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6例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3例和利培酮组33例,分别应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用药情况,及治疗后1,2,4,8周痴呆痛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结果:(1)喹硫平组总有效率83.9%,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0.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后1,2,4,8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2组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利培酮组联合应用苯海索、氯硝西泮概率高于喹硫平组(P<0.05).结论: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均满意,不良反应轻,喹硫平镇静作用和抗焦虑作用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6例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3例和利培酮组33例,分别应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用药情况,及治疗后1,2,4,8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结果:(1)喹硫平组总有效率83.9%,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0.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后1,2,4,8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2组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利培酮组联合应用苯海索、氯硝西泮概率高于喹硫平组(P<0.05)。结论: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均满意,不良反应轻,喹硫平镇静作用和抗焦虑作用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3.
党金贺 《临床医学》2022,(12):89-91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5例。喹硫平组予以喹硫平治疗,利培酮组予以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喹硫平组为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低于喹硫平组,MMSE评分高于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喹硫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喹硫平比较,利培酮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更好,能够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2003-04/2005-05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及奥氮平组,每组30例。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片4~7mg/d,2次/d。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400~1000mg/d,2次/d。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片10~20mg/d,2次/d。各组平均疗程分别为61.4,67.5,60.1d。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12周进行疗效评定,以简明精神病量表减分率为疗效评价指标,≥80%为临床症状消失;60%~79%为显著好转;30%~59%为好转;<30%为无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进行不良反应评定,要求对每项症状作3方面的评定:严重度,症状和药物的关系,以及采取的措施。药品的不良反应及时记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成本和效果的确定,成本包括药品成本、治疗成本、检查成本、住院成本、时间成本;效果以总有效率作为各组药物治疗方案的衡量指标。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成本-效果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表示,增量成本-效果分析代表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比较而得的结果,通常以最低效果组为参照进行计算,本文以奥氮平组为基础对照。同时进行敏感度分析,假设药品费用下降5%,治疗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时间费用各增长1%,总成本发生的相应变化。结果:9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0%、83%。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喹硫平组与奥氮平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χ2=2.963,P=0.301)。②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每日成本分别为222.38元,261.59元,319.02元,总成本为13656.36,17657.33,19102.67元。③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组单位效果所需成本分别142.25元,196.19元,228.85元。利培酮组成本最小。④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调整每日成本分别为139.23,193.71,228.35元,总成本调整分别为13450.63,17455.50,19065.42元。⑤在奥氮平组的基础上,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比较,利培酮组小于喹硫平组。⑥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比奥氮平少。结论:利培酮组单位效果成本最小,而且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利培酮为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度洛西汀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阳谷县人民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收治的抑郁症患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度洛西汀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取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应用度洛西汀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改善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6.
魏效峰 《大医生》2023,(8):13-15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予以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临沂市荣军医院收治的69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进行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予以探究组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两组均在持续用药1个月后,观察患者躁狂状态,比较血脂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探究组患者贝克-拉范森躁狂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探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进行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患者抑郁、躁狂的心境,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整体临床治疗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依据患者的状况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55-857
目的探索研究两种剂量喹硫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均采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用药剂量为首日200mg,每日增加200mg,达到维持药量600mg/d。对照组首日剂量100mg,每日增加100mg,达到维持药量600mg/d。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8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3、4周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喹硫平治疗的患者以100mg/d的速度增加药量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氯丙嗪、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氯丙嗪组、阿立哌唑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氯氮平组、舒必利组,每组20例,各组均口服对应药物治疗25周。比较7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7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均在65.0%以上,其中氯氮平的有效率高达90.0%,与其他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便秘、头晕、口干、视物模糊、呕吐、恶心等,氯氮平组、舒必利组和氯丙嗪组TESS 评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P〈0.05)。结论利培酮、奥氮平的治疗有效率均在75%以上,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喹硫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心室超声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每组各33例.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片治疗,喹硫平组患者给予喹硫平片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该院治疗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临床有效率、认知功能(执行力、记忆力、注意力)、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RM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RMS评分、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执行力水平(WCST)、记忆力水平(HVL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意力水平(CPT)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4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注意力水平,明显降低其BRMS评分,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的RP-HPLC法,比较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普通片在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选择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普通片各5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结果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普通片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742.8±68.4)μg/L和(676.7±57.2)μg/L,t_(max)分别为(2.7±0.3)h和(3 4±0.6)h,t_(1/2)分别为(4.9±1.5)h和(5.9±1.8)h,AUC_0~∞分别为(6 417.3±167.5)μg/(h·L)和(4 704.8±117.9)μg/(h·L),AUC_0~1分别为为(4 927.4±119.7)μg/(h·L)和(3436.5±103.5)μg/(h·L)。结论阿莫西林分散片t_(max)、t_(1/2)小于普通片,AUC_0~t、AUC_0~∞、C_(max)高于普通片,说明阿莫西林分散片具有一定的速释优点,明显优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14.
15.
16.
Using a novel one-step dry-coated tablets (OSDRC) manufacturing method, which we have recently invented, we evaluated the pos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to delayed-release tablets.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SDRC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that dry-coated tablets can be made with only one process. One of the major advantages of OSDRC is that we can expect to produce tablets, which always contain the core exactly in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tablet. This characteristic means that the thickness of outer layer is constantly uniform,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with the conventional dry-coated tablet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uter layer thicknesses and various compression pressures were examined using HPMC to evaluate OSDRC applicability to delayed-release tablets. We proved that the lag-time can be adjusted only by chang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outer layer without any arrangement of its ingredients,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Further, the lag-time of each OSDRC prepared in the 100-200 MPa compression pressure range was almost the same, indicating the lag-time of OSDRC under these compression pressures does not vary.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drug (acetaminophen) from the OSDRC with 0.5 and 1.0 mm outer layer thicknesses was almost constant independent of compression press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OSDRC with a 2.0 mm outer layer thickness was delayed compared to that of other thicknesses. That is, in the tablets with 2.0 mm outer layer thickness, the release rate declined since its outer layer thickness was sufficient to form a gel-layer. In conclusion, OSDRC could be a platform for delayed-release tablets, which do not utilize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used for dry-coated table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尼扎替丁分散片与尼扎替丁普通片在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均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尼扎替丁分散片与尼扎替丁普通片15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尼扎替丁的血药浓度。结果尼扎替丁分散片与尼扎替丁普通片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614.8±106.2)μg/L和(1 311.7±89.5)μg/L,tmax分别为(1.0±0.6)h和(1.5±0.4)h,t1/2分别为(4.8±1.3)h和(5.3±1.1)h,AUC0∞分别为(4731.3±118.29)μg/(h.L)和(4518.6±108.3)μg/(h.L),AUC0t分别为(2216.7±106.9)μg/(h.L)和(2187.4±78.9)μg/(h.L)。结论尼扎替丁分散片的tmax、t1/2明显小于普通片,Cmax又明显高于普通片,说明尼扎替丁分散片具有良好的速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精神病的治疗已有近 50年的时间〔1〕,传统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副作用 ,严重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 70年代研制的氯氮平因其有严重的降粒细胞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局限。 80年代利培酮的研制使人们在治疗精神病方面走进新的天地。我国于 1 997年在临床上开始应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利培酮 ,在各医院受到精神科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现将有关利培酮的报道综述如下。 利培酮的基础药理学1 1 药理作用利培酮是一种苯并异恶唑的衍生物 ,它通过对多巴胺D2 受体和 5羟色胺的 5 HT2 受体双重阻滞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