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丹参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复方丹参组给予复方丹参片0.75 g/kg灌胃,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持续30 min,针药结合组联合采用复方丹参片灌胃和电针刺激,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5周.另用8只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表达明显减弱(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或P<0.05),并且针药结合组的表达高于复方丹参组和电针组(P<0.01或P<0.05).结论:电针与复方丹参联合疗法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TrkB及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合物zome wermel 1-2(ZW1-2)对小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以及对脑源性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并分别于脑缺血后2.5 h和7.5 h,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化合物ZW1-2,脑缺血后24 h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各个脑缺血易损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ZW1-2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行为功能评分,可以显著提高皮质、纹状体和海马脑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显著降低这些脑区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论 ZW1-2具有抗实验性脑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而起到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小鼠BDNF及NT-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治疗组、白藜芦醇预治疗组,每组各18只。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脑缺血模型(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BDNF及NT-3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中BDNF及NT-3的基因水平,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以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与模型组及溶剂治疗组相比,白藜芦醇预治疗组梗死区周围BDNF及NT-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且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增加脑缺血后BDNF及NT-3的表达,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皮质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银杏内酯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对月龄3个月雄性SD大鼠96只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将大鼠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再随机分为(TTC),免疫组化亚组.各亚组再随机分为再灌注6h,24h和48h组,各组8只。运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及BDNF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脑梗塞体积小、BDNF表达增加,显著性(P〈0.05)。结论 银杏内酯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后脑源性神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脑缺血模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DNF在不同时间点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大鼠BDNF在MCAO后缺血6 h表达增强(P>0.05),48 h达高峰(P<0.05).结论 脑缺血后神经元内BDNF含量增多,可有利丁受损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bFGF和BDNF对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住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辁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最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通过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后3、6、12、24、48、72h、7d脑组织中NGF和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组6hNGF表达增加,12hBDNF表达增加,均于24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后可诱导NGF和BDNF蛋白表达增加,有利于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8.
天麻及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天麻及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P53基因的表达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参照Zea Longa等的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天麻超微粉,电针刺激“人中”、“百会”穴,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计算R53基因表达的百分率;分别运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中SOD及MDA的含量。结果:天麻及电针可显著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B3基因的表达,提高血浆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结论:天麻及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使用灵芝孢子粉后,癫痫点燃大鼠模型皮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探索癫痫发病机制以及灵芝孢子粉对癫痫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组,点燃后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DNF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所有大鼠均达到癫痫模型点燃标准.使用灵芝孢子粉的中药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脑内BDNF含量明显升高,同时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所以灵芝孢子粉可能具有减轻痫性发作、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调控外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并基于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大鼠配对分为模型组(8只),NSCs移植组(8只),电针+NSCs移植组(8只);由于造模后部分大鼠死亡,最终各组取6只大鼠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其中非伴随糖尿病患者32例设为A组,伴随糖尿病患者41例设为B组)、同期住院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C组),以及不伴糖尿病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D组)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A组和B组患者在发病后第1,3,7,10~14天时的血清PD-ECGF、VEGF浓度,C组和D组患者检测入院第1天的血清PD-ECGF、VEGF浓度。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对A组和B组进行NIHSS评分。结果发病后1,3,7,10~14 d,A组的PD-ECGF分别为(5.93±1.25),(5.93±1.25),(4.19±1.23)和(3.67±1.06)μg·m L-1,B组的PD-ECGF分别为(2.88±0.54),(2.84±0.53),(2.81±0.41)和(2.86±0.49)μg·m L-1;A组的VEGF分别为(172.32±31.91),(254.36±49.56),(321.80±52.20)和(195.91±40.25)pg·m L-1,B组的VEGF分别为(154.91±31.84),(158.69±29.27),(156.92±38.16)和(159.64±27.21)pg·m L-1,2组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天,C组和D组的PD-ECGF分别为(2.25±0.49)和(2.79±0.51)μg·m L-1,VEGF分别为(94.90±19.85)和(151.11±30.33)pg·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第1天,A组和B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52±3.25)和(12.89±2.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0~14天,A组和B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4.24±1.87)和(6.4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PD-ECGF和VEGF表达水平,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 血清 VEGF、NSE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电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 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 2015 年 1 月—2016 年 6 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96 例,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和电针组(4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电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给予头针和体针结合的针刺疗法,治疗 2 周。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血清 VEGF 和 NSE 的水平。结果 治疗 2 周后,电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 周和 2 周后 2 组患 者 NIHSS 评分、血清 NSE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电针组 NIHSS 评分和血清 NS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 1 周和 2 周后 2 组患者血清 VEG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电针组血清 VEGF 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电针治疗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受损血管的再生和神经元的修复,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 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polysaccharide sulfate,PSS)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株ECV-304),分别经50,100,150,200,250μg·mL^-1不同终浓度处理或不经处理后,采用MTT法观察各组ECV-304生长情况。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检测经或不经H/R及PSS处理条件下培养的ECV-304与脑梗死病人外周血PMN的黏附率。结果 PSS浓度≤200μg·mL^-1各组ECV-304活力高于未经PSS处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SS浓度为100μg·mL^-1组最明显。PMN与非H/R处理的体外培养的ECV-304的黏附率在脑梗死组较健康组明显增高;ECV-304经H/R处理后与脑梗死病人PMN黏附率增高。体外培养的ECV-304无论是否经H/R处理,培养液中加入PSS(PSS终浓度100μg·mL^-1)组与不加PSS组比较,ECV-304与脑梗死病人PMN的黏附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适当浓度的PSS能促进体外培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降低H/R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间脑室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比较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室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7d龄SD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后行 8%低氧吸入 2 5h形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伤后 0、1和 4h分别向脑室注射0 5 μgBDNF ,观察对脑水肿、皮层和海马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伤后即刻给予BD NF减轻脑水肿、防止MDA过量产生和细胞凋亡增加的效果最为显著 ,伤后 4h给予效果较差。结论 BDN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皮层和海马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以早期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在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株HCCLM3,分为对照组、枸杞多糖浓度5μmol/L,10μmol/L,15μmol/L等4组,处理6小时后,通过MTT法检测枸杞多糖对肝癌细胞株HCCLM3增殖的抑制程度,采用Westernbolt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而后用20μmol/L,处理6小时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枸杞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值,使肝癌细胞HCCLM3的VEGF蛋白的表达下降,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枸杞多糖浓度增大而增大(P〈0.01),呈正相关关系,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时,发现当LBP浓度为20μmol/L时,VEGF蛋白的表达完全被抑制。结论:枸杞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CCLM3)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VEGF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诺帝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手性化合物诺帝(Nordy)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新鲜人脐血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EGM-2培养液中培养7~10 d获得内皮祖细胞(EPCs)。分别采用MTT法、Millicell-PCF培养小室系统和Matrigel内小管形成试验检测诺帝对VEGF刺激下EPCs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体外形成小管样结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μmol·L-1诺帝作用24 h明显抑制EPCs增殖活性(P<0.05),诺帝(25~50 μmol·L-1)作用48~72 h也明显抑制EPCs增殖活性(P<0.05)。诺帝(25~100 μmol·L-1)显著抑制VEGF诱导的EPCs迁移活性和体外形成小管样结构的能力(P<0.05)。诺帝能抑制体外VEGF诱导的人脐血源性EPCs增殖、迁移和体外小管形成能力,提示其具有抗EPCs效应。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滑膜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Ⅱ型胶原皮内注射诱导W ist-ar大鼠关节炎,给予不同剂量的川芎嗪连续灌胃30 d。检测关节炎指数积分和炎症足垫厚度,免疫组化计算滑膜微血管密度,W estern B 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00 mg.kg-1.d-1川芎嗪组的大鼠关节炎指数和足垫厚度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滑膜微血管密度降低,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可减轻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发展,抑制滑膜的血管病理性增生,其机制与抑制滑膜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苏拉明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及苏拉明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 (N组 )、低O2 高CO2 4wk组 (F组 )、低O2 高CO2 4wk +苏拉明组 (S组 ) ,采用ELISA法、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 ,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右心室重量比 (RV/LV +S)、血清和肺组织VEGF含量、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组织VEGF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F组大鼠mPAP、RV/LV +S、血清和肺组织VEGF的含量高于N组 (P <0 0 1) ,S组大鼠mPAP、RV/LV +S、血清VEGF低于F组 ,(P <0 0 1) ,而肺组织VEGF的含量也低于F组 ,(P <0 0 5 )。②F组中膜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胶原纤维较N组增多 ,S组较F组则减轻。③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显示F组大鼠肺细小动脉VEGF及其mRNA与N组比较增加 (P <0 0 1) ,而S组与F组比较 ,则降低 (P <0 0 5 ,P <0 0 1)。结论 VEGF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苏拉明通过抑制VEGF的作用而有效地降低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山慈菇提取液对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为研究对象,用含有二甲基苯蒽的芝麻油建立乳腺癌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各16只;另取16只健康大鼠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均予以灭菌0.9%Na Cl 1m L,qd,灌胃;对照组予以0.6 mg·m L-1枸橼酸他莫昔芬1 m L,qd,灌胃;实验A、B组分别予以1.5,3.0 mg·m L-1山慈菇提取液1 m L,qd,灌胃,5组大鼠均干预6周。比较5组大鼠的抑瘤率、肿瘤组织中VEGF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0.74%,21.51%和59.8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肿瘤组织中VEGF分别为(5454.68±754.37),(35485.58±4638.36),(9975.75±1243.44),(24564.35±3028.43)和(14346.54±1976.56)DPI,肿瘤组织中MMP-9分别为(3353.26±406.34),(29584.37±3856.56),(8143.32±1043.82),(19473.46±2315.47)和(10865.47±1324.43)DPI,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山慈菇提取液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大鼠肿瘤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其可能与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