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阻抗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56例脑外伤患者治疗前、后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WBC和Hs-CRP水平。结果:脑外伤患者治疗后WBC水平为(8.6±4.17)×109/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WBC水平(17.3±5.5)×109/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外伤患者治疗后的WB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脑外伤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治疗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监测脑外伤患者的WBC和Hs-CRP的水平,有利于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12月期间儿科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450例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50例中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0例CRP阳性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能初步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刘坚  何军 《中外医疗》2011,30(9):78-7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肺炎支原体(M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58例MP患儿治疗前后及60例正常儿童的TNF-α和MCP-1水平。结果 MP患儿组治疗前的TNF-α和MCP-1水平与正常儿童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5);MP患儿组治疗后的TNF-α和MCP-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5)。结论动态观察MP患儿的TNF-α和MCP-1的水平变化,有利于MP患儿病情的评估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刘贺临  陆敏  刘岚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57-185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对慢性咳嗽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其引起慢性咳嗽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确诊为慢性咳嗽患儿正规治疗前后IL-2,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用t检测方法与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咳嗽患者治疗前CD8+较对照组降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CD4/CD8较对照组结果有所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1),治疗后CD4/CD8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1)。慢性咳嗽患儿治疗前IL-2,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治疗后(P〈0.01),而治疗后IL-2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TNF-α在治疗后较对照组仍增高(P〈0.05),结论:MP,CP可以诱导慢性咳嗽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并且引起TNF-α,IL-2等炎性因子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其中危重型65例,普通型13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监测入院前、治疗后3 d、7 d血清PCT水平的变化。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PCT水平为(0.63±0.11)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前,危重组患儿血清 PCT水平为(0.81±0.10)ng/mL,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 d、7 d后,所有患儿血清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危重组患儿下降最为明显( P 〈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对判断患儿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伴有降钙素原短期内明显升高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和干预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血液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化疗后测定两组患儿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免疫球蛋白A(Ig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L/M、DAO、ET、TNF-α数值较治疗前升高,IgA数值则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L/M、DAO、ET、TNF-α数值于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数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状况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预防化疗引起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米氮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匹维溴胺联合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肽Y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胀及排便异常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神经肽Y水平分别为(39.8±10.1)ng/L及(52.3±12.4)ng/L,对照组为(39.9±9.8)ng/L及(46.2±11.8)ng/L,两组治疗后神经肽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胺联合米氮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提高患者神经肽Y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斯闻  苑秀军  杨青  王霞  王楠   《中国医学工程》2011,(7):46-47,49
目的探讨血清hs-CRP水平在老年AP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老年AP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7-10d后肺炎痊愈或好转时hs-CR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血清Hs-CRP),并与体温、WB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2.56±1.97)㎎/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15.76±2.94)㎎/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Hs-CRP异常率为100%,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阳性率46.80%,高于体温〉37.5℃的阳性率55.31%,P〈0.05。结论 hs-CRP可作为一项反映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老年AP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CAP患者(老年CAP组)35例,正常对照组18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CAP组患者血清Hs-CRP值明显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CAP组治疗后血清Hs-CR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测定对老年CAP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VWF、IL-6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Hs-CRP、VWF、IL-6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能显著降压,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缬沙坦除降压作用,还具有消炎作用,对于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显著,并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强  高敏  成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85-158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32例患儿入院时的和经抗生素治疗72h后的CRP和WBC计数,以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WBC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例CRP阳性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h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能初步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可指导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并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为CVA治疗提供依据。方法: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糖皮质激素吸入,观察组采用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2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12/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CVA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及糖皮质激素吸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对治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华北石油总医院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56例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供氧、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灌肠、茵栀黄口服。两组治疗前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日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102μmol/L的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102μmol/L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22例(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10例(35.7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102μmol/L的天数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麦惠玲 《海南医学》2010,21(22):75-76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在K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KD患儿76例,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76例KD患儿分为CAL组(30例)和无CAL组(46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取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76例KD患儿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儿童门诊体检时的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CAL组和无CAL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L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L组和无CAL组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CAL组和对照组TNF-α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TNF-α作为一种主要促炎细胞因子,参与了KD炎症/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并与CAL呈正相关,在KD致CAL的预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血清Hcy、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98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7例)空腹血清Hcy水平,应用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其血清NO水平。69例高Hcy血症的冠心病患者(Hcy≥15μmol/L)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仅服用硝酸酯类、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干预组(39例,除基础用药外加用叶酸5mg/d、维生素B12500μg/d口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患者空腹血清Hcy、NO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NO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2,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4周后Hcy水平平均降低了36.4%,治疗前、后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Hcy及NO水平亦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cy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口服叶酸、维生素B12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高Hcy血症者的血浆Hcy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NSE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GM1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并选取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T检测值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并比较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生后24h内及药物治疗7d后抽血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①治疗后CT检查值,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1,P〈0.05);治疗一疗程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出生后28dGM1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3.57,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一疗程、出生后28dNBN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GM1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t=2.01,P〈0.05)。②GM1治疗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③HIE患儿轻度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以重度HIE组升高明显(P〈0.01)。④GM1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SE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GM1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GM1在HIE患儿早期应用可稳定神经元细胞膜,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少NSE的释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MPP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加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3周,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选择同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与健康组比较,IgA、补体C3、C4水平降低,IgM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gA、IgG升高,IgM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C3水平升高,IgM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C4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C3水平高于对照组,Ig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玉屏风颗粒辅助用药治疗可改善、提高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对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预防复发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7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PCT、CRP 水平测定和全血 WBC 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的 PCT、CRP 和 W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感染组的 WBC、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 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可以快速客观地判别儿童感染的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匹多莫德组(n=40)和一般治疗组(n=36)。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同时检测HSP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另取15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的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HSP患儿在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情况,并比较HSP患儿与健康儿童外周血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匹多莫德组和一般治疗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匹多莫德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一般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P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及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gA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匹多莫德组经匹多莫德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gA低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对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过敏性紫癜免疫异常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采用换血方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三种不同血球血浆比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3例,根据不同血球血浆比例随机分为A、B、C组,均给予换血方法治疗,A组采用新鲜全血,B组采用血球血浆1∶1成分血;C组采用血球血浆2.5∶1成分血,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WBC,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Hb及HC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球血浆1∶1,2.5∶1成分血和全血均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但2.5∶1成分血换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高于1∶1成分血治疗患儿,且更接近全血,更适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