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125)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41例(手术组)、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37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44例(对照组)。三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清CA125标本采集,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它两组也分别在入选后第1d、3d和10d取样。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血清CA125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检测值明显低于手术前和未手术组同批次结果(P均<0.05~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血清CA125浓度高表达,手术切除病灶可显著降低后者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表达动态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手术组)、同期住院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37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对照组)44例。3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外周血Cyfra21-1浓度测定,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它两组采样时间均为入选后第1d、3d和10d。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外周血Cyfra21-1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血清Cyfra21-1明显低于手术前检测值和未手术组同批次检测结果(P均〈0.05~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确的外周血Cyfra21-1高浓度表达,手术切除病灶可显著降低其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125)表达动态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手术组)、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37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44例(对照组).3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清CA 125标本采集,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他两组也分别在入选后第1d、3d和10d取样.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血清CA125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检测值明显低于手术前和未手术组同批次结果(P均<0.05~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血清CA125浓度高表达,手术切除病灶可显著降低后者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chip)技术检测57例NSCLC患者术前外周血CEA mRNA;选择单克隆抗体CD31和CD34,采用免疫组化对肿瘤组织进行MVD计数。结果:57例NSCLC患者外周血CEA mRNA阳性表达率为61.4%;CD31和CD34显示的MVD结果分别为(29.7±12.1)条和(38.2±12.7)条,范围分别是10~61条和19~76条。CEA mRNA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NSCLC患者,其肿瘤MVD较高的则更容易发生外周血微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55例(手术组)、同期住院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40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对照组)44例。三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外周血NSE浓度测定,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它两组分别于入选后第1d、3d和10d取样。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外周血NSE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术前检测值和未手术组同次检测结果(P均<0.05~0.01)。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有明显外周血NSE高表达,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前者外周血NSE浓度。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胚抗原 (CE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癌组织和淋巴结中CEA的表达 ,放免法检测同期病人血中CEA浓度。结果 血中CEA浓度异常者仅占 34 .4% ,肺癌组织CEA表达阳性率 76 .6 % ,两者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转移淋巴结CEA表达 6 5 .7%。 3例癌栓CEA表达均阳性。Ⅲ~Ⅳ期患者肺癌组织CEA表达高于Ⅰ~Ⅱ期(P <0 .0 5 ) ,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 ,CEA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 (P <0 .0 1 )。结论 作为肿瘤标志物 ,癌组织CEA表达较外周血CEA浓度对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更有价值。作为细胞粘附分子 ,CEA在癌栓形成过程及肺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极高的类型,在以往的治疗上为手术的禁忌证,仅进行单纯的放化疗远期效果差,生存率低。从2003年9月-2005年9月我科开展术前化疗,对经过1~2周期化疗后的12例Ⅲ~Ⅳ期肺癌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血清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中原医刊》2004,31(23):2-3
目的 :研究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相关的血清中恶性肿瘤相关物质 (TSGF)、癌胚抗原 (CEA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和细胞角蛋白片段 2 1 1(CYFR2 1 1) 4种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比色法 ,AXSYM免疫分析仪 ,IMX微粒子酶免分析仪和Elecsys 2 0 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 64例NSCLC患者 ,3 5例肺良性疾患及 12 0例健康成人血清中的TSGF、CEA、SCC及CYFR2 1 1含量。结果 :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 ,4种肿瘤标志水平均高于正常人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敏感性TSGF最高达 84 3 %。特异性CYFR2 1 1最高达90 8% ,与TSG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与CEA及SC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有效性TSGF与CYFR2 1 1相近。各种组合检测中 ,以TSGF +SCC +CYFR2 1 1组获得的敏感性和有效性最高。结论 :4种肿瘤标志物在NSCLC诊断治疗中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TSGF +SCC +CYFR2 1 1组合后可明显提高N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总结了5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将1997年1月~1998年12月间医院施行肺癌切除手术的N2肺癌病人56例的资料进行总结。全组病人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和28.6%。并就手术中纵隔淋巴结清除必要性、并发症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引(2002.1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目录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专家组成员(附后) 初始评价和临床分期(NSCL-1) 评价和治疗: Ⅰ期(T1-2,NO)和Ⅱ期(T1-2,N1)(NSCL-2) ⅡB期(T3,NO)和ⅢA期(T3,N1)(NSCL-4) ⅢA期(T1-3,N2)和ⅢB期(T4,NO-1)(NSCL-7) ⅢB期(T1-3,N3)和ⅢB期(T4,N2-3)(NSCL-10)  相似文献   

12.
盛新  马耀磊  沈毅 《西部医学》2011,23(12):2399-2399,240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及操作要点进行探讨。结果除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临床治愈。术后1年生存率95.4%(21/22例),2年生存率72.2%(16/22例),3年生存率50.0%(11/22例)。结论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通过对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进行术后处理及放疗或化疗,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水平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中文 (GSTs)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意义及与化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 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GSTs、 2 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 2 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血清GSTs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 (P <0 0 1) ,也高于健康者 (P <0 0 1)。 2 6例化疗有效组低于 40例无效组 (P <0 0 5 )。其中 16例患者于化疗前后均行检查 ,GSTs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GSTs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GSTs可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一个诊断指标 ,并可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磊 《中外医疗》2016,(32):28-30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为观察组,另选择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放疗前后的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疗前血清肿瘤标记物相关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TPS(117.27±35.72)U/L、VEGF(173.25±40.34)pg/mL、NSE(13.27±3.92)ng/mL、CEA(8.09±3.42)ng/mL、CA125(16.83±3.18)U/mL、CYFRA21-1(6.12±0.93)U/L,放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TPS、VEGF、NSE、CEA、等肿瘤标记物作为临床诊断鉴别的重要指标,对于非小细胞的肺癌患者的观察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辨病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位生存期、无疾病进展期及一年生存率。结果: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的瘤体稳定有一定作用,辨证分型中,气阴两虚证占多数,而且针对气阴两虚证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存在优势。随着年龄增加,疗效有增加的趋势。卡氏评分越高者临床疗效越好,且长期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稳定甚至提高卡氏评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中医药干预的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且与干预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其特有的地位,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7.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型肺癌31例。术后1个月死亡1例,病死率为3.3%,术后并发症2例,占6.45%,随访1 ̄3年,3年生存率28.6%,认为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型肺癌,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估计好淋巴结清热扫及气管切除范围,做好围术期处理,术后于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不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接受放疗同步化疗,放疗采用山东新华6MV直线加速器。根据病灶的部位,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转移的情况,病人身体状况等制定放疗计划2Gy/天/次,5次/周,DT40~50Gy后缩野,局部加量20Gy,2Gy/天/次,5次/周。化疗方案为NP,每3周重复,放化疗同1天开始。按照WHO肿瘤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随诊4~30个月,中位随访期24个月。可评价疗效的72例中CR7例(9.7%),PR51例(70%),总有效率(CR PR)为80.6%,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尚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普通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使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耐受其毒副作用,上述方案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cell)、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和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与健康人的差异,并分析化疗前后CD4+CD25highTreg细胞、IFN-γ和IL-12的改变,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NSCLC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患者化疗前、化疗后3 d及7 d外周血3 mL,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T细胞比例、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并取上清液检测IFN-γ和IL-12。结果 健康组CD3+T细胞比例为(61.52 ± 13.46)%,肺癌组化疗前CD3+T细胞比例为(55.15 ± 20.11)%,化疗后3 d、7 d分别为(57.73 ± 14.08)%和(62.79 ± 7.80)%。肺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 d、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为(2.14 ± 0.85)%;肺癌组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在化疗前为(2.76 ± 0.53)%,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肺癌组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在化疗后3 d、7 d分别为(2.54 ± 0.57)%、(2.72 ± 0.29)%,较化疗前减少,而在3 d减少较7 d明显,各组比较,P<0.05。健康组 IFN-γ和IL-12分别为(34.36 ± 4.38)和(33.24 ± 4.36)pg/mL;肺癌组IFN-γ和IL-12在化疗前分别为(38.47 ± 5.04)和(34.82 ± 5.30)pg/mL,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IFN-γ在化疗后3 d、7 d分别为(40.42 ± 5.66)和(39.27 ± 6.07)pg/mL,较化疗前有所增加,化疗后3 d和化疗前比较,P<0.05,但化疗后7 d和化疗前比较,P>0.05。肺癌组IL-12在化疗后3 d、7 d分别为(35.51 ± 5.03)和(38.62 ± 6.44)pg/mL,较化疗前有所增加,化疗后3 d和化疗前比较,P>0.05,化疗后7 d和化疗前比较,P<0.05。结论 化疗对肺癌患者机体的免疫环境可能具有优化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