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隆乳手术中,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与静脉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行乳晕切口假体置入隆乳术的女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Ⅱ组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行静脉全麻,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于术后即刻、术后25min、术后60min伤口的疼痛情况(采用VAS标准:0分为无疼,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最后,在手术后2h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的麻醉止痛效果优于Ⅱ组,患者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Ⅱ组。结论:与静脉全麻相比,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这种麻醉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方法40例甲状腺占位患者均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注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完成手术,观察患者情况。结果患者用药后,血压变化幅度〈30%,心率变化小,效果较满意。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行甲状腺手术,对呼吸的干扰是一过性的,并不影响血氧饱和度,对循环的影响少,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少,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并以1%利多卡因加0.2%地卡因作为对照。方法 选择60例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麻醉时随机分别接受0.75%罗哌卡因(罗哌组,n=30)或1%利多卡因加0.2%地卡因(利地组,n=30),观察感觉阻滞(针刺法)、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和腹壁肌质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反应。结果 罗哌组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和术中感觉阻滞平面达胸6病例的百分比高于利地组,罗哌组首剂10min后出现运动阻滞病例的百分比低于利地组,而30min时无显著差异;罗哌组对循环的影响低于利地组;观察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0.75%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能取得比利地组满意的镇痛肌松效果,比1%利多卡因加0.2%地卡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更小,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5%盐酸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60例上肢手术行肌间沟臂丛麻醉的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给予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B组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30 ml.比较两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程度、运动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尺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快于B组[(38.30±14.65)min vs.(48.03±22.34)min](P<0.05).注药60 min A组尺神经感觉完全阻滞29例(96.7%),显著多于B组的20例(66.7%)(P<0.05).结论 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尺神经感觉阻滞优于0.5%盐酸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腹部或下肢手术受试者142例,随机均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盐酸罗哌卡因组(B组).取L1~2或L2~3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 cm,注入首次剂量罗哌卡因15 ml.观察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及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及运动阻滞起效、持续时间;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术前及术后24 h内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和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1%,明显低于B组的33.80%(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与盐酸罗哌卡因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为对照,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中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 ,随机入组122例患者,均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组(研究组)和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感觉阻滞上界达T8或T10时间、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范围,术后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消失时间、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 麻醉失败3例,术中改变麻醉方案1例.实际完成病例数:研究组58例,对照组60例.麻醉有效性:两组药物达到T8麻醉平面的时间为15 min(中位数);达到T10的时间研究组为15 min,对照组为10 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平面最高达到T2,最低在T12,多数在T5~T10在用药后30 min,两组多数患者(83.63%~88.33%)的运动阻滞处于改良Bromage评分2级或3级.停药后感觉阻滞平面消失的时间研究组平均(中位数)为210 min,对照组平均为180 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感觉阻滞消失的时间在300 min.安全性:研究药物使用前后对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观察显示,对照组有1例发生ALT改变(增高至152 u/L)、3例发生头晕、恶心、耳鸣、双腿麻木、不适、烦躁等不良反应,未经特别处理自行恢复.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有相似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施行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18~55岁拟行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用0.45%、0.3%、0.25%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各3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注药后1、2、3、4、5、6、7、8、9、10、20、30、60 min分别对病人的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并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症状。结果0.45%、0.3%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麻醉效果强于0.25%甲磺酸罗哌卡因。0.45%甲磺酸罗哌卡因术中出现2例呼吸困难。结论0.3%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其他各组比较,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为临床适用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隆乳手术中不同局部麻醉药混合液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120例行乳房假体置入术患者分为4组,以T4~T5棘突间隙为硬膜外穿刺点,分别注入含1 %利多卡因及0.375 %罗哌卡因、0.25 %罗哌卡因、0.25 %布比卡因的混合液及单纯1.3 %利多卡因溶液,初量13 ml,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并发症.结果切皮均无疼痛,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血压及心率轻度降低.1 %利多卡因加0.375 %罗哌卡因、0.25 %罗哌卡因或0.25 %布比卡因混合液组的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单纯1.3 %利多卡因组效果较差.65例(54 %)患者出现鼻塞,39例(33 %)麻醉后发生心动过缓,无组间差异.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隆乳房手术麻醉,1 %利多卡因与0.25 %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混合液不仅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对生理功能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二次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不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级或Ⅱ级二次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不佳患者90例,随机分为碳酸利多卡因组(T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L组)、左旋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首量用碳酸利多卡因,用药后测试麻醉效果不佳者,分别用碳酸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硬外腔注射,必要时重复,麻醉效果不满足手术的患者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三组年龄、性别、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命体征波动较小,需复合静脉麻醉的例数较其他组少,效果优良,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较适宜用于二次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不佳手术。  相似文献   

10.
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进口盐酸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等摩尔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腔麻醉施行下腹和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下腹和下肢手术病人,经腰2—3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以2.5—5ml/min的速度注入研究用药15ml(按随机方案)。以注毕研究药物的时间作为研究评价的起点,评价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病人、术者、麻醉者的满意程度;注毕研究药物后各时间点的各项阻滞效果,最初30min内每隔5-10mln一次,即5min、10min、20min和30min(共4次);随后1h内每隔20min一次(共3次);此后每隔30min一次直到观察终点,即疼痛感觉恢复至病人主诉伤口疼痛而需术后镇痛治疗,或Bromage评分完全恢复为0分;同时记录围术期生命体征,并进行评估。结果:经二次揭盲A组19例为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21例为盐酸罗哌卡因。两组病人的感觉阻滞平面、达到最高平面时间及痛觉完全消失平面固定时间差异均无显着性差异,都能满足手术要求;达到运动阻滞最高Bromage评分的时间、持续时间、Bmmage评分发生变化恢复到0的时间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的止痛、肌松效果基本相同;术中最低收缩压、最低舒张压、最慢心率及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最快心率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如同盐酸罗哌卡因一样,用于硬膜外腔麻醉下腹和下肢手术的感觉阻滞完善、感觉和运动神经呈分离阻滞现象,止痛和肌松效果良好,循环功能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安全应用于外科和妇产科手术的部位麻醉。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麻醉用于肛周手术的合适剂量及影响因素,将9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盐酸利多卡因7.5ml复合0.898%甲磺酸罗哌卡因7.5ml)和B组(2%盐酸利多卡因5ml复合0.898%甲磺酸罗哌卡因5ml),每组45例。结果显示,A组阻滞完善时间短于B组,骶管麻醉20rain后麻醉平面高于B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B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P〈0.05)。两组最大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直肠牵拉反应、术后排尿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管麻醉20min后麻醉平面与局麻药剂量有关,与身高、体重无关。结果表明,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骶管麻醉用于肛周手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功能异常病人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20例,10例阻塞性黄疸伴肝功能异常病人(ASAⅢ级)为肝功能异常组(Ⅰ组), 10例肝功能未见异常病人(ASA Ⅰ或Ⅱ级)为对照组(Ⅱ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T8.9硬膜外穿刺置管,证实在硬膜外后2 min内注入0.75%罗哌卡因(含肾上腺素5μg·ml-1)2 mg· kg-1。记录注药后30 min内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药后0-720 min罗哌卡因血浆浓度,计算其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硬膜外注药后30 min内,两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罗哌卡因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与Ⅱ组比较,Ⅰ组硬膜外注药后180-720min罗哌卡因血浆浓度升高,消除半衰期延长,曲线下面积增加,清除率降低,消除速率常数减小(P<0.05或0.01)。结论肝功能异常病人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后30 in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无异常,但罗哌卡因的代谢明显减慢,血药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预先输注不同脂肪乳(lipid emulsion,LE)对下肢手术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后血浆浓度与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2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n=11)、中/长链LE组(MLE组,n=8)、长链LE组(LLE组,n=10).分别以2ml· kg-1· h-1速度泵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E、20%LLE,持续30 min.硬膜外腔注射1%罗哌卡因2 mg/kg后1(N1)、5(N2)、10(N3)、15(N4)、30(N5)、45(N6)、60(N7)、90(N8)、120 min(N9)时动脉采血检测血浆罗哌卡因浓度.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评分、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等.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质量评分、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血浆罗哌卡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先输注不同LE对下肢手术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微,亦不影响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及血浆罗哌卡因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镇痛效果好,肌松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甲磺酸罗哌卡因为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其离解常数及比旋度与罗哌卡因盐酸盐相近,但其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设计的多中心研究,通过观察下腹部手术病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及盐酸布比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观察其阻滞效果及对患者术中循环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拟行乳腺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组(Ⅰ组),0.375%盐酸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375%盐酸布比卡因组(Ⅲ组).观察阻滞效果并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HR、MAP、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FVC1)及最大通气量(MMV).结果 各组患者麻醉后HR均减慢,Ⅲ组较Ⅰ、Ⅱ组出现较早,Ⅰ、Ⅱ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组MAP在各时点基本无变化而Ⅲ组下降.Ⅰ、Ⅱ、Ⅲ组对呼吸功能均有抑制,Ⅰ、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Ⅲ组则强于Ⅰ、Ⅱ组(P<0.05).结论 三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0.37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比0.375%盐酸布比卡因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酸罗哌卡因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较小。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国产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本研究比较手术患者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肢手术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72例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实施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分次注射罗哌卡因,同时加用静脉PCA吗啡镇痛。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麻醉资料。结果麻醉总有效率9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术后切口镇痛优良率为100%,运动阻滞程度轻,镇静效果满意。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实施下肢手术,术后硬膜外分次注射罗哌卡因,同时加用静脉PCA吗啡镇痛,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下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下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血浆浓度,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病人12例。硬膜外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2 mg·kg~(-1) (8.94 mg·ml~(-1)),注药前及注药后2、4、6、10、20、30、45、60、90、120、180、240、300、360、720和1440 min取中心静脉血3 ml,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血浆浓度,DAS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血浆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5±8)min,峰浓度为(1656±717)μg·L~(-1),吸收半衰期为(28±16)min,消除半衰期为(366±104)min,清除率为(0.005 0±0.001 5)L·min~(-1)·kg~(-1),表观分布容积为(2.5±0.6)L·kg~(-1)。研究期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适合于硬膜外麻醉,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报道的盐酸罗哌卡因相似,但消除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4例腹式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22):对照组应用0.75%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应用0.2%盐酸罗哌卡因作PCEA;试验组应用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应用0.237%甲磺酸罗哌卡因作PCE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人静卧时与咳嗽时的疼痛程度,以修正的Bromage评分法评价病人运动阻滞程度,记录镇痛质量、PCEA 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VAS评分、镇痛质量、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除PCEA开始-4 h外,试验组病人其余时间段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0.237%甲磺酸罗哌卡因可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PCEA,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与0.2%盐酸罗哌卡因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双点法硬膜外麻醉施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PCNI,手术病人72饲,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Ⅱ组为0.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Ⅲ组位0.7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观察三组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三组病人在转俯卧位后,Ⅱ、Ⅲ组病人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0.37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施行PCNL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