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检测哮喘患者血清中的IL-12、IL-13和IgE水平,明确IL-12、IL-13和IgE相关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7例哮喘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27例,缓解期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L-13和IgE水平,并与体检正常2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哮喘发作期IL-12、IL-13与IgE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而IL-13和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IL-12与IgE呈负相关(r=-0.429,P<0.05),IL-13与IgE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 初步认为IL-12和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检测血清IL-12、IL-13及IgE水平可反映支气管哮喘的炎症状态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免疫球蛋白IgE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16、IgE水平.结果: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的IL-16、Ig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缓解期血清IL-16较发作期下降不明显,而IgE较发作期下降显著;发作期哮喘患者IgE与IL-16呈正相关.结论:IL-16及IgE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动态观察有助于病情评估,同时提示哮喘患者缓解期气道炎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温志红  农生洲  胡琼燕  杜华  黄秀丽  陈芳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30-1131,1145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或CC10或CC16)、白介素-13(IL-13)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CCSP、IL-13水平,经治疗后于缓解期采血复查,并与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观察。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儿童血清CCS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儿童低(P<0.01),在急性发作期尤为明显。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IL-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缓解期降至正常。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血清CCSP与IL-13无相关性(P>0.05)。结论:CCSP具有抗炎作用,CCSP的减少可诱导或加重哮喘儿童的呼吸道炎症。IL-13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在呼吸道炎症的形成、呼吸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清白细胞介素-13、17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3、IL-17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关系。方法对20例非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14例稳定期COPD患者、21例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和10例正常参照者行气道激发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四组受试者的血清IL-13和IL-17。结果伴有AHR的哮喘患者血清IL-13水平(53.62±8.85)pg/ml和COPD、CB患者血清IL-13水平(48.15±6.02)pg/ml均较正常人(39.99±5.95)pg/ml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IL-13与哮喘患者PC20FEV1呈负相关(r=-0.602,P<0.01),与COPD、CB患者PC20FEV1也呈负相关(r=-0.632,P<0.05)。哮喘患者血清IL-17水平(18.10±3.90)pg/ml较正常人(14.40±4.05)pg/ml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IL-17与COPD、CB和哮喘患者PC20FEV1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3与哮喘、COPD、CB患者AHR的发生相关;而血清IL-17与AH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IL-9和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9(IL-9)和白细胞介素-5(IL-5)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4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IL-9、IL-5及IL-8浓度.结果 哮喘发作期组IL-9、嗜酸性粒细胞(EOS)、IL-5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P<0.01);哮喘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的IL-9、IL-5、EO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发作期组IL-9浓度分别与EOS和IL-5浓度呈正相关(r=0.39,P=0.025;r=0.542,P=0.001),哮喘发作期组IL-8浓度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881,P<0.001);在哮喘发作期的中、重度患者中,IL-9与IIL-8水平呈正相关(r=0.528,P=0.002).结论 IL-9与哮喘气道内的EOS、IL-5密切相关,在哮喘发作期尤为明显,表明IL-9和IL-5参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6(IL-1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横山县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急性发作期组,3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期组,另外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将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18例)、轻度组(12例)。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16、MCP-1水平,并对血清中IL-16、MCP-1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程、哮喘严重程度、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6、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组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IL-16、MCP-1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L-16、MCP-1在哮喘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外周血中IL-16、MCP-1的水平与哮喘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IL-4及IL-10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3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及15例健康者的血清,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其中IL-4及IL-10水平。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的IL-10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缓解期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4及IL-10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而IL-10水平变化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儿血清IL-8、IL-10及TNF-α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各40例患儿和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IL-8、IL-10、TNF-α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L-10有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证实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可能与IL-8、TNF-α的上调,与IL-10的消耗性降低有关。说明IL-8、IL-10、TNF-α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8(IL-8)、Ig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21例哮喘患儿血清COX-2、IL-8、Ig-E水平,其中发作期62例,缓解期59例,设正常对照60名。结果:哮喘组血清COX-2、IL-8、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OX-2、IL-8、IgE水平亦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COX-2与IL-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发病过程,COX-2与IL-8可能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促进哮喘患儿IgE分泌;哮喘缓解期仍存在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哮喘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拮抗COX-2或其细胞因子网络可能有助于缓解哮喘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哮喘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及胸腺素α1(Tα1)对哮喘病人IL-12/IL-13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缓解期哮喘病人25例(哮喘组),给予Tα1隔日1次皮下注射,每次1 mg/kg,疗程1.5月.分别于用药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IL-12、IL-13的含量.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哮喘组用药前血清中 IL-1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46,P<0.01),用药后血清IL-13含量显著降低(t=8.03,P<0.01).哮喘组用药前血清中IL-1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4.87,P<0.01),用药后血清IL-12含量显著增加(t=4.75,P<0.01).结论 哮喘病人体内IL-13产生过度,IL-12产生不足, IL-12/IL-13失衡是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Tα1能降低IL-13水平,提高IL-12水平,通过调节IL-12/IL-13失衡而发挥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11.
IL—6、IL—8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待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46-5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孕 38~ 4 1周胎膜完整的单胎初产妇 1 5 0例 (临产前 90例 ,临产后 6 0例 )作IL -6、IL -8水平测定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产前血清IL -6处于低水平 ,临产后 ,血清IL -6水平升高 ,临床产前组与临床产后潜伏期 ( 30例 )和活跃期组 ( 30例 )差异显著 (F =1 5 87.6 7,P <0 .0 1 ) ;IL -8水平与宫颈Bishop评分呈直线正相关 (r =0 .883,t=1 7.6 4 8,P <0 .0 0 1 ) ,临产后组血清IL -8水平下降 ,临产前组与临产后潜伏期组、活跃期组间的差异显著 (F =2 0 7.6 8,P <0 .0 1 )。 结论 IL -6与子宫收缩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维持 ;IL -8与子宫颈成熟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及肠道局部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奥曲肽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治疗组小鼠用口 恶唑酮灌肠复制UC模型.观察各组实验小鼠体质量变化、大便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10)含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结肠局部SST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粘膜生长抑素水平下降;IL-4、IL-10表达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经奥曲肽治疗后小鼠结肠粘膜IL-4、IL-10表达明显升高,IL-2明显降低.生长抑素可以缓解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腹泻及便血的发生.结论 生长抑素对口恶唑酮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及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表达.  相似文献   

13.
范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28-1028,1036
目的:研究春季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是否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方法:60例春季发病(包括复发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84例同期住院的病情稳定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对象及病例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IL-2、IL-6、IL-10的水平。结果:与病情稳定者相比,春季发病者有更高的IL-2(P<0.05)、IL-6(P<0.01)、IL-10(P<0.0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病例组的IL-2、IL-6、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P<0.01)。结论:春季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可能与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18、IL-4、IL-10的影响和疗效观察。方法 6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β、IL-18、IL-4、IL-10的变化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14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99,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IL-6、IL-10、IL-1β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6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及抗感染、对症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研究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滴,2次/d,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滴.结果 治疗7d后,两组血清IL-6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分别不良反应4例和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其效果与抑制促炎因子IL-6、IL-1β的释放和促进抑炎因子IL-10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三种外周血扩增CIK细胞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扩增的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 )在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和细胞毒作用三方面的差异。方法 :用三种不同因子组合扩增CIK细胞 ,即IL 2组 :CD3单抗、IFN γ和IL 2 ;IL 1加IL 2组 :CD3单抗、IFN γ、IL 1和IL 2 ;IL 12组 :CD3单抗、IFN γ和IL 12。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 ,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毒作用。结果 :三种方法均可使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 ,其中IL 12组促增殖能力及CD3+ 细胞所占比例低于另外两组 ,而CD5 6 + 细胞则多于另两组。IL 1和IL 2联合作用组CD4 + 细胞百分率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三种方法扩增的CIK细胞细胞毒性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种方法扩增的CIK细胞均可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动态评估病情和预后方面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者12名,通过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A、IL-2、IL-21和IL-4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及转氨酶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者,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高 [17.50(11.99,25.36)vs14.14(9.01,23.68)pg/ml,Z=-2.001,P=0.045],IL-2低[57.19(31.10,79.92)vs73.06(62.41,105.84)pg/ml,Z=-2.509,P=0.012],IL-21高[37.12(23.85,77.66)vs(20.95±5.72)pg/ml,Z=-3.485,P<0.01],IL-4表达水平无差异。不同免疫状态的IL-17A表达有明显差异(H=8.870,P=0.031)。炎症活动状态CHB患者的IL-17A和IL-21更低、IL-2更高(P<0.05),IL-4无差异(P>0.05)。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10.061,P=0.007;IL-2:H=6.576,P=0.037;IL-21:H=12.444,P=0.002)。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IL-21、IL-4与HBV DNA无相关性(r=0.02、0.23、0.07,均P>0.05),IL-2与HBV DNA存在弱相关(r=0.32,P=0.01)。初治HBV患者外周血IL-17A、IL-21与ALT存在相关性(IL-17A:r=0.59,P<0.01;IL-21:r=0.49,P<0.01),与AST存在相关性(IL-17A:r=0.47,P<0.01;IL-21:r=0.36,P<0.01),而IL-2、IL-4与ALT和AST均无明显相关。ALT≥300U/L的初治CHB组、ALT<300U/L的初治CHB组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27.557,P<0.01;IL-2:H=8.581,P=0.014;IL-21:H=21.43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7A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8933(95%CI:0.7930-0.9936),IL-21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7600(95%CI:0.6227-0.8973)。结论 IL-17A、IL-2和IL-21参与慢性HBV感染进程:初治CHB患者无论HBeAg阳性与否或炎症程度高低,外周血IL-17A和IL-21升高,IL-2下降;IL-2与HBV DNA有一定相关性;IL-17A和IL-21与ALT及AST均存在正相关;检测IL-17A和IL-2有助于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在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2009.年2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98例为观察组。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2例的全血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液指标(包括CRP、IL-6、IL-10),探讨不同临床特征的淋巴瘤患者所对应的瘤组织IL-6、IL-10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CRP、IL-6、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组织IL-6、IL-10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IL-10水平在不同性别、IPI危险指数、Ann Arbor分期、症状、LDH淋巴癌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瘤患者血浆IL-6、IL-10表达水平女性高于男性,有症状患者高于无症状患者,LDH>300 U/L者高于≤300 U/L者,且随着IPI危险指数与Ann Arbor分期加重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