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HIV药物跨血液-中枢神经系统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核苷逆转录抑制剂、非核苷逆转录抑制剂、核苷酸逆转录抑制剂)的出现显著降低了发达国家HIV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每年仍有几百万人死于HIV。尽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HIV的治疗和控制。由于受限制性细胞旁活动、强效代谢酶和很多转运子(包括ATP结合盒和可溶性载体超家族)的影响,抗HIV药物的CNS传递受血-脑屏障(BBB)和血-脑脊液屏障的限制。对位于脑屏障的转运子的深入认识将极大推动对抗HIV药物脑内渗透受限机制的了解,并有助于开发新型抗HIV药物和药物联用,提高其在CNS中的疗效。本文概述抗HIV药物跨BBB和脉络丛转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鞘内IgG合成率研究的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勋  罗建仲 《四川医学》1989,10(2):107-108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患,如多发性硬化(MS)、格林—巴利氏综合征、播散性脑脊髓炎、散发性脑炎等,病人脑脊液(CSF)中IgG水平常有改变。检测病人CSF中IgG水平有助于诊断。但CSF中IgG水平常受血清IgG水平和/(或)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 CSF中IgG的来源有三:①血中IgG增离,通过功能正常的BBB,如高γ-球蛋白血症时,γ-  相似文献   

3.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BBB) 存在于血液与脑组织之间, 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性屏障.BBB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阻止大部分血液运载的溶质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 避免CNS受到损害, 从而有效维持着CNS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 BBB也阻碍了大部分治疗性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因此, 如何安全、可逆地开放BBB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表明, 低频聚焦超声联合微泡 (focused ultrasound-microbubbles therapy, FUS-MB) 能够瞬时、局部和可逆、无创地开放BBB, 开辟了颅内疾病的靶向给药治疗的新途径.对以FUS-MB技术打开BBB的研究进展及其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大鼠外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采用IgG免疫组化染色法、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vans Blue(EB)测定法观察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及其变化,研究急性实验性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急性脑水肿产生的关系,探讨大鼠外伤性脑损伤导致急性脑水肿中AQP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关系,分析AQP4在外伤性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脑部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脑屏障(BBB)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挥着重要保护作用,同时也阻碍了药物的脑部递送,影响CNS疾病的治疗。而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为药物的脑靶向递送提供了可能。本文将从BBB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展开,主要从脑靶向纳米制剂的入脑机制及脑靶向纳米制剂的应用两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概述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巫晓宇  刘凤  刘利民  邢维昊  熊静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184-187, 198
病原体感染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变性的假说之一,其中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毒感染与AD关系最为密切,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是CNS病毒感染与AD之间的重要联系。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感染脑血管内皮细胞、转胞吞作用、特洛伊木马作用、破坏神经血管单元等多种方式导致BBB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促进AD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CNS病毒感染和AD中的BBB损害,特别是病毒穿越及破坏BBB的方式与AD之间的重要联系,希望能对AD的治疗方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血管与脑、脊髓细胞外液之间存在的一个调节界面,即脑屏障。由血脑屏障(BBB)、血一脑脊液屏障(BCSFB)和脑脊液一脑屏障共同组成。脑屏障仅允许必需的代谢物质进入,阻止和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毒性物质([1]),使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在脑外环境不断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神经组织的正常活动及内环境的稳定([1]),使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在脑外环境不断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神经组织的正常活动及内环境的稳定([2])。3个屏障中,BBB最为重要。BBB是血液和CNS之间物质交换的基础并具有精密的解剖结构,其完整性无论是在生理还是病理情况下都是极其重要的。BBB具有诸多重要作用,包括为脑部必需营养物质提供运输通道,调节代谢产物的流出,限制离子和液体在血液与脑之间的运输等。  相似文献   

8.
血脑屏障(BBB)是脑屏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脑的内环境稳定,调节脑内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但BBB的存在是当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及其他措施难以跨越的障碍。安全有效地开放BBB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前提,为了攻克服这一难关,人们进行了很多尝试。新近研究发现,超声联合微泡技术具有可逆、无创地开放特定部位脑组织BBB的特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在基础和临床前期研究中评价超声联合微泡技术开放BBB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张明杰  曹小洁  尹泽钢  范进   《四川医学》2024,45(1):90-94
<正>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之间的一种动态界面,严格控制两者间的物质运输,保护CNS免受外来大分子或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BB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基膜及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等成分组成[1-2]。BBB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一同构成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BMECs区别于其他血管内皮细胞的独特表型以及细胞间的TJs是BBB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基础[3]。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和其他细胞形成外围屏障,维持BBB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控制着BBB的通透性,并可清除脑内的有害物质[4]。BBB各重要组分以及因BBB受损而聚集于此的炎性细胞和介质可通过不同方式维持、破坏或修复BBB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在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淀粉样基因甲状腺素运载蛋白Y114C(FAP ATTR Y114C)中软脑膜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对8例FAP ATTRY114C患者进行分析,6例患者表现出与软脑膜淀粉样变性有关的CN S症状。为了检查患者的血-脑脊液(CSF)屏障及血-脑屏障(BBB)的功能,对其进行CSF和M RI检查。为检测淀粉样沉积在CNS中的分布,对尸检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SF检查显示总蛋白含量增高,CSF/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比增高(Qalb,提示血-CSF屏障功能)。钆(Gd)增强M RI显示从脑干到脊髓的增强,注射Gd后的序列头部…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粒介导的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于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血脑屏障是一层难以通过的生理屏障,大部分有中枢性作用效能的药物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在临床上的运用受到限制,因此近年来针对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脑部靶向给药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脑脊液免疫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感染患者脑脊液的免疫指标。方法聚丙烯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寡克隆区带,火箭免疫电泳法同时测定IgG和白蛋白,计算血脑屏障通透性、IgG指数、IgG合成率。结果正常血脑屏障和异常血脑屏障时均有较高水平鞘内IgG的合成。结论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中枢神经组织内的体液免疫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Blood-brain barrier and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separate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from systemic blood circulation by a continuous capillary network. The barrier's capillary endothelium has interendothelial tight junctions which prevent passage of large molecular weight, water soluble, highly polar molecules. The barrier protects the brain from toxic substances and also prevents therapeutic drugs from CNS entry. Its permeability within brain tumors is different with fenestrated endothelium resembling that of normal brain regions outside the BBB. Despite capillary changes within CNS tumors, their effect on improved therapies has not been shown. Combined chemotherapy with surgery and radiation does not significantly prolong glioma patients' survival. Discussed are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which include: osmotic, transient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followed by chemotherapy or immunotherapy, drug "tailoring" to render them more effective in barrier entry, and genetic glioma manipulation to make it the target of antiviral drugs which may penetrate the barrier.  相似文献   

14.
血脑屏障(BBB)是脑内维持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当然也正是由于它本身结构功能的特点,将许多治疗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药物拒之门外,难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于是,关于改变BBB通透性使药物可以顺利抵达脑组织发挥功效的研究层出不穷。包括对BBB本身蛋白基因进行调控,输注不同药物利用其不同机制增加BBB通透性,利用人工载药颗粒传递药物入脑,物理射线、超声等开放BBB以及与中医药相结合促进药物传输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神经屏障(blood-nerve barrier,BNB)是一种类似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屏障系统,选择性地限制血液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BNB在神经病变中会出现通透性等方面的改变,深入了解BNB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BNB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BNB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及意义,以及BNB与药物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HIV/SIV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造成严重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引发艾滋病相关的神经认知性障碍(HAND)。尽管有效地使用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ND在慢性感染者中的发病率仍然很高。通常认为,HIV/SIV在感染早期即可通过感染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或破坏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穿透血脑屏障进入CNS,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几种比较公认的假说,包括病毒直接入侵假说、单核/巨噬细胞入侵假说、T细胞诱导假说和液相入胞假说。本文将就HIV/SIV入侵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疏水性多酚,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改善癌症、糖尿病和脑外伤等多种疾病症状。随着研究的深入进展,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已有机制证明姜黄素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良好的潜力。但是溶解性差、稳定性低、体内清除率快和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渗透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递送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在本篇综述中,姜黄素及其纳米制剂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已在各种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相关的疾病中阐明,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胶质母细胞瘤等。  相似文献   

18.
血脑屏障(BBB)是大多数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障碍。两亲性聚合物胶束是双层膜的纳米尺寸囊泡系统,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能够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在其表面进行脑靶向修饰,可获得主动靶向功能,更利于跨越BBB,递送药物至脑内,提高对脑类、神经类疾病的药效。主要对聚合物胶束的特点和跨越完整BBB的药物转运机制进行介绍,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和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脑屏障开放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血脑屏障的阻碍作用,使得药物无法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未能在脑内聚积达到足够的药效剂量和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中枢靶向药物研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要克服血脑屏障,这使得研究开放血脑屏障的方法成为脑内给药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10余年研究和应用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手段,探索各种药物载体的给药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方法,为开发新型中枢靶向药物提供思路和帮助。本文认为从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入手,研究血脑屏障开放机制,深入了解转运系统、转运载体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设计更有效开放血脑屏障的策略,才能实现药物安全、高效、可控地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