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针灸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与西医的“健康体检”有着许多默契之处,他们均蕴含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对于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与已病防变方面显示了出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治未病”帅在芬(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治未病治疗法则探讨《金匮》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篇,从整体观点出发,根据脏腑之间,有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因而提出“治未病”的论点。所谓“治未病”,即未病前...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的文化瑰宝.我国古代医学先辈们在长期探索总结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的光辉思想,它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和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系统传承,不断光大这一重要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未病先行,固属上策,但病已成,就行及时、适宜彻底的治疗,仍深蕴着防于未然、防微杜渐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的记载.其意是指疾病处于萌芽状态就能发现的医生才算是"上工",也就是医技很高的医生;如果已经患了疾病才能发现,然后才去治疗,未免为时已晚,故称之为"下工",也就是医技很低的医生.<内径>这句话,实际上是强调"防"重于"治"的观念.所以,古人一直是以"治未病"为原则,认真对待人们的身体状态,防重于治,以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医疗理念已深入人心.本文从调理脾胃入手谈"治未病"目的 就是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以期民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鉴于疾病谱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预防工作,对于医者而言,不仅是恪尽职守,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相信随着预防知识的不断讨论与普及,民众的患病率会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健康阳光的国民群体.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的含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着重探讨了“治未病”的含义,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诸方面。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理论是祖国医学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二千年以前<内经>就对"治未病"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  相似文献   

12.
论未病和未病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正>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发展与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吸烟、饮食和运动等密切相关,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造成了临床中高发病率与低控制率的现状。国外指南已于2017年下调了诊断界值,2022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也建议降低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预防方面,主要针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预防疾病的发生,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治疗方面,治未病思想体现在诊疗全过程,首先是提倡疾病的早期治疗,即所谓“上工治其萌芽”;康复养生方面,强调疾病治愈或缓解后,要继续综合辨治,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既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种状态;"治未病"具有三种境界,可概括为"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现代"治未病"切入点可以表达为: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是重点。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减轻医疗卫生负担、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中医优势、实现中西医对话与交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治未病”是从人体内在抗病能力的调动和对人体外界致病因素的防范,通过对中医典籍中有关“预防学”内容阐述,提出:适四时之变化,精神修养,节饮食,慎起居,锻炼体魄,讲究卫生等方面,是“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养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独特的预防思想的体现。针灸治未病作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有之,应用广泛。文章从针灸治未病的理论渊源、古代文献中的应用和现代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针灸治未病在未来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将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思想认识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药防治疾病和保健延衰的重要法则。仅对近十年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此思想的认识做个简单总结,以便更好应用于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