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辽宁省和湖北省抽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216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130份,其中农村居民1067份,城市居民1063份。结果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57%,城市居民为80.52%,农村居民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P<0.01);44.91%农村居民和40.36%城市居民将减少或断绝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来往;22.84%农村居民和15.78%的城市居民不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和学习,29.94%农村居民和29.11%城市居民介意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城乡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有较高知晓率,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等情况,为制定下一个艾滋病防治5年规划提供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指标的参考依据,并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基础。方法分层抽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城乡居民和大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个别知识知晓率较低;4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性题目总分10分,城市居民得分为8.0分、农村居民7.0分、中学生7.0分,大学生8.0分;4类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不够宽容,知识和态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两种因素。结论今后湖北省艾滋病健康教育应着重于传播目标人群知晓率较低的知识条目;广泛宣传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典型事例,扭转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正确态度;传播对象以农村居民和低文化程度者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大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个社区(村)450名15~6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5.2%,国家艾滋病防治优惠政策知晓率为69.9%;88.7%的居民拥有1个性伴侣,6.4%的人有过商业性行为,1.6%的人有过吸毒经历;54.4%的居民会减少或断绝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之间的来往,28.0%的居民介意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存在差异。结论大连市两区市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尤其是农村居民偏低,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率较低,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控制艾滋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对学生、居民和性工作者3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性工作者、居民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50%、70.15%7、3.48%,差异有显著性。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与知识水平、人群类型相关。与学生、居民相比,性工作者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更倾向于拒绝与艾滋病感染者交往。结论:苏州市有开展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及在性工作者中开展同伴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与职业人群乙肝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职业人群在乙肝相关知识和态度方面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对职业人群进行乙肝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130名学生和某软件园130名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防治乙肝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8%。其中,医学生平均知晓率为82.6%,职业人群平均知晓率为69.3%。经χ2检验,医学生与职业人群防治乙肝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9.76,P<0.01)。分别有16.9%的医学生和37%的职业人群介意和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衣物;有71.8%的医学生和54.3%的职业人群不介意和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均有显著性差异(χ2=10.833,P<0.01;χ2=6.992,P<0.01)。结论职业人群防治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于医学生,医学生与职业人群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仍存在一定歧视。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一般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艾滋病所持的态度,探索城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问卷,采取等容量分层整群、单纯和机械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1080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显性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22%和65.56%。只有32.19%居民认为艾滋病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艾滋病感染和病人普遍存在歧视现象。结论一般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加大对城乡居民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连市金州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了解不同人群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按照《全球基金第五轮中国艾滋病项目基线调查方法》,对8个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80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4.4%,大众、政府官员、公安司法人员、医务人员、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人群的知晓率分别为73.0%、98.0%、90.0%、93.0%、67.0%、58.3%、85.0%、59.0%,不同人群知晓率有差异;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约为55%,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市金州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一般水平,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暗娼人群知晓率较低,除政府官员外各群体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普遍较低,应重点加强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省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获取途径等情况,为社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云南省6个州市的城乡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共调查1 017人,被调查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单个问题的知晓率为49.9%~85.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人群类别、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上,52.1%的居民持有积极的态度,25.0%的居民表现出了明显的排斥态度。居民获取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电视(70.2%)和免费宣传资料(45.7%)。结论云南省城乡居民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系统、不准确、不全面,对感染者存在歧视态度,因此要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谈立峰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198-1200
目的了解职业高中(职高)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为探讨有效地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常州市某职高在校的855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职高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80%,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为81.96%,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平均知晓率为64.51%。31.91%的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惧感,92.20%的学生同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83.45%的学生愿意帮助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88.53%的学生愿意接受HIV的检测,94.68%的学生愿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职高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有待提高,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艾滋病知识是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宝鸡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知晓情况和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3年调查全市城乡居民2 719人,其中学生1 142人,城镇居民647人,农村居民450人,农民工480人.结果 学生、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36%、82.30%、81.16%和77.04%,各类人群知晓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对待艾滋病感染者6个问题的正向态度持有率各类人群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十二五”行动计划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对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我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沈阳市、鞍山市、锦州市1075人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3.56%。其中,城市居民平均知晓率为85.13%,农村居民平均知晓率为81.95%,经t检验,城乡居民平均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居民较城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且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态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芜湖市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评估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目标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选择8个知识点作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青年学生开展现况调查。结果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0.78%,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9.51%、62.00%、78.55%、66.91%,各类人群之间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不同性别居民、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晓率均有显著性影响。大众人群对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芜湖市大众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应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朝阳市抽取农村常住居民10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9.6%。22.5%的调查对象选择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熟人断绝来往,34.7%的调查对象介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25.6%的调查对象介意与HIV感染者同住一个村。结论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态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张天璐  郭燕  于茂河  周宁 《职业与健康》2014,(22):3284-3286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城市社区居民、农村行政村居民、青年学生以及流动人口4类人群共8 416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态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0.4%(5 875/8 416),其中,城镇居民为65.3%(1 472/2 254),农村居民为62.8%(1 080/1 721),流动人口为63.5%(895/1 410),青年学生为81.8%(2 478/3 031);其中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43.3%;仅26.10%的受访者认为应允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继续工作和学习,有32.7%的受访者愿意继续同感染了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来往。结论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且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宽容度也不容乐观,亟需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某企业员工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需求情况,为企业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441名员工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认知、行为生活习惯、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需求等情况。 结果 员工对健康概念和吸烟对健康有影响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7.5%和94.1%;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最低,为44.4%。不同岗位员工对成年血压正常范围、慢性病预防措施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生产人员知晓率相对较低。文化程度越高的员工对成年血压正常范围、高血压是否有症状、慢性病预防措施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越高(P<0.01)。不同岗位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可预防、毒物进入人体途径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生产人员知晓率不全是最低的。文化程度越高,对"职业病可预防"的知晓率越高,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反而越低(P均<0.01)。员工的吸烟率为35.7%,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员工对膳食平衡、传染病防治、体育锻炼、慢性病防治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的需求较高。 结论 一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随学历而提高的趋势,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岗位以及学历没有必然的联系。应加强慢性病、艾滋病防治等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健康水平;加强对全员尤其是对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蔡县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新蔡县人群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水平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各类人群961人,其中初中二年级学生327人,有偿供血员325人,其他普通人群309人。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7.86%,有偿献血员知晓率62.11%,其他人群知晓率41.20%,三类人群知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报纸杂志、宣传材料,人群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最喜爱的途径是电视。结论根据各类人群特点,结合他们的知识需求,充分发挥电视和报纸在居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唐县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期对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005年2~12月,在高唐县对时风集团部分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56.41%,干预后为80.53%(P<0.01),10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不洁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干预后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均有所好转(P<0.01)。[结论]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龙岩市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在龙岩市城乡抽取313名18~60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13人,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知识的知晓率为67.54%,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分别为74.36%、58.20%(P〈0.01)。全部调查对象中,赞同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入学或就业的占52.08%,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分别为60.02%、40.91%(P〈0.01);最近3次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14.19%,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分别为17.37%、9.84%(P〉0.05)。[结论]龙岩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一般,农村居民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