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1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 539例的病例资料,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常见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3 539例患者中有3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2%;在36例感染病例中排名前2位的疾病依次是脑卒中和重症肌无力;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2.50%,其次是血液感染,占7.50%;病原菌检查发现导致医院感染的菌群位列第1位是鲍曼不动杆菌,占19.51%.结论 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卒中患者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该类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苏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338-33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1月~2012年4月间4 255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中确诊为医院感染的5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特点。结果:剖宫产手术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为58.62%;其次为腹部切口感染,占10.34%;再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3.45%。结论: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保持室内通风,定期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控制剖宫产手术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完善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相关资料,对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部位、主要科室及病原菌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6 53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21例(3.09%),2013、2014、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98%、3.07%和3.20%,发病率略有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2013年和2014年各季度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 =0.879和P=0.074);2015年各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发病率最高的是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有神经外科、ICU、干部病房和VIP病房.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85%),其次为真菌(12.72%)和革兰阳性菌(7.81%),结论:医院感染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和ICU,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中前三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  相似文献   

4.
杨希娥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22-423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院感漏报、药敏情况,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方法:我院各临床科室质控医师用1天的时间,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1年6月27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住院患者447人,实查425人,实查率为95%,发生医院感染20人,感染率为4.7%,抗生素使用率为47.2%,按抗生素应用目的分类,其中治疗用药占61.7%,预防用药占26.9%,预防+治疗用药占11.4%;其中单用药占抗生素使用率的66.7%,二联用药占31.3%,三联及以上用药占2.0%。药敏试验88例,占抗生素使用的43.8%,其中20例院内感染病例,药敏试验12例,占60%。结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低,以呼吸道为主,且存在医院感染漏报现象;部分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6年来行肝切除术的21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引起感染并发症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7例肝癌肝切除病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并发症分为感染组(n=33)与非感染组(n=184).33例中,手术部位感染15例(占45.45%)、肝脏周围感染4例(占12.12%)、远处部位感染14例(占42.42%);术后死亡3例(占1.38%).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6,0R=2.564)、糖尿病史(P=0.02,OR=1.996)、手术时间(F=0.005,0R=2.237)及胆漏发生率(P<0.001,0R=7.325)是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及胆漏发生率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1012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470例)和干预组(5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DVT27例(5.74%),干预组4例(0.74%),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DVT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醇所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63例乙醇所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3例乙醇所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8.37%;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是上呼吸道、胃肠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53.97%、22.22%和9.52%。其中以震颤谵妄患者医院感染次数发生率最高(占30.43%),与其他临床亚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23、P < 0.05)。 结论乙醇所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与患者血糖、精神疾病有关,应积极进行降血糖治疗,加强老年患者的精神康复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预防脊柱外伤及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防脊拄外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1012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470例)和干预组(5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DVT 27例(5.74%),干预组4例(0.74%),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DVT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4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的特点。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42.5%,胃肠道感染20%,皮肤感染17.5%,泌尿系统感染15%,其他占5%。结论加强新生儿室管理,定期室内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暖箱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骨科2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分析、调查、病原学检查,提出一些防控措施以便在临床工作中防范未然.结果: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正确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感染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果断采取正确、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控制感染暴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秀梅  邹玉敏  姜艳 《中国科学美容》2011,(21):135-135,1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取一系列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痊愈30例,占70%,显效9例,占18%,有效8例,占18%,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4.0%),感染3例(6.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2.0%),脓毒血症1例(2.0%),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达98%。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对成立NICU后115例危重症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环节管理前发生医院感染16例,占41.0%(16/39);其相关护理因素包括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品污染、侵入性操作、静脉抽血或注射等。进行环节管理后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23.7%(18/76)。提出加强人员、环境、用物管理及基础护理是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娟 《护理学杂志》2005,20(11):65-6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以利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我院血液科311例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3%,例次发病率5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口腔为主,感染部位不明占9.4%.检出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46.6%;革兰阳性菌24株,占32.9%;真菌15株,占20.5%.有无医院感染的病死率分别为20.8%和9.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71,P<0.01).结论AL医院感染率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AL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本院创伤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患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感染原因,为预防和控制SSI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创伤骨科所有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 645例患者,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并根据临床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资料信息进行病历筛选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 645例创伤骨科手术患者中,31例患者发生SSI,感染发生率为0.29%。2016年至2019年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G(+)球菌,占87.50%。感染类型主要是器官(或腔隙)感染,占61.29%。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骨科手术患者SSI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 结论创伤骨科手术患者SSI是临床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可变因素,以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 2~5期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的CKD 2~5期患者5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7例中发生医院内感染67例,发生率12.48%,其中CKD 5期45例(占67.16%);医院内感染者病死率高于无医院内感染者(P<0.05);住院时间长者较短者易发生医院内感染(P<0.01);与<65岁者比较,>65岁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CKD 2~5期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CKD 5期患者,应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对医院MDRO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识别MDRO风险因素,建立MDRO感染风险评估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科室及环节进行干预.从风险评估模型认定总风险指数不同的科室中分别随机抽取两组(每组2个)科室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模型效果评价,同时对住院患者进行MDRO感染风险评估,确定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干预,观察干预前后MDRO高风险环节措施依从率、MDRO检出率和MDRO发生率的变化;对353例住院患者采用MDRO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判断MDRO感染可能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MDRO感染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中高、中、中低、低风险科室分别为10、10、10、9、10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高、中高、中、中低、低风险科室分别为11、9、10、9、10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高、中高、中、中低、低风险科室分别为10、10、11、9、9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中高、中、中低、低风险科室分别为10、10、10、10、9个;MDRO高、中高、中、中低、低风险环节分别为7、7、6、7、6个.干预后,24 h内开具"接触隔离"医嘱、及时规范送检微生物学标本、预计明显接触时穿隔离衣、床单元清洁消毒≥2次/d、规范执行手卫生、MDRO患者未与各种置管开放伤口或者免疫抑制患者同病房和共用物品使用后及时消毒的依从率分别比干预前同期上升18.80%、11.90%、24.61%、27.43%、9.93%、11.47%、17.37%;前瞻性研究中干预组合计MDRO检出率及发生率分别比未干预组下降14.62%和1.86%,回顾性研究中试验组合计MDRO检出率及发生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17.74%和1.99%(P<0.05).MDRO风险评估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灵敏度63.33%,特异度75.28%.结论:MDRO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识别效度,可对MDRO的重点科室、环节及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1年12月妇产科179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结果:179例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1.68%.结论:妇产科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预措施,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例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我们收集1996~1997年外科手术患者5422例,查阅其病案记录,择其所需项目入表分析.结果显示:5422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438例,感染发生率为8.08%.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最高,为10.7%,其次为骨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占31.8%.住院时间长,感染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67%.值得注意的是真菌,特别是白色念珠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14.5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80例,按照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指导、尽早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增加留置胃管长度、掌握正确的鼻饲方法;选择合适的摄食方式,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湿化气道,高质量的口腔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23例,发生率57.5%;观察组发生8例,发生率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综合ICU院内感染的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综合ICU住院的全部病历资料,对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600例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35例,感染率为5.8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8.6%)为主,其次为切口感染(11.4%)和泌尿系感染(8.6%);高发疾病为重型颅脑外伤(31%)。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占42.8%。结论:对综合ICU易感人群及医院内感染的好发部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有利于最低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