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7月,选取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化学分析法检测,分析对比血清心肌酶谱。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5.17±9.44)U/L,肌酸激酶(484.11±34.51)U/L,乳酸脱氢酶(373.97±20.55)U/L,肌酸激酶同工酶(37.82±2.08)U/L,a-羟丁酸脱氢酶(234.17±10.44)U/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高于健康人,可将其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辅助诊断方式,在患者病情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110例AMI患者按照血清cTnI水平的不同分为高水平组(血清cTnI的水平≥5 ng/mL,n=55)和低水平组(血清cTnI的水平<5 ng/mL,n=55).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钠尿肽前体(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检测价值,为临床上早期诊断AM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1-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剧烈胸痛患者,所有患者行血清proBNP、cTnT、Myo水平检测,统计AMI患者的占比情况,并... 相似文献
4.
李伟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3):50-5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临床病情观察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接收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内于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患者11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3周、入院后3个月的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以及心肌酶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以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且该检测方法不受患者性别的影响。在健康对照组患者中,肌钙蛋白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心肌酶谱假阳性率,证明通过肌钙蛋白诊断该疾病具有更高的准确率(P<0.05);患者在入院前2周肌钙蛋白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从患者入院3周之后,肌钙蛋白量开始显著下降(P<0.05),而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测定值下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测定对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相对于心肌酶谱各项测定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为治疗该疾病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应用血清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1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和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1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三种心肌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三种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应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三种心肌标志物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临床对心肌梗死疾病进行急性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丽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45-146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联合心肌酶检查应用于急性心源性胸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作为治疗组,抽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MSCTA(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清心肌酶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MSCTA联合心肌酶检查诊断急性心源性胸痛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86.6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A分辨钙化粥样斑块CT值为(341.65±308.42)HU,非钙化粥样斑块CT值为(59.88±67.93)HU,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联合心肌酶检查应用于诊断急性心源性胸痛效果良好,准确率较高,同时对判断冠状动脉斑块与狭窄性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5)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钙蛋白I、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等指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I联合心肌酶谱可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8)
目的研究血清肌酐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2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血清肌酐水平将其分为血清肌酐升高组(≥96μmol/L,64例)和血清肌酐正常组(<96μmol/L,1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院内死亡情况。结果血清肌酐升高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患者占比、院内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清肌酐正常组(均P <0.05)。糖尿病病史、前壁心肌梗死、脑卒中病史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均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患者的年龄、脑卒中病史、Killip分级≥Ⅱ级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均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9)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病的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39例冠心病患者(其中10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对比以上心电图指标在不同部位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碎裂QRS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21.57%,与病理性Q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碎裂QRS波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62%和78.57%,均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P均<0.05)。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40.2%,显著高于碎裂QRS波(P<0.05),而两项指标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在前壁和侧壁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P<0.05),三者在下壁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三者在下壁、前壁、侧壁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碎裂QRS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病理性Q波可进一步提高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2)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活动,为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67例患者纳入心肌炎组,并将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观察心肌炎组患者心功能的相关临床症状,分析心肌酶谱和心脏损伤相关指标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首发症状以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或气促为主。心肌酶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在发病第1周升高后逐渐下降,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维持时间较长,进入恢复期仍显著高于健康组。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出62例(92.5%)77例次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检出42例(62.7%)45例次心律失常,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179,P=0.000)。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检出61例次(79.2%),常规心电图检出40例次(88.9%);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延续至恢复期,动态心电图在恢复期检出16例次(20.8%),常规心电图检出5例次(11.1%)。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无特异性,必须提高警惕作出正确诊断,并采用综合手段监测患者心功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心肌,防止发生心源性猝死或持久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vR导联中T波形态的变化与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4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这14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中avR导联T波形态的不同,将其中T波正向振幅>0.1 mV的50例患者作为正向组,将其中T波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208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入选2015年4—12月住院和健康体检者共91例,其中包括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53例(AMI组)和健康对照者38例(对照组)。收集急性心肌梗死后2小时内采血,分离血浆提取总RNA,用TaqMan~? microRNA RT-PCR试剂盒进行反转录,使用线虫microRNA cel-miR-39做内参,采用相对Cq法(ΔCq)检测血浆中miR-20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血浆miR-208的中位值为1.24,对照组血浆miR-208的中位值为0.14,采用直线相关统计学分析AMI组血浆miR-2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miR-208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6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208在心梗发生后2小时内表达量显著升高,miR-208可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5)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同期于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5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血清BNP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_均<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01),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研究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最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50例。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P <0.05),而特异度、灵敏度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Killip分级分为Ⅰ级(无心力衰竭,A组)32例、Ⅱ级(轻中度心力衰竭,B组)28例、Ⅲ级(重度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负责院前急救转运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院前急救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院前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分诊... 相似文献
19.
高续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08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效果良好,能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相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6-27
目的对心电图变化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测中的临床意义加以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对象,按梗死动脉将其分为两组,即RCA组与LCX组,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对其心电图变化和梗死动脉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结果 RCA组患者STV1压低、STV2压低、ST1抬高≥0.5 mm、ST1压低≥0.05 mm、STⅢ抬高≥STⅡ及STV1抬高≥0.5 mm等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患者,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患者V3/Ⅲ≤1.2的发生率与LCX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当中,心电图能发挥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