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贫困县 6~23 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状况,为解决贫困地区婴幼儿喂养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本数据来自2010 - 201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选取某贫困县监测点221名6~23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月龄分为6 ~8、9~11和12~23月龄组;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格测量的方法收集婴幼儿及其母亲的基本信息、婴幼儿喂养行为和辅食添加等情况;应用喂养指数评价喂养状况,喂养指数体系建立参照ICFI评分标准。结果 共调查婴幼儿221名,ICFI平均得分为(10.6±3.6)分,ICFI合格率为 24.9 %;6~8月、9~11月和12~23月龄组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 90.3 %、84.5 % 和29.5 %;奶瓶喂养率分别为80.6 %、74.6 % 和 80.7 %;24 h辅食添加种类得分率分别为66.1 %、97.1 % 和 73.9 %;24小时辅食添加次数得分率分别为67.8 %、95.8 % 和 46.6 %。三个月龄组间ICFI合格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 = 58.532,P<0.001),不同性别婴幼儿ICFI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55,P>0.05),其中6~8月龄和12~23月龄组ICFI合格率分别为22.6 %和2.3 %,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婴幼儿喂养合格率较低,缺乏正确辅食喂养的观念,且断乳后添加配方奶以及膳食多样性差是该贫困地区婴幼儿喂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徐州市城区2岁以内婴幼儿喂养方式、断乳时间及辅食添加情况,为提高本地区儿童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某社区医院535份2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统计其6个月内喂养方式、断乳时间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 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72.52%,混合喂养率为14.58%,人工喂养率为12.90%,平均断乳时间为14.66个月,91.96%的婴幼儿在4~6个月内添加辅食。结论徐州市城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断乳较早,大多数家长能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喂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城市、城镇、农村3844名婴幼儿,对喂养方式的现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4月龄母乳喂养率75.6%、纯母乳喂养率36.3%,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06±3.37)月、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60±2.00)月;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是混合喂养,占50.8%;母乳喂养儿的乳类添加率达91.9%;②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为(3.8±1.75)月龄,41.7%婴幼儿早于4月龄添加辅食,城镇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较为突出;添加辅食的种类较丰富,但豆类添加率较低;农村婴幼儿蛋类添加率从4月龄、肉类添加率从6月龄开始显著低于城市和城镇;6月龄后婴幼儿从辅食获得能量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推荐量。【结论】婴幼儿的喂养仍存在问题,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变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增加豆类添加率、改善添加辅食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徐华英  张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4-3756
目的:了解资阳市雁江区婴幼儿喂养与辅食添加状况。方法:对2010年11~12月在雁江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婴幼儿进行喂养方式的调查。结果:婴幼儿喂养人为母亲占52.3%,喂养人为(外)祖父母占47.7%。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15.5%,部分母乳喂养率为48.3%,配方奶喂养率为36.2%,86.0%婴幼儿在8月龄后每日奶量低于500 ml,抚养者添加辅食具有随意性。329名婴幼儿中,3月断奶占14.3%,8月龄累计断奶57.6%,11月龄累计断奶95.2%,1岁后断奶占4.8%,平均断奶时间为8.7月。结论:雁江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率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其他乳类摄入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西贫困地区2岁以下婴幼儿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情况,为有针对性实施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广西国家级贫困县平果县、融水县、天等县、巴马县开展2岁以下婴幼儿营养健康状况调查.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每个调查县随机抽取2个乡、每个乡2个村共653名婴幼儿.结果 广西贫困地区2岁以下婴幼儿开奶时间的中位数为12.1小时;断奶时间的中位数为8.8月;6月龄内婴幼儿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比例分别为24.3%、73.2%、2.5%;48.9%的婴幼儿在4月龄内添加了辅食,39.2%在4~6月龄添加辅食,11.9%在6月龄后添加辅食.结论 广西贫困地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率较低,开奶时间晚,断奶时间早,辅食添加不合理,奶制品和动物性蛋白摄入低.在贫困地区普及母乳喂养知识,合理添加辅食,有效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提高婴幼儿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喂养方式对生长发育影响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0~2岁婴幼儿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现状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武汉市东西湖农场中抽取0~2岁以下婴幼儿1 742名,对其进行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同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月内完全母乳的喂养率76.13%,混合喂养率为19.03%,人工喂养率为4.85%;4个月内婴儿辅食添加率为1.76%,4~6 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50.4%,6个月~1岁辅食添加率为87.6%;辅食添加以淀粉类、蛋类为主,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相对不足;18月龄以上前囟闭合率为11.2%,Logistic回归显示前囟闭合率与喂养方式显著相关.结论 武汉市东西湖区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率仍需进一步提高,辅食添加种类应多元化,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贵州省贫困山区6~23月龄婴幼儿喂养现状,为科学实施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贫困山区随机抽取1643名6~23月龄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式的方法调查婴幼儿及家庭一般情况、辅食添加等情况,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1643名婴幼儿中,过去24 h母乳喂养率仅40.11%,其中18~23月龄组为24.72%,不同月龄组婴幼儿过去24 h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月龄前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幼儿1630名,占99.19%;奶制品、营养素补充剂等添加比例低,过去24 h婴幼儿固体、半固体辅食添加频率均数为(2.81±0.93)次,各月龄组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主要为2~3次。结论目前贵州省6县婴幼儿在过去24 h母乳喂养率、首次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种类及频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地区1272名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70.0%,33.0%的婴幼儿在6个月龄内添加了强化铁米粉。多因素分析,接受过母乳喂养宣传(OR=2.191,95%CI:1.695~2.833)、民族(OR=1.173,95%CI:1.080~1.275)和出生低体重(OR=0.579,95%CI:0.376~0.892)与6个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有关联;民族(OR=1.141,95%CI:1.047~1.242)和婴幼儿贫血(OR=1.406,95%CI:1.054~1.877)与添加强化铁米粉有关联。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辅食添加不合理,应通过电视、广播、热线电话等方式宣传通俗易懂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合理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9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分析该地区婴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准化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529名9月龄婴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版《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中的8个指标。结果 调查地区早开奶率为64.9%,9个月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92.5%,适龄喂养率(即6个月以下进行纯母乳喂养,6~9月的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辅食)为75.0%,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为64.1%,但9月龄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合格率仅为17.6%,且辅食合理添加率仅为14.2%。结论 调查地区婴儿中母乳喂养情况较好,但存在适龄喂养率较低及辅食种类和辅食添加频率偏少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2岁以内婴幼儿喂养与辅食添加状况. [方法]利用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四川省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获取2岁以内共783名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辅食添加状况调查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婴幼儿开奶时间的中位数为5 h,其中出生后2 h内开奶的比例为37.3%;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8.3%、36.7%和5.0%;婴儿平均断奶时间为7.6个月;27.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4月龄前已经添加辅食;6~8月龄的婴幼儿中还有12.6%尚未添加辅食;1岁时添加婴儿配方奶、普通奶、谷类、蔬果、蛋类、肉类、肝脏及血、豆类及其制品的比例分别为35.9%、65.5%、86.6%、69.8%、65.4%、69%、10.2%、25.9%. [结论]四川省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应普及母乳喂养观念,实时添加辅食,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1.
Proposed vitamin a fortification lev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ra JO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03,133(9):2990S-2993S
Fortified complementary foods could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vitamin A and other common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in young children. Milk from well-nourished women is an excellent source of vitamin A. However, in Latin America many children are weaned prematurely and must receive the entire requirement of vitamin A from food. This paper proposes vitamin A fortification levels for foods targeted for children aged 6-23 mo to meet the existing intake gap among both breast-fed and weaned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Estimates assume a non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common complementary foods and average levels of human milk intake by breast-fed infants and children. The estimated vitamin A gap for breast-fed infants aged 6-11 mo amounts to 63-92 microg RE [16-23% of recommended daily intake (RDI)] and for breast-fed children reaches 125 microg RE (31% of RDI). Weaned infants and children would have to fully meet the RDI (400 microg RE) from complementary foods. A fortified complementary food with 500 mg RE/100 g of dry product provided daily in a single ration of 40 g would meet 50% of the gap for weaned infants aged 6-11 mo and would raise the total intake above RDI for breast-fed infants aged 6-8 mo (125%) and 9-11 mo (127%). The same fortified food given in a daily ration of 60 mg would meet most of the gap (75%) for weaned children aged 12-23 mo and would increase total intake of breast-fed children aged 12-23 mo well above the RDI (144%), with no risk of exceeding established upper tolerable intake leve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添加辅食对发展中国家婴幼儿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MEDLIN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建库到2017年 12月底发表的关于婴幼儿辅食添加干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6 496例样本,来自11个国家。分析结果显示:辅食添加干预可提高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MD = 3.29,95% CI 2.26~4.32,P<0.001),降低其贫血患病率(RR = 0.73,95%CI 0.69~0.77,P<0.01),Z评分合并效应无差异HAZ(MD = 0.07,95%CI -0.05~0.20,P = 0.25)、WAZ(MD = -0.02,95%CI -0.15~0.12,P = 0.79)、WHZ(MD = -0.02,95%CI -0.27~0.24,P = 0.90)。结论 辅食添加对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的提高和降低贫血患病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4~12月龄婴幼儿喂养现状, 为婴幼儿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分别抽取4~12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基本情况、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并计算4~12月龄婴儿的辅食喂养指数。结果 本次共调查900人, 城区431人, 郊区469人。辅食喂养指数包括膳食多样化分数(dietary diversity score, DDS)、膳食种类(food variety score, FVS)、辅食首添时间、配方奶首添时间四个部分。北京市4~6月龄和7~9月龄婴儿DDS、FVS和辅食喂养指数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2月龄婴儿DDS、辅食喂养指数, 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月龄组和10~12月龄组与婴儿辅食喂养指数相关的因素是食物费用。7~9月龄组与婴儿辅食喂养指数相关的因素是食物费用和母亲文化。结论 辅食喂养指数可以综合评价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 但应用效度如何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14.
营养强化辅食补充对甘肃贫困农村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辅食补充对贫困农村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从甘肃省5个贫困县选取4~12个月的婴幼儿分成两组,所有儿童均在保持其家庭习惯的辅助食品添加的前提下,每天再补充1包不同配方的营养补充物,其中配方1组补充了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配方2组补充能量达到配方1组的同等的能量。两组均补充维生素A。补充期间,儿童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格测量,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测量,两组儿童观察到满24个月为止。儿童满24个月龄时进行智力发育的测定。结果24个月时配方1组、配方2组儿童的总发育商分别为97.2、95.5,有显著性差别(P<0.05),其中大运动区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配方组儿童在辅食的补充时间、营养状况、性别构成、母亲文化程度等没有显著差别,但是24个月时儿童血红蛋白值两配方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1)。结论补充营养素强化的辅助食品有利于贫困农村4~12个月婴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5.
46个农村贫困县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以辅食添加率、辅食添加时间和辅食添加频率来分析辅食添加状况,用年龄别身高Z值(HAZ)和年龄别体重Z值(WAZ)判断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结果 所调查婴幼儿谷类辅食的添加率88%,植物蛋白添加率最低为44.7%。五大类辅食的添加率都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每一个月龄段各类辅食的添加率都以谷类最高,依次为蔬菜,动物蛋白,蛋类和奶类,植物蛋白最低。辅食开始添加较迟,平均时间在6个月以后,鸡蛋、肉类和蔬菜在8个月左右,豆制品最晚,平均为10个月。4~6月龄每天吃鸡蛋和肉类的比例分别只有16.6%和15.4%,12个月龄以后每天能吃到鸡蛋的比例不到60%,肉类则更低不到50%,6个月龄以后五大类辅食添加组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发病率都低于未添加,12~24月龄段这种差别最大。结论我国西部农村要幼儿辅食添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添加时间不合理,品种单一和实际摄入量低。应该多渠道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大力提倡添加鸡蛋,植物蛋白如豆制品以及蔬菜等,农村地区容易获取的营养丰富的食品,以满足要幼儿生长发育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求。进而改善农村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6-24个月婴幼儿看护人对辅食添加的认识。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北京等5省市的5个县农村地区6-24个月婴幼儿的看护人197人进行访谈。结果多数婴幼儿看护人认为:“婴儿4-6个月时应添加母乳以外的辅食”;“婴儿可以吃肉的时间在一岁以后或更晚、牙长整齐了、断奶后等”;“有必要给孩子单独做饭”;“家庭自制的食物比市售婴幼儿食品安全、卫生”。婴幼儿看护人获得喂养知识途径主要是儿童保健医生和书刊杂志。看护人对辅食添加的认识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应针对不同地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婴幼儿看护人的喂养知识指导和营养教育,以提高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添加质量,保证和促进婴幼儿健康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乡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状况,并应用婴幼儿喂养指数(infant and child feeding index,ICFI)评价城乡地区不同月龄组婴幼儿的喂养行为,为指导婴幼儿喂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法 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选取6~24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CFI对喂养行为(24 h母乳喂养、24 h奶瓶喂养、24 h膳食种类、1周辅食添加天数)进行评分。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婴幼儿861名,ICFI平均得分为(10.58±3.18)分,不同月龄组间ICFI平均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19,P=0.000),在6~8月龄组中,城市ICFI平均得分为(7.61±3.15)分,显著高于农村的(5.44±3.04)分(F=11.859,P=0.001)。喂养总合格率为54.94%(473/861),各月龄组的喂养合格率分别为14.16%、38.78%、66.56%,不同月龄组间喂养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81,P=0.000)。婴幼儿辅食添加满分率较高的为蛋类、谷薯类、水果、蔬菜,较低的为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 结论 河北省农村地区的低月龄婴幼儿喂养较差,建议加强对辅食添加时间、种类及添加频率等方面婴幼儿喂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营养包对四川理县6~23月龄婴幼儿的营养改善效果。方法在理县为全县所有6~23月龄婴幼儿,每天补充一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营养包,干预15个月,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共抽取有代表性的510名6~29月龄婴幼儿测定身长、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分析干预前后不同月龄(分为6~11、12~17、18~23、24~29月龄)的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血红蛋白值及贫血患病率的差异。结果营养包干预15个月后,理县6~11、18~23月龄HAZ分别较基线增加0.51和0.44,差异有显著性(P<0.05)。18~23月龄婴幼儿的生长迟缓率与基线差异有显著性(χ2=6.897,P<0.05)。4个年龄段的婴幼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分别增加12.7、11.4、16.7和15.7g/L,每个年龄段的贫血率与基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5.863、24.302、37.365、25.990,P<0.001)。结论通过给6~23月龄婴幼儿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豆粉包15个月后,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的生长迟缓率和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及喂养现状,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贫困项目县706名6~24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体格测量及调查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晓情况。结果 706名6~24月龄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1.7%,低体重率4.8%,生长迟缓率13.7%。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辅食添加时间”最高(39.8%),“持续母乳喂养时间”最低(2.8%)。在6月龄添加辅食儿童仅占28.7%。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儿童看护人科学喂养知识和行为缺乏,在为其提供辅食营养补充剂的同时,应加大婴幼儿喂养知识行为宣传力度,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23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方法 利用科技支撑项目“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及“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资料,研究分析672名0~23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幼儿不同年度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8,P=0.011),2008年母乳喂养率较高为59.5%,2009年下降为45.0%。约75.8%的婴幼儿由于母乳不够而无法被母乳喂养。19.0%的婴幼儿不到6月龄就断奶;仅13.4%的婴幼儿在6月龄正确添加了辅食。结论 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23月龄婴幼儿喂养方式尚不合理,应加强开展普及婴幼儿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