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预测前列腺癌去势后生化复发的作用。方法:通过Oncomine公共数据库查询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LNCap、PC3和正常前列腺细胞株RWPE-1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6例前列腺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SOX9基因表达情况,并结合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建立SD大鼠手术去势模型,检测SOX9基因在去势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SOX9基因在PC3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WPE-1细胞株(P:0.004);106例前列腺癌癌组织中62例呈SOX9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26例呈SOX9阳性表达;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强于癌旁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OX9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P=0.007)、Gleasonscore(P=0.034)和肿瘤TNM分期(P=0.013)呈正相关,而与年龄(P=0.179)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有2只、9只SD大鼠前列腺组织sox9染色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SOX9基因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结合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疑似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还可用来预测生化复发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OX9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子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OX9基因在54例前列腺癌和5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比在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的表达差异,再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验证SOX9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OX9基因,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值为(8.94±0.75),前列腺增生中表达值为(5.46±0.69),有显著性差异(P<0.05).SOX9基因表达随着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Gleason score、肿瘤TNM分期升高而升高,有远处转移比无远处转移表达升高(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OX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6%和15.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OX9基因表达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指导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两型5-α还原酶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至2014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前列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40例,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浓度,术后病理TNM分期,Gleason分级等。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对2种5-α还原酶表达与病理分期、Gleason分级、PSA浓度及年龄等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Ⅰ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01),相反Ⅱ型5-α还原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强于癌组织(P=0.002),Ⅰ型5-α还原酶在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Gleason分级越高,病理分期越高,Ⅰ型5-α还原酶的表达越强;Ⅰ型5-α还原酶表达和血PSA浓度及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差异性表达的特点,前列腺癌组织内I型酶升高,II型酶降低;I型酶的表达与年龄、PSA浓度、病理分期及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在老年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I型酶对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Yu HP  Yu XH  Zhang S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7):2625-2628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F的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择胃腺癌组织120例及癌旁组织40例为实验组,其中高、中、低分化腺癌各40例,选择正常胃黏膜组织4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F表达情况.结果 胃腺癌MIF表达阳性率为80.8%(97/120),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胃腺癌MI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5%(39/40),82.5%(33/40),62.5%(25/40).癌旁组织MIF表达阳性率为40%(16/40),正常胃黏膜MIF表达阳性率为7.5%(3/40).低、中、高分化胃腺癌MIF表达阳性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系数rs为0.458(x2=27.046,P<0.001).MI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相关性为淋巴结转移x2=9.231(P=0.002)、性别x2=0.045(P=0.832)、年龄为x2=0.241(P=0.623)、肿瘤大小x2=0.003(P=0.954)、肿瘤部位x2=0.051(P=0.821).结论 胃腺癌组织MI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MIF表达,低分化腺癌MIF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MIF表达.MIF表达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是否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3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CAT1的表达情况。结果ACAT1在前列腺癌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81.0%和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但与Gleason score(GS)及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ACAT1的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与前列腺癌GS评分和肿瘤病理分期有关。ACAT1可能是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NEK2(中心体相关激酶2)在前列腺癌和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前列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qRT-PCR检测NEK2在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方法检验NEK2在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最后使用Taylor的数据对NEK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qRT-PCR检测NEK2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93±0.15 vs 5.38±0.4,t=6.25,P=0.003),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EK2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84±0.56 vs 4.27±0.49,t=5.38, P<0.001),结合Taylor公用数据库分析,NEK2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的生化复发生存率减少(x2=4.33,P=0.037),NEK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前列腺癌总体生存率上没有明显区别(x2=0.27,P=0.605).结论 NEK2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同前列腺癌发病进程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NEK2的表达情况,可早期预测生化复发的概率,能够作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雄激素受体(AR)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前列腺癌组,另择同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前列腺组织AR的表达及血清PSA水平,计算FPSAR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组织AR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增生组(x~2=17.934,P0.05),血清PSA显著高于增生组(t=26.919,P0.05),FPSAR水平显著低于增生组(t=7.3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织中AR的表达、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分化程度、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骨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PSAR水平与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骨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骨转移、血清PSA水平、FPSAR水平、组织AR表达情况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血清PSA水平及组织AR表达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AR表达及血清FPSAR水平降低,血清PSA水平升高,且与肿瘤侵袭性及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UNX3的表达.结果 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 RUNX3的表达与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bsAg、AFP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并对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M AGE)-A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初诊的203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q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 AGE-A9 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3例结直肠癌与其对应癌旁组织中M AGE-A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 AGE-A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MAGE-A9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1)、TNM分期(P=0.003)、肿瘤浸润深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3)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生存分析显示M AGE-A9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M AGE-A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加,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癌组织中SYK(L)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细胞学实验等方法,探讨SYK(L)对肝癌侵袭与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1例肝癌组织及其匹配癌旁肝组织中SYK(L)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细胞学实验检测SYK(L)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并在临床标本中进一步验证SYK(L)与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11例肝癌组织中SYK(L)表达(41.2%, 87/211)低于癌旁肝组织(92.4%, 195/211) (P < 0.001);肝癌SYK(L)表达与术前AFP水平(P = 0.012)、肿瘤直径(P = 0.034)、卫星结节 (P = 0.015)、血管侵犯(P = 0.003)和细胞分化程度(P = 0.005)相关。Transwell小室侵袭性实验提示SYK(L)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且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SYK(L)可下调MMP9和MMP2 mRNA的表达水平。在211例肝癌组织中,SYK(L)与MMP9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 = - 0.601, P < 0.001)。【结论】肝癌中SYK(L)蛋白表达降低;SYK(L)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CCS)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外科切除的10例肝细胞癌肿瘤标本以及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CCS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IHC)染色法检测Ki67,CD34,vimentin及glypican-3(GPC3)表达情况。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分析CCS表达水平与各肝细胞癌恶性相关生物学指标Ki67,CD34,vimentin及GPC3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CS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标本中,7例CCS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低(7/10),3例CCS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3/10)。肝细胞癌CCS低表达组的Ki67,vimentin及GPC3表达水平高于CCS高表达组(Z=-2.400,P=0.016;Z=-2.423,P=0.015;Z=-2.400,P=0.016);肝细胞癌CCS低表达组CD34表达水平低于CCS低表达组(Z=-2.423,P=0.015);CCS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在年龄、性别、乙肝病史、肝硬化、术前AFP水平、肿瘤大小、ES分级、微血管侵犯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均未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多数肝细胞癌的CCS表达水平低于相应癌旁组织,且与CCS高表达的肝细胞癌相比,CCS低表达的肝细胞癌Ki67,vimentin及GPC3表达水平较高,提示CCS表达降低与肝细胞癌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CCS低表达组CD34表达水平低于CCS高表达组,但其相关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CCS在肝癌中的表达多呈下降趋势,其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治疗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14例)、良性肺病组(14例)、肺癌组(56例)血清中HDGF和VEGF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及肺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DGF和VEGF的表达。【结果】肺鳞癌患者与肺腺癌患者相比,肺鳞癌患者血清HDGF水平显著增高(P<0.01)。未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与中分化+高分化肺癌患者相比,未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血清HDGF水平显著增高(P<0.01);Ⅱ~Ⅳ期NSCLC患者血清HDGF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HDGF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5, P<0.01);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肺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水平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5 P<0.05)。【结论】HDGF和VEGF可能与肺癌的生长、转移有关,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4.
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uAPR在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对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和肝癌的诸多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癌中的uPAR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uPAR的表达随肝癌分化程度的降低有上升趋势,并且和肿瘤包膜侵犯及门脉癌栓密切相关(P<0.05);与瘤体大小、年龄大小、性别差异、有无肝硬变、AFP高低及HBsAg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uPAR可能在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黄鸿武  李永翔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3,22(5):345-347,359,F000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EGFR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肿瘤Dukes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有关,Dukes分期越晚(χ2=8.935,P=0.030),分化程度越低(χ2=11.757,P=0.001),浸润深度越深(χ2=6.888,P=0.009)及有淋巴结转移者(χ2=10.889,P=0.001),其表达越高,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关(P>0.05);K-ras蛋白仅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χ2=9.528,P=0.001),其阳性表达越多。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和K-ras蛋白的共表达呈正相关性(r=0.327,P=0.002)。【结论】EGFR和K-ras在结直肠癌中存在共表达现象,二者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检测二者可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和转移情况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阐明HGF、TGF-β在NSCLC疾病的侵袭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72例术前NSCLC患者(NSCLC组)和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GF、TGF-β水平.结果 NSCLC组血清HGF、TGF-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4.046,3.994,P <0.05).临床分期Ⅳ期的血清HGF、TGF-β水平显著高于Ⅲ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941,3.898;P <0.05);肿瘤低分化组血清HGF、TGF-β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3.471,3.656;P <0.05);发生肿瘤转移组血清HGF、TGF-β水平显著高于肿瘤未转移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357,3.615;P <0.05).血清HGF、TGF-β水平在性别、年龄和肿瘤病理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GF、TGF-β在NSCLC血清中呈高表达,NSCLC患者术前血清HGF、TGF-β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有关,高水平的HGF、TGF-β表明NSCLC疾病的侵袭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前列腺肿瘤标本51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标本9例,前列腺癌标本42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NDRG2表达。【结果】NDRG2在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为82.35%,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2.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G2表达水平同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5197),在不同临床TNM分期间、在血清PSA浓度≤20 ng/ml与PSA浓度>20 n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且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表明NDRG2有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ct-4基因与上颌窦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上颌窦癌和20例癌旁正常鼻黏膜组织中Oct-4的表达。结果 Oct-4在癌旁正常鼻黏膜组织中表达率为15%(3/20),而在上颌窦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22/43),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Oct-4表达与上颌窦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1)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Oct-4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增高,提示表达Oct-4的肿瘤细胞可能是肿瘤干细胞,其与上颌窦鳞癌的形成有关系;(2)Oct-4阳性细胞表达率与上颌窦癌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Oct-4的表达在上颌窦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研究大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之间的关系,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采用单纯吸烟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MIP-2质量浓度;用生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MPO含量。结果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符合人类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MPO及肺组织匀浆MIP-2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血清MPO与BALF中性粒细胞数,肺组织匀浆MIP-2质量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76及r=0.739;均P<0.01)。结论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可能通过MIP-2介导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参与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