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人体内环境谈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应当着眼于调整人体内环境.从人体内环境看,其变化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寒热,以及由寒热演化出来的风、湿、燥等,疾病的本质其实就是内环境的改变,由中药四性也可知药物的作用取向,主要是针对内环境的寒热阴阳,因此,中医辨证论治着眼点应当是针对人体的寒热变化来治理人体内环境.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中医病因学的又一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污染广泛地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应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探讨、研究和认识环境污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进而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基本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中医的崭新课题。中医的病因学说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从来没有固定在某一阶段上。从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到清以后,把病因具体归纳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六类,即“六因论”。可见中医病因学说总是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进程中。“六因论”比以往的病因学都更全面、更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  相似文献   

3.
略论王冰对中医病因学的阐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传统病因分类方法的回顾和分析,介绍了王冰的病因学观点,认为王氏病因学不仅病邪内涵丰富,分类包含面广,而且将病因病机有机结合,从病位、致病特点、病性等多角度来说明,还提出情志致病和“气功”的观点,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横向科学理论。系统指被研究客体各种联系的总和,系统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去考察研究的方法。系统是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整体。系统具备3个特征,①它是相互联系的整体;②它可以分为若干基本要素,并以一定结构相联结;③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而且这是一种不同于各要素本身的总体功能。系统的主要原则包括:①整体性原则。②相互联系的原则。③有序性原则。④动态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相似文献   

6.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横向科学理论。系统指被研究客体各种联系的总和,系统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去考察研究的方法。系统是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整体。系统具备3个特征,①它是相互联系的整体;②它可以分为若干基本要素,并以一定结构相联结;③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而且这是一种不同于各要素本身的总体功能。系统的主要原则包括:①整体性原则。②相互联系的原则。③有序性原则。④动态原则。笔者认为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原则在中医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医学是以原始系…  相似文献   

7.
从重视中医思维谈中医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思维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觉地产生并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证思维方法。中医思维的培养是通过有规律地对中医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加强实践来逐渐实现的。然而,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是众多高校中较为复杂的,不仅包括了一般公共课、中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而且还增加了西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与其他的西医院校相比,在相同学制之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番泻叶用于人体体内藏毒者排毒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49例人体体内藏毒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5例和观察组174例,两组均给予正常饮食和适当运动3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番泻叶水治疗。结果:两组排出毒品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短于观察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9.4%,显著高于对照组89.1%(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番泻叶用于人体体内藏毒者排毒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与中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大致属中医文献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之“痹”与“痛”的概念,皆为“不通”所致,即心脏络脉血凝而不流,以致血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有胸痹心痛之谓。然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指出人体内之元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因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等明确表明血瘀的形成与气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学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模块式教学法的模块构建及在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共102名本科生,并按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模块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课堂讲解-医院见习-测试的方法.对2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一的理论考核及临床操作考核,统计实习成绩,对比分析2组教学效果,并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证候辩证准确率、理法方药统一率、西医鉴别诊断掌握率、西医新进展掌握率及授课内容及方法满意率、临床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情感交流与沟通技能等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模块式教学法实现了内科学中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对西医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天人相应探讨人体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环境影响人体并形成人体特征性差异。人体对大气环境的这种长期遗传适应性,是体质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体固有的生物节律得以形成的基础。人体节律、体质与气候适应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体现。事实上适应气候是人体节律、体质形成的基础,气候适应能力又是体质的具体体现。气候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发生、发展,乃至痊愈过程的影响,关键在于机体的自适应调节。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痰热动风、气血两虚、瘀血阻络,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以专病专方为辅。中药止颤汤、熄风定颤丸、平帕汤等有一定疗效;并以中药药理研究为新思路,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认为葛根、丹参、人参等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可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方法对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中医内科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经验;同时,针对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案例库资源不足、案例质量参差不齐,案例库的更新较慢,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性三个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目的在于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分析急诊内科抢救病例,为本地区急诊急救工作的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以及医务防治重点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998~2001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2634例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病种分布及急性中毒患者的病因及年龄、性别分布。结果:1998年急救人数870例,占33.0%,高于其它年份;急救好发年龄为61~70岁,占22.9%;春、冬季发病较多,分别占26.0%、31.5%,高于夏、秋季(20.1%、22.4%);1998~2001年急救患者的病种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较为常见,急性中毒患者469例,其中服用安眠药占40.9%,8~40岁的青年发病较多,其中女性占55.4%。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急救患者的病种分布不同,老年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作为医疗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6.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在肝的疏泄失职而引起刚柔不能相济,进而波及其他脏腑,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以刚柔方法辨证,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刚柔辨证具体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第三学期为期两个月,称为"小学期",主要安排各种实践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结合学生基础,探索了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新模式;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带教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太平御览》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名、病因及治疗。全书共计31种中医内科疾病,内容主要见于疾病部、药部及方术部。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起居不节、先天因素及其他因素。治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其内科疾病资料有百家共鸣、不成体系的缺点,但在研究古代医学文献、丰富医学理论、拓展治疗思路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对颈动脉体瘤病因、临床特征的总结及临床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有效途径。西医予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术中注意保护颈内动脉、颅神经及其分支,避免周围组织损伤;中医围术期应用健脾益气、化痰通络散结合中药干预治疗,以降低术中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本研究患者术后无偏瘫失语、面瘫、声音嘶哑等表现,随访3个月近期疗效良好。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体瘤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