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燕玲 《河北中医》1997,19(6):13-14
胆石症的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们发生结石的疾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女性多于男性。以右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发胆囊炎。中医本无胆石症之病名,但在历代中医文献中类似本病的记载可归属于“胁痛”、“腹痛”、“腹胀”、“黄疸”、“结胸”等门类中。一般认为,胆石症的发生,是由于长期的情志抑郁,饮食失节,导致脏腑气机受阴,血行不畅,进而形成瘀血、浊气、痰湿互结而致结石。1病机分析胆石症的主要病位在于肝胆。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胆附着于肝,与肝相连,胆为“中清之府”,内藏胆汁,胆汁源自“肝之余气”,肝胆共司疏泄…  相似文献   

2.
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石症属祖国医学“胁痛”、“痞满”、“黄疸”等范畴。现代医学将其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胆石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9%~11%。自从1882年德国医生Langenbuch提出切胆取石的方法迄今,外科医生逢胆必切,而切胆后所伴随的远期并发症如消化不良、脂肪泻、返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胆管损伤、术后综合征等却令患者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3.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肝外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胆囊结石当结石移动或嵌顿在胆囊颈时有剧烈的绞痛;肝外胆管结石在剑突下间隙性阵发性疼痛,伴有黄胆、发热;肝内胆管结石可以无症状疼痛或肝区胀痛不适。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胁痛、胃脘痛”范畴,治疗以疏肝利胆、清热排石通腑。笔者近几年通过采用耳穴贴压加服排石合剂治疗胆石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组653例,均经B型超声波检查确诊,符合1979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系统疾患会议制订的“关于胆道感染、胆石症的诊断标准”。其中,胆石症急性发作140例,胆石症241洌,肝内胆管结石176例,胆总管结石52例,胆管结石23例,多发性并梗阻21例。  相似文献   

5.
“分娩排石法”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特制药物,借助药力促使胆管高度松弛、扩张,使尺寸超过胆管极限的结石经“分娩”过程顺利排除体外的一种治疗胆石症的方法。临床应用表明,“分娩排石法”疗程短,不伤及胆管等脏器组织,可快速、有效地治疗胆石症,而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耳廓“结石异常区”与胆石症、肾石病的辅助诊断黎健(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362000)关键词胆石症,肾石病,诊断,耳穴耳背上的形态色泽变化作为单个疾病辅助诊断报道较少,特别是胆石症、肾石病(以下简称为结石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耳穴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旋磁排石仪”治疗胆石症88例临床观察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224731)周汉夫,花延安[关键词]胆石症,旋磁排石仪旋磁排石仪自1985年问世以来,已逐步被临床所重视,目前认为它是治疗胆石症、泌尿结石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非手术疗法。我院1994年10月份应...  相似文献   

8.
中药排石疗法治疗胆石症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此法对于过大结石(直径3cm 以上者)、泥沙状结石以及较大胆囊结石的排出率仍不尽人意。因此对胆石症的治疗更多地转向了中药“化石”或溶石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致力于胆石症的研究,在原利胆排石汤(见中医药信息1989年第1期)的基础上对药物配伍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命名为“胆石化解汤”,作为治疗胆石症的专方,并配合西医疗法,治疗胆石症242例,临床疗效有所提高,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42例中,男81例,女161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9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33例,多发性结石24例,胆管结石57例,术后残留或复发结石29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胆囊、胆道碘油造影确诊,其中最大结石为2.0cm×1.0cm,最小为0.5cm×0.6cm。2治疗方法2·1中医疗法立…  相似文献   

10.
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归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疽”等范畴。笔者采用柴牡五金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易新平 《河南中医》2006,26(6):54-55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慢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胆石症病例的15%~30%,常合并有胆管狭窄或变异,且术后残余结石约占30%,反复发作。同时,本病一直居胆道良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现代医学对此比较棘手。肝内胆管结石在中医学中属“胁痛”、“黄疸”等范畴。笔者根据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的特点,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经过反复临床实践,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胆囊炎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多由于胆囊口梗阻、细菌感染所致。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常常变成慢性胆囊炎。胆囊炎可诱发胆石形成,而胆石症又可并发胆囊炎,二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根据其临床表现,这两种疾病均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胁痛”、“黄疸”等症之范畴。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结石的总称。胆结石,又称胆总管结石。可原发于肝总管。也可来自肝内胆管或胆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笔者根据胆石症证状与“结胸”一症很相似,结合古人对结胸症的治法及过去的临床体会,采用“木郁达之,土郁夺之”的治疗方法,以广木香、黄连、黄芩、枳壳、大黄五味药组成“胆道排石汤”。治疗33例胆石症与胆囊炎。为了便于讨论将33例分为三类:①患者曾经过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等治疗后症状复发而再次入院者,诊断为胆道残留结石,此类患者共有三例。②是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入院,当时多由于病情较重,只作简单的胆囊造口术,术中摸到胆总管有结石,或术后经引流管胆道造影证实有胆管结石,这一类患  相似文献   

14.
大柴胡汤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石症有70%同时合并胆囊炎,临床上为常见病及多发病,大柴胡汤为一经典方剂主治按之心下满痛者。我将此方用于治疗胆石症,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姜华琦 《国医论坛》1993,8(4):23-24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石科张庆年副教授,针刺治疗胆石症术精法简,疗效显著.现就笔者跟随张老进修时所得点滴介绍于后.1 病机分型胆石症属祖国医学“胁痛”范畴.张老认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以来 ,我们把“排石散”作为治疗胆石症的首选药。该药物在排出结石和快速缓解由胆石症所致的疼痛、腹胀、便秘等症状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和证实该药物的作用机理 ,在现有的条件下 ,2 0 0 3年以来我们随机抽取了 32例胆石症患者 ,在B超下观察口服“排石散”前后胆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 :该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刺激胆囊的收缩 ,且收缩缓慢而持久 ,排石功能可能是通过这一机理而实现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病人均为我科 2 0 0 3年 5月~ 2 0 0 3年 9月门诊患者 ,男 10例 ,女 2 2例 ;年龄 6 5~ 32岁 ;病程 2 5年~ 1年。 32例中 ,31例为胆石症患者 ,1例为胆囊息肉。 31例胆石症患者中 ,单发大结石 10例 ,多发小结石 10例 ,泥沙样结石 5例 ,胆囊充满型结石 2例 ,肝内胆管结石 3例 ,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 1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呕恶口苦、便干 ,甚则胆绞痛等 ,从病例选择上看 ,胆囊均为病理状态。2 观察方法及结果统一使用南韩产麦迪逊— 15 0 0型B超机进行观察。方法 :患者空腹先行B超常规检查胆囊 ,精确测...  相似文献   

17.
胆囊炎、胆石症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舒胆排石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5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患者88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依据“胆胀”、“胁痛”的标准;②上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毛糙或增厚及结石影。随机分为治  相似文献   

18.
徐人安 《江西中医药》2006,37(11):12-13
胆石症系指胆道系统某些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临床上颇常见。胆石依其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依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发生于胆囊内,胆色素结石则多发生于胆管中。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年来用耳穴按压法治疗胆石症220例,其中男60例,女160例,男女之比为1∶2.6~2.7;以30~60岁为多;病程1年以内者79例,1~5年者88例,5~10年者32例,10年以上者21例;除6例无症状外,余皆有不同程度胆石症之表现.均经“B”型超声波检查证实为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者123例,其中胆囊结石202例(91.8%),胆总管结石7例,肝内小胆管结石11例。结石患者中多发性结石131例,其余为单个或融合成片状、条状或弧状.  相似文献   

20.
四金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素娟 《中医药学刊》2005,23(9):1728-1728
胆系结石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近年来医疗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被检出患有此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笔者临床用自拟的“四金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8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