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山东省两乡村急性农药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近年来农民接触农药和急性中毒的情况。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询问并记录山东省两乡村农民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触农药及中毒情况。结果两村共调查254户1000人,其中农业劳动力484人,接触农药353人。甲村以种植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农民主要使用有机磷和杀虫双等杀虫剂;乙村以种植棉花、玉米和小麦为主,农民主要接触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两村农民喷洒农药后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损害及一般症状的共83人。根据WHO的病例定义,符合急性生产性有机磷中毒者34例、急性生产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1例。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率为9.9%(35/353);可疑农药中毒者35例;意外事故和自杀接触有机磷中毒者各1例;农药引起的接触性皮炎13例。引起中毒的农药品种以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等有机磷类为主。结论生产性农药中毒和农药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生人数仍居高不下,但程度相对较轻。应加强对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的指导,加强农村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监测和报告。  相似文献   

2.
急性硫化氢中毒四例调查朱东泽顾群我市某化工厂生产农药1605,1996年7月4日凌晨发生1起生产性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中毒的4人中有1人死亡,另外3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疲乏、眼及咽喉部刺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经吸氧、输液、抗炎及地塞米松点眼等...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2001-2008年急性农村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1-2008年上报的急性农药中毒发病状况,为控制和减少湖南省急性农药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 方法运用回顾性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上报的急性农药中毒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统计各年度、地区、性别、年龄和农约品种中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发病状况. 结果 2001-2008年期间,湖南省共上报急性农药中毒病例2 910例,其中生产性中毒763例,死亡19例,病死率2.49%,非生产性中毒2 147例,死亡424例,病死率19.74%;男性患者1 585例,死亡232例,女性患者1 325例,死亡211例;农药品种以杀虫剂居首(2 582例)占88.73%. 结论湖南省急性农药中毒危害不容忽视,预防的重点是合理地使用农药,逐步加强农药购销管理,提高广大农村人群职业安全卫生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江都市1997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江都市共上报农药中毒病人209例,其中女性154人,男性55人;生产性农药中毒27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82人。在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中死亡20人。在所有农药中毒病人中年龄最小者为8个月,年龄最大者为81岁。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农药中毒的时间分布1~3月共发生农药中毒患者38例,4~9月发生140例,10~12月发生21例。发病高峰是在气温较高的2、3季度。2农药中毒的农药种类主要是敌敌畏、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共183例,占87.56%,其它农药中毒26例,占12.44%3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生产性农药中毒共发生27例,均发生…  相似文献   

5.
一起特大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调查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史硕岭石亚先1995年8月22日某镇发生一起中毒人数达450人,死亡3人的特大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农药毒理试验和化学成份分析,认定这是一起主要因生产厂家误将高毒农药作为中毒农药销售,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规律,以拟定管理措施,控制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2006~2011年浦东新区农药中毒报告卡及生产性农药中毒个案调查表,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产性农药中毒人数共179例,男性多于女性,中毒人群年龄多为40岁以上,且以个体农民居多;引起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农药为有机磷,占44.69%,其中又以敌敌畏中毒最多,占有机磷农药中毒人数的41.25%;中毒高峰期发生在7~9月;按中毒原因构成比,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前三位原因是药物沾染衣物、逆风喷药、喷雾器滴漏。结论应加强农药销售、使用的监督,加强40岁以上使用农药人群的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安全使用农药意识,以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生产性巴胺磷中毒15例报告长春市卫生防疫站(130061)张凤兰,赵忠杰,李萍长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大松,马秀娟,李志儒1991年6月长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15人中毒的较严重的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1中毒事故发生概况该厂农药车间首批生产巴胺...  相似文献   

8.
田间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是指施药人员在田间喷洒、使用农药过程中 ,由于操作和防护不当造成的中毒现象 ,在我县其发生率虽较前几年有明显下降 ,但还时有发生。我院作为郊县的一所综合性医院 ,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救治工作。现根据我院对近 3年收治的田间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工作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8~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36例 ,男 35例 ,女 1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 41.2岁。中毒全部发生在夏季 7、8、9月。文化程度 :文盲 6人 ,小学 2 2人 ,…  相似文献   

9.
宜兴市2006—2010年急性农药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宜兴市急性农药中毒情况.方法 对急性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急性农药中毒356例,死亡37例.生产性中毒多发于第3季度,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上的病例近85%;非生产性中毒,女性高于男性,没有明显的高发季度和年龄段.甲胺磷是引起急性农药中毒及死亡的主要农药品种.自服、个体防护不良和误服是急性农药中毒的3大原因.结论 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及加强农药管理等是降低急性农药中毒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前文已明确指出,农药中毒是四川省应该重视的大问题:全省施用农药的人员近1130万人,年生产性农药中毒人数约14~19万,死亡500~4000人。本文对我省农药急性中毒的危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一、研究方法:同“四川省农药中毒及慢性危害调查”。二、结果 1.农药中毒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武汉市农药中毒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市2002至2010年农药中毒登记数据,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至2010年武汉市共发生农药中毒4713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737例,占58.1%,死亡2例,病死率为0.07%;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976例,占41.9%,死亡159例,病死率为8.05%.引起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农药类别是杀虫剂1713例,占70.6%,在杀虫剂中主要是有机磷,且以对硫磷、敌敌畏、甲胺磷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1884例)为主,占68.8%;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则相反,以女性(1319例)为主,占66.8%.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高发年龄为30~59岁(2239例,占81.8%);非生产性农药中毒者的高发年龄为30~44岁和≥70岁组,分别为665例(33.6%)和209例(10.6%).生产性农药中毒高发的地区分布为蔡甸区最高(1016例,占37.1%),其他依次为东西湖区、汉南区和黄陂区.农药中毒发生时间集中在第三季度.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原因主要有防护不良、持续作业时间过长及未执行操作规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为服毒自杀.结论 武汉市的生产性农药中毒高发人群以中年男性为主,中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衢州市农药中毒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衢州市2008至2010年农药中毒的登记数据,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至2010年衢州市共发生农药中毒1222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25例,占18.4%,死亡1例,病死率为0.44%;非生产性农药中毒997例,占81.6%,死亡77例,病死率为7.72%.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172例),占76.4%,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519例),占52.1%.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生产性农药中毒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均以65岁以上年龄组的病例最多,分别为81例(占36.0%)和262例 (占26.3%);农药种类均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结论 农药中毒在衢州市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应引起重视,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要的中毒农药.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永济市1994年发生施用中致农药中毒54例,死亡8例,是该市历年来生产性农药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为汲取教训,查明中毒原因,杜绝中毒死亡事故发生,我们对8名死亡者进行了调查。 8人中男4人,女4人,年龄19~44岁,死亡时间均在7~8月份。致死农药品种有:对硫磷(E-1605)4例;氧化乐果2例;呋喃丹、3911各1例。施药农作物棉花7例,果树1例。中毒及死因;①高浓度配制使用。因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大量上市,治虫效果差,农民一味加大农药的配制浓度和使用量。即使从供销部门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杭州市西湖区农药中毒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5—2013年杭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西湖区农药中毒卡,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3年杭州市西湖区共发生农药中毒139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4例,占17.3%,无死亡病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15例,占82.7%,死亡10例,病死率为8.7%。生产性农药中毒以45~55岁年龄组居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35~45岁年龄组居多。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15例,占62.5%),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70例,占60.9%)。农药中毒季节性比较明显,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致使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农药均以有机磷类为主,分别占58.3%和61.9%。生产性农药中毒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均以农村地区为主。[结论]杭州市西湖区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引起中毒的农药以有机磷类为主,必须加强农药相关知识的普及宣教,加强监管,有效防控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陆春花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30-4832
[目的]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6~2009年南通地区农药中毒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06~2009年南通地区发生农药中毒2 754例,其中死亡207例.总的死亡率7.52%.中毒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中毒多发生在生产性自用和非生产性自服.引起农药中毒农药种类以有机磷占首位. [结论]南通市2006~2009年急性农药中毒由自服和生产性中毒所致,自服中毒的人数超过生产性中毒,杀虫剂和除草剂中毒病例数居前2位.杀虫剂中又以有机磷中毒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6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性检测甲状腺激素,发现对判断中毒程度及预后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组:男18例,女48例,年龄20~56岁。生产性接触中毒,1605、甲胺磷各4例,余均为口服吸收中毒,其中敌敌畏22例,甲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合肥市农药中毒的发病情况和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因素,为制定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合肥市农药中毒监测系统报告的1386例农药中毒病例和主动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6年监测农药中毒病例1386例,死亡76例,病死率5.48%;非生产性中毒病例多于生产性中毒,生产性中毒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中毒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例年龄集中在15~55岁;杀虫剂中毒占74.7%,以有机磷农药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第3季度,占89.6%,病例多发地为县域区;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施药者的文化程度、施药时段、工作时间、个人防护状况、农药毒性与中毒关系密切(P〈0.05),生产实行适当的个人防护、选择早晚凉爽时间、工作时间短、使用低毒农药可以有效防止中毒发生。结论预防农药中毒,应采取多部门协作的政府干预策略,提高中毒预警水平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绍兴市2006至2011年急性农药中毒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绍兴市2006至2011年农药中毒报告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至2011年绍兴市共报告急性农药中毒2024例,漏报44例,漏报率为2.1%(44/2086).死亡119例,病死率5.9%(119/2024),其中生产性中毒病死率为1.0%(3/289),非生产性中毒病死率为6.7%(116/1735).女性急性农药中毒1038例(51.3%),男性986例(48.7%),各年度不同性别急性农药中毒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16,P=0.10).2024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平均年龄为(47.0±18.7)岁,其中男性(50.7±19.0)岁,女性(43.4±17.8)岁,男性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P<0.001).生产性中毒289例,占全部病例的14.3%,其中男性生产性中毒22.2%(219/986);非生产性中毒1735例,占全部病例的85.7%.其中女性非生产性中毒93.3%(968/1038).2024例中毒病例的中毒农药为杀虫剂中毒86.7%(1754/2024),除草剂5.1% (104/2024),杀鼠剂3.6%(72/2024),杀菌剂、混合制剂、生物化学农药以及其他4类共占4.6%(94/2024).杀虫剂中有机磷中毒占83.0%(1455/1754).结论 绍兴市非生产性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率较高,且以女性为主,30~ 60岁组人群中毒的构成比较高;中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应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农药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其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 1996~2004年度发生的 6 744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当地使用较多的农药作急性毒性鉴定分析。结果 毒性鉴定分析 112份试样,以低毒为主。744例农药中毒患者,以 18~39岁组为多,占总例数的 59. 34%。中毒多见于第三季度,平均占全年中毒总数的 44. 25%。农药中毒发生与年份、农药品种之间无内在联系。非生产性中毒例数远多于生产性中毒,所引起死亡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预防农药中毒的重点是加强个人防护、加强农药管理及有关科普宣传;进一步研制和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及其防护用品是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县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我们将1983~1988年全县农村农药使用及中毒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选县内医疗单位上报我站记录完整生产性急性农药中毒记录卡200张为依据,根据报表和访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G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