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超过5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失血,可迅速导致失血性休克,危机产妇生命,因此要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之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时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产后2h之内,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产妇很快出现休克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具体临床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对孕妇有全面了解,对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妇的转归有预见性,减少此病的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密观察产后出血量,尤其是产后2h内的出血,做好产妇出血的抢救护理,对防止产后出血及降低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产后出血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休克及易于发生产褥感染。2011年6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758例产妇,产后出血15例,在进行密切观察及积极抢救后,15例产后出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产后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若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止血纠正休克,会迅速发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是在原发病基础上,促凝因素导致机体微血管内广泛地生成微血栓,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伴以继发性纤溶为特征的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征。DIC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和病理过程。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归纳为出血、微循环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产后一旦发生DIC,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尚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当发生产后大出血时要时刻警惕DIC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有利时机。在2013年12月21日,本院成功抢救了1例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失血性休克进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包括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手术助产分娩;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 RH-)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组200例和缩宫素组200例,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卡前列甲酯栓组第三产程明显缩短(p<0.01);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防治有出血高危因素存在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快速、有效、安全止血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产道血肿包括外阴血肿、阴道血肿、外阴阴道血肿及腹膜后血肿,是产科严重而罕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致继发损伤、血肿复发、产后出血、休克及感染而危及产妇生命。198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15986例,发生产道血肿160例(1.0%),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并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80例产后出血产妇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做好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及生命体征,并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9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者72例,占91.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67例,占84.8%。胎盘因素15例,占18.9%。软产道裂伤7例,占8.8%。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2.5%。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在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有流产史、引产史、经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流产史、引产史者和初产妇。多胎妊娠产后出血率高于单胎妊娠。产后出血发生率随胎次增加而增加。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键。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对于严重妊娠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发生的112例,产后出血原因.结果:2550例阴道顺产中,产后出血发生率2.27%.软产道损伤44饲占39.2%.宫缩乏力43例占38.3%.产程延长22例占19.6%,胎盘粘连9饲占0.8%,巨大儿3例0.26%.产后Zh内出血101例90%.结果:重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减少软产道损伤,减少宫编乏力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阶段,特别是产后半小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资料。结果诱发产后出血首位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55.56%),产后出血发生在在胎儿娩出后2 h以内者比例高(77.78%)。本组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无1例产妇死亡。结论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加强孕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的筛查及产后严密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PPH)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或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400ml[1],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2].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及时恰当的治疗可降低围产死亡率.现将近年产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概述如下:1药物治疗的进展 1.1卡贝缩宫素(巧特欣):缩宫素和巧特欣都是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止血机理注射都是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的缩宫素受体结合,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的血管而止血.巧特欣属于人工合成长效缩宫素,巧特欣的静脉注射半衰期是40分钟,较缩宫素长10倍[3].用药后2min内即有子宫活性,具有起效快,效果持久的特点可以有效预防产后2 h内发生的产后出血.研究表明巧特欣联合缩宫素给药,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用药安全且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将138例发生产后出血患者做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38例同期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做为对照组,对比2组产妇基本资料、产前检查结果、手术过程等。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结果 2组年龄、孕周、孕次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流产引产史、子宫收缩乏力、产道受损、胎盘异常、妊娠并发症等比例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109例行子宫按摩、应用缩宫素或宫腔纱条填塞及子宫压缩缝合治疗;21例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8例实施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切术。出血均得到控制。结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孕期保健不规范、凝血功能障碍、引产流产史等。加强产前宣教及孕期系统保健,积极筛查高危因素,及时给于干预,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母婴安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随机将1 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12例,对照组20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治愈。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护理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综合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病时间、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内居多(66.2%),部分在3周以上(33.8%).相关因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子宫切口感染裂开、重度贫血.结论:晚期产后出血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发病原因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卡孕栓在高危产后出血的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娩出胎儿后立即给药,其中研究组经舌下含化卡孕栓1枚(1mg/枚),对照组用催产素20U宫体注射.对比两组术中、术后2小时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及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差异.结论 合理使用卡孕栓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6.
刘杨 《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182-183
目的 研究子宫捆扎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剖宫产出现术中大出血的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行子宫捆扎术,对照组行宫腔纱布填塞.对比两组术后 24 小时内出血量、D-二聚体、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子宫捆扎组 24小时内的出血量、D-二聚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少于宫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捆扎法更能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饮用豆奶粉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0例,实验组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率1.3%,对照组为4.2%,实验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及产后给予适量温豆奶饮用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第四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建萍 《护理学杂志》1996,11(4):224-224
第四产程的观察及护理武钢大冶铁矿医院韦建萍产后出血是围产期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据文献报道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产后出血易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并发席汉氏综合征。故有人提出,在胎盘娩出后2h内称为第四产程。助产人员应高度重视第四产程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笔者所在保健站2006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分娩的302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63例产妇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产后出血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56例(89%),其中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为42例,(75%)胎盘因素为5例(8%),软产道损伤2例(3%),经产妇产后出血大于初产妇,手术出血大于阴道自然分娩。产后2h内出血大于2h后出血。63例产后出血除1例行子宫切除外均抢救成功。结论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键,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加强产前保健,严格掌握手术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之内,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产后出血病人36例,年龄20~40岁,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软产道裂伤10例,胎盘因素8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1.2治疗: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对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强宫缩是最有效的方法;对软产道损伤造成的出血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地止血;对因胎盘因素导致的大出血,要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必要的刮宫准备;对因凝血功能障碍者所致的出血应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治疗,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如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进行抗凝与抗纤溶治疗,全力抢救。1.3预防和护理:1.3.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者,如妊高征、肝炎、贫血、血液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孕妇应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