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96例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全部诊断为DHF,肺淤血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表现,DHF多以Ⅰ度心力衰竭为主,占70.83%,而SHF则以Ⅱ度、Ⅲ度心力衰竭为主,占75%,说明一般情况下DHF要明显轻于SHF.并且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表明EF、E/A、LVIDs、LVIDd等指标DHF与SHF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DHF的治疗原则主要有三点:改善DHF症状,即对症治疗;原发疾病的治疗;对其病理机制的治疗.超声心动图在临床DHF的检查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B型钠尿肽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9例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分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组29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组30例,另选2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入院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同一天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室间膈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E峰/A峰值.结果 SHF及DHF两组BN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HF明显高于DHF组(P<0.01);DHF组BNP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增高而升高;BNP在各级心功能分组间差异显著(P<0.01).排除SHF后,BNP>85.85 pg/ml诊断DHF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准确性94%.结论 在排除SHF后,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DHF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氯沙坦钾应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血管治疗、利尿治疗及洋地黄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射血分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程度及射血分数增加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3.5%,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舒张期心力衰竭和收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共44例,舒张期心力衰竭(DHF)和收缩期心力衰竭(SHF)患者各2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飞利浦7500型超声诊断仪.结果 SHF组的IVS、LVPW、LAD、EF要明显低于DHF组,LVDd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FNS高于SHF组,TNF-2α、IL-6低于SHF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SHF相比,DHF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临床中要加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许多医院报告相当一部分CH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同时,有4个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表明,几乎有一半CHF患者LVEF正常,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比较,DHF有更长的生存期,而且两者的治疗措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指的是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主动松弛受损,被动充盈或扩张能力下降,从而使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左心室充盈减少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患者,大约占全部心力衰竭的30%~50%,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及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根据病历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CI。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分别为(679.54±4.34)、(679.60±4.35)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分别为(455.92±3.88)、(244.70±3.59)ng/L,两组患者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6.70±4.44)mm、(37.79±3.18)mm、(41.60±5.5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6.88±4.45)mm、(37.80±3.20)mm、(41.60±5.56)%,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1.30±4.22)mm、(30.60±3.19)mm、(45.09±5.22)%,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9.99±4.09)mm、(24.60±3.08)mm、(57.22±5.01)%;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在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实施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并降低患者血浆B型脑利钠肽的水平,临床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0.89±3.13)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5.16±2.19)mm均小于对照组的(58.14±2.52)、(40.87±2.48)mm,左心室射血分数(61.77±5.27)%高于对照组的(59.44±4.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有效地提升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临床效果优异,建议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研究组,将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3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皆采用彩超进行检查分析,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心脏彩超特点,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室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及E/A比值等。结果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室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及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可以根据心脏彩超特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心力衰竭症状较轻,可提前至中年发生,合并SHF(收缩性心力衰竭)者心力衰竭较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评价DHF的主要方法,可对DHF进行分期,患者大多左房增大,部分患者左室及右房增大,LVEF正常或基本正常,舒张功能异常,左心型DHF占多数,少数患者合并右心型,综合治疗可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衰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贝纳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BNP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心肌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研究认为,由心肌收缩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力衰竭称收缩性心衰(Systolic Heart Failure SHF),而忽略了因舒张功能不全引起的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统计证明SHF占70%,而DHF占30%,且舒张功能障碍比收缩功能障碍出现更早,两者从临床症状体征上几乎无法区别,诊断SHF还是DHF,抑或是混合型心衰(二者兼有),对治疗方案选  相似文献   

14.
苏运星 《海峡药学》2016,(4):127-129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选择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的37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治疗组患者.选择同期入我院选择常规药物治疗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未期内径及射血分数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分别检查患者肝肾功能情况、血常规等情况,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肌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应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实验组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E峰)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A峰)的比值(E/A)、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压、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肱动脉峰值流速变化率]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比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冠心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和观察组(单硝酸异山梨酯+冠心宁治疗)各5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心动图参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肌钙蛋白Ⅰ(TnI)、血清B型尿钠肽(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统计两组治疗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及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来我院时间(单日、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并检测患者的血浆BNP、NYHA分级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实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568.678±157.4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6.832±114.675)pg/mL(P<0.05)。两组患者随着NYHA分级的提高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均得到提高,且患者体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存在正相关关系(r1=0.75,r2=0.80),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负相关关系(r=-0.71)。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可以将BNP水平作为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指标之一。但是,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BNP水平升高的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还需要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11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110例均诊断为DHF,一般心力衰竭程度较轻,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多为肺淤血表现,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不大,左心室壁大多增厚,左房增大,LVEF正常,舒张功能异常.110例DHF患者经治疗后,显效64例(58.18%),有效39例(35.45%),无效7例(6.37%),总有效率为93.63%.结论 应及早正确诊断DHF,病因预防及抗心室重构治疗对DHF的防治尤其重要;联合治疗DHF减轻心室重构并积极改善心功能;洋地黄类药物治疗DHF不敏感应慎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内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心脏彩超,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峰值流速(A峰值)、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峰值)和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两项比值(E/A)等指标数据方面,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Ⅰ级患者、Ⅱ级患者和Ⅲ级患者在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心脏彩超诊断,可有效鉴别患者的心力衰竭水平,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唐铁骑  付佳荣  刘金凤  张纯 《中国医药》2023,(12):1788-179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大动脉炎患者心脏受累及其程度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治疗的127例诊断为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心脏受累,患者被分为心脏受累组(68例)和心脏未受累组(59例),心脏受累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分为肺动脉高压组(11例)和无肺动脉高压组(57例)。比较心脏受累组和心脏未受累组一般资料差异,探讨各组间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异同。结果 心脏受累组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心脏未受累组[16.00(7.00,39.00) mm/1 h比14.50(7.50,16.00) mm/1 h](Z=-2.238,P=0.025)。心脏受累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主动脉窦部最大内径、近端升主动脉最大内径、主肺动脉内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均大于心脏未受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心脏未受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以上指标(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