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压控制率低的具体原因,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门诊就诊病人随访资料完整的1083例中血压未控制的833例作为随访对象,平均年龄(53.5±10.5);给予增加原药物剂量和(或)加服另一种降压药物。结果随访治疗后平均血压从(163.2±23.1/103.2±10.5)mmHg,下降到(141.9±15.4/90.7±11.2)mmHg,下降了21.3/12.5mmHg(P<0.005),血压达标者有382例,达标率45.9%。增加药物剂量有246例(29.5%),增加药物品种587人(70.5%)。不遵守、部分遵守医嘱的有548例(65.8%),其原因有降低血压治疗的认识不足、经济困难、疗效差、用药不方便、医生方面因素。结论针对上述不遵守、部分遵守医嘱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对策将明显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子的中重度高血压病人中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在广州荔湾区2个卫生服务站收治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各70人,常规治疗并无特殊方案),治疗组接受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治疗,并接受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以及定期随访,对照组按高血压病系统管理,定期随访鼓励坚持服药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基础收缩压(179.4±14.1)mm Hg,舒张压(101.3±8.1)mm Hg,总胆固醇(6.4±1.5)mmol/L,甘油三酯(1.7±1.1)mmol/L,血尿酸(438.0±110.3)μmol/L,血糖(6.2±1.3)mmol/L.治疗3年后收缩压(138.0±9.1)mm Hg,舒张压(78.8±5.5)mm Hg,总胆固醇(5.3±1.2)mmol/L,甘油三酯(1.6±0.9)mmol/L,血尿酸(342.9±94.9)μmol/L,血糖(5.2±1.3)mmol/L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1%(治疗组),16%(对照组).治疗组有1例因心脑血管病入院及死亡(1.4%),对照组有12例因心脑血管病入院(17%),4例死亡(5.7%),治疗组明显减少心脑血管死亡及入院率(P<0.01).结论良好血压控制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饮食治疗是控制高血脂等心脑血管危险因子的基础,应该全面推行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以控制迅速增加的高血压患病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术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肾动脉支架术对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患有高血压的67例肾动脉明显狭窄(管腔内径减少≥70%)的患者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术后行血压及血肌酐(SCr)的长期随访.结果 患者67例植入77枚支架均获成功.所有患者均随访血压及肾功能,平均随访时间(18±6)月,随访患者的收缩压由(171±23)下降至(160±20)mm Hg,P<0.05,舒张压由(95±14)下降至(85±13)mm Hg,P<0.01;降压药物的种类显著减少[由(2.7±1.6)下降至(1.9±1.4)种,P<0.01].术前肾功能正常者(SCr<130μmol/L)术后血压下降最为显著[收缩压由(176±33)下降至(159±26)mm Hg,P<0.01,舒张压由(98±15)下降至(83±15)mm Hg,P<0.01].而术前肾功能受损者(130≤SCr≤350μmol/L)术后血压无明显改变.术后随访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有助于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血浆内皮素1(ET-1)及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影响.方法 入选5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给予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4周,如血压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 Hg和舒张压<90 mm Hg),继续原剂量治疗4周;如血压未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将药物剂量加倍继续治疗4周,观察血浆ET-1、CECs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口服伊贝沙坦2周末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154.0±12.8/96.3±2.0)mm Hg vs治疗后(130.4±10.8/84.5±9.5)mm Hg,P<0.01],治疗2、4、6、8周末血压间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ET-1和CECs显著下降[ET-1:治疗前(37.5±9.5)vs治疗后(29.7±12.1)ng/L,P<0.01;CECs:治疗前(6.7±3.6)vs治疗后(4.4±2.8)106 cells/L,P<0.01].结论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伊贝沙坦有效降压的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6年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影响.方法 入选标准:有脑血管病病史;患者能到门诊随访;知情同意;无研究药物治疗的明确适应症及禁忌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吲哒帕胺治疗组和相匹配的安慰剂对照组,双盲治疗4年,开盲后开放治疗2年,共随访6年.研究主要终点是脑卒中.终点委员会专家独立评估可疑脑卒中等事件.结果 患者1399例进入随机双盲研究,治疗组702例,对照组697例.患者基线特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平均年龄为64岁;男性占70%;有脑出血史为18%;脑梗死史为76%;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为9%;冠心病史为21%;糖尿病为11%.两组平均血压分别为(145.9±20.4)/(87.1±11.1)mm Hg与(145.6±20.4)/(87.8±11.6)mm 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净下降12.5/5.3 mm Hg,开放治疗2年净下降9.2/4.7 mm Hg,随访6年血压平均净下降10.5/5.0 mm 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脑卒中发生(9.5%)较对照组(20.2%)危险下降53%(P<0.01);开放2年脑卒中危险下降25%(P=0.19);随访6年脑卒中危险下降46%(P<0.01).结论 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是有益的,可减少脑卒中再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此研究主要目的是调查西藏海拔4 000米以上地区藏族居民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本研究选择西藏当雄县平均海拔4 300m的34个生产组,纳入所有18岁以上居民,通过入户调查测量血压,登记有关信息及高血压治疗情况。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高血压定义为动脉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 Pa),舒张压≥90mm 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 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8户牧民,1 565人。基线平均年龄(44.3±16.3)岁,男性占44.7%。平均收缩压为(131.7±24.6)mm Hg;平均舒张压为(81.7±15.4)mm Hg。高血压患病率为37.4%。在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2级者占7.7%,高血压3级者占8.6%。高血压治疗率33.3%、控制率11.3%。结论:根据我们对西藏当雄县18岁以上的居民研究发现,西藏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且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肾动脉狭窄病人支架置入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选取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00年3月~2003年12月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208例,分别在术前、术后住院期间、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的病人血压、服用抗高血压药和检测血清肌酐水平,记录手术并发症及随访病人的临床不良事件.结果 208例共254条肾动脉成功放置了支架,主要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1.9%.随访期血清肌酐从术前(189±6) μmol/L,下降至(146±5) μmol/L(P=0.007),血压从术前(163±12)/(101±9)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至(136±11)/(76±7) mm Hg(P=0.02).结论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阜新县选取原发高血压患者5292例,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干预组);干预组以阶梯式加药方式给予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及卡托普利,观察药物的降压效果及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 5292例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至随访结束共有308例失访(失访率为5.8%).进入队列的4984例完成各种指标检测,其中干预组2530例,对照组2454例.经过健康教育及药物干预后,干预组平均血压下降16.1/9.4 mm Hg(1 mm Hg=0.133kPa),对照组平均血压下降6.7/3.5 mmHg.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33.1%比15.1%,P<0.001).药物干预后,干预组比对照组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减少57.3%,总脑卒中发病风险减少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两组人群的严重低血钾发生率及新发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噻嗪利尿剂为基础的低成本降压方案,降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显示良好的价效比,适合在中国农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血压专病门诊患者血压控制及糖代谢调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专病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血糖现状和危险因素分布.方法 在全国127家医院的高血压专病门诊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门诊顺序入组的32 004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病史询问、血压测量及生化血检查,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 (1)血压达标率(< 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全部人群达标率为26.8%.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卒中的达标率分别为27.7%、30.0%、25.4%和21.3%.(2)接受调查的全部受试者的血压均值为(151 ±13)/(92±10)mm Hg,未服用降压药物3424例(10.7%).药物治疗者28 580例(89.3%).单药治疗19 818例(69.3%),联合用药治疗8762例(30.7%),使用最多的药物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其次为钙通道阻滞剂.(3)高血压患者中有70.3%存在糖代谢异常,仍有20.2%未服降糖药物,这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84%.(4)患者的危险分层:低、中危占16.0%,高危和极高危分别占48.0%和36.0%,其中有50.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与靶器官损害,49.0%患者并存其他临床疾病.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联合治疗的比例较低并是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之一,血压控制率不足30%;高血压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普遍存在,有更多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有效的血压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患者关系。方法对青、中年男性(45~59岁)患者随机80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睡前、醒后血压测定的比较,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为OSAHS组,合并高血压者为高血压组,反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和睡眠前、后血压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组醒后血压158.27±19.12/105.82±14.35 mm Hg,比睡前136.61±17.62/90.32±13.2mm Hg,明显升高。OSAHS组醒后血压为148.32±16.33/96.22±12.24 mm Hg,比睡前132.61±17.62/86.31±13.2mm Hg明显升高,较对照组睡前血压121.78±11.56/75.35±9.62 mm Hg及醒后血压126.32±8.32/78.22±10.56mm Hg明显升高(P<0.05),OSAHS组低氧饱和度(SaO2%)61.25±17.68较对照组83.59±5.87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组低氧饱和度(SaO2%)56.21.±15.26。结论 OSAHS是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OSAHS与肥胖互为因果,肥胖又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测及综合管理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解放军总医院西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远程监测管理组(84例)和对照组(88例),远程监测管理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测及综合管理模式进行延续管理,主要包括门诊诊断评估、远程血压监测、远程健康教育、远程指导,对照组沿用传统门诊随访模式。3个月后比较清晨血压及清晨血压达标比例、血压昼夜节律分型和血压标准差的变化。结果 3个月后,远程监测管理组清晨血压从(149.1±10.3)/(90.4±10.5)下降至(134.2±9.0)/(82.9±5.8)mm Hg,清晨血压达标人数由6例(7.1%)上升至46例(54.8%),对照组清晨血压从(149.4±15.0)/(90.0±12.4)下降至(141.6±10.2)/(87.0±5.7)mm Hg,清晨血压达标人数从5例(5.7%)上升至17例(19.3%),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程监测管理组干预后杓型血压由35例(41.7%)增加至56例(66.7%),对照组由38例(45.2%)增加至42例(47.7%)(P0.05)。远程监测管理组的24h、白天、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远程监测管理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相比对照组,各血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门诊随访模式,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测及综合管理指导能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降低清晨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患者关系。方法对青、中年男性(45~59岁)患者随机80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睡前、醒后血压测定的比较,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为OSAHS组,合并高血压者为高血压组,反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和睡眠前、后血压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组醒后血压158.27±19.12/105.82±14.35 mm Hg,比睡前136.61±17.62/90.32±13.2mm Hg,明显升高。OSAHS组醒后血压为148.32±16.33/96.22±12.24 mm Hg,比睡前132.61±17.62/86.31±13.2mm Hg明显升高,较对照组睡前血压121.78±11.56/75.35±9.62 mm Hg及醒后血压126.32±8.32/78.22±10.56mm Hg明显升高(P<0.05),OSAHS组低氧饱和度(SaO2%)61.25±17.68较对照组83.59±5.87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组低氧饱和度(SaO2%)56.21.±15.26。结论 OSAHS是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OSAHS与肥胖互为因果,肥胖又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94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入组本研究,随机接受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治疗.卡维地洛组起始剂量为10 mg,2次/d,美托洛尔组起始剂量为25 mg,2次/d,2周后根据舒张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期间为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药物治疗两周后血压开始明显下降(P<0.01),卡维地络组比美托洛尔组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下降分别为[(18.5±15.2)、(13.5±7.9)mm Hg,P<0.01]及(5.9±13.1)次/min(P<0.01),降压总有效率达80.4%;与美托洛尔相比血压、心率降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血脂、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卡维地洛用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98例诊室血压正常的女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女性正常血压者20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24h动态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48.5%vs 39.5%)、脑血管病(51.0%vs 40.5%)和肾病(15.2%vs 8.5%)及颈动脉硬化(65.7%vs 26.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1.18±0.31)mmvs(0.81±0.24)mm,P=0.003]。高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159.1±13.2)mm Hg)vs(141.3±11.3)mm Hg,1mm Hg=0.133kPa],夜间收缩压标准差[(15.9±3.1)mm Hg vs(9.5±1.2)mm Hg]及夜间收缩压血压负荷[(41.4±2.2)%vs(21.3±2.6)%]明显增高,夜间舒张压标准差[(9.1±4.1)mm Hg vs(6.2±2.3)mm Hg]及夜间舒张压血压负荷[(34.7±11.2)%vs(22.6±11.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压变异性增大,夜间血压增高及血压负荷的增加是女性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男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45例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年龄(44.7±4.5)岁,血压水平为收缩压(SBP)≥140 mm Hg且<18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且<110 mm Hg,给予伊贝沙坦(150~300)mg/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性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伊贝沙坦治疗12周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增加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17.3±2.8 vs 18.3±2.4,P<0.05)和每月性交次数(5.7±1.9vs 7.6±1.8,P<0.01).不良反应仅2例患者略感头晕.结论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男性性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特点。方法选择在我院高血压科诊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分为4组:单纯高血压组34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35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HS组25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32例。对研究资料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4组患者日间、夜间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探讨夜间血压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日间、夜间平均血压(144.7/100.3±12.5/10.0 mm Hg,136.5/91.1±13.3/9.5mm Hg)较单纯高血压组(131.2/92.4±15.6/8.6 mm Hg,124.9/84.7±18.3/11.7 mm Hg)明显升高(P<0.05),而高血压合并轻、中度OSAHS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的日间血压、夜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患者日间血压变异性(13.0/10.5±3.0/2.0 mm Hg)较单纯高血压组(11.3/9.3±3.2/1.8mm Hg)明显增加(P<0.05),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夜间血压变异性(12.6/12.4±4.2/4.2 mm Hg)与单纯高血压组(12.1/9.9±2.8/2.3 mm Hg)、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11.3/10.0±2.8/3.0 mm Hg)、高血压合并中度OSAHS组(11.9/9.4±3.6/2.5 mm Hg)比较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是影响OSAHS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和舒张压变异的重要因素(B=-0.103,P<0.00;B=-0.086,P<0.003)。结论高血压患者如合并重度OSAHS,全天血压水平均明显增高,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夜间缺氧是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夜间血压变异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1999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南》)危险分层为高危和极高危组的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以血压<140/90 mm Hg作为目标血压,观察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对高危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患者763例确定危险分层入选后,随机进入目标治疗组(n=382)和对照组(n=381).目标治疗组在高血压专科门诊定期随访,按5步法治疗方案,直到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为止.对照组在普通门诊治疗.测定基线和治疗后的血清肌酐浓度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在平均4.4年随访期间,目标治疗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为(133.8±6.6)/(79.7±5.5)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151.7±12.7)/(87.7±8.0)mm Hg,P<0.01].尽管两组治疗强度不同,但两组间使用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比例相似.共有526例患者复查血清肌酐1次以上.目标治疗组(n=304)血清肌酐由(90.9±29.1)降至(87.0±26.1)μmol/L,下降4.5%(P=0.006);对照组(n=222)则由(91.6±30.1)增至(96.4±46.4)μmol/L,增加5.2%(P=0.074),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目标治疗组血清肌酐清除率由(67.5±21.9)升至(70.0±22.3)mL/(min·1.73 m2),升高4.5%(P=0.019);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66.9±24.2) vs (67.3±27.6)mL/(min·1.73 m2),P=0.737].结论 与一般治疗相比,长期严格控制血压能降低高危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肌酐,并提高血清肌酐清除率.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仍不满意,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则更低,分别为9.3%和27.4%[1]。各国相继更新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了强化血压管理,强调合理联合治疗的理念。《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建议,血压160/100 mm Hg(1mm Hg=0.133 k Pa)、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 Hg和(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分析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小样本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7%.与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白昼动态血压<135/85 mm Hg)组相比,隐性高血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4.8 mm Hg(CI 5.6~24.0 mm Hg)、9.1 mm Hg(CI 3.1~15.1 mm Hg)、14.0mm Hg(CI 5.8~22.2)及4.2(CI 0.6~7.8 mm Hg),增强指数增加11.9%(CI 2.8%~20.9%).虽然隐性高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经年龄、性别及身高调整后,两组的白昼动态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强压及增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偶测血压正常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20.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促进与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综合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深圳市盐田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3例)和干预组(462例),进行健康教育,增加饮食、运动、卫生行为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随访三年.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卫生行为有明显改善,血压控制情况良好.基础收缩压(156.6±13.4)mm Hg,舒张压(97.29±10.21)mmHg.总胆固醇(6.5±1.3)mmol/L,甘油三酯(2.3±1.3)mmol/L,血糖(6.2±1.5)mmol/L,综合干预3年后收缩压(135.16±9.84)mmHg,舒张压(84.36±8.14)mmHg,总胆固醇(5.2±1.1)mmol/L,甘油三酯(1.7±1.1)mmol/L,血糖(5.3±1.3)mmol/L,较综合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以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