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新型支架材料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兰州大学骨科研究所完成。①抽取兔骨髓液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在经过体外分离培养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附于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复合材料上,再移植于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处。②36只健康青紫兰兔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2只。细胞材料复合物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复合物植入双侧股骨髁间窝软骨缺损处;单纯复合材料组:单纯植入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植入。③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4只兔子,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参照O’driscoll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36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原代培养骨髓细胞7~10d后,多数细胞旋涡状排列。传代6h后细胞开始贴壁,5~7d铺满瓶壁。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②各组兔术后大体观察、股骨组织学检查:细胞材料复合物组术后12周大体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复合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修复组织表面结构:0.45±0.25,1.15±0.25,2.47±0.39,P<0.05;缺损填充深度:0.35±0.15,1.27±0.27,2.63±0.27,P<0.05;与周围软骨结合情况:0.58±0.08,1.10±0.24,1.87±0.64,P<0.05)。细胞材料复合物组12周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光镜下可见已形成正常软骨厚度的软骨层及完整的软骨下骨,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修复组织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强度与周围正常软骨无差别。软骨缺损处为透明软骨修复。组织学评分各项(缺损填充深度、与周围软骨结合情况、修复组织表面结构、细胞形态、潮线形成、甲苯胺兰染色)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复合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③各组兔修复组织吸光度值形态分析:修复方法在基质分泌方面优势顺序为:细胞材料复合物组>单纯复合材料组>空白对照组。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材料以类透明样软骨组织完整修复缺损,是一种修复软骨缺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可以做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受损关节软骨进行未经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探讨组织工程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青紫蓝兔股骨骨髓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变性处理及透明质酸盐修饰后的吸收性明胶海绵为载体,实验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自体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对照组进行单纯吸收性明胶海绵移植。结果移植24周后,肉眼下实验组移植物与正常软骨组织难以区分,软骨表面光滑,对照组移植物为白色的疏松组织。光镜下修复组织类似周围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甲苯胺蓝异染与正常软骨组织无区别,为透明软骨组织。对照组24周关节软骨缺损区被纤维软骨样组织修复。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受损关节软骨处,可促进关节缺损的修复,恢复软骨组织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3.
聚磷酸钙/左旋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用左旋聚乳酸(PLLA),聚羟基乙酸(PGA)等可降解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纤维状支架材料和海绵状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这类支架材料存在着弹性模量低,受力时易变形,容易导致种子细胞损伤和降解吸收时间过长等缺陷.目的研制出可任意调控降解速率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相溶性能和毒理学性能的聚磷酸钙(Calcium Polyphosphate,CPP)纤维,并用该纤维为增强材料研制软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设计以不同质量比例分组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研究所完成,基体材料选用PLLA(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合成室提供),增强材料选用自制CPP纤维.干预以高强度、高模量可设计降解速率的CPP纤维为增强材料,PLLA为基体材料,应用溶媒投放、颗粒滤取技术制备出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测试了该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体外37℃下Hank's人工降解液中的生物降解特性.主要观察指标物理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结果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三维连通、微孔、网状微观结构,微孔分布均匀,微孔尺寸为130~350μm,孔隙率90%;压缩模量随C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降解速率随C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化软骨的早期生物学性能基本满足软骨组织工程的要求,故可用作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钦  孙正义  吴萌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10-2411,T002
目的 通过对受损关节软骨进行未经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探讨组织工程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青紫蓝兔股骨骨髓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变性处理及透明质酸盐修饰后的吸收性明胶海绵为载体,实验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自体股骨保关节软骨缺损。对照组进行单纯吸收性明胶海绵移植。结果 移植24周后,肉眼下实验组移植物与正常软骨组织难以区分,软骨表面光滑,对照组移植物为白色的疏松组织。光镜下修复组织类似周围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甲苯胺蓝异染与正常软骨组织无区别,为透明软骨组织。对照组24周关节软骨缺损区被纤维软骨样组织修复。结论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受损关节软骨处,可促进关节缺损的修复,恢复软骨组织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三维动态诱导的同种异体非软骨来源种植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支架材料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Pluronic F-127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2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7只,3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剩余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单纯支架组、空白对照组,8只(16膝)/组。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为白色粉沫状,无味,其水溶液在低温4℃呈液态,37℃形成固态凝胶(sigma公司,产品批号P2443)。②兔麻醉后穿刺抽取胫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3代细胞进行实验。③收集细胞,离心成团,分4组不同诱导条件。三维动态培养组:10g/L藻酸钠溶液洗涤并重新悬浮细胞,细胞浓度为5×1010L-1,滴入200mmol/L氯化钙溶液,立即形成藻酸钙凝胶微球,细胞被悬浮固定于球内部,静止5min,取出凝胶微球,置于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诱导。二维动态培养组:细胞直接接种于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诱导。三维静态培养组:藻酸钙凝胶微球悬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静态培养。二维静态培养组:细胞直接接种于平面培养瓶静态培养。各组细胞诱导培养2周,制备切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及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柠檬酸钠溶液溶解藻酸钙凝胶微球,测定各组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④各组兔的双膝均制备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选取诱导分化最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25%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在低温下混匀,重悬,细胞终浓度为5×1010L-1,注入股骨内髁软骨缺损区。单纯支架组只将25%Pluronic F-127注入股骨内髁软骨缺损区。空白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区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4,8,12,24周取材,大体及镜下观察关节软骨表面缺损修复情况,同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结果:藻酸钠接触钙离子迅速形成透明凝胶微球,有光泽,凝胶微球中的细胞呈球形,核仁清晰,与正常软骨细胞立体结构相似。培养过程中各组细胞甲苯胺兰染色均呈阳性,并表达Ⅱ型胶原,但无明显Ⅰ型胶原表达。②不同体外诱导分化条件下细胞生化指标的表达:三维、二维动态培养组的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三维、二维静态培养组,且以三维动态培养组效果最佳[(0.078±0.002),(0.048±0.002),(0.035±0.001)A,P<0.05;(0.111±0.003),(0.069±0.003),(0.058±0.002)A,P<0.05]。③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术后12周修复软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为透明软骨组织结构,与周围软骨结合紧密,至24周仍保持透明软骨形态;而单纯支架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被修复。术后4,8,12,24周,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关节软骨组织学评分均优于单纯支架组、空白对照组(P<0.05),且术后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佳。结论: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动态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提高分化质量,获得的种植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支架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能够取得稳定的长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的兴起,软骨损伤的修复可能性显著地提高,但单一的支架材料均不能符合理想支架,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定向诱导成软骨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培养,构建膝关节胫骨平台全层关节软骨缺损.54只大白兔单侧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复合组植入细胞-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材料组植入单纯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对照组不行任何植入.植入后8,12周CT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复合组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增大,形成新生类软骨细胞,基质丰富.材料组关节面塌陷,软骨细胞少量增殖.植入后12周,复合组关节面平整,关节间隙如常.大量软骨细胞出现,与周边软骨色泽一样,支架材料完全降解.材料组关节面不平整,软骨细胞不完全充填,支架材料部分降解.对照组未见修复.提示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可形成透明软骨修复动物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显示了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良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的兴起,软骨损伤的修复可能性显著地提高,但单一的支架材料均不能符合理想支架,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定向诱导成软骨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培养,构建膝关节胫骨平台全层关节软骨缺损。54只大白兔单侧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复合组植入细胞-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材料组植入单纯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对照组不行任何植入。植入后8,12周CT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复合组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增大,形成新生类软骨细胞,基质丰富。材料组关节面塌陷,软骨细胞少量增殖。植入后12周,复合组关节面平整,关节间隙如常。大量软骨细胞出现,与周边软骨色泽一样,支架材料完全降解。材料组关节面不平整,软骨细胞不完全充填,支架材料部分降解。对照组未见修复。提示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可形成透明软骨修复动物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显示了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良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具有向中胚层组织细胞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分化的能力.目的:验证用组织工程方法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5-03/2007-12-30在沈阳医学院临床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20只两三月龄的健康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方法:①诱导分化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加入地塞米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培养1周,再将转化生长因子β替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3周;以不加诱导剂细胞做对照.②取20只兔.建立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0只膝关节内植入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植入未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对照组植入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2,4,6,8周时处死实验组处死2只,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处死1只进行各项指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学.②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③大体标本观察.④X射线观察.⑤组织切片观察.结果:①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类似于软骨细胞样形态.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4周后,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③术后8周,实验组标本修复组织表面光滑,与周围软骨间界限模糊不清:X射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宽,软骨下骨质囊变得到改善:组织切片观察显示与正常软骨细胞基本上一致.结论: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关节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9.
自体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免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骨膜移植等方法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但其各自的成软骨能力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7-03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6~8月龄新西兰白兔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骨膜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12个膝关节标本.方法: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采用胰酶消化法采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向软骨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同时进行PKH-26细胞膜免疫荧光标记.在全部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造成直径3 mm,深度3 mm的全层软骨缺损,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骨膜组取同侧胫骨上段内侧骨膜,骨膜生发层朝向骨髓腔覆盖软骨缺损,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先期缝合3针,向缺损区注入1×109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悬液20μL,植入细胞后缝合最后1针.单纯骨膜组只进行单纯骨膜覆盖缺损处理;空白对照组只钻孔不作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12周时,对缺损部位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Wakitani评分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所有缝合骨膜未发现脱落,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6周时,软骨缺损已由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填充,12周时修复组织进一步改建,且修复组织中细胞主要为带有PKH-26荧光标记的植入细胞.单纯骨膜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为乳白色,表面光滑稍微凹陷,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之间界限清晰;空白对照组缺损区多数比较凹陷,或缺损部位形状不规则,周围软骨组织断裂.术后6,12周时,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均优于单纯骨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单纯骨膜组的评分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修复组织内细胞周围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阳性,证实修复组织内的细胞为植入细胞.结论: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形成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构建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支架复合体修复骨软骨联合缺损,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组织工程化的软骨和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移植体和宿丰骨和软骨之间的界面耦合不够理想.目的:将体外提纯、扩增的骨髓间充质下细胞诱导成软骨细胞.将其接种于穿"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底部上联合培养,探索其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和材料复合的体外观察实验,于2008-03/07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和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系实验室完成.材聿斗:通过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健康新西兰兔10只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诱导液诱导骨髓闻充质干细胞2周后甲苯胺蓝染色检测.把诱导得到的软骨细胞接种于穿"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底部,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鉴定CD29,CD44,CD34和CD45抗原的表达,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测定细胞活力和生长周期,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羟摹磷灰石/壳聚糖史架结构和细胞与支架的复合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分离扩增,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活力为95.27%,G0~G1期细胞占94.68%.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骨髓问充质十细胞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多孔支架孔隙率为90%,平均孔径为150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黏附性.结论:初步证实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的软骨细胞复合可以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治疗关节软骨缺损。许多治疗方法都只能缓解临床症状,而不能有效促进软骨的再生,也不能恢复软骨表面的承重功能。目的:观察脱钙骨基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分别于2005—01/03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和2008-05/08在桂林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取新西兰兔四肢骨干骺端及椎体松质骨,脱钙制备脱钙松质骨基质材料;体外分离培养同种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脱钙骨基质支架上体外培养。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填充组(简称复合组)、同种异体脱钙骨填充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方法:在髁间窝髌面上用直径4mm的钻头钻孔深约3mm造成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复合组双侧股骨髁间窝软骨缺损处植入脱钙骨基质吸附体外分离培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同种异体脱钙骨填充组单纯植入脱钙骨基质;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植入。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根据关节软骨组织学计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36只新西兰兔均进入结果分析。复合组所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样修复:而同种异体脱钙骨填充组和空白对照组为纤维性修复。植入后12周复合组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同种异体脱钙骨填充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同种异体脱钙骨填充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软骨组织工程的原理,以脱钙骨基质为支架材料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修复软骨缺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支架或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修复软骨缺损,但是研究中发现较大块的缺损修复效果还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基因转染后的干细胞能够不断的释放生长因子有可能够为软骨缺损研究带来突破.目的:进一步验证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会促进体内兔软骨修复.方法:从兔骨髓内分离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质体感染的方法将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基因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实验组移植转染后的细胞;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对照组缺损区不移植细胞.术后行组织学检测及组织学评分分析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体内修复过程中,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了软骨再生.透明软骨填充了软骨缺损区,并且深部区域显示了软骨下成骨.透明软骨的重建区域优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组织学评分实验组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空白组.提示转染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和提高关节软骨的改建和修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丝素蛋白用于骨重建和再生,表现出机械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单纯的丝素蛋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含水量极低时易于破碎,在低湿环境应用时强度不够,通过与其他多聚物的复合可以进一步改进丝素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目的:观察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作兔桡骨中段1.5 cm长骨缺损模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植入BrdU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和对照组(植入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植入后4,8,12周行大体、组织学与X射线观察,评分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培养植入后,4周时新骨已开始形成,8周时骨缺损部分修复,12周时有部分新生骨组织形成板层骨,骨小梁形成,内可见大量成骨细胞,而对照组支架材料降解较慢.植入后第12周实验组影像学检测骨缺损区完全修复,皮质连续,塑型完全,不易分辨.对照组缺损区基本修复,但塑型不佳,缺损区易分辨,实验组新骨生成优于对照组.说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能够较好修复兔桡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丝素蛋白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复合丝素蛋白材料培养。建立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材料复合物,细胞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移植丝素蛋白材料,空白组不作处理。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空白组术后8周仍可见坏死组织,且瘢痕挛缩明显;细胞组与空白组愈合情况相近。对照组术后8周未愈合,有少量瘢痕形成,与周围皮肤融为一体。实验组术后4周创面无明显瘢痕形成,术后8周愈合良好。②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4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带有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位在重建的表皮和真皮组织中,术后8周创面愈合良好;细胞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少量带有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表明丝素蛋白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可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往主要采用磨削灌洗、钻孔、微骨折技术等对软骨缺损组织进行修复,但多数技术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减轻患者疼痛或仅短期有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软骨组织工程修复技术对于软骨再生及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自体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髁间窝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建立双侧膝关节髁间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左侧植入自体骨膜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物,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对照组左侧植入自体骨膜,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第8,12周,取膝关节软骨缺损部位新生组织,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Wakitani评分。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实验组修复组织表面基本光滑,与周围软骨色泽极其相近,出现大量软骨细胞及软骨陷窝,形成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甲苯胺蓝染色较深;对照组修复组织仍为白色,新生修复组织局部凹陷,表面欠光滑,质地较硬,仅有极少量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较浅,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无软骨基质形成;空白对照组软骨缺损塌陷,表面不规则,修复组织为纤维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较浅。表明自体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移植能够较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6.
背景:脐带Wharton胶富含透明质酸,糖胺多糖及胶原等,成分与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类似,因此由人脐带提取的Wharton胶很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目的:评价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人脐带Wharton胶支架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终浓度为1010L-1、成软骨方向诱导后的兔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带Wharton胶支架复合,继续培养1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进行修复(实验组),并与单纯支架修复的对照组及空白组进行比较。术后3个月对修复组织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糖胺多糖、总胶原定量检测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的缺损多为透明软骨修复,对照组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空白组无明显组织修复。提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实验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能有效的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人脐带Wharton胶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组织工程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体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成骨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建立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其中35只右侧植入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左侧植入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支架材料作为对照组;另5只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处理.植入后4,8,12,16周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术后2周可见缺损处有散在的、少量模糊状骨痂生成,术后4周可见明显骨生成影像,成云雾状,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术后8周整个缺损区均可见骨痂生成,成骨现象更加明显,部分髓腔已通,术后12~16周,缺损区已完全被新生骨组织充填,骨髓腔已完全再通,修复区较正常桡骨细,骨缺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 < 0.01).说明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移植可较完全修复大节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组织工程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体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成骨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建立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其中35只右侧植入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左侧植入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支架材料作为对照组;另5只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处理。植入后4,8,12,16周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术后2周可见缺损处有散在的、少量模糊状骨痂生成,术后4周可见明显骨生成影像,成云雾状,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术后8周整个缺损区均可见骨痂生成,成骨现象更加明显,部分髓腔已通,术后12~16周,缺损区已完全被新生骨组织充填,骨髓腔已完全再通,修复区较正常桡骨细,骨缺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移植可较完全修复大节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前期成功构建携带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载体IRES2-EGFP-hIGF-1基础上,探索使用可吸收生物材料PLGA复合基因强化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完成.①选择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双下肢髁关节面上共制作4个直径3 mm、深3 mm的全层软骨缺损.自左到右为:空白对照组,PLGA移植组,PLGA-MSCs组(PLGA 空载体转染的MSCs移植),PLGA hIGF-1-MSCs组(PLGA hIGF-1转染的MSCs移植).②分别于术后4,6,12周各处死6只,应用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评分评估缺损软骨的修复情况、修复组织中hlGF-1和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移植细胞GFP荧光强度等.结果:16只兔进入结果分析,脱落2只.术后12周时,组织切片显示,PLGA HIGF-1-MSCs组新生组织中可见大量类透明软骨细胞出现,Ⅱ型胶原丰富表达:荧光追踪显示PLGA-MSCs组和PLGA hIGF-1-MSCs两组修复组织在4周时仍有可见的GFP表达;PLGA hIGF-1-MSCs组各个时间点组织学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PLGA与经过hlGF-1基因强化的MSCs复合移植提高了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