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要点及分析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临床首诊误诊为其他病变而经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共计2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首诊皆诊断为其他疾病,其中10例首诊为阑尾炎,5例首诊为肠痉挛,7例首诊为胃炎,3例首诊为胰腺炎,1例首诊为胆囊炎,2例首诊为肠梗阻;经本科超声探查发现回结肠分布区域肿大淋巴结,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诊断标准,并且排除其他疾病,超声诊断为成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论成人肠系膜淋巴结炎较小儿少见,易被误诊为其他病变,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诊断成人肠系膜淋巴结炎,从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赵楠 《中外医疗》2014,33(7):185+187-185,18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鉴别诊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患者32例,采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对其超声图像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有25例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7例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抗炎症的方法进行治疗,急性阑尾炎采用阑尾切除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采用超声设备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有1例阑尾炎被误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符合率达到96.88%。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种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是进行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治疗提高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曾艳  邹玲 《西部医学》2010,22(10):1915-19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年龄在2~14岁的4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高频超声对其诊断价值。结果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均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其超声诊断准确441例,诊断准确率为91.9%;漏诊24例,漏诊率为5.00%;误诊15例,误诊率为3.1%。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这类疑似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1997年1月~2004年12月淋巴结核误诊为淋巴结炎73例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并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炎96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淋巴结炎误诊淋巴结核组(简称“淋巴结炎组”)与淋巴结核误诊淋巴结炎组(简称“淋巴结核组”)的临床特点如下:淋巴结炎组与淋巴结核组病例数分别为96与73例;男∶女分别为1.1∶1与1∶1.8;平均年龄37.9与43.5岁;有结核病史49例(51%)与8例(10.95%);临床上无症状者分别为38例(39.6%)与42例(57.7%)、发热28例(29.2%)与15例(20.5%)、乏力18例(18.8%)与8例(10…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率不高,症状及体征往往不典型,与儿童急性阑尾炎难以鉴别,易误诊、误治.本文收集1989~1996年经住院治疗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淋巴结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本病的病理形态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现对我院1990~2008年间病理诊断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标本33例回顾总结分析如下已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72例,并在抗炎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72例中65例经过抗炎治疗痊愈,误诊7例,诊断符合率为90.3%。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减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盲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4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4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初诊时误诊15例,误诊率10.26%。结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9.
我院共检出体表转移瘤35例,其中临床误诊14例,误诊为体表良性肿瘤(硬纤维瘤2例,多发性脂肪瘤2例,脂肪瘤1例,神经纤维病2例)及其它疾病(慢性淋巴结炎3例,结核性淋巴结炎1例,囊虫病1例,淋巴肉瘤2例)。其中1例误诊达1年之久。本文就14例体表转移瘤的误诊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误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几年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3例误诊误治的教训。结论:充分认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2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均经临床诊疗或病理确诊。结果:60例淋巴结炎超声均可探及3枚以上肿大淋巴结,22例急性阑尾炎超声探及18例肿大阑尾,诊断符合率81.8%(18/22),漏、误诊4例。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报告7例有食蟹史,做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结合其它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肺吸虫病患者。确诊前误诊为脑血管畸形并出血、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炎、脓胸各1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诊断肺吸虫病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3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3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此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组织学改变复杂,易误诊为其他淋巴结炎和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活检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本病具有自限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19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观察切面淋巴组织因多个融合或单个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灰白色结节或斑块状,病变位于副皮质区或有不同片状核碎片的凝固性坏死灶。结论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临床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有时病变复杂,易误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2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并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以细胞凋亡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淋巴系疾病。以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为主,易误诊。结论病理学诊断是唯一可靠依据。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见显著效果并缩短病程,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数周或数月,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以急性淋巴结炎为主的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典型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热、呕吐。腹痛位置不固定,以右中下腹痛为主,为隐痛或痉挛性痛,过去常常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我们对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抗炎治疗、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06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但应注意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8.
隐性乳癌(OBC),以下简称OBC。临床上较少见,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年5月至今共收治OBC病人6例,全部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淋巴结核,1例误诊为淋巴结炎。本文主要分析OBC的误诊原因并探讨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小儿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小儿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ll例小儿川崎病分别被误诊为麻疹并口腔炎及颈淋巴结炎5例,猩红热并口腔炎及颈淋巴结炎2例,急性口腔炎并淋巴结炎2例,急性口腔炎1例,急性淋巴结炎1例。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①临床医生对小儿川崎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②小儿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o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uitis,HN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多次误诊经过和两次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曾先后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结核,均给予相应治疗无效,分别经淋巴结穿刺和活检后,确诊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HNL临床症状不典型,淋巴结活检尤其是免疫组化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