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七通舒胶囊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庭性眩晕患者92例,排除颅内占位病变。治疗组用三七通舒胶囊口服,每次两片,每天3次,同时用异丙嗪口服,每次12.5 mg,每天3次。对照组用异丙嗪口服,每次12.5 mg,每天3次。12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性眩晕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非那根、西比灵、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确诊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进行非那根、西比灵、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观察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63例,治愈5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对照组61例,治愈3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根、西比灵、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可迅速缓解眩晕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茶苯海明、西比灵口服及丹参等活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结果: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异丙嗪治疗眩晕起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治疗前庭系统病变之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应用川芎嗪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1次,并联合西比灵5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25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西比灵治疗前庭系统病变的眩晕症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50例眩晕症患者联合应用异丙嗪、掊他司汀、西比灵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症状轻重不同给予不同治疗方案,重症患者给予:①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根据症状变化情况用1~2次;对呕吐予普鲁卡因溴米那2 ml或胃复安10 mg,肌内注射;②培他司汀NaCl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西比灵每晚1次口服,65岁以上患者5 mg,65岁以下10 mg,10 d为1个疗程;中度患者给予联合应用培他司汀、西比灵;轻症患者单用培他司汀,方法同上。结果:治愈40例,治愈率为80%,好转4例,好转率为8%,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联合应用异丙嗪、培他司汀、西比灵治疗眩晕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盐酸异丙嚷联用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眩晕症患者均行头颅CT(MRI)、颈椎三位片、TCD、脑电图、前庭功能实验及听力检查等排除脑血管疾病、肿瘤、癫痫等,分别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1例,梅尼埃病10例,前庭神经元炎5例,神经官能症2例,联合应用甲氧氯普胺、盐酸异丙嗪,观察疗效.结果:58例患者中,显效40例,占70%;有效18例,占30%.结论:甲氧氯普胺、盐酸异丙嗪联用治疗眩晕症,在排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肿瘤、癫痫等危急症后,有很好疗效,且经济适用,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2~2013-04该院收治的114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异丙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得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d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眩晕、植物神经症状、耳蜗综合征、前庭功能受损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症状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采取相应措施后均消失。结论异丙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我院于1992~1994年间,应用西比灵治疗各种眩晕共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2.3岁。眩晕发作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部分病例有耳鸣以及其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其中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美尼尔病17例,前庭神经元炎11例,药物中毒性眩晕6例,外伤性眩晕5例。  相似文献   

9.
前庭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应用药物缓解症状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复方丹参、倍他司汀、异丙嗪单独应用,都是临床治疗眩晕的常用药物,但未见三者联用的报道。我们采用上述3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前庭性眩晕症,收到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比灵,又名氟桂利嗪,为选择性钙拮抗剂,临床主要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和由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简介如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西比灵能使平滑肌内缺乏足够的Ca2+而松弛,起到减少结肠运动,改善和缓解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的作用。姚桂琴等用西比灵治疗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方法为西比灵每天10毫克,30天为1个疗程,同时停用其他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结果显效2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1.19%。治疗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的毒性反应张厚祥等采用西比灵每天5毫克,疗程2~3周,治疗40例次应用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出现…  相似文献   

1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难治性眩晕症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婉玲 《当代医学》2008,(2):129-130
眩晕症常见的病因有内耳膜迷路积水(美尼氏综合症)、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颈椎病性眩晕)、脑动脉硬化或痉挛、前庭神经元炎等[1].传统的常规治疗包括应用高渗葡萄糖、血管扩张药(654-2、西比灵等)、丹参及抗眩晕药物(眩晕停)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朱鹏程  林振发 《河北医学》2007,13(11):1327-1328
目的:总结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40例颈性眩晕患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联合西比灵口服治疗,与40例应用西比灵口服进行对比观察,对二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组总有效率97.5%,西比灵治疗组总有效率8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比应用西比灵明显提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根据发生眩晕的部位和病因,可将眩晕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因病变部位不同,前庭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为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我院自2007-2008年神经内科、耳鼻喉科65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了BAEP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晓微  薛晓艳 《吉林医学》2009,30(5):454-454
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性眩晕是神经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眩晕分为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因病变部位不同,前庭系统性眩晕又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90例前庭系统眩晕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SD)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赤峰市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全频下降型SD患者20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眩晕分为眩晕组(60例)和非眩晕组(143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纯音测听、视频眼震图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 impulse test, vHIT)检查,并根据治疗前的温度试验和v-HIT结果分为前庭功能正常组和前庭功能下降组,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前庭功能状况。结果 203例患者中,前庭功能正常55例,前庭功能下降148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眩晕组前庭功能异常比率均显著高于非眩晕组(88.3%比66.4%,78.3%比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前庭功能异常比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和非眩晕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功能正常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前庭功能下降组(81.8%比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频下降型SD...  相似文献   

16.
盐酸氟桂利嗪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氟桂利嗪的商品名为西比灵(以下涉及此药用西比灵代替),是选择性的钙拮抗剂.此药的作用机制是阻断过量的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内,从而防止细胞内因钙超载所引起的损伤[1].在临床上,主要预防性治疗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的偏头痛以及由前庭功能紊乱导致的眩晕.  相似文献   

17.
眩晕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我们于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用西比灵治疗21例眩晕患者收效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间应用西比灵治疗的57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对照组,以我院同期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57例患者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76例眩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用异丙嗪治疗,研究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体征积分、DHI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