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10例骨科大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有8例(发生率为7.62%),对照组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14例(发生率为13.3%),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210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骨科大手术后患者210例,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发生率为7.62%;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发生率为1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骨科大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抬高患肢、抗凝、溶栓、放置滤器等专科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好转,痊愈出院。结论: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37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2011~2012年我科37例下肢大手术术后患者,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结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除了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之外,有效的心里干预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737-273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各类骨科手术后出现2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例病例经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护理,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结论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除了早期诊断治疗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深静脉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状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4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状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正确处理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40例,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20位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采用专业的超声波检测对治疗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患者的血栓溶解率约为91.15%,其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病状,发病率为10.00%,而整个LEDVT在医院所有患者的发病率约为0.25%~6.54%。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会大大提高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40例,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20位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采用专业的超声波检测对治疗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患者的血栓溶解率约为91.15%,其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病状,发病率为10.00%,而整个LEDVT在医院所有患者的发病率约为0.25%~6.54%。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会大大提高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措施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对骨科下肢大手术病人采用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的基础护理和药物护理等方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37例病人中住院期间有6例发生DVT,经积极治疗护理干预后痊愈,1年内所有病人未发现DVT形成。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对骨科大手术后预防DVT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601-603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在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术后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常规抗凝药物进行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预防。2组均护理16 d。护理结束后检测2组 DVT 发生率,观察伤肢肿胀程度,并对比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4例 DVT,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出现1例 DVT,发生率为2.78%(P <0.05);2组伤肢肿胀程度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肿胀程度减少明显(P <0.05);2组护理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全血黏稠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血液高度凝结状态,从根本上预防骨科术后 DVT 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术后发生DVT的9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5例为治疗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有效人数为44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有效人数为40例,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用药后PT与AVTT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注意DVT的预防,根据不同证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疗效较为理想,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50-15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经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凝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科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能更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循序减压弹力袜在预防普外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对46例年龄>40岁的普外手术患者采用术前一晚开始戴循序减压弹力袜,直到恢复支持活动,并随机选择42例年龄>40岁的普外手术患者作为对照,只采用传统的预防措施.以I125纤维蛋白原摄取试验阳性,静脉造影证实为诊断标准.结果 预防组46例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占2.2%;对照组42例中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占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序减压弹力袜是普外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the effect of GEC in general surgery to prevent deep vein thrombosis. Methods Forty six cases of over 40 years old general surgical patients began using GEC at the night before surgery, until the resumption of support activities, and 42 cases of randomly selected over 40 years old general surgical patients as a control, only using the traditional preventive measures. To iodine 125 fibrinogen uptake test positive, venography confirmed to be diagnostic criteria. Results In the preventive group,1 cases of 46 patients occurred deep vein thrombosis,accounting for 2.2%;8 cases of 42 patients occurred deep vein thrombosis, accounting for 19%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GEC is a simple,safe,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prevent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gener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6.
塞来昔布在骨科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骨关节手术后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患者自控镇痛(PCA)多模式镇痛和传统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使用经静脉用镇痛泵(芬太尼0.02 mg/h),术后当天至第5天每天口服塞来昔布400 mg,第6天起改为200 mg/d连续8 d; PCA组术后仅使用镇痛泵另予以安慰剂。分别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生命体征、芬太尼和塞来昔布的副作用情况(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睡眠评分、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常规、凝血全套、出院时患者满意度和出院后1月时电话随访患者确定慢性疼痛发生率。 结果:术后除0~4 h和4~8 h外,多模式镇痛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A组(P<0.05)。术后8~12 h,12~16 h,16~20 h时间段芬太尼用量及术后0~12 h, 0~24 h, 0~36 h芬太尼阶段性使用总量均明显少于PCA组(P<0.05)。患者的睡眠评分明显优于PCA组(P<0.05),满意度评分和出院1月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均明显好于PCA组(P<0.05)。多模式镇痛组与PCA组在阿片类药物和塞来昔布的副作用事件发生率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骨关节手术后塞来昔布结合PCA多模式镇痛明显优于术后单纯PCA镇痛。多模式镇痛能够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睡眠,提高其住院满意度及降低出院慢性疼痛发生率,不影响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就诊的149例骨科术后行DVT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和正常组;再根据术后超声结果分为DVT组(术前无 术后有)和非DVT组(术前无 术后无),排除术前有血栓患者。比较各组之间Hcy值的差异,评价DVT与HHcy的关系,再进一步评价HHcy对发生DVT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亚组分析DVT组Hcy值(247±142)μmol/L与非DVT组(148±67)μmol/L存在明显差异(P<0001),但Hcy数值与血栓宽度无统计学意义(P=0553);在DVT组分析中HHcy者发生率高于正常Hcy者(812% vs 188%)(P<0001);分析显示DVT的发生与Hcy水平存在显著性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Hcy对骨科术后DVT的预测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 075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为自变量,DVT是否发生为因变量,得Exp(B)即OR为5385,P<0.05,可得HHcy与术后DVT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增加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影响,两者存在相关性,但同型半胱氨酸的数值与血栓宽度直径无明显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作为预测骨科术后DVT的诊断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外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医院近5年来52例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因素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性。结果经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52例外科术后患者有17例发现DVT,DVT发生率32.7%,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47.1%(8/17);高龄、女性、肥胖、TG和CHOL升高、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高血压和TG水平高是外科术后患者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外科医生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9.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D-二聚体检测并结合双源CT、彩超静脉检查确诊,采用全身或者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并发PE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的患者并发DVT的高危人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