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400-1401
本研究选取2006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5年内,7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有56例存活,实行挽救性膀胱全切除术10例,5年存活率为80.0%,5年膀胱保留率为82.1%。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在短期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浸润性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T2-3N0M0期浸润性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43例,并选取同期T2-4N0-1M0期浸润性膀胱癌病例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0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病例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于保留膀胱治疗组再计算保留膀胱生存率(从保留膀胱手术后直至发生挽救性膀胱切除、病例携带膀胱死亡或病例携带膀胱随访终止,此期计为保留膀胱生存期,由此生存期计算得出的生存率记为保留膀胱生存率.目的在于计算患者在保留膀胱术后不同时期既携带膀胱同时又生存的概率).结果:7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12~63个月,平均随访45.7个月,保留膀胱组的术后1、2、3、5年保留膀胱生存率分别是95.3%、85.9%、60.8%、41.8%,平均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3.9个月,中位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8个月.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95.3%、88.4%、67.4%、42.1%,根治组的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93.3%、86.7%、70.0%、46.3%,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选择性的浸润性膀胱癌病例行膀胱保留手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静脉化疗和(或)盆腔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生存率非常接近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生存率,术后膀胱功能维持良好,保持了患者较好的生存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氟脲嘧啶经髂内动脉持续灌注加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无法耐受或不愿意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包括氟脲嘧啶髂内动脉持续灌注加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氟脲嘧啶每日1 000 mg,连用5 d,顺铂每日40 mg,连用3 d,平均放疗剂量为30-40 Gy。结果:经3次化疗,1个疗程的盆腔放疗,完全缓解率31.2%(5/16);部分缓解率44.4%(7/16);对部分缓解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病例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期为28.7个月。对随访期间发现的复发肿瘤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1例死于肿瘤。结论:氟脲嘧啶经髂内动脉持续灌注加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前新的辅助治疗,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与单独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治疗组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单药治疗组只单纯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结果80例患者随访2年,复发18例(复发率22.5%)。膀胱肿瘤复发率联合治疗组为12.5%,单药治疗组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口服乌苯美司0.5-1年后,其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IL-Ⅱ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单纯灌注组上述各指标在0.5-1年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能有效提高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作为最常见的膀胱癌类型,其主要治疗方式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高。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的复发风险,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术后预防。由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会引起化学性膀胱炎、尿道狭窄、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所致并发症也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王国桥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2064-2065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1):术后24h内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一周后常规灌注化疗;对照组(n=30):术后I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常规化疗,两组治疗均持续术后1.5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复发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0.0%)(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时间[(9.1±1.3)个月]明显早于观察组复发患者复发时间[(14.2±1.8)个月](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能降低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率,推迟复发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术后实施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记录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访情况(复发率)、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率。结果经随访,研究组疾病复发率(7.32%)少于对照组(3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41.46%)与对照组(36.5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基础上,加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对保障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羟喜树碱(HCPT)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6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THP(32例),Ⅱ组HCPT(30例),所有病例分别于术后6h(TURBT)和1周(膀胱部分切除术和TURBT合并膀胱穿孔者)开始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比较膀胱癌复发率、并发症及单次费用。结果随访24个月,Ⅰ组和Ⅱ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21.87%和2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37%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费用Ⅰ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 THP、HCPT膀胱灌注均能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操作简单,疗效明显,只是HCPT更具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42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局部肿瘤切除+化疗,B组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5年内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1、2、5年复发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复发率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膀胱癌相对根治切除术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留膀胱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与根治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发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膀胱部分切除术168例,其中T2a期103例,T2b期65例,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0例,其中T2a期34例,T2b期36例,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者行辅助化疗。随访2~18年,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135例,肿瘤转移102例,死亡108例,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51.8%、32.4%。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转移19例,死亡28例,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2.6%、73.7%、57.0%。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近(P〉0.05),但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均P〈0.05)。结论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生存率与首次手术方式有关,术后长期生存率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好于膀胱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联合放化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7例,中位年龄51岁。96%(26/27)的患者肿瘤位于膀胱侧壁、前壁或顶部,81%(22/27)的患者肿瘤单发,肿瘤平均直径2.3cm,手术切缘1.3~2.0cm。病理分期为T2期14例、T3期11例、T4期2例,病理分级为G12例、G210例、G315例。尿路上皮癌25例、鳞癌1例、腺癌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中用羟基喜树碱浸泡膀胱及切口,6例行新辅助治疗,其中同步放化疗2例、髂动脉导管化疗4例,辅助化疗19例、辅助放疗2例,27例患者均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27例患者外科切缘均为阴性,无切口种植。6例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总反应率为66.7%。本组25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期为80个月,7例局部复发,其中4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术,11例死亡,7例无瘤生存,患者5年生存率为56%。结论选择合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膀胱部分切除联合放化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各39例,分别采用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传统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及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尿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白天的尿控情况均好于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控情况,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宣教模块联合微视频宣教模式在行膀胱癌根治术及尿道改流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初诊行膀胱癌根治术+尿流改道术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早期宣教模块联合微视频的宣教方案。观察2组患者对快速康复方案的依从性、泌尿造口自护能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30 d内再入院率。结果试验组对快速康复方案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泌尿造口自我护理评价量表总分为(15.50±1.94)分,高于对照组的(10.40±1.57)分,且自我护理意愿及自我护理技能2个维度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53.57%,试验组30 d内再入院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宣教模块联合微视频的宣教模式能提高膀胱癌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案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再入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因高龄高危不能耐受根治性膀胱全切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2016年5月26例经B超、CT及膀胱镜检查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不能耐受根治性膀胱全切的高龄高危患者采用TURBt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及灌注化疗进行治疗,TURBt可于灌注化疗前或灌注化疗后进行,具体视肿瘤大小及患者病情而定。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及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均顺利完成。术前栓塞化疗16例,术后栓塞化疗1次18例,2次9例,3次5例。术后7例复发者再次行TURBt,2例2次复发,行第3次TURBt,复发者再次术前栓塞化疗1次3例。6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致排尿困难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肌层浸润性移行细胞癌。灌注化疗期间未发生骨髓抑制、贫血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毒副作用。术后随访3个月~6年,2年内死亡2例,2~5年内死亡4例,18例生存至今,2例失访。结论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高龄高危患者,TURBt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具有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特点,避免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带来的高风险性,以及由于尿流改道而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有效延缓了病情的进展。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In the USA radical surgery remains the golden standard fo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Yet in most other areas of surgical oncology the trend of the 1990s has been towards organ conservation with chemoradiation with or without limited local surgery. Patients with breast, oesophageal, anal, lung and larynx cancer are routinely offered conservative therapies as valid op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diseases but bladder stands apart from the crowd. Evidence is presented here to show that this need not be the case. Four older randomized trials failed to show a survival advantage when immediate cystectomy was compared with radiation followed by salvage cystectomy, if required. Five and 8-year survival rates for clinically staged patients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chemoradiation (trimodality therapy) in several modern, large and mature series show survival rates comparable to those reported in contemporary radical cystectomy series. Eighty per cent of those alive 5 years after chemoradiation still retain their native bladder. Although superficial relapse occurs in 20% of cases, it remains responsive to BCG (Bacilles bilie de Calmette-Guerin) in the manner of de novo superficial disease. Quality-of-life studies show that the retained bladder functions well. At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nd in the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trials, less than 1% of patients needed cystectomy for bladder morbidity. It is of note that continent diversions may be performed as salvage after contemporary radiation therapy. Trimodality therapy is a nove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 that owes little to the radiation treatment offered in the 1970s. While it will never entirely take the place of radical cystectomy, it should be offered as a reasonable alternative to patients with a new diagnosis of bladder cancer. This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will allow uro-oncology to keep in step with the oncological vanguar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手术的10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造口认知、造口装置拆装、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尿袋排空、底盘修剪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功能领域、特异性条目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采用膀胱全切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21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法全膀胱切除,其中17例用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4例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随访1~4年,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h.输血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理报告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白天控制排尿良好15例,夜间控制排尿良好6例,多在术后3~6个月时完全控制排尿.5例术后不同程度肾积水,6~8个月恢复正常.无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残余尿量30 ml,1例残余尿量40ml,出现肠梗阻、代谢性酸中毒各1例.随访1~4年,1例25个月时因车祸死亡,1例肿瘤浸润膀胱壁者,淋巴结阳性,术后拒绝化疗,14个月后远处转移死亡,余19例生存良好.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制排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