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内源性一氧化碳(HO-CO)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80只健康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C)组,感染性休克(SS)组,LPS+ZnPP-Ⅸ(LZ)组和znPP-Ⅸ(Z)组.连续监测MAP;记录大鼠7 h内的死亡率;检测血中COHb,ALT,AST,Cr,Bun,肾、肝和肺脏MDA与SOD,肺脏Evans blue含量以及肝、肺、肾和股动脉血管组织HO-1 mRNA,HO-2 mRNA及HO-1,HO-2蛋白水平.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①SS组7 h内死亡率低于LZ组(P<0.05).②LZ组MAP水平均高于SS组(P<0.05).③SS组ALT,AST,Cr,Bun,肝、肾和肺脏MDA及肺脏Evans blue含量均分别低于LZ组(P<0.05);SS组肝、肾和肺脏SOD及全血COHb均分别高于LZ组(P<0,05).④LZ组肝、肺、肾和股动脉血管组织内HO-1 mRNA及HO-1蛋白水平均分别低于SS组(P<0.05),4组间HO-2 mRNA及HO-2蛋白水平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HO-1蛋白水平的上调及随后CO的增加可减少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死亡率,但是由于其所致的低血压并没有明显增加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对感染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6 ( IL 6 )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抗休克机制。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 ( SD)大鼠 2 0只 ,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 ( CL P)法复制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 CL P组、CL P组、氯胺酮 组和氯胺酮 组。假CL P和 CL P组术前 30 m in经股静脉持续输注生理盐水 5 ml· kg- 1· h- 1 ,氯胺酮 和氯胺酮 组分别输注氯胺酮 5 m g· kg- 1· h- 1和 10 m g· kg- 1· h- 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 ,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及采集血样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检测血浆 TNFα和 IL 6水平。结果  CL P组术后 MAP进行性下降 ,HR则先加快后减慢 ;血浆 TNFα和 IL 6水平明显升高。两种剂量的氯胺酮处理均能逆转 MAP和 HR下降 ,同时抑制血浆 TNFα和 IL 6水平升高 ,尤以氯胺酮 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氯胺酮对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其机制可能主要是拮抗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黄芪对感染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感染性休克模型.将动物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低剂量组和黄芪高剂量组.行CLP前30 min黄芪组经静脉分别注入黄芪注射液10 g/kg和20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5 ml/kg).CLP后2~20 h每隔2 h经右股动脉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CLP后2、5、9和20 h采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模型组动物CLP后MAP进行性下降,HR先快后慢;两个黄芪组均能逆转CLP后MAP下降,HR波动小.模型组TNF-α水平于术后2 h达峰值;IL-6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9 h达峰值:术后2、5和9 h,假手术组和两个黄芪组的TNF-α浓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术后5、9和20 h点,假手术组和两个黄芪组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黄芪高剂量组TNF-α于术后2 h、IL-6于术后9 h均显著低于黄芪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黄芪通过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感染性休克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氯胺酮组。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0mg/kg制备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氯胺酮组于制模前腹腔给予氯胺酮80mg/kg,1h后追加半量。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存活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及氯胺酮组(7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氯胺酮组(P均〈0.01);cAMP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氯胺酮组(P均〈0.01);HSP70阳性产物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显著高于氯胺酮组(P均〈0.01),而对照组和氯胺酮组TNF—α、cAMP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氯胺酮有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刺激HSP70表达来抑制LPS刺激的TNF—α释放,升高心肌cAMP含量,从而保护感染心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原理合成携带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的乳酸乳球菌,通过对正常大鼠灌胃,观察其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是否有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效应,是否能够减少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方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携带HO-1基因的乳酸乳球菌灌胃组(HO组,n=10)、乳酸乳球菌灌胃组(LL组,n=10)及谷氨酸灌胃组(Glu组,n=10)。Glu组在实验前6 h灌胃,其余两组在实验前24 h灌胃,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液体复苏后1 h取材,比较各组动物的死亡率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比色法检测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灰度值;并行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LL组和Glu组比较,HO组死亡率明显降低(P均<0.05);HO组液体复苏期(5、10、20和30 min)MAP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LL组比较, HO组和Glu组的IL-10和HO-1的灰度值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Glu组比较,HO组的HO-1灰度值明显增加(P<0.05)。3组间TNF-α灰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L组、Glu组和HO组肠组织Chiu's评分分别为(1.93±0.49)分、(1.75±0.58)分和(1.41±0.28)分,HO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携带HO-1基因的乳酸乳球菌灌胃可明显增强失血性休克大鼠HO-1活性,能较好地保护肠黏膜屏障,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肝损伤时大鼠肝脏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0)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大鼠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动态测定肝脏HO酶活性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肝脏CO含量以及血清ALT、AST水平和肝组织SOD、MDA变化。结果四氯化碳可成功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使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浓度升高,SOD活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染毒后大鼠肝脏HO活性明显增强,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均证实,HO-1蛋白在染毒后表达显著增高,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方式。此外,正常大鼠肝脏CO浓度极低,染毒后6h则开始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HO-1表达情况相一致。结论大鼠急性肝损伤后出现HO-1活性增加和蛋白表达持续上调以及CO浓度迅速增高,提示HO-1/CO系统参与急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表达增加可能有利于机体抗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8.
感染性休克,特别是败血症所致者,目前病死率仍高达30~80%。我科1960~1987年5月共收治感染性休克211例,其中129例发生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占61.1%。MSOF的病死率69~74%,甚至100%,本文主要对休克与MSOF的关系、预后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腹腔复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内脏器官的影响.方法 46只健康SD雄性大鼠静脉推注内毒素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后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复苏(Ⅰ)组、腹腔生理盐水对照(Ⅱ)组和腹腔高渗液体复苏(Ⅲ)组.静脉注入LPS后1 h为复苏开始点,先用复方乳酸钠溶液(25 mL/kg)快速静脉复苏30 min,以维持体内高动力血流水平.而后Ⅰ组动物无处理,Ⅱ组动物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00 mL/kg,Ⅲ组动物注入等量2.5%临床高渗低钙腹膜透析液.观察各组动物复苏后2 h动脉血乳酸浓度;20 h取肝、小肠、肺等内脏组织检测干湿质量比、细胞因子IL-6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并作肝、肠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腹腔复苏能更大程度降低大鼠动脉血乳酸浓度,减少大鼠内脏组织MDA含量,提高内脏组织SOD活性,抑制大鼠内脏组织炎性因子IL-6的释放,改善内脏组织水肿程度和组织形态学损伤.结论 腹腔高渗液体复苏能帮助改善感染性休克大鼠内脏缺血缺氧导致的损害,起到保护感染性休克大鼠重要内脏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原理合成携带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的乳酸乳球菌,通过对正常大鼠灌胃后,观察其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效应。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携带HO-1基因的乳酸乳球菌灌胃组(HO组,n=10)、乳酸乳球菌灌胃组(LL组,n=10)及磷酸盐缓冲液灌胃组(PBS组,n=10)。实验前24h灌胃,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液体复苏1h后取材,比较各组动物的死亡率、细菌移位以及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并检查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LL组和PBS组比较,HO组的死亡率、Chiu6级评分、细菌移位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HO-1含量和IL-10灰度值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HO组和LL组比较,PBS组肠组织MPO活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 携带HO-1基因的乳酸乳球菌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有较好的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和细菌移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内毒素休克家兔血浆和组织中一氧化碳含量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家兔血浆及肝、脾、肾、心、肺脏等重要器官中内源性一氧化碳(CO)的含量变化以及血红蛋白氧合酶抑制剂——锌原卟啉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家兔分为3组: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和锌原卟啉治疗组,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联二亚硫酸盐法测定CO含量。结果:内毒素休克组血浆CO含量于内毒素注射后迅速增高,肝、脾、心、肺脏CO含量亦明显增高;使用锌原卟啉能显著抑制血浆以及肝、脾、心、肺脏CO水平的增高,并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血压下降和代谢性酸中毒状况。结论:CO是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参与了内毒素休克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症状的出现与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组织细胞凋亡持续发生关系较大。有关血红素加氧酶的细胞保护作用尤其在脑损伤中的细胞保护作用还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脑内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 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氧化碳中毒组腹腔注射一氧化碳制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空气对照组腹腔注射空气。应用原位杂交及 Western blot 法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海马区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空气对照组血红素加氧酶1 mRNA表达阳性细胞较少,染色较浅;一氧化碳中毒组海马阳性细胞数较多,染色较深。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在1 d表达增加(P<0.01),3 d达高峰(P<0.01),5 d时下降(P<0.01),21 d时仍高于空气对照组(P<0.01)。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与血红素加氧酶1 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结果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在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用不同复苏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后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感染性休克成人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l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15例.分别经中心静脉通路输入相应复苏液体进行包括液体复苏在内的抗休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NaCl组、霍姆液组研究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均<0.01).复苏1 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提升(P均<0.01);24 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为高(P均<0.01)I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及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 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尽快提升血压有改善血乳酸清除率的作用,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Backgound: Heme oxygenase-1 (HO-1), a heme degradation enzyme with multiple vasoprotective functions, is systemically induced in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s associated with oxidative stress.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ystemic HO-1 expression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nd re-endothelialization after vascular injury in an animal model. Methods: Mice received an intravenous (i.v.) injection of the adenovirus-bearing HO-1 gene (Adv-HO-1). The serum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and gene expression examin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Circulating EPC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in vitro culture. EPC recruitment and re-endothelialization in injured arteries were assessed in mice receiving GFP+-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nd guide wire-induced carotid injury. The effect of carbon monoxide (CO), a byproduct from heme degradation by HO-1, was assessed by exposing mice to 250 p.p.m. CO for 2 h day−1. Results: Systemic HO-1 induction led to elevated serum levels of VEGF and SDF-1 and an increase in circulating EPCs. The re-endothelialization of denuded vessels was accelerated in mice with systemic HO-1 overexpression. A further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both EPC mobilization and re-endothelial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in mice with HO-1 deficiency. The increase in EPC mobilization and enhanced re-endothelialization was also observed in mice exposed to CO prior to carotid injury. The CO-mediated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irculating SDF-1 but not VEGF.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pport a vital role of HO-1 and its reaction byproduct, CO, in vascular repair through enhancing EPC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及环化鸟苷酸(cGMP)的变化,探讨锌原卟啉(Znpp)的治疗作用。方法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及缺氧缺血+锌原卟啉组(HI+Znpp)。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COHb含量和脑匀浆HO-1活性;放免法测定脑匀浆cGMP水平,并观察脑病理改变。结果HI组在1,4,12hHO-1、cGMP、CO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升高(P<0.01),在12h达到高峰;HI+Znpp组HO-1、cGMP、CO水平在1,4,12h均明显低于HI组(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检查可见HI组呈重度缺氧缺血改变,多数神经元细胞肿胀变性;而Znpp组神经元变性者少。结论HI后脑内HO-1活性明显增高导致内源性CO和cGMP增高,Znpp可阻抑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全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脑组织血红素氧化酶-1(HO-1)活性的变化及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其的影响.方法:7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7)、脑缺血/再灌注组(I组,n=35)及L-THP治疗组(T组,n=35).I组和T组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1、3、12、24和48 h各时间点检测脑组织匀浆HO-1活性、环磷酸鸟苷(cGMP)及血中COHb含量,并与S组比较.结果:①I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HO-1活性、COHb含量及cGMP水平均明显高于S组(P均<0.01).②T组的HO-1活性及COHb在脑缺血/再灌注1、12、24和48 h时均显著低于I组(P均<0.01),3 h时略低于I组,差异无显著性;HO-1活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S组(P均<0.01);COHb含量在24 h和48 h时略低于S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时间点均高于S组(P均<0.01);cGMP水平均显著低于I组(P均<0.01),但高于S组(P<0.01).③苏木素-伊红(HE)染色I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在脑缺血/再灌注3 h后显著减少(P<0.01),应用L-THP后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I组(P<0.01).结论:L-THP可通过抑制HO-1活性使一氧化碳(CO)和cGMP水平下降,减少神经元丢失,提高存活神经元数目,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对高血压大鼠的长期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高血压组 ;C和D组为高血压干预组 ,C组用Hm ,D组用Hm +HLL干预。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检测血一氧化碳 ,ET 1,NO质量浓度。结果 :A组血压在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B ,C ,D组血压均较A组明显升高 (P均<0 .0 1) ;药物干预后C ,D组血压较B组降低 ,D组血压低于C组 (P均 <0 .0 1)。血NO质量浓度B ,C ,D组较A组降低 ,D组较B ,C组升高 (P均 <0 .0 1)。血CO质量浓度C ,D组较A ,B组升高 ,D组高于C组 (P均 <0 .0 1)。B ,C组的ET 1质量浓度较A ,D组升高 (P均 <0 .0 5 )。结论 :内源性一氧化碳能长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可能与其能舒张血管平滑肌及升高NO、降低ET 1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内源性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利用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观察大鼠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两系统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HO)活性,一氧化碳(CO)生成量及血清一氧化氮(NO)。结果:运动训练组HO及CO比对照组上升了81%,83%,NOS抑制组的HO和CO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34%,50%;而运动+NOS抑制组的HO和CO比对照组分别上升了135%、116%。运动+NOS抑制组的HO和CO值比单纯NOS抑制组分别上升了76%、44%。结论:运动可激发HO-CO活性,通过cGMP等机制改善血管舒张反应性,抑制平滑肌增殖及血小板活化,是对NO-cGMP机制的补充;当NOS/NO功能障碍时,运动者HO-CO的代偿可更强;NOS/NO与HO/CO存在相互代偿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