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患者按病情分为脓毒症组(18例)、严重脓毒症组(21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按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16例)和存活组(37例)。另选取2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及T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CD4+CD25+Treg表达率院脓毒症休克组跃严重脓毒症组跃脓毒症组跃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和CD4+/CD8+水平院脓毒症组跃对照组跃严重脓毒症组跃脓毒症休克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死亡组CD4+CD25+Treg表达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CD8+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脓毒症患者Treg细胞水平增高,可能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所有入选的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CD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PSS患者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CD3-/CD16+56+)、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及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结果 PS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其它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结论 PS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是异常的。T细胞亚群的比例异常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CD3+CD4-CD8-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抑制功能减弱,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可能是引发PS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①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胶质瘤切除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期提供胶质瘤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胶质瘤切除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6+/CD56+、CD3+HLA-DR+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胶质瘤组CD4+/CD8+比值、CD3+CD4+、CD3-CD19+、CD3-CD16+/CD56+和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3+细胞及百分比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CD8+细胞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25+明显升高(P<0.05);与胶质瘤切除术前组比较,术后组CD4+/CD8+比值、CD3+CD4+、CD3-CD16+/CD56+、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3+细胞及CD3-CD19+百分比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CD8+、CD4+CD25+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切除胶质瘤能明显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减少对其他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如同时辅以CD25抗体来清除掉一部分调节细胞也许会更进一步减少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这或许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发病机制及戊乙奎醚预处理对该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经戊乙奎醚预处理的脓毒症患者(观察组)及25例经等量生理盐水预处理的患者(对照组)外周血CD8+CD28-调节性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叉头蛋白p3(Fox p3)的百分含量。选取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空白对照(健康组)。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脓毒症患者的CD8+CD28-调节性T细胞及其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均明显升高(P<0.05)。经过戊乙奎醚预处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预处理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较预处理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8+CD28-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过亢是脓毒症一个重要发病机制,戊乙奎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该细胞的活性而减轻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功能状态,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1和IL-6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结肠癌组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早期结肠癌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化失衡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结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江明 《广西医学》2015,37(1):56-58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的ALL患者进行自体对照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进行上述检查。比较对照组与AL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 ALL患者化疗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5.69±1.3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患者化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较化疗前降低(P<0.05)。ALL患者化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化疗前IL-10和TGF-β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患者化疗后IL-10和TGF-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6例患者化疗前IL-10、TGF-β表达水平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在化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可能与免疫抑制有关,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对ALL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免疫调节剂对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在白癜风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白癜风患者36例,进展期24例,稳定期1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病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给予免疫调节剂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进展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进展期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高于治疗前(P<0.05),略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期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存在异常,使体内免疫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通过调节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调节白癜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浆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入院后进行相关降糖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入院时、入院治疗8周后血浆CD4+、CD4+CD25+T细胞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浆CD4+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25+及CD4+CD25+/CD4+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CD4+细胞水平升高(P<0.05),CD4+CD25+及CD4+CD25+/CD4+比值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4+水平随疗效的增加而增加,CD4+CD25+水平及CD4+CD25+/CD4+比值随疗效的增加而降低,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与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22,P<0.05)。结论:检测CD4+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可客观评价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和意义以及脉冲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其中行PHVHF患者25例。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和d5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为(0.39±0.23%);脓毒症组为(1.72±0.59%);严重脓毒症组(2.72±0.22%);脓毒性休克组(3.55±0.51%),后3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脓毒症组CD3^+、CD4^+和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患者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PHVHF能更有效地降低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表达(P〈0.05),上调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论:CD4^+CD25^+Treg细胞在脓毒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随病情加重,免疫抑制加强。PHVHF可调整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其免疫抑制状态,可作为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70-73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特点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100例作为复发性自然流产组(RSA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正常妊娠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妊娠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复发性自然流产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为(5.06±1.35)%,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0.43±2.59)%(P0.05)。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孕产妇显著降低,提示CD4+CD25+Treg细胞参与了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检测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变化可为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32-36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预测复发及治疗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化疗疗效、不同复发情况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复发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预测患者复发的价值,并进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不同患者随访期间无进展生存的Kaplan-Meier分析。结果 病例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对照组(P0.001);化疗无效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化疗有效患者(P0.001);复发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复发呈正相关(P0.05);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预测患者复发的AUC(95%CI:0.759~0.856)为0.809,敏感性为62.80%,特异性为95.80%,准确性为89.30%,截断值为3.66%。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3.66%组随访期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3.66%组(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呈上升状态,其水平检测对于化疗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预测化疗效果、监测早期复发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袁冬兰  钱华 《海南医学》2012,23(4):11-13
目的 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抗体CD127-FITC、CD4-PECY5、CD25-PE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宫颈癌患者和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n=33,(8.07±2.18)%]比较,宫颈癌组[n=50,(11.15±1.97)%]、宫颈上皮内瘤变组[n=49,(10.61±2.62)%]CD4+CD25+CD127-low均显著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8,P<0.001;t=4.943,P<0.001);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组[n=16,(8.96±0.65)%]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组[n=33,(11.54±2.72)%]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t=4.114,P<0.001);与宫颈癌Ⅰ期组[n=20,(10.34±1.79)%]比较,官颈癌Ⅱ期组[n=30,(11.68±1.97)%]显著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4,P<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正常足月儿组)、14例单纯早产儿(单纯早产儿组)及2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水平。结果正常足月儿组与单纯早产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与正常足月儿组、单纯早产儿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相对增加可能在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后淋巴细胞应答无能及免疫抑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增加(15.9±4.1)%,表达高于正常人(5.91±3.7)%(P<0.00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Treg细胞在食管癌患者中比率明显升高,是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于化疗前1天、化疗结束后第5天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RT-PCR法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将分选的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按单纯Treg细胞组、1∶1混合细胞组,单纯CD4+CD25-T细胞组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Treg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43例胃癌患者化疗前1天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7.63%±6.31%,化疗后降至13.79%±4.82%(P<0.01);化疗后FoxP-3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1);化疗后Treg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由化疗前的54.64%±5.15%下降至24.63%±2.34%(P<0.01)。结论 FOLFOX化疗方案可减少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下调其表面标志物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减弱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诱生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8.
低剂量环磷酰胺对Lewis肺癌小鼠CD4+CD25+Treg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单次注射对Lewis肺癌小鼠CD4+CD25+Treg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CD4+CD25+Treg 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腋皮下,建立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成3组:CTX组、肿瘤组、单纯对照组。采用CTX单次注射,观测各组肿瘤体积动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变化;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Foxp3 mRNA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采用LDH释放法检测脾脏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未治疗肿瘤组相比,CTX治疗可延缓荷19 d 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CTX组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数量低于肿瘤组(P< 0.05);CTX组小鼠脾脏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P< 0.05);CTX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高于肿瘤组(P<0. 05);CTX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比肿瘤组略高,但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CTX单次注射可降低Lewis肺癌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使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脾细胞中CTLs杀伤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对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细胞与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Lewis肺癌细胞与不同浓度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分为4组:实验组Ⅰ(5×105个Lewis肺癌细胞与1×106个淋巴细胞共培养)、对照组Ⅰ(1×106个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实验组Ⅱ(5×105个Lewis肺癌细胞
与2×106个淋巴细胞共培养)、对照组Ⅱ(2×106个淋巴细胞单独培养);Lewis肺癌细胞与
淋巴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采用3个时间点:24、48和72 h;Lewis肺癌细胞培养上清与淋巴细
胞共培养,选择培养上清浓度为20%和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Lewis肺癌细胞与脾淋巴
细胞共培养系统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变化,通过RT-PCR方法检测了共培养对Foxp
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Ⅰ 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Foxp3 mRN
A表达明显增强(P<0.05),实验组Ⅱ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Foxp3 mRNA表达无明
显变化(P>0.05);Lewis肺癌细胞与淋巴细胞培养24及48 h可见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72 h后变化不明显;20%和50% Lewis肺癌细胞培养上清
均可明显提高CD4+CD25+Treg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P<0.05)。结论:肿瘤细胞及其培养
上清可诱导CD4+CD25+Treg细胞数量增加、功能增强,由肿瘤细胞所引起的CD4+CD25+Treg细
胞产生及功能增强可能是肿瘤逃避免疫监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