05).②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比较: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陈旧心梗、脑卒中、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肾动脉狭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老年女性组(P<0.01).结论 在临床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中年女性血脂异常、陈旧心梗患病率、冠心病检出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介入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