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瘢痕子宫妊娠重复剖宫产产妇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二次妊娠初次剖宫产产妇和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各62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剖宫产手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术期内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盆腹腔黏连、胎盘植入/粘连、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手术操作期间的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重复剖宫产产妇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在产科适当降低剖宫产率对于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10例,将再次采取剖宫产方式的64例产妇设为观察组a,将经阴道试产成功的4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b。选取本院同期首次采取剖宫产产妇64例设为对照组a,首次采取阴道分娩产妇46例设为对照组b。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重度粘连率、切口乙级愈合率;比较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产妇产后出血率、重度粘连率、切口乙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a(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b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选择妊娠分娩方式时可在与相关指征相符合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性和可行性均较高的阴道试产方式,但需避免子宫破裂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10例,将再次采取剖宫产方式的64例产妇设为观察组a,将经阴道试产成功的4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b。选取本院同期首次采取剖宫产产妇64例设为对照组a,首次采取阴道分娩产妇46例设为对照组b。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重度粘连率、切口乙级愈合率;比较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产妇产后出血率、重度粘连率、切口乙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a(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b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选择妊娠分娩方式时可在与相关指征相符合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性和可行性均较高的阴道试产方式,但需避免子宫破裂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减少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方法对该院近3年来收治的1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观察组)48例和择期剖宫产术组(对照组)120例。对比分析两种分娩方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新生儿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阴道试产成功42例,成功率为87.5%,未发现子宫破裂现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阴道分娩具有无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8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27例和经阴道分娩组109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7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阴道分娩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永艳 《山东医药》2009,49(27):89-9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产妇220例(观察组)、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产妇7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生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是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9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144)采用水囊压迫,观察组(n=150)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减少术中出血,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侯美芹 《山东医药》2014,(24):54-5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41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的分娩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并以380例非瘢痕子宫妊娠的剖宫产者作为对照。结果 415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中,选择阴道试产46例(11.08%)、剖宫产369例;阴道试产者中转剖宫产13例,试产成功率71.74%;与阴道试产者比较,瘢痕子宫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多、住院时间长、新生儿窒息率高(P均〈0.05)。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者比较,瘢痕子宫最终剖宫产分娩者手术及住院时间长、产后出血量大,产褥病率、切口不良愈合率、新生儿窒息率高(P均〈0.05)。结论对有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患者可行阴道分娩,应尽可能降低二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HBV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8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128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比2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等。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47%、17.44%、6.98%、34.88%、16.28%,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为11.63%、6.98%、13.95%、20.93%,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86例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50例(并发症组),未发生妊娠期并发症36例(无并发症组)。并发症组的TBIL、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均<0.05);并发症组整体HBV DNA载量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HBV感染会产生不良母婴结局,肝功能异常及HBV DNA载量均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此类孕妇临床应注重产前肝功能的检测,及时给予阻断治疗,尽可能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结局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01~2017-12该院收治的5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健康产妇52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瘢痕子宫患者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感染与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90.38%)与对照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产后感染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只要严格控制分娩适应证与禁忌证,完善各项监护工作,再次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楠 《山东医药》2010,50(26):46-4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64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作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组)的43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组)的438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的210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组)的210例进行对照。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285例,成功210例(成功率73.7%),RCS率67.59%。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组相比,P均〉0.05。RCS组产后出血量较VBAC、PCS组高(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果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2月~2006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的1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健康报告、40例非疤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健康报告、90例正常产妇的产后健康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疤痕子宫组、妊高症组、正常对照组,回顾性研究分析三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产时及产后出血情况、子宫切除情况、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疤痕子宫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妊高症组、正常对照组(P0.10),妊高症组、正常对照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疤痕子宫组(P0.10);对照组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疤痕子宫组、妊高症组产妇(P0.10),而疤痕子宫组、妊高症组之间并没有过大的统计学数据差异,对比结果忽略不计(P0.10);而疤痕子宫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妊高症组、正常对照组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10),并且根据对比的数据显示,疤痕子宫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10)。结论具有疤痕子宫的产妇在再次妊娠时并发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围产期安全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构成严重得健康威胁在妊娠期应对产妇进行严密监护,如产妇出现分娩指征应尽快安排分娩,以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安全及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可视超导无痛人流术对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811例,对照组273例予以普通人流术,研究组538例予以可视超导无痛人流术。对比分析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进出宫腔次数、术后并发症、手术用时、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2.04%(11/538)低于对照组21.25%(58/273)(P0.05);术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予以可视超导无痛人流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提升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促进术后子宫复旧效果。方法选择孕龄>28周行剖宫产患者360例,分为治疗组180例,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180例,单纯用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段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不同时段子宫收缩情况、子宫复旧情况,较术前血红蛋白下降程度等。结果治疗组各个时段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时段子宫收缩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其中术中、术后2 h、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 d、5 d子宫底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48 h与产前血红蛋白下降程度<1 g/L、1-2 g/L、>2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促进子宫复旧疗效确切,可作为防治产后出血和子宫复旧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疆克州阿合奇县101例产妇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产妇2 490例,观察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产后出血101例(4.1%),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68例(67.3%)、胎盘因素22例(21.8%)、软产道损伤9例(8.9%)、凝血功能异常2例(2.0%).有巨大儿、子痫前期、中重度贫血、≥4次流产、≤5次产检高危因素的产妇,其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的产妇(P均<0.01).结论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产妇产后出血率相对较高;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首要原因;产后出血与多次流产、巨大儿、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整体护理对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初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初乳后24小时内哺乳次数、产后48小时内血清泌乳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治疗中,能够降低患者早期乳房胀痛及排尿困难等发生机率,利于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及泌乳,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益母草注射液与催产素联用防治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08年4月~2009年3月分娩的3245例产妇(剖宫产1542例,阴道分娩1703例),对照组为2007年4月~2008年3月分娩的3587例产妇(剖宫产1653例,阴道分娩193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及单用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后24h失血量、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者产后24h失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体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1~2014-01在该院住院有出血倾向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行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即给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和益母草注射液(20 mg)2 ml;对照组行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以及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3例,发生率为7.5%;2h、24 h的出血量分别平均为(356±30.5)ml和(420±26.1)ml。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8例,发生率为20.0%;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平均为(425±28.1) ml和(550±27.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用药前平均血压为(118±6.3)/(71±5.1)mmHg,用药后平均为(130±8.6)/(80±7.8)mmHg;对照组用药前平均血压为(121±7.7)/(75±6.8)mmHg,用药后平均为(124±6.3)/(77±5.9)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内用药前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小,早期使用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静  贾书方 《山东医药》2014,(31):77-79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36例剖宫产患者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原因、治疗措施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于术后2~3周20例(55.55%)、1~2周9例(25.00%)、<1周4例(11.11%)、﹥3周3例(8.34%);发病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1例(51.34%),子宫复旧不良9例(25.00%),子宫内膜炎4例(11.11%),胎盘蜕膜残留2例(5.55%);经针对病因用药、刮宫、介入栓塞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后均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2~3周,主要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经综合治疗后虽能痊愈,但有切除子宫可能;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改进手术操作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能降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12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2例,观察组孕妇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妊高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