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聊城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探讨本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适宜的模式.方法:以2009年出生于聊城市九个区县的7179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出生3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在产后42天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技术检查确诊听力障碍程度,并跟踪随访.结果:初筛59376例,初筛率为82.70%,其中NICU高危因素患儿2432例,普通病房56944例;初筛通过53952例,未通过5424例,复筛1971例,复筛率为36.33%,确诊102例,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1.72‰,NICU患儿检出率2.55%,普通病房检出率0.07%.其中81例接受听力评估和治疗.结论:聊城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不高,经济和文化水平影响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治疗方式应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的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3000例新生儿,均采用丹麦MADSENOAE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0例,观察组对新生儿进行相关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筛查方法,观察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听力复筛率为6.5%,对照组复筛率为19.5%,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前给予准备良好的筛查环境,合理选择筛查的时间,与家长沟通保证新生儿在良好的筛查状态,配合工作人员采取娴熟专业的操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新生儿听力筛查健康教育路径,对3244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并与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的257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应用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初筛率、复筛率及对听力筛查的了解与认可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顺利开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适合新生儿的听力普遍筛查方案,尽快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网,建立标准的听力筛查流程和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听力障碍新生儿能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应用德国产手持式耳声发射仪对4 667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采用两阶段筛查方案,即对初次筛查不通过的,1个月后进行快速脑干诱发电位仪(AABR)检测.对复筛不通过的,转省级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耳声发射(TEOAE)用于新生儿耳聋早期筛查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出生的782名新生儿,出生3天内采用TEOAE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满月后进行复查。对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对常见的4个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GJB3耳聋致病基因的22个位点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耳声发射筛选的结果。结果 782例新生儿中,23例新生儿未通过TEOAE筛选,检测未通过率2.97%,其中16例未通过双耳检测,4例未通过左耳检测,3例未通过右耳检测。耳聋基因筛查中,检出46例新生儿为耳聋基因携带者,携带率为5.88%。其中包括GJB2基因突变22例(2.81%),SLC26A4基因突变19例(2.43%),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2例(0.26%),GJB3基因突变3例(0.38%)。耳聋基因联合TEOAE筛查均通过的有732例新生儿(93.58%),耳聋基因联合TEOAE筛查均未通过的有19例新生儿(2.43%)。结论新生儿耳聋早期筛查采用TEOAE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应用价值较高,联合分析筛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新生儿更多潜在性的耳聋遗传信息,早期诊断发现对新生儿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提高测试速度及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将接受听力筛查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置观察组新生儿于自行研制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床上进行听力筛查;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由家长保持新生儿测试耳朝上进行测试.结果 观察组首次通过率及筛查总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耳测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床辅助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使新生儿保持熟睡状态,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以降低假阳性率.方法 对2 945名新生儿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排除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 的因素,改进措施后再次检测;结果 转为通过者为假阳性,记录并分析该因素.结果 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状态、耳道、环境噪声、内噪声、检测仪器等.结论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应注重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采取安抚新生儿、因人而异放置探头、控制环境噪声、降低内噪声、检测校准仪器等方法 ,可提高筛查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骨科择期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提高测试速度及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将接受听力筛查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置观察组新生儿于自行研制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床上进行听力筛查;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由家长保持新生儿测试耳朝上进行测试。结果观察组首次通过率及筛查总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耳测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床辅助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使新生儿保持熟睡状态,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11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3 d至1周行听力筛查,其中104名通过筛查,通过率为94.6%.提出检查前做好环境及器材准备,在耳声发射检测探头放置、给声刺激、反应采集的全过程中确保被测新生儿保持安静、平稳的呼吸状态,减少内源性噪声,可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院出生的无窒息及其他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 080名,进行听力筛查前常规每天沐浴后实施耳道护理,明显提高了初次筛查通过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方法:总结236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操作中的护理配合,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结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最终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在城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以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规定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为依据,对武汉市江岸区2个城市社区40~74岁的当地居民开展结直肠癌筛查。以危险因素数量化评估问卷调查及免疫法FOB检查作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作为复筛。结果应参加筛查的26961人中,实际参加筛查6191人,初筛顺应率为22.9%,阳性人数为1559人,阳性率25.2%;实际参加复筛人数为1000人,复筛顺应率为64.1%;发现结直肠癌6例,结直肠息肉及腺瘤187例,结直肠炎63例,结直肠黑斑病6例;6例结直肠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DukesA期4例,DukesB期2例。结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能够有效的从无症状人群中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通过初筛可有效的减少复筛人数,避免了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降低了筛查成本;城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顺应率明显低于农村。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在社区老年居民直肠肿物筛查中的作用,针对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地区4782名老年居民展开筛查,填写危险因素评估调查问卷完成初筛,对高危人群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复筛.并按检出肿物情况分为直肠肿物组472例和对照组1840例.对直肠肿物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各类肛肠疾病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社区高龄人群肛肠疾病的发生情况,同时评价电子直乙肠镜在肛肠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区60~74岁常住人口采用填写危险因素评估调查问卷的方法完成初筛,将初筛结果阳性者列为高危人群,给予电子直乙肠镜检查进行诊断性复筛.结果 共有4782位筛查对象,实际参加初筛4347人,初筛阳性2997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钛听骨赝复物行鼓室成型术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用钛听骨对25例(3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病人施行鼓室成型术。结果:随访18~39月,听力提高>10dB29耳占90.6%,气-骨导差<20dB20耳占62.5%,听力达应用水平23耳占71.9%,听力提高未达应用水平8耳占25.0%。听力无提高1耳占3.1%。结论:钛听骨赝复物行鼓室成型术效果满意,无排异反应,鼓膜愈合好,无胆脂瘤复发。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在普通人群直肠癌和大肠癌筛查中的效果,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免疫法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为初筛,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为复筛,作为大肠癌筛查方案,以海宁市普通人群7831例初筛人群中1015例高危人群的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结果为样本,定义距肛门≤10cm且直径≥1.0cm的肿块为直肠指检能够发现,距肛门〉10cm的肿块和肿块虽距肛门≤10cm但直径〈1.0cm,为直肠指检所不能发现。分析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对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效果。结果显示,距肛门≤10cm肿瘤占筛查发现的大肠肿瘤总例数的31.3%(56/179);经直肠指检筛查,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2.6%(3/115)和1.7%(3/179),直肠癌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分别为50.0%(2/4)和25.0%(114),进展性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40.0%(4/10)和14.8%(4/27)。结果表明,直肠指检在普通人群的直肠癌检查中至关重要,对大肠癌的筛查需进行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BMP-HA人工听骨在显微外科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时骨形态发牛蛋白(BMP)复合多孔羟基磷灰石(HA)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的应用效果,以寻找较理想的听骨链重建材料。方法回顾分析1999至2001年间采用BMP复合HA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术63例(69耳),其中45耳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24耳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结果术后听力提高超过15dB HL者65耳(94.2%),气骨导差小于20dB HL者48耳(69.6%),听力达应用水平者55耳(79.7%),尢排斥反应,无听骨脱出,无中耳炎复发。结论BMP/HA人工听骨生物相容好,是一种理想的中耳传音结构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mSDC2)检测在东莞市石排镇居民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期间, 东莞市石排镇政府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确定东莞市石排镇18个村的筛查范围, 对符合初筛标准的居民由东莞市石排医院开展粪便mSDC2检测, 确定高危人群, 初筛阳性者建议其接受肠镜复查。观察mSDC2检测初筛的阳性率、肠镜依从率、肠镜检出率以及筛查成本-效益。结果有效筛查人数共计10 708人, 筛查参与率54.99%(10 708/19 474), 合格率97.87%(10 708/10 941)。筛查对象中, 男性4 713例(44.01%), 女性5 995例(55.99%), 年龄为(54.52±9.64)岁;以年龄段分组, 40~49岁组3 770人(35.21%), 50~59岁组3 882人(36.25%), 60~69岁组2 017人(18.84%), 70~74岁组1 039人(9.70%)。通过初筛检出mSDC2阳性结果的居民共计821人, 初筛阳性率为7.67%(821/10 708), 521人接受了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戚红  王燕  卢新  刘敏 《生殖医学杂志》2010,19(3):240-244
目的比较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二联与三联的筛查效率与经济学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9~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中心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进行血清学筛查二联[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三联[AFP+游离β—hcG+游离雌三醇(E3)]检测,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孕中期孕妇血清样本4,707例,随访到妊娠结局的4,245例,失访462例,妊娠结局随访率90.2%。其中唐氏综合征(21-三体)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例,神经管畸形1例。未出现因侵人性产前诊断流产患者。(2)三联筛查唐氏综合征检出率66.7%、假阳性率5.26%,所有染色体异常检出率75%;二联筛查检出率33.3%、假阳性率4.01%,所有染色体异常检出率37.5%;神经管畸形(NTD)检出率100%、假阳性率0.4%;18-三体假阳性率0.24%。三联筛查检出率高于二联筛查。(3)三联筛查每筛查出1例唐氏儿,所花血清学筛查及产前诊断费用约为499,375元,二联筛查为781,200元,二联筛查费用明显高于三联。结论中孕期血清学筛查效率三联筛查优于二联筛查,用于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费用三联筛查也低于二联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声在诊断胎儿颜面畸形中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分析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7月在笔者医院超声科行产前筛查的1533例孕妇的资料,以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异常者(超声异常组,n=30)和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正常但具有高危因素者(超声正常高危组,n=66)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超声及染色体检查结果,分析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30例超声筛查颜面部异常胎儿中,8例单纯颜面部异常,22例颜面部异常合并其他异常。超声异常合并其他异常组NT厚度显著高于超声单纯异常组和超声正常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异常组胎儿染色体异变率为20.00%,显著高于超声正常高危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筛查中应用超声诊断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