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OT的目的在于评价高血压病人舒张压水平的理想降压目标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潜在效益。病人和方法 26个国家的18790例高血压病人进入研究,平均年龄615(50~80)岁,平均舒张压14(133~153)kPa[105(100~115)mmHg],平均随访38(33~49)年。随机分为:①目标舒张压≤12kPa(90mmHg)组6264例;②≤113kPa(85mmHg)组6264例和③≤107kPa(80mmHg)组6262例。同时随机双盲分为阿司匹林组(75mg/d)9399例和安慰剂组9291例。所有病人均口服长效非洛地平(Felodipine)5mg每日1次,如未达到目标舒张压;第2步加用血…  相似文献   

2.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卡托普利为对照 ,探讨卡维地洛对国人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按 1999年WHO标准诊断高血压病 1~ 2级患者 112例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卡托普利组 ,男6 8例 ,女 4 4例 ,平均年龄 (5 1± 7 5 )岁。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肾病及糖尿病。 (2 )方法 :入选对象停用一切药物 2周 ,卡维地洛组给口服卡维地洛 10mg ,每天 2次 ,卡托普利组给卡托普利 12 5mg ,每天 3次。 6周后坐位血压≥ 14 0 / 90mmHg(1mmHg =0 133kPa)加倍剂量至 12周。测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素氮…  相似文献   

3.
国产伊贝沙坦与进口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国际上兴起的新一代降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为高血压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比较国产伊贝沙坦与进口缬沙坦降压疗效。1 临床资料5 9例未经治疗或停药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进入为期 1~ 2周的安慰剂导入期 ,符合条件的病人共 48例进入试验观察组 ,年龄 6 0~ 75岁 ,坐位舒张压 95~ 110mmHg(1mmHg =0 .133kPa)、收缩压≤ 180mmHg ,性别不限 ,无严重并发症 ,并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 2 4例 (15 0~ 30 0mg/d) ;缬沙坦组 2 4例(80~ 16 0mg/d)。每周随访…  相似文献   

4.
[英 ]/CasesA…∥KidneyInt 2 0 0 0 ,5 7( 2 ) 664~ 670 尿毒症患者慢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不明 ,学说众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两种扩血管物质 ,一氧化氮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血液透析患者慢性低血压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2 8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为 3组 :①低血压组 9例 (近 3个月透析期间至少有 80 %的测量的收缩压≤ 1 0 0mmHg定义为慢性低血压 ,1mmHg=1 3 3kPa) ;②血压正常组 1 0例 (血压≤ 1 45 / 90mmHg为正常血压 ) ;③高血压组 9例 (血压持续 >1 45 / 90mmHg…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高血压联盟(ISH) (1999)公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建议将高血压定义为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收缩压≥ 18 6kPa(140mmHg ,1mmHg =0 133kPa)和 (或 )舒张压≥ 12 0kPa(90mmHg) ;既往有高血压史 ,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 ,亦应诊断为高血压。将收缩压≥ 18 6kPa(140mmHg)和舒张压 <12 0kPa(90mmHg)者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指治疗计划包括生活方式措施和足够剂量的药物联合应用后 ,不能使典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  相似文献   

6.
[英 ]/SakataK…∥AmHeartJ 1 999,1 3 7 1 0 94~ 1 0 99 本研究旨在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纤溶参数的影响。方法  46例 40岁以上的男性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提示冠状动脉无痉挛且心功能正常而作心导管检查。病人随机分为 :①依那普利组 5~ 1 0mg/d ,( 5 9± 1 0 )岁 ,2 2例 ;②尼群地平组 5~ 1 0mg/d,( 60± 8)岁 ,2 4例。另选 2 0例冠状动脉、左室功能和血压均正常的男性为对照组 ,( 60± 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糖尿病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多项国际研究显示脉压升高比单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结合 2 0 0 1年干部体检 ,观察了中老年人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水平与冠心病患病关系的情况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参加体检人数 1986例 ,男 1883例 ,女 10 3例。平均年龄 (6 8.93± 0 .35 )岁。体检医生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 ,连续测量血压 3次 ,取平均值 ,根据收缩期血压 (SBP)水平分为4组 ,即血压 <12 0mmHg(1mmHg =0 .133kPa)、12 0~ 139mmHg、14 0~ 15 9mmHg、≥ 16 0mmHg。在上述每组中 ,按脉压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国家联合委员会和WHO高血压国际协会认为 ,所有接受高血压治疗病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 4 0mmHg( 1mmHg=0 1 3 3kPa)以下 ,舒张压应控制在 90mmHg以下 ,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者的血压应降至 1 3 0 / 85mmHg以下。但调查发现 ,临床上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达到要求者不足 3 0 %。本研究评价了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病死亡的预后价值。方法 将于 1 972年~ 1 988年期间进行检查、已接受降压治疗的 471 4例男性高血压病人列为研究对象。获得病人接受降压治疗后的血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某项欧洲收缩期高血压试验资料,以确定是否长期服用尼群地平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不同作用。方法 受试者年龄≥60岁,坐位收缩压213~29.2kPa、舒张压<12.7kPa,且站位收缩压≥18.7kPa,接受随机双盲实验。随机分为治疗组或安慰剂组,分别单独或联合逐渐滴定药物以降低患者坐位收缩压至少267kPa,使其低于200kPa。治疗组开始用尼群地平10~40mg/d,需要时联合或代以依那普利5~20mg/d,或氢氯噻嗪125~25mg/d,或两药共用。在对照组,给予配对安慰剂丸剂。心脏终点包括致命和非致命心力衰竭、致命和非致命…  相似文献   

10.
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是导致儿童蛋白尿及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炎综合征及FSGS患儿的病程、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出现水肿、2 4h尿蛋白排泄量大于 3 0mg/kg ,血清胆固醇浓度大于 6 465mmol/L。 1 2岁以下凡舒张压或收缩压超过 95%同龄段的正常儿童血压及 1 2岁以上血压高于 1 4 0 / 90mmHg( 1mmHg =0 1 3 3kPa)判定为高血压。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同龄健康儿童正常水平则判定为肾衰竭 ,血清肌酐水平超过同龄健康儿童正常水平上限 5倍或患儿需接受透析治疗则…  相似文献   

11.
把高血压降下来 降压目标 :所有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均应降至 14 0 90mmHg(1mmHg =0 133kPa)以下 ,最好能降至正常血压 (<130 85mmHg)或理想血压 (<12 0 80mmHg)水平 ,中青年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要降至 130 85mmHg以下 ,老年人高血压至少降至正常高值 (130~ 139 85~ 89mmHg) ,但降压勿过快过低。高血压病要长期、确切、稳定降低高血压。把高血糖降下来 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良好(空腹血糖 4 4~ 6 1mmol L)、一般 (空腹血糖 6 2~7 0mmol L)、不良 (空腹血糖 >7.0mmol L)。长期…  相似文献   

12.
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 (NT)是两种重要的血管活性多肽 ,二者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拟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PY、NT水平的变化及 2 4h动态血压水平和血浆NPY、NT水平的相关关系 ,探讨二者与高血压病发病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 0mmHg (1mmHg =0 .133kPa)和 (或 )舒张压≥ 90mmHg]的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2 2例 ,其中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为 5 1~ 88(6 5± 9)岁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另选择 2 3例 (男 14 ,女 9)体检健康的健康志愿…  相似文献   

13.
对象为 62例患者 ,其中男性 3 0例 ,女性 3 2列 ,年龄从5 5~ 85岁。这些患者选自 1998-0 1~ 2 0 0 0 -12住院病人。选择肺心病患者按照WTO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高血压的诊断。其中Ⅰ期 16例 ,Ⅱ期 3 0例 ,Ⅲ期 16例。  受试前停用一切降压药以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5~ 7d并测肺功能。首剂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阿斯特拉制药公司产 ) 5mg每日早晨 (7:0 0~ 8:0 0 )服药。服药后每 6h测定血压 1次。至第 7d ,降压效果不佳时 ,剂量增至10mg/d。 14d后 ,如果临床收缩压 >14 0mmHg和 (或 )临床舒张压 >90mmHg(1mm…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栓塞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期诊断困难 ,病死率高。本文报道 2例以急性右束支阻滞为首发心电图改变的急性肺栓塞。  例 1 患者男性 ,6 3岁。临床诊断为肺癌 ,查心电图正常范围。活动时突然呼吸困难 ,头晕 ,血压 70 / 5 0mmHg(1mmHg =0 133kPa) ,呼吸 36次 /min ,心率 136次 /min ,双肺哮鸣音 ,心电图示右束支阻滞 ,血气分析 :pH值7 36 ,P0 2 46 7mmHg ,PCO2 35 8mmHg ,给予高浓度吸氧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无改善 ,静脉注射毛花甙丙 0 4mg心率无下降 ,静脉滴注多巴胺血压无回升 ,1h…  相似文献   

15.
标  题 糖尿病适度血压控制试验作  者 该项目研究组  研究疾病 糖尿病。目  的 评价严格及中度血压控制对伴有Ⅱ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或血压正常的病人的肾病及心血管、视网膜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设  计 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病人资料  772例Ⅱ型糖尿病病人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随  访  5年。治疗方案 随机化分为严格及中度血压控制 ,严格控制组的血压目标为舒张压 75mmHg ,中度控制组平均舒张压为 80~ 89mmHg。病人接受缬沙坦 80mg ,如需要加至 16 0mg/d以达到目标血压 ,如血压需下降更多 ,…  相似文献   

16.
盐酸西布曲明 (Sibutramine)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肥胖症 ,多数耐受性良好 ,但可使血压正常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0 .13~ 0 .4kPa。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 ,包括筛选阶段、2~ 10周的安慰剂治疗阶段及 52周的西布曲明治疗阶段。仅在研究开始对患者进行 1次普通饮食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人数为 2∶1( 150∶74 )。治疗组起始剂量每日 5mg ,每 2周增加 5mg ,至每日 2 0mg维持至结束。纳入标准 :年龄 >18岁 ,体重指数 (BMI) 2 7~ 4 0kg/m2 ,高血压史>12个月并药物控制理想 ,除常用的钙…  相似文献   

17.
雷米普利 (Ramipril)肾病治疗研究 (REIN)发现 :2 4h尿蛋白≥ 3g的肾病患者口服雷米普利后肾小球滤过率 (GFR)下降速度减慢 ,出现血清肌酐倍增和末期肾衰竭 (ESRF)的综合危险减少。为评价长期雷米普利治疗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和透析需求的影响 ,作者进行了REIN随访研究。方法  97例病人REIN结束后进入随访研究。原雷米普利组 5 1例继续服用雷米普利 ,原安慰剂加常规抗高血压药物组 46例在首次随访后改服雷米普利 ,每日 1 2 5mg ,若舒张压未达到 90mmHg( 1mmHg=1 3 3kPa)以下 ,则逐步增至每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 ,而不是心肌梗死。在临界性高血压的死亡病例中 ,致死性脑卒中占4 2 .5%。虽然中国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西方人群 ,但缺血性卒中仍占致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的主要部分。中国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160mmHg ( 1mmHg =0 .133kPa) ,舒张压 <95mmHg]在 60~ 90岁的人群中占6% ,在 70~ 90岁人群中占 2 % ,80~ 89岁人群中占 19%。1988年Syst China协作组开始进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旨在观察抗高血压治疗能否减少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是研究肺功能Ⅳ级 (WHO分级 )肺动脉高压患者用波生坦 (Bosentan)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并比较 1 2 5及 2 50mg每日 2次给药的疗效。方法 应用抗凝药物、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仍有症状的肺功能Ⅲ或Ⅳ级重度肺动脉高压(原发性或伴有结缔组织疾病如硬皮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进入本研究。入选标准 :基线6min行走距离 1 50~ 450米 ,静止平均肺动脉压 >2 5mmHg( 1mmHg =0 1 3 3kPa) ,肺毛细管楔压 <1 5mmHg,肺血管阻力 >2 40dyn·sec 1 ·cm 5。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分配患者接受安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氯沙坦(losartan)50~100 mg,每日1次,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24小时降压效果。 方法:轻、中度EH患者 33例,服用 2周安慰剂,坐位舒张压仍在 95~114 mmHg(1 mmHg=0.133 kPa)者予氯沙坦50 mg/d,服药 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氯沙坦增加至 100 mg/d,氯沙坦治疗疗程共 6周。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2、4、6周末测诊室血压,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6周末应用ABPM。 结果;氯沙坦治疗6周,降压总有效率为87.5%;24小时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不伴有心率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值分别为52.9%和63.6%。能明显降低血尿酸(P<0.05)。除1例因头晕中途退出研究外,余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氯沙坦 50~100 mg,每日1次能平稳、有效地控制 EH患者 24小时血压,且患者总体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