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宝娟  付滨 《光明中医》2023,(21):4277-4279
木防己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防己类方中的一个,后世医家将其用于湿热痹的治疗,尤其对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面关注度更高。笔者发现木防己汤能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特别在缓解关节肿痛症状方面有效。为了深入探索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笔者查阅大量文献。此文从木防己汤历史溯源、木防己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为木防己汤治疗湿热痹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叶天士内风致痹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铦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5):185-186
叶天士痹证思想突出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白虎历节风发病的原因为感受温热毒邪 ,最先将仲景治疗饮热咳喘的木防己汤 ,用于治疗关节红肿、发热、疼痛游走的热痹证 ;2最先认识外感湿热痹证发病规律 ,采用兼有祛风湿与清湿热两种功能的药物治疗湿热痹证。《温病条辨》所载治疗湿热痹证的名方——宣痹汤 ,就是吴鞠通总结叶氏治痹经验的产物 ;3开创应用虫药搜剔血络方法治疗顽痹、久痹的先河 ;4最早认识与总结奇经痹证的发病规律 ,创用通补奇经方法进行辨证施治。上述治痹思想 ,都曾被诸家多次论述 ,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但叶氏…  相似文献   

3.
水肿为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具有多样性、难治性及反复性等特点.孔立教授认为,危重症水肿患者病情复杂,其病因、病位、病机往往具有寒热错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时从三焦入手,以表里同治、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为原则辨治施治.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其所针对的具体证候为少阳表里相兼,风寒湿热之邪痹阻少阳之表,寒饮郁热于少...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见之痹证,因风寒湿所致者多,而热者少。《金匮翼》说:“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迂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而成热痹。”笔者多年来,应用《温病条辨》中焦篇65条之“宣痹汤”加减化裁,治疗热痹,收到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一、方药组成宣痹汤(苦辛通法):木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各15克,山栀、连翘、醋炒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皮各10克。水煎,温服,每日  相似文献   

5.
痹证多由感受风寒热湿之邪而引起,以肢体关节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症,且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久而不去则内舍其合,导致五脏六腑之痹。诸痹之中惟以热痹传变最捷,严重损害青少年健康。兹将颜老治疗经验介绍于下。1 急者以清以透,阻其内舍《素问·痹论》对痹之成因、病机、传变,论之详尽,但多责之于寒,自《圣惠方》、《圣济总  相似文献   

6.
痹证浅析     
痹者,闭也。闭者,气血为邪闭于肌表经络也。《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结合临床,我认为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胜而已。故临床上治痹证,关键在分清寒热两类,然后再分偏胜。痹之属于热者,起于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湿寒邪郁外,风虚之体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为其主证,虽发热,但怕冷轻;苦为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者,可不发热或发热轻,不怕冷。根据临床多年体验,热痹初起,兼见口干、苔黄、脉浮数者;可用麻黄、边翘、赤小豆汤。或以浮萍代麻…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振卿  陈桂花 《光明中医》2007,22(11):33-35
类风湿性关节炎,笔者认为多数患者属于热痹.至于形成热痹的发病机理可分三个方面:①风湿热毒之邪,直中肌肤经络,滞留于筋肉骨节之间,引起关节筋肉的肿胀疼痛而发为热痹.②素体阳盛,内有蕴热,感邪诱发"阳气多,阴气少"这是热痹的病理基础之一.脏腑经络生有蓄血,再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即可酿成热痹.③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见到一些风寒湿痹的病例,日久可以转化成为热痹的实例,这正是由于这一病机所造成的结果.根据以上病因病机的分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总的治疗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其基本方(自拟方)消痹汤;外用抗风湿膏,内外结合达到治疗之目的,据临床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89.1%.结论:说明用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方新用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天木 《光明中医》2005,20(4):45-46
《金匮要略》为诊治杂病的中医经典专著,笔者临证运用其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屡用屡效,不但验证了这些方剂对原文中所论病证的疗效,而且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兹举防己黄芪汤、桂枝加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的临床新用三则如下。1防己黄芪汤治过敏性皮炎防己黄芪汤见于《金匮要略》湿病、水气病篇,用于治疗风湿、风水表虚证。笔者以之治疗食物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属气虚挟湿者每获佳效。此类患者素体气虚,不足以抵御外邪,偶遇过敏因素即发病。过敏原多类于风湿之邪,其在人体卫气虚弱、不能固外的情况下,乘虚而入。皮毛受邪,卫郁湿滞,故…  相似文献   

9.
风湿热痹又叫热痹或湿热痹,它是由于感受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后引起的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局部灼热红肿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属于“痹证”的范畴,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类似。笔者经多年的临床探索,自拟防己四藤汤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怀君 《广西中医药》2003,26(1):47-48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周围关节对称性非化脓性炎症为主 ,慢性病程伴反复发作的系统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关节滑膜 ,其次是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笔者在对本病急性期治疗中应用清热解毒法 ,屡获良效 ,兹就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作初步探讨。1溯源早在《内经》就有“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阳遭阴 ,故为痹热”的记载 ,华佗、吴鞠通、叶天士、顾松园等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皆可导致热痹之说。汉·张仲景描述其症状为“诸肢节疼痛 ,身体王羸 ,脚肿如脱。”《诸病源候论》载“…  相似文献   

11.
谢洪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86-187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著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说明痹证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筋脉失于濡养,虽有风痹、寒痹、湿痹、寒湿痹、骨痹、肌痹、筋痹、脉痹、皮痹之别,然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久则邪气壅塞,血运不畅,脉络不通,可出现皮下结节、关节周围结节,甚至僵硬等症。治疗当祛风祛湿、散瘀…  相似文献   

12.
医话三则     
顼祺 《山西中医》1991,7(3):39-40
厉节病以调治肝肾为本厉节病是常见的关节疾患,类似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多因劳伤过度,肝肾先虚,汗出感受风湿邪气所致。其以全身关节疼痛或肿大为主要症状。厉节病的发生,以肝肾不足为其内因,风寒湿热邪气的侵袭为之诱因。从临床实践观察,厉节病症状复杂,病情反复,难以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抓住病本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先虚,邪气才能乘虚侵袭,邪郁关节,使关节肿痛,所以治疗时必须抓住肝肾两虚这一病本。给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剂治之,常用《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用方。本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宣痹,滋阴清热的作  相似文献   

13.
<正> 痹证是各种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疾患之统称。痹者闭也,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脉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硬、畸形、肌肉萎缩。严重者影响脏腑等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痹证以病因分类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以症候分类为行痹、痛痹、着痹、周痹(疼痛遍及全身之痹)、众痹(此起彼伏,疼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全书205方,用乌头或附子所组成者达27方,细析其用法,大致有五。 1.温经散寒以宣痹 此法用于寒邪犯人,邪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寒不通,为外皮肤所中。”如头风,为风寒侵袭头部经络所致者,用头风摩散,附子合食盐摩其患处。又如湿病,为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肌肉关节,同时机体阳气也虚者,用桂枝附子汤,或白术附子汤,或甘草附子汤。再如历节,为风寒湿痹阻经络而致疼痛遍历关节,且风湿久郁,渐次化热伤阳者,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虽为温病大家,但观其医案可知,其遣方用药皆深受仲景影响。叶氏对防己黄芪汤、防己地黄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己椒苈黄丸及防己茯苓汤六首含防己的仲景方(防己类方)的使用,不仅继承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思路,亦通过结合叶氏所处时代、地理位置的特点,以防己类药物组合为基础,通过灵活的药物配伍,三焦化湿法、清热法、辛温通痹法、辛温化湿法、温补奇经法等多种治法的相互组合,极大的拓展了防己类方的应用范围。叶氏这种"经方今用"的方法能为现代疾病治疗提供重要借鉴,值得细细玩味,必将有助于当今临床。  相似文献   

16.
《经》曰:"痹之安生,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病之发生,有正气不足之内因,外加风寒湿邪侵着而致病。其有单邪致病者,有兼邪致病者,总的来说,其单邪致病,如风邪、寒邪等因毒侵及人体,较易治愈。其多邪致病者,如风寒湿热等兼之邪侵及人体,往往缠绵  相似文献   

17.
栗德林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历节"范畴,初起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营卫失调、风寒湿热之邪侵袭,阻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内合五脏,脏腑亏虚,痰浊瘀血内生,耗伤气血,损伤正气,正邪胶着难解。治法初当祛风除湿散寒清热、舒经通络、调和营卫;久痹重补、扶助正气为主,合化痰活血、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之法。风寒湿痹基本方为自拟二龙蠲痹汤,脾虚湿盛加苓桂术甘汤,正虚热盛用木防己汤,湿热盛兼虚用当归拈痛汤。  相似文献   

18.
祖父罗德扬系原张仲景国医大学教授 ,《周易》专家。其善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虽全用中医中药的方法 ,而受启发引导实得力于日本·汤本求真先生。在他著的《皇汉医学》5 0 7页木防己加茯苓汤的条文内 ,引用东洞翁本方定义曰 :“治水病 ,喘满 ,心下痞坚 ,烦渴而上冲者。”汤本求真对本条所加的按语云 :“用本方治疗浮肿性脚气 ,乃心脏瓣膜病代偿机能障碍性水肿 ,得捷效。”从此祖父对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十分注意 ,经常向西医同仁请教该病的症状、病机、病情。祖父在淅川县时 ,经常向杨宗朋、李天纪等地方名医请教。据他们介绍说 :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19.
吴鞠通论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鞠通对痹证的认识和治疗独具一格。痹证寒湿固有,热湿尤多,病机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而为"热痹"、"湿热痹"。吴氏遵循治疗温病的思想,对"热痹"、"湿热痹"重在清利,创立"治痹之主方"加减木防己汤,并主张宣通肺气,通利下焦,湿热具化,经络畅通。  相似文献   

20.
癌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并发症,中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处于正虚邪实、寒热兼俱的状态。木防己汤寒热相配、补利兼施,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通过对木防己汤的组成、加减变化,以及与"伏阳"学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的阐述,指出其应用重点在于把握体虚停饮夹热或寒湿郁久化热的病机,根据不同症状进行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