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见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对比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诊断结果及特异性。结果 pro-BNP对心肌损伤疾病的诊断灵敏度高达100.00%高于Mb、CK-MB、c Tn I、Hcy(P<0.05);Mb出现时间、达峰时间均短于CK-MB、c Tn I(P<0.05);c Tn I恢复时间短于Mb、CK-MB(P<0.05)。结论 5种临床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同时检测互补,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方法 连续搜集了急性胸痛的患者 12 1例 ,其中 AMI患者 6 3例 ,非 AMI患者 5 8例 ,对上述病例进行血清 c Tn 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 ,观察其变化规律 ,分组比较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发病 6 h以内 ,Mb首先升高 ,敏感性达 87.1%。发病 18~ 2 4 h,c Tn I敏感性达 10 0 .0 % ,且于发病第 5日仍维持敏感性达 6 1.1%。入院即刻 Mb敏感性 92 .1% ,高于 c Tn I 5 5 .6 %和 CK- MB 5 7.1% ;Mb特异性82 .8% ,低于 c Tn I96 .7%。入院次日晨 c Tn I敏感性 96 .8% ,高于 Mb6 1.9%和 CK- MB77.8%。AMI患者入院即刻 c Tn I增高组与正常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2 .9%和 3.6 % (P<0 .0 5 ) ,校正基线特征等多变量因素后 ,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OR值 1.171(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诊断AMI的良好指标 ,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得到最佳体现。c Tn I亦有助于中后期 AMI的诊断。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急性心肌炎患者的血清心脏肌钙蛋白 I(c Tn I)水平 ,并与正常组加以比较。方法  c Tn I采用金标法 ,心肌酶谱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AMI和急性心肌炎患者 c Tn I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而 AMI组的 c Tn I以强阳性为主 ,急性心肌炎以弱阳性居多 ,心肌酶谱在 AMI和急性心肌炎组表现没有 c Tn I阳性率高。结论  c Tn I与心肌酶谱比较 ,c Tn I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对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不同病程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疾病之一。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非常的主要。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用肌钙蛋白(c Tn 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取代传统的心肌酶活性检测。成为新的诊断标准。其中c Tn I由于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接受全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组,另外随机抽选我院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对照组,患者于入院2h内采集静脉血液,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8.03%,90.36%及84.62%;准确度88.46%,89.42%,及83.65%;特异性分别为78.84%,88.46%及82.69%。研究组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Myo,c Tn I及CK-MB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度及灵敏度,其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红蛋白(Mb)心肌三项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时选择选取同期住院的无冠心病患者40例(非AMI组)作为对照,分别测定2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1-4h、4-8h、8-12h以及〉12h的c Tn I、Mb、CK-MB水平,同时对比分析心肌三项单项检测结果与三项联合检测结果对AMI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AMI组在胸痛发作后不同时段测定的c Tn I、Mb、CK-MB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三项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三项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AMI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对于临床及时救治,减少病死率,提高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肌损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五种常见生化标志物检验心肌损伤灵敏度及CK-MB、Mb、cTnI标志物特异性。结果在五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灵敏度对比中,其检测灵敏度存在一定不同,其中以pro-BNP的诊断灵敏度为100%,远高于CK-MB、Mb、cTnI和Hcy,相比于其他四种生化标志物检验灵敏度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K-MB、Mb、cTnI标志物特异性对比中,Mb首次出现时间、峰值时间均明显高于CK-MB和cTn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TnI恢复时间明显低于Mb和CK-MB,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种生化标志物在检验心肌损伤患者中,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与治疗效果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只有在检测过程中有效互补,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诊断肺炎所致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 87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明确诊断为肺炎心力衰竭的患者(肺炎心力衰竭组)54例,肺炎患者(单纯肺炎组)3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者组)27例,分别检测三组的c Tn I和CK-MB,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炎心力衰竭组c Tn I及CK-M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例数明显高于单纯肺炎组和健康体检者组(P<0.05)。c Tn I诊断肺炎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74%、96.26%,CK-MB诊断肺炎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37%、79.52%。c Tn 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P<0.05)。结论 在对肺炎所致心力衰竭的诊断方面,c Tn I要明显优于CK-MB,并且检测c Tn I比CK-MB更快捷、简便,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诊断指标,对诊断肺炎所致心力衰竭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60例心肌梗塞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标本NT pro BNP、CRP、c Tn I、Myo、CKMB的测定值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发作后分别在3h、6h、12h、24h、48h检测五项指标测定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NT-pro BNP、CRP、c Tn I、Myo、CKMB测定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五项指标中Myo的敏感度最高,AMI发作后最早升高,c Tn I的特异性最强,且持续时间最长,与最低项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1.
心肌损伤标记物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的变化 ,部分病例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及肌红蛋白 (Mb)浓度 ,以评价该手术对心肌的可能影响。方法 对 10 2例行 PTCA的冠心病患者 ,分别测定其术前 ,术后 6、12、2 4、48、72 h的血清c Tn I及 CK- MB水平 ,并进行分组比较相关因素 ,2 2例患者同时测定血清 c Tn T及 Mb浓度。结果  2 6例患者术前 c Tn I正常 ,术后 6 h升高 ,12~ 2 4h达峰值 ,48~ 72 h渐降至正常 ;48例术前术后 c Tn I均正常 ;2 0例术前术后c Tn I均高于正常值。 7例 CK- MB增高。 16例 c Tn I阳性者中 c Tn T增高 11例 ,Mb变化无规律。 c Tn 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扩张压力和扩张次数以及支架植入数有关。 16例血清 c Tn I阳性者中 11例检出阳性。结论 PTCA术可能会造成心肌微小损伤 ,c Tn I监测心肌损伤比 CK- MB更敏感 ,特异性更高 ,c Tn T与 c Tn I有相似的作用 ,但敏感性稍差。而用 Mb监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三联检测卡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心肌三联检测卡定性测定41例AMI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Mb,CTnI,CK-MB和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CK-MB(CK-MB≥25IU/ml为阳性)。结果用心肌三联检测卡定性测定AMI患者的Mb,CtnI,CK-MB早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7.80%,51.00%,21.95%;健康体检者阳性率为4.76%;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的阳性率为26.83%,健康体检者阳性率为4.76%。心肌三联检测卡和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MI患者CK-MB阳性率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心肌三联检测卡对AMI早期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心肌三联检测卡操作方便,实用,实验结果快速准确,对诊断AMI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CK-MB既可以用于较早期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但特异性差。Mb是目前AMI发生后最早的可测标志物,但特异性也差。cTnI和cTnT均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意性,被认为是目前诊断AMI的最好的确定标志物。在早期确诊或排除AMI中,以CK-MB.Mb和肌钙蛋白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作为组合检测最为可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心脏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段测定。测定cTnI、Mb、CK-MB,并分析峰值与时间关系。结果 cTnI:本组52例,其中42例确诊为AMI,检测cTnI阳性40例,阴性2例,10例cTnI检测无阳性发现。cTnI对AMI敏感性95.23%,特异性100%;Mb:42例AMI中,Mb阳性39例,阴性3例。10例非AMI病例,阳性3例,阴性7例。在症状出现后24h内Mb对AMI的敏感性为92.85%,特异性为70%%。CK-MB:本组42例AMI,CK-MB阳性35例,阴性7例。非AMI患者在10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检测CK-MB出现阳性2例,阴性8例。在症状出现后24h内CK-MB对AMI的敏感性为88.95.0%,特异性为80.0%。结论 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放弃所谓的心肌酶谱测定如CK/CK-MB等;Mb列为常规早期心脏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早期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H-FABP、c Tn I以及CK-M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H-FABP、c Tn I以及CK-MB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FABP在0~4 h上升,6~8 h达峰值,24~30 h后回至正常;c Tn I在4~8 h上升,10~12 h达峰值,60 h后出现回落;CK-MB在4~8 h上升,10~15 h达高峰,3 d后回至正常。结论采用H-FABP、c Tn I以及CK-MB检测AMI各具优势,H-FABP、c Tn I以及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提倡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予以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对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各项指标的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受检者的CTnI、MB、CK-MB值除入院时CK-MB值外,余均显著低于AMI患者各个时间点的检测值(P<0.05),且可见MB的灵敏度最高。对CK-MB进行单项检测时,对AMI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CTnI+MB+CK-MB及CK-MB+MB在入院时检测的真阳性率较CK-MB+CTnI显著提高(P<0.05)。而采取MB+CTnI的联合检测能够在8 h明显诊断AMI,且能够排除漏诊的可能。结论尽早的进行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使AMI患者获得早期确诊。同时,在采取CTnI、MB及CK-MB的联合检测时,可剔除CK-MB的检测,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AMI患者85例为试验组,来自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疑似AMI患者均从接诊3~6h、12h各抽血1次,对照组于早晨空腹抽血,所有标本均采血3ml,分离后及时检测血浆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对照组CK-MB活性及Mb值均在正常范围;试验组Mb值及CK-MB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心肌标志物的检查具有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Mb、CK-MB等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是AMI早期诊断的必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56例AMI患者于胸痛发作0~4h、8h、12h、24h、48h、3d、5d和7d的血清,以及对照组48例的空腹血清同步进行cTnI与Mb的动态检测。结果AMI组血清cTnI、Mb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的早期0~4hMb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TnI;而8h以后cTnI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Mb。结论CTnI、Mb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张玲玲 《黑龙江医药》2013,26(2):325-326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60例AMI病人标本进行溶血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测定.结果:未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的CKMB、CTn、Mb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CKMB、CTn、Mb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在临床检验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期健康者70例,设为对照组。对其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检测,分析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Mb,cTn-I,CK-MB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b+cTn-I联合检测真阳性率在4~8 h为100%,与Mb+cTnI+CK-MB结果一致。结论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过程中,Mb、cTn-I、CK-MB可以快速准确检测,争取及早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