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周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5例宫颈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VEGF-C、VEGFR-3阳性率分别为69.1%、61.8%。VEGF-C与VEGFR-3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组织中均明显升高(均P<0.05)。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MVD)明显升高(P<0.01)。VEGF-C、VEGFR-3阳性的患者有明显预后不良的趋势。结论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宫颈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VEGF-C及受体VEGFR-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59例石蜡标本中VEGF-C、VEGFR-3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图象分析系统对脉管的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率为66.1%(39/59),与淋巴结转移显著正相关(P=0.005)。VEGF-C阳性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6)。VEGFR-3表达主要定位在脉管结构,VEGFR-3阳性脉管密度在VEGF-C表达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5),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01)。结论:VEGF-C通过促进宫颈癌内淋巴管形成,促进淋巴转移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R-3在早期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早期子宫颈癌(ⅠA~ⅡA)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的表达,同时检测VEGFR-3标记的脉管密度(M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VEGFR-3除于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外,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形态学上VEGFR-3阳性脉管部分为血管,部分为淋巴管,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周围间质中。肿瘤细胞中可见VEGF-C、VEGF-D、VEGFR-3蛋白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7%(20/41)、58.5%(24/41)、63.4%(26/41);(2)肿瘤细胞中VEGFR-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及VEGF-C、D蛋白表达相关;MVD与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均无关,与临床分期及VEGF-C、D蛋白表达相关。结论:VEGFR-3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参与了早期宫颈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59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蛋白表达,并对微淋巴管密度行定量分析。结果:Cox-2蛋白在86.4%(51/59)的病例中呈阳性表达,与VEGF-C表达[66.1%(39/59)]呈显著正相关(r=0.424,P<0.001),且与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缩短有关;在Cox-2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3)。结论:在宫颈癌中Cox-2可能上调VEGF-C表达,通过促进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Cox-2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与癌周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2003-04—2004-06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采用RT-PCR方法,检测VEGF-C及VEGFR-3mRNA在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组织化学淋巴管染色并计数,分析其与VEGF-C mRNA表达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 VEGF-C mRNA和VEGFR-3 mR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VEGF-C mRNA表达阳性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淋巴管密度分别大于VEGF-CmRNA表达阴性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VEGF-C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上调导致了癌周淋巴管生成,促进了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宫颈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为研究组,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IGF-1R、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淋巴结转移与IGF-1R、VEGF-C阳性表达有关(P< 0.05)。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在IGF-1R、VEGF-C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阴性组,且两者的阳性表达在研究组呈正相关。结论 IGF-1R、VEGF-C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有关,对于早期判断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几年发现的VEGF家族的新成员,主要通过与其受体VEGFR-3(Flt4)和VEGFR-2(FIkI)结合,促进淋巴管、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细胞转移。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宫颈癌患者中其表达显著增强,且与宫颈癌的侵袭表型、生存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VEGF-C的发现为宫颈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几年发现的VEGF家族的新成员,主要通过与其受体VEGFR-3(Flt4)和VEGFR-2(Flk1)结合,促进淋巴管、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细胞转移.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宫颈癌患者中其表达显著增强,且与宫颈癌的侵袭表型、生存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VEGF-C的发现为宫颈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生长因子家族成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是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C与VEGFR-3结合具有促进淋巴管、血管生成等作用,在人胚胎发育及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其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显著增强,与许多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VEGF-C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病程的进展,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生长因子家族成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是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C与VEGFR-3结合具有促进淋巴管、血管生成等作用,在人胚胎发育及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其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显著增强,与许多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VEGF-C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病程的进展,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淋巴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技术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核标志物Proxl和淋巴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A、VEGF-C、VEGF-D及PDGF-A、PDGF-B、PDGF-C、PDGF-D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7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癌45例)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卜述90例卵巢组织中Proxl、VEGF-A、-C、-D及PDGF-A、-B、-C、-D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Proxl在各种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在SKOV3细胞中无表达;VEGF-A、-C、-D及PDGF-A、-B、-C、-D在SKOV3细胞和各种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2)卵巢癌组织中Proxl(2.2±1.3)、VEGF.A(3.5±1.5)、VEGF-C(19 ±14)、VEGF-D(3.0±1.8)及PDGF-A(3.3±3.3)、PDGF-C(6.9±4.6)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P均<0.05).(3)Proxl、VEGF-A和PDGF-A在卵巢癌Ⅲ~Ⅳ期(Proxl:2.6±1.3,VEGF-A:4.0± 1.4.PDGF-A:4.1±3.7)、淋巴结转移阳性(Proxl:3.0±1.4,VEGF-A:4.1±1.7,PDGF-A:4.9±4.1)及腹膜转移阳性(Proxl:2.8±0.9,VEGF-A:4.0±1.8,PDGF-A:4.5±4.0)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Ⅰ~Ⅱ期、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腹膜转移阴性者(P均<0.05);VEGF-C、VEGF-D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VEGF-c:24± 13,VEGF-D:3.9±2.0)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均<0.05).(4)卵巢癌组织中Proxl的表达水平与VEGF-D(r=0.62,P<0.01)、PDGF-C(r=0.91,P<0.01)、PDGF-D(r=0.61,P<0.0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A、VEGF-C和PDGF-A可能通过参与淋巴管形成之外的机制促进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VEGF-D可以促进卵巢癌的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PDGF-B与卵巢癌的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DGF-C、PDGF-D参与卵巢癌淋巴管形成,但无促进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及宫旁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124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是否LVSI及宫旁浸润分为LVSI组、无LVSI组和宫旁浸润组、无宫旁浸润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脉管及宫旁浸润危险因素。结果:1245例LVSI率14.1%(175/1245),宫旁浸润率1.85%(23/1245)。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的发生与病灶类型、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子宫颈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切缘阳性、宫旁浸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淋巴转移情况分层分析发现,在淋巴未转移组LVSI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灶类型、病理类型、子宫颈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病理为鳞癌、子宫颈深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相较于非内生型、非鳞癌、子宫颈浸润浅肌层、无淋巴转移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是发生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旁浸润与病灶类型、子宫颈浸润深度、累及阴道、累及宫体下段、切缘阳性、淋巴转移、LVSI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累及宫体下段、淋巴转移相较于非内生型、未累及宫体下段、无淋巴转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是发生宫旁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颈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内生型的子宫颈鳞癌患者更可能发生LVSI;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累及宫体下段、淋巴转移的患者更可能发生宫旁浸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Ⅲ型去乙酰化酶SIRTUIN1(SIRT-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LSIL)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HSIL)35例及宫颈癌组织55例中SIR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IRT-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1)SIRT-1蛋白的高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为0、LSIL为15.38%、HSIL为37.14%及宫颈癌组织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P0.05);(2)宫颈癌组织中SIRT-1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G1~G3)(χ~2=6.87,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χ~2=7.73,P0.05)、不同临床分期(χ~2=7.39,P0.05)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RT-1随宫颈病变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强,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通道蛋白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探讨该蛋白在宫颈癌形成和演进进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石蜡包埋宫颈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水通道蛋白1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33.3%和74.2%,3组样本中水通道蛋白1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病理学分级1+2级和3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通道蛋白1表达阳性率与CIN的分级,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水通道蛋白1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